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genotype and environment on wheat grain quality and protein components

基因型与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与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 0 / 11 ∋2 ∋) 3 ) %, ∋ , 4 5 , , 6 7 8    ∀ , # ∃ # ! # 9 ∃ : 一 #9 ; ∀
基因型与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与
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荆 奇 姜 东 戴廷波 曹卫 星 ’ ‘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 南京  #   :;!
【摘要+ 通过  年 ∀ 点试验 , 研究了 ∃ 个小麦 界充介< = > 6?7 ≅Α< Β !品种 品系!籽粒品质性状和蛋白质组
分含量的变异 8 结果表明 , 籽粒品质和蛋白质组分在基因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Χ 根据小麦籽粒品质的综合
性状 , 可将 ∃ 个小麦品种 品系!分为 9 组不同的品质类型 8 在本试验点的生态环境条件下 , 基本以中筋及
弱筋小麦为主 Χ 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的容重 、沉降值 、湿面筋含量 、蛋白质含量 、赖氨酸含量与蛋白质组分
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 而面筋指数 、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对环境反应不敏感 8 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谷蛋白Δ 醇溶蛋白比 , 面粉面筋质量好 8 基因型与生态环境的互作对小麦籽粒品质 , 谷蛋
白与醇溶蛋白及两者的比值有显著影响 , 对球蛋白影响不大 , 而面粉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 、沉降值及千粒
重主要受基因的表达和环境的独立影响 8 蛋白质组分含量在基因型 间和环境间的变化与小麦籽粒烘烤品
质密切相关 8
关键词
文章编号
小麦 籽粒品质 蛋白质组分 基因型 环境
#  # 一 : ∀ ∀     ∀ !#  一 # 9 ∃ : 一  ; 中图分类号 ; ; #  8 #  # 文献标识码 /
) Ε6 Φ 7? = Ε Γ 6Η = 7Ιϑ 6 > Η Κ 6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 Η Ν Ο6 >7 Γ Μ > ΛΗ Π < > ≅Λ7Ι > Η Κ ϑ Μ = 76 ΛΗ Φ = Β ϑ = Η 6 Η 7? · +∋( 4 Θ Λ, +∋/ ( 4 阮 Η Γ ,3 / ∋ Ρ 又Η Γ Σ= , %/ , Τ 6ΛΥ ΛΗ Γ 从、ς> 反刀石 7= 卿 =Ε 〔!飞!1 4 Μ= Ω“为 尺昭祝勿7Λ= , , , 从 , , Λ? 7ΜΙ =Ε / 召丫Λ‘< ≅7 < Μ6 , (> Ξ少Λ,茗月罗户ΛΦ < ≅7< 卿 场 ΛΨ Λ7Ι , (> ,口Λ叮  #   : ; , 以Λ, , > !一%Ο ΛΗ · + · 八却 Ω · ) 八兄 、 ,   ∀ , #∃ #  ! Ζ #9 ∃ : 一 # 9; ∀ ,Ρ Ο 6 Α > ΜΛ> 7Λ= Η ? = Ε Γ Μ> ΛΗ Π < > ≅Λ7Λ6? > Η Κ ϑΜ= 76 ΛΗ Φ= Β ϑ = Η 6 Η 7? = Ε ∃  Ν Ο6 > 7 界落艺ΩΦ < 脚 口进巧才Λ洲脚 ! Α > Μ Λ6 7Λ6? Ν 6 Μ 6 ?7 < Κ Λ6Κ
> 7 7ΟΜ 66 ? Λ7 6 ? ΛΗ #: : [ >Η Κ # : : : 8 Ρ Ο6 Μ 6? < ≅7 ? ?Ο= Ν 6Κ 7Ο > 7 7Ο 6 Μ 6 Ν 6 Μ 6 ? ΛΓ Η ΛΕΛ6> Η 7 Κ ΛΕΕ6 Μ 6Η 6 6? > Β = Η Γ 7Ο 6 Γ 6 Η= 7Ι16?
ΛΗ >≅≅ 7Ο6 Π < > ≅Λ7Ι 6 Ο> Μ > 6 7 6 Μ ? > Η Κ ϑ Μ= 76 ΛΗ 6 = Β ϑ = Η 6Η 7? 8 Ρ Ο6 ∃  Ν Ο6 > 7 Α > Μ Λ6 7Λ6? Ν 6Μ 6 Κ ΛΑ ΛΚ 6 Κ ΛΗ 7 = 9 Γ Μ= < ϑ ? ΣΙ 6= Β ∴
ϑ Μ6 Ο 6 Η ? ΛΑ 6 6 Ο> Μ > 6 76 Μ ? , Ν Ο Λ6Ο Β > ΛΗ ≅Ι ΛΗ 6≅< Κ 6 Κ ?6Β Λ一 Ο> Μ Κ > Η Κ ?= Ε7 Ν Ο6 > 7 ΛΗ 7Ο 6 6 Υ ϑ 6 ΜΛΒ 6 Η 7 > ≅ 6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8 Ρ Ο 6
6 ΕΕ6 6 7? = Ε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Ν 6 Μ 6 ?ΛΓ Η ΛΕΛ6 > Η 7 = Η Γ Μ > ΛΗ 76? 7 Ν 6 ΛΓ Ο 7 , ? 6Κ ΛΒ 6 Η 7 >7Λ= Η Α> ≅< 6 , > Η Κ = Η 6= Η 7 6 Η 7? = Ε Ν 6 7 Γ ≅< 7 6Η ,
ϑΜ= 76 ΛΗ , ≅Ι?ΛΗ 6 > Η Κ ϑ Μ= 76 ΛΗ 6 = Β ϑ = Η 6Η 7? , Ν Ο Λ≅6 Φ= Η 76 Η 7? = Ε ? 7 > Μ 6Ο , > Β Ι≅ = ? 6 > Η Κ Γ ≅< 76 Η ΛΗ Κ 6 Υ Ν 6 Μ6 ΛΗ ? 6 Η ?Λ7ΛΑ 6 7=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8 Ρ Ο6 Μ >7 Λ= Η > ≅1 Μ = 1= Μ 7Λ= Η = Ε Γ ≅< 76 Η ΛΗ 7= Γ ≅Λ> Κ ΛΗ 6 = < ≅Κ Σ 6 Ε= ΜΒ 6 Κ < Η Κ 6 Μ 1Μ= 16 Μ 6Η Α ΛΜ= Η Β 6 Η 7? 8 Ρ Ο6 6 Ε∴
Ε66 7? =Ε Γ 6 Η = 7Ιϑ 6 火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Ν 6 Μ 6 ?ΛΓ Η ΛΕΛ6 > Η 7 = Η Γ Μ > ΛΗ Π < > ≅Λ7Ι , 6= Η 76Η 7? = Ε Γ ≅< 76 Η ΛΗ > Η Κ Γ ≅Λ> ΚΛΗ > Η Κ 7Ο 6 ϑ Μ= ∴
卯Μ ΜΛ= Η = Ε Γ ] < 76Η ΛΗ 7 = Γ ≅Λ> Κ ΛΗ , Ν Ο Λ≅6 Η = 7 = Η Γ ≅= Σ< ≅ΛΗ 8 4 6 Η = 7即 6 > Η Κ 6 Η Α ΛΜ= Η Β 6Η 7 Ο > Κ Β = Μ 6 6 ΕΕ6 6 7? = Η Η = < Μ ϑΜ= 7 6 ΛΗ
6 = Η 76 Η 7 , Γ ≅< 76 Η 6 = Η 76 Η 7 , ? 6Κ ΛΒ 6Η 7> 7Λ= Η Α >≅< 6 > Η Κ #   一⊥6 Μ Η 6 ≅ Ν 6 ΛΓ Ο 7 7 Ο> Η Γ 6 Η = 7即6 火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8 Ρ Ο 6 Κ ΛΕΕ6 Μ ∴
6 Η 6 6? = Ε ϑΜ= 76 ΛΗ 6 = Β ϑ = Η 6Η 7? > Β = Η Γ Γ 6Η= 7Ι ϑ 6? > Η Κ 6 Η Α ΛΜ= Η Β 6Η 7? Μ6 Η 6 67 6 Κ 7Ο6 Α > Μ Λ> 7Λ= Η = Ε Γ Μ > ΛΗ Σ> ⊥ΛΗ Γ Π < > ≅Λ7Ι ΛΗ
Ν Ο6 > 7 8
_ 6 Ι Ν = Μ Κ? Τ Ο 6 >7 , 4 Μ > ΛΗ Π < > ≅Λ7Ι , 1Μ = 76 ΛΗ 6 = Β ϑ = Η 6 Η 7? , 4 6 Η = 7Ιϑ 6 , )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8
# 引 言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同时受基因型 、环境以及二
者互作的影 响仁 , ∀ , ’, ”, ’, 川 8 在小麦籽粒各品质性状
与环境互作的研究中 ,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研
究最多 , 而对籽粒淀粉及其组分含量 、蛋白质组分含
量变化的研究较少 8 谷蛋白 、醇溶蛋白含量及其比例
与面粉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密切相关【∃ , ’, ’。〕8 国内一
些学者对我国北方主要麦区小麦的品质性状进行了
研究 , 而对南方麦区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系统评价
及其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的研究较少 8 本研究选用有
代表性的 ∃ 个小麦品种 系 ! , 系统地分析了小麦籽
粒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 进一步探索了环境
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籽粒品质 、蛋白质组分及
面粉烘烤品质的影响 , 为优质专用小麦的选育及 区
划种植 , 提供理论依据 8
 材料与方法
 8 # 供试材料
试验分别于 # : : [ 年在黄淮冬麦区 的江苏省灌云县
, 国家杰 出青年 科学 基金 ∀ : Ξ  ; # ! 、 国 家 自然科 学 基金
∀  #Ξ  ; ∃ ∃ !和 江 苏 省 自然 科 学基 金 资 助项 目 ⎯_ α〔! # 9 ∀ ,
⎯ _       ; !
“ 通讯联系人 8   # 一 # # 一 #: 收稿 ,     一  [ 一  [ 接受 8
# 9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 卷
# # : 8   , ) , ∀ ∃ 8 ∀ , ( !农业科技园区 、 # : : : 年在黄淮冬麦区的
徐州 # # Ξ 8 = ) , ∀∃ 8 9 ‘( !农科所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南京
# # [ 8 Ξ[ ’) , 犯 8  ∃= ( !农业大学试验田进行 8 徐州与灌云所处
地区年降雨量 9  一 :  Β Β , 春季气温上升快 , 秋季降温早 ,
春秋两季光照充足 , 昼夜温差大 , 冬季寒冷而干燥 Χ南京所处
地区年降雨量 [ 一 # ∃ Β Β , 气候温暖 , 但冬季温度变幅
较大 , 冻害、湿害严重 8 # :: [ 年选取有代表性的 # 个优质小
麦品种 , 包括春性品种豫麦 ∀∃ 、温麦 [ 号 Χ 半冬性品种 1& [ ; ∴
# 9 、 1 & 一   、 优麦 ∀ 号 、 皖麦 ∀ [ 、 丰优 ∀ 号 、 高优 ; ∀ 、 淮麦
: ∃ # Ξ 、陕   : 8 # : : : 年增加了 ∀  个小麦品种 系! , 包括春性
品种淮麦 [ :∃ 、苏麦 9 号 、安农 :  ∃ [∃ 、 重庆面包麦 、淮麦 # Ξ 、
宁麦资 #[ 、 宁麦 [ 号 、扬麦 巧[ 、宁麦 : 号 、扬麦 # 号 Χ 半冬
性 品种 陕  ;∀ 、 陕 [ : # ; 、 烟辐 # [ [ 、 兰 考 :  9 、 : 9   # ∃ 、
:Ξ   Ξ 、: # ∀ ∀ # 、烟农 # ; 、徐州  9 、远丰 [: [ 、 : # [: 、 内乡 # [[ 、
周麦 # ∀ 、济南 # Ξ 、郑州 [ : : [ 、丰优 ; 号 、豫麦  # 、徐州  ; 、 皖
麦 #[ 、 淮麦  [ 8
 8  试验方法
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 , 以 当地最适播期种植 , 基本苗均
为 #;  株 · Β 一  8 小区面积 #: : [ 年为 #  7ΗΩ , # : : : 年为 : 衬 ,
 年均为 ∀ 次重复 , 随机区组排列 , 管理方法同一般高产大
田 8 成熟期每小区选 ∀ Β α 测产 , 种子经 # 个月的生理后熟
后 , 进行品质性状测定 8
籽粒容重 、 出粉率 、湿面筋含量 、干面筋含量 、面筋指数 、
沉降值 、赖氨酸含量 、蛋白质含量 、淀粉含量 、直链淀粉含量
以占淀粉含量表示 ! 、降落值 、 灰分含量等籽粒品质性状测
定参照 / / % % 法和国标法测定 Χ 蛋白质组分用连续震荡法提
取 , 凯氏定氮法测定 Χ 面包烘烤试验采用直接发酵法 Χ 面包体
积用油菜籽粒排空法测定 Χ 面包总分则根据体积 、面包心质
地 、色 泽和 外形等 进 行综 合 评分 Χ 饼 干烘 烤试 验 采 用
/ / % % # 一∀≅ / 法 Χ饼干评分根据形态 、粘牙度 、酥松度和组织
结构等综合评分#‘, 9 〕8
所得数据采用 ∗ 1∗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基因型与环境
及其互作的方差分析采用随机模型 8
在徐州试验点 , 面包比容变幅  8 Ξ 一 ; 8 [ Β ≅· Γ 一 ‘,
面包评分较高的品种有豫麦 ∀∃ 、徐州 9 和 1& [  ∴
 表 9 ! Χ在南京试验点 , 面包 比容变幅为  8 :; 一
∀ 8 ; Β ≅· Γ 一 ‘, 面包评分最高得 ∃: 8 ∀ 分 , 仅达到徐州
试验平均水平 8 从表 # 还可以看出 , 两试验点的品质
性状变异系数不同 , 表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 基因
型间差异表现不同 8
在对两地籽粒性状的平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的
基础上 , 根据品种间综合遗传距离 , 采用离差平方和
法进行系统聚类 , 可将 ∃ 个基 因型分成 9 类 图
# ! 8 第 # 组包括陕 [ : # ;  、丰优 ∀ 号 、淮麦 : ∃ #Ξ 、济南
# Ξ 、皖麦 ∀ [ Χ第  组包括安农 :  ∃ [ ∃ 、杨麦 #  号 、 宁
麦资 # [ 、豫麦 ∀∃ 、烟辐 # [ [ 、1& [  一  Χ第 ∀ 组包括宁
麦 [ 号 、豫麦  # 、 内乡 # [ [ 、 : #[ : 、丰优 ; 号 、温麦 [
号 、徐  ; 、周麦 # ∀ 、杨麦 #; [ 、淮麦 # [ Χ 第 ∃ 组包括
: Ξ    Ξ 、 淮 麦 [ : ∃ 、 : 9   #∃ 、 1& [ ; 一 # 9 、 徐 洲  9 、
: #  ∀ ∀ # Χ第 ; 组包括远丰 [ : [ 、优麦 ∀ 号 、烟农 # ; 、宁
表 #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及产≅ 在两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基因型差异
Ρ > Ο ≅6 # β > Μ Λ> 7Λ= Η = Ε Γ Μ > ΛΗ Π < > ≅Λ7Ι 7Μ > Λ7 ? > Η Κ ΙΛ6≅Κ > 7 7Ν =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性状
%卜肛日Φ≅哪
变幅凡昭。 平均值χ6>Η 变异系数即 δ!
(>Ηε 吨 徐州φ监卜尤
南京
叫>灼、呢
徐州
φ也卜Υ ≅
: 8 ;一 #; 8 ; # 8 :Ψ #9 8 ∃ # 8 ∃:士# 8 ;9 #∃ 加士# 9#
南京 徐州
(咧诊健φ也 #侧如
# ;∀ ## 8 ∃Ξ
: 8 一 #∀ [ ##8  一 #; 9 ## 8 ∀[士#8 9 #∀ 8 #∃士#  ## ∃ : 8 #;
## 一∀∀ 89 # 8  一∃ # ∃ 8 [;土∃ Ξ∀ 艾8 :;士∃ γ #, 月∀ 生; #:
∀ 8 :Ψ # 8  Ξ 8 [ 一 #∀ 8 : [ Ξ∃土# Ξ∀ # 8δ 土# ; #: 8 Ξ∀ #∀ [∃
;;乃一 :, 8[ 9# 8 ∃一的兮 :∃ 8 ##士: 8 Ξ∃ , ∃ 8 的土[ 8 9# # 8 ∀; : 8 #9
∀ #8 一 9[  ∀: 8 ∀一 [ 8[ ; ;土##8 Ξ9 9∃ 8 :士## 8 Ξ9  ∀[ #[ [
;∃ #[一Ξ # ; 8 一 Ξ# 8 [ 9 8 Ξ9士∃ 8 ∃∀ 9 8 ∃士; 8 加 Ξ 9 [ 8 ∀
∃ 8 9 一∀: 8 Ξ ; 8 ;一 ∃ 8  ∀ , [#土∀8 9: ∀∀ 8 #上∀、 [; #η 89 ## 8 9∃
# ∃9
9 ∀∃
仍胡犯#[丘
∀ 结果与分析
∀ 8 #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表 # ! , 基因型间蛋 白质含量最大与最小值相差达
; δ 一 9 δ , 变幅为 : 8 ; δ 一 #; 8 ; δ Χ 淀粉含量 、直链
淀粉含量相差 巧 个百分点以上 , 变幅为 ; 8  δ 一
Ξ# 8 [ δ Χ 千粒重 、 沉降值 、降落值 、面筋含量 、灰分含
量等在基因型间差异犹为明显 , 在南京试验点 , 最大
值和最小值呈倍数关系 , 在徐州试验点有类似的趋
势 8 容重在基因型间变异系数最小 , 最小变异系数为
# 8 ∀ δ , 平均为 Ξ[ Γ’ ς 一 ‘, 达到 国家强筋小麦标
准 , 表明所选小麦品种籽粒容重总体水平较高 8
面粉的烘烤品质在基因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8
全麦蛋白
〔功山刚。Η = Η咖7 δ!
面粉蛋白
0ι二卿79 Η 二76Η7 δ!
湿面筋
Τ6 7 Γ≅<76Η漱 Η7 δ!干面筋
助 Γ≅< 7即 咖76Η7 δ!
面筋指数
口<如 #诫 Υ
沉降值
黝Β 印7> 7≅=Η 词<6 闹!
淀粉
∗7>代卜田 Η7翻7 δ!
直链淀
杨Ι咏二76Η 7 δ!
降落值
0动≅Χ嘴 Η< 7司祀了 δ!
出粉率
0≅=<Μ 6 Υ7Μ> 以Χ印 δ!
容重
物 鞭 #沙Μ Γ ·ς一 # !赖氨酸
ςΙ?≅仪 8犯 Η76 Η7 δϕ
灰分
肠 咖7呱 δ!
千粒重
飞姗一⊥6ΜΗ Κ 、ΛΓΟ 7 Γ!
产量
5Λ 6记 掩·ΟΒ 一  !
面包比容
⎯耐琳ΛΕΛΦ 刻。Β6面包评分
⎯Μ〔日”卫6
饼干评分
⎯改山7 岌刀 Μ6
#[Ξ一 ∃9# 99 一∃;[ ∀∃Ξ士9∃ ;; ∀99士∃; 8 9#
;9 [一柳 8 ∃ ;∀ 8 ∀一9[ 8  9∀ 肠士∀ 8 :∀ 9# 8 势土∀ 8 的
Ξ9一 [#Ξ Ξ9∀一 [伪 ΞΞ[ , #土#[ 8 # 龙: 8 ∃ 土# ∀:
 8 仍一 ∀ δ  8 ∃Ξ一 ∀‘ :  8 [士 8∃∀ ∀ 8 #;士 8 ∀∀ #; 8 ∃# # ∃:
 8 ∀Ξ一  9Ξ  8 Ξ一  8 9∃  8 ;#士 8 铭  8∃9土 ## #;   Ξ9
9 8 9 一9# 8 ; ∀ 8 一 ;[ 8 Ξ ∃∀ 8 士9 8 ; ∀: 8 ;∀土; 8 ;; #∃ 8 肠 #∃ ∀
;#:;一Ξ;δ ∃ ;:一能∀∀ 9∃#土漏 肠灼土势≅ # ∀Ξ # 8 ∃9
 8 :;一∀ ;  8 Ξ 一; 8 [ #士 8 # ∀ 9;士 8 ;9 ∀ [; #; ∀∃
9刀一 ∃, 8∀ , 乃一∀∀ 8 ∃ ∀Ξ 8 ∀土Ξ 8 ∀9 匆 8∀[土# 8 [[ #: 8 [[ ; ;Ξ
∃9 #一 9 8 Ξ ;∀ :士∃ 8 9
# 期 荆 奇等 Ζ 基因型与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与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9 ; #
表  取类分析后每一组落因型 #∀ 个性状的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Ρ > Σ班6  χ 6 > Η ? > Η Κ ? 7> Η Κ > Μ Κ Κ 6 , Λ> 7Λ= Η , = Ε #∀ 7 Μ >五7? 肠Μ 9 6 ≅< ?7 6Μ? = Μ Γ 6 Η = 7Ι伴?
性状 Ρ Μ > Λ7? ≅ Η κ ; ! ∋Υ , κ 9 ! 川 , Ζ κ # ! ∋Α Η κ 9 ! Α , Ζ κ : ! Α ≅ Η 二 ∃ !
粗蛋白 1 Μ= 76 ΛΗ 。= Η 76 Η 7 δ ! #∀ 8 Ξ [ 士 # 8 # # ∃ 8   土 # 8  ∀ #  8 # # 土  8 9 ∀ # ∃ 8 ; ∃ 士 8 Ξ 9 # 8  ∃ 土  8 9: #∃ 8 ∀ # 士  ∀
湿面筋 Τ 6 7 Γ ≅< 7 6 Η 。= Η 76 Η 7 δ ! ∀ # 8 ; Ξ 士   ∀  : 8 # # 士 ∀ 8 9 #  ∃ 8  Ξ 土∀ 8 ; ∀ ∀ ∀ 8 ∀ ∃ 士 8 ∃ ∃  9 8 ; ; 士  8 ;:  ; 8 ; ∃ 士  8 ∀∀
干面筋 3 口 Γ ≅< 76 Η 。= Η 76 Η 7 δ ! # #  #士 8 Ξ[ #  8 9 : 士 # 8 ∃ : [ 8 ;  士 # 8  Ξ # # 8 ∀  士  Ξ [ : ∀  士 8 [; : 8  # 士  ∀ ;
面筋指数 4 ]< 76 Η ΛΗ Κ 6 Υ :  8 ; 土 # # 8 ∃ : [ 8  士 # Ξ : 9 8  士∃ 8  [ # 8 ; 土 #∀ 8 # : : ; 土  8 # : ; 8 : 士 ; 8 
沉降值 ∗ 6 Κ Λ8 Α >≅ < 6 Β ≅! 9 ∀ 8  士 Ξ ∀ 9 : 8 : 士 ∀ 8 Ξ ∃ : 8 : 士[ 8  ; # 8 [ 士 #∀ 8  ;  8 : 士 : 8  9 Ξ 8  士  8 Ξ
淀粉 ∗ 7 > Μ 6 Ο 。= Η 7 6 Η 7 δ ! ; : 8 [ [ 士  8 ∀∀ 9 # 8 9 # 士 ∀ 8 9 : 9 ∃ 8 Ξ [ 土∃ 8   9  8 [ # 士 ∀ 8 Ξ [ 9 ∃ 8 9 : 土 ∃ 8 : ; : 8   士 ∃ 8 [9
直链淀粉 / Β Ι≅= ? 6 Φ= Η 76 Η 7 δ ! ∀  8   士  8  [ ∀ ∀ 8 Ξ [ 土  8 : 9 ∀ ; 8  ; 士 8 [ # ∀  8 :; 士  8  Ξ ∀ ∃ 8 #∃ 士  8 :  ∀  8  ∀ 士 ∀ # [
降落值凡≅≅ΛΗ Γ Η < Β Σ6 Μ ? ! ∃  9 8 ∀ 士 # 9 [ ∀ ; : 9 土 ∃ [ , 9 ∀ ∀ : 8 ; 士∃  8 ; ∀ # : 8 ; 土 ∃ 9 8 : ∀; # 8 ; 士  ∃ 8 9 ∀Ξ Ξ 8 9 士 Ξ : 8 
出粉率 0 ≅= < Μ ΙΛ6 ≅Κ δ ! 9 ; 8 ; ; 士  8  ∀ 9 # 8 ; ; 士 ∀ : # 9 # 8 # 土∀ 8 9 ; 9 # 8 9: 土  8 Ξ Ξ 9 8 Ξ # 士 ∀ 8 : # 9 ∀ ;Ξ 士 ∀ 8  ∀
容重 Ρ 6 ? 7 Ν 6 ΛΓ Ο7 Γ · ≅ 一 ’! Ξ [ : 8 [ 士 Ξ 8  Ξ [ Ξ 8 [ 士 Ξ 8 Ξ Ξ Ξ # 8 #土 # 8  Ξ Ξ Ξ 8 9 土 #∀ 8 ; Ξ:  8 ∃ 士 9 8 9 Ξ : # 8 ∀ 土 一; 8 
灰分 /? Ο 6 = Η 7= 7 δ !  ;  上 8  ;  8 ∃  土  8  ;  8 ∃ ; 士  8  9  8 ; ∀ 士  8  ;  8 ∃ : 士 8  9  8 ; Ξ 士  8  ;
千粒重 #   一 ⊥6 Μ Η 6 ≅Ν 6 ΛΓ Ο 7 Γ ! ∃  8 [ 士 # 8 ∀ ∃ # 8 9 士 ; 8 # ∃  8 [ 士∀ 8  ∃ Ξ ; 士 Ξ 8  ∀ Ξ , # 士 ∃ 8 ∀ ∀: 8 ∃ 士 ∀ 8 ;
产量 5Λ6 ]Κ ⊥ Γ · ΟΒ 一  ! 9 #∀  士 ∀ :  ; [ ∃ ∃ 士 ∃∃  9 ; 9 9 士∀ Ξ: ; [ [ ; 士   ∀ ; [; : 士 ∀ : # ;∃ : ∃ 土 #∀ ∀
蛋白产量 1 Μ= 7 6 ΛΗ Ι Λ6≅Κ ⊥‘· ΟΒ 一  ! [∀ : 8 Ξ 土 # # 8 ∀ [  : 8 ; 士 : # 8 # Ξ : ∀ 8 ∀ 土;∃ 8  [ ; ; 8  士 ; : 8 ∀ Ξ # ∀ 8 [ 土 ∃ ; 8 : Ξ ; 8  土 ∃ ∀ 8 ∃
 ; ; # # ;   Ζ
占喇一目8 , Ψ Ψ 目网, , Ψ ‘一一 Ψ 一 , Ψ Ψ +∴ 8∴ , Ψ 曰‘一∴ 目∴ ∴ 电 Ψ 魂Ψ Ψ Ψ一∴ 一Ψ Ψ 山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丰优∀号淮麦: ∃ # Ξ陕[ : # ; 济南#Ξ皖麦∀[安农:  ∃ [挚奎碧晃豫麦∀ ∃烟辐# [ [1& [ 一 宁麦[号豫麦 #
内乡# [ [署矍容暑徐 ;暴霎ιΧ[
淮麦#[
淮麦[ : ∃
徐洲  9
远丰[ : [优麦∀号烟农#;宁麦:号苏麦9号淮麦#Ξ
郑州[ : : [皖麦#[陕  :肇瞿翁包高优; ∀
兰考 :  9
产量较低 8 基本以中筋 第 # 、  组 ! 、弱筋 第 ∀ 、 ; 组 !
小麦为主 , 第 ∃ 和 9 组小麦在某些 品质指标上 尚没
有达到强筋小麦的要求 , 在本试验点 的生态环境条
件下 , 应归于中筋小麦类型 8
∀ 8  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基因型差异
根据蛋白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小麦籽粒
蛋白质可分为清蛋 白 、球蛋白 、醇溶蛋 白 、谷蛋 白和
残留蛋白 8 由表 ∀ 可见 , 各种蛋白组分含量在基因型
间有较大的差异 , 最大和最小值均呈倍数关系 8 不同
蛋白组分的变异幅度不同 , 变异最大的是残留蛋白 ,
在南京 点 和徐 州 点变 异 系数分 别 为 ∃∀ 8 Ξ: δ 和
∀: 8 # δ 8 各蛋白组分在南京试验点变异系数大于徐
州试验点 , 表明环境对各基因型小麦籽粒蛋白组分
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 8
表 ∀ 小麦的籽粒蛋白质组分在两环境条件下的基因型差异
Μ> Σ ≅6 ∀ β > Μ Λ> 7Λ一!Η = Ε Γ Μ > ΛΗ 1Μ = 76 玉Η Φ = Β ϑ , Η 6 Η 7? = Ε Ν Ο6 > 7 Γ 6 Η = 7Ι16 ? > 7
7 Ν =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
‘≅了、6、Δ亘8,、8、
口了8、少几,户‘、
‘了8少、8#了8、8
图 # ∃  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聚类分析图
0ΛΓ 8 ≅ % ≅7≅? ς6 Μ > Η > ≅Ι ? ≅? = Ε ∃  Γ 6 Η 〕7Ι ϑ 6 ? ≅!Ι Ωι飞6 Β 6 7 Ο = Κ = Ε ? ς一ΜΥ一 = Ε ? Π飞一> Μ 6
Κ Φ 、, ,> 7一= Μ≅?
麦 : 号 、苏 : ∀ ; 9 、淮麦 # Ξ 、 郑州 [ : : [ 、 皖麦 # [ 、 陕
  :Χ 第 9 组包括陕  ; ∀ 、重庆面包麦 、高优 ;∀ 、兰考
: !9 8
从表  可以看出 , 第 # 组小麦籽粒的降落值 、出
粉率较高 , 直链淀粉含量低 Χ第  组小麦籽粒的沉降
值较高 , 灰分含量低 , 但其产量普遍 较低 Χ第 ∀ 组小
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 、沉降值 、容重等较
低 , 而淀粉含量较高 , 产量也最高 , 符合弱筋类小麦
的要求 Χ第 ∃ 组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 、
赖氨酸含量 、蛋白质产量 、 千粒重等较高 , 降落值最
低 , 但面筋指数较小 Χ第 ; 组小麦籽粒容重较高 , 但
蛋白质产量较低 Χ第 9 组小麦籽粒的面筋指数 、沉降
值较高 , 淀粉含量 、直链淀粉含量低 , 但灰分含量高 ,
性状
%ι以吕6Μ叽
变幅.>= Γ6 平均值χ。。 变异系数 Αλδ !
清蛋白/λ玩。。
球蛋白 Χλ〔〕Σ<≅≅Η
醇溶蛋白以汕Η
谷蛋白4≅< ‘6几 Η
残留蛋白.。心。
谷Δ醇4 ι<,改 ,Η
Δ4≅Λ 汕 Η
南京隔叩心 涂州Υ<Ω 阮
# [∃一 ∃ ∀;  #:一 ∃ ∀
 9:一 # ∃ !  ;#一  :9
 9一 ∃ [  ;一 ∃ ΞΞ
# ;Ξ一 ∃ ∀Ξ  Ξ9一; ∃∃
】∃」一 # [9  」一  ΞΞ
# ##一 # ;  : #一 # ;∀
南京(>Η]+ 昭 涂州φ。腼
 ∃Ξ士 ∃: ∀ ∀ 士 ∃:
 8 [: 士 ! #9  Ξ: 士 ε #
∀ ;士 ∃: ∀ ;士 ;#
∀ 8 ∀士 Ξ ∃ ∀士 9∃
# ;∀王 9Ξ # ∀∀士 8 ;
# 8 士 8 #[ # ∀士 #∀
南京(娜昭 徐州φ。俪
≅, [∀ #∃ 8 [∃
#Ξ :[ # 99
#; [ #∃ ;Ξ
 # 9Ξ 巧 #∀
∃∀ Ξ: ∀, #
#[  ∋7! ;Ξ
∀ 8 ∀ 生态环境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容重、沉降值 、湿面筋含量 、蛋 白质含量 、赖氨酸
含量等品质性状随生态环境 的改变而差异极显著
表 # 、∃! , 其中环境对蛋白质 、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
及沉降值影响最大 , 在徐州点 比南京点分别高# 8 ; 、
9 8 #[ 、  8   个百分点和 #∀ 8 Ξ Β ≅, 差异极显著 , 而淀
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对生态环境反应不敏感 8
∀ 种生态环境条件下 # 个 品种的 ∃ 个主要籽
粒性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及年 际间差异 表 ;! 8
#9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 卷
质表现一致 , 表明徐州试验点的生态环境使谷蛋白
与醇溶蛋白的数量与比例趋于优化 , 形成面筋的质
表 9 不同生态环境对面包烘烤品质的影响
Ρ >Σ ≅6 9 ) Ε卜67? = Μ 6 Η Α舀Μ= Η Β 6Η 7 = Η Ο Μ 6 > Κ Σ> ⊥皿Η Γ Π < > ≅ϕ 7Ι
品种
β >Η 67Ι
面包体积⎯蒯 闷二 司 比容脚ΕΛ。喇二 砂Γ 一 ‘! 面包评分⎯倒 ,
徐州Υ<Ω 如 南京晒ΛΗΓ 徐州Υ<俪 南京腼 Λ呀 徐州φ画倒 南京腼Λ呀
呻沙8砰,护 伪几衬汤‘肠犯妇!努北艾月通∀#,呼月∃#%八了儿&∋幻(!四)∗仍+)∗,乃拍创−的内了妇内‘.八、凡‘∀,, ∀一甩(&+∃,肠日铭∗∋∀马月呻叱∀代‘∀月、,、‘伟珊 )∃∋/翔扔邓圳!)划(∃黝珊玛泣八0%1叼/1乙一七2
灌云与徐州同处淮北麦区 , 纬度基本相同 , 两地蛋白
质含量无显著差异 , 但产量、蛋白质产量差异均极显
著  南京地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于黄淮麦区 , 差
异极显著 , 而产量显著高于同年徐州试验点籽粒产
量 , 这主要是由于该试验年度南京点淮麦区遇到干
旱 , 蛋白质产量受籽粒产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双
重影响 , 导致 ∗+ + + 年度徐州点与南京点蛋白质产量
水平相当 , 远低于 ∗+ + , 年灌水试验点蛋白质产量 
部分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性状列于表 ( 
从表 ( 可以看 出, 环境对面包的体积 、 比容和评分均
有较大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 , 徐州试验点小麦的面包
烘烤性状优于南京试验点  环境对不 同基因型小麦
面包烘烤品质影响幅度不同  徐麦 ( 的面包性状在
环境间的差异较大 , 徐州试验点的 比容和评分是其
南京试验点的 一 ! 倍 3皖麦 !, 在两地面包体积 、 比
容的差异不明显 , 但其面包评分在徐州试验点优于
南京试验点 
表 ∋ 籽粒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方差及其占总方差百分数
4 5 6 78 ∋ 9: 5 # ; : < :盯 = > ? 8 # = ≅ ΑΒ8 5 # ; 8 # Χ Δ1= # Ε 8 # ≅ 5 # ; 2 Φ Γ >= 1? 1 5 Δ# Η Ι 5侣ΔϑΔ 8Κ
性状 基因型恢恻孵 环境腼Λ #≅ 基因型‘环境2任 误差4。、伙 方差9Κ − 方差鹏 − 方差璐 − Μ呵
粗蛋白含量Ν耐。Ο= ≅8 ,。。# ≅8 # ≅ ∗∃ &∋” ( +! Π!+ ,( ’ ‘ +∃  !∋ ∋ ‘ ,  &! ∃ &∋
面粉蛋白含量ΘΡ5∀Σ 卿。 # 咖。 ≅ ) ,∋ ‘ ’ ! ∃ ∗,)  ) ‘ ’ +)  +! ∃ , ‘ ’ ∗  ∋) ∃ &(湿面筋含量Τ=≅ +∗叭 。。 铁用饮川 ∗的  )!‘ ’ ∋  (! !∗ !& “ ’ +∋  !, !  )& ’ , ∗ 叻 ∗∃ (!
于面筋含量/1 Α ? ΥΙ≅8 #恻。#≅ ∗ (∗’ ‘ ∋ ∃& 四落 ∃ ‘ 井 +∋  明 ! ’ ‘ ∗  ∃∋ ∗ ))
面筋指数2ΔΙ18 # 7心。 ∋(! ∋+ “ +∗ ( ∃夕〔ς! ∃  ∗∋ ∋! &∗‘ ,  砚 (  !(
沉降值洲 7二≅5 ≅ ,, 呢ΩΙ8 &∋, ,&” ) +! ∗∗, )  + 开 ‘ +! &∗ ∋)  邓7二 ∃ !( ∗∋ (,
淀粉含量:≅51Ξ Ρ , ≅8 # ≅ ∗∃+ ! “ & +∋ ∗( ) ∗ ∗∗ ∃ ∋  肠” ∗(  以 ∗! ∃!
直链淀粉含量肠ΑΔ, 二 Ψ印 ≅ ( 名( ‘  (+ ∋∃ ) ∗) )石+ )(” ∋ +∗ ∗∃  !)
降落值Θ5Π7叱 。即奴1 ∗))), ∃ ’ ‘ !+  )∋ ∃(的 ∃” ) !, !∗, ∗ &“ ,  ∃, (∋) (,
出粉率ΘΡ51 8 Φ≅15Ξ 。朋 &∋ ∃ “ ∗ !( )& ∗ · 苦 &∋ ∗) ! ‘ , ∋ ∋ ∋ &)
容重4囚 Ζ8Δ ?卜∗ ,,) ,!“ Π[ς ,, &&∋∗ (∗ ’ ‘ ,)∋ , ! +万+ ’ ‘ !石∋ ∀0! )
赖氨酸含量7枷、 ‘绷血 , 、 ∃ )了∗ ‘ ’ ( ++ 了 , , ,, ∗, ∃ !∗ , , ! , ∃  ∃&
灰分含量凡Ρ咖 、Ψ 0乃! ∗& () ∃ ∗ ’ , &∃ ), ∃ ∃ ” ∗∗ , ( ∃ ∃ 千拉重7即0一 ∴二 。7二7?ΡΨ ∗(+ + ‘ ’ ∗( ∃ ,&∋ ]Η ’ ‘ 眨 &+ ∗ )今“ 、∗+ ( ∃∋
‘  , ‘分别表示。 ∃)和∃ ∃∗差异显著水平城二 ϑ Ψ 。抓Ψ。。 5≅ 、卜。∃ ∃) 。司∃ ∃7 Ο找叔Ω‘肠、Α 7酬、 了8 ⊥
Κ卿∗ 、, 87Α 下同4 Ω、8 潮 8 块7=Ζ
_ 徐麦 (Φ= ( 3 ⎯Ψ Β粥 · 3ΝΨ豫麦!∋ αΛ !∋ 3 / Ψ 皖麦!, ΤΛ !,、Μ Ψ丰优)号Θ8哩, 】Ω ) 3ΘΨ宁麦+号βΔ 二脚 + 3 2 Ψ杨麦功号物腆 川
表 & 两试验点蛋白质组分百分含≅ 的比较
4 5 6 78 & Ν = Ε Β 5 1 ΔΚ= # = > Β1= ≅8 Δ # Ξ = Ε 脚 , # 8 # ≅Κ Ξ = # ≅8 # ≅Κ 5 ≅ ≅ Ζ = 8 Φ 伴1 Δ Ε 8 # ≅

表 ) ∗∃ 个品种 ∋ 个籽粒性状在 ! 个生态环境下的平均值
4 56 78 ) 98 5 # Κ = > ∋ Ξ Ρ 5 1 5 Ξ ≅8 1Κ = > ∗ ∃ ? 8 # = ≅ΑΒ8 Κ Ι # ; 8 1 ! 8 # Χ Δ1 [一# Ε 8 # ≅ Κ
八%,Σ月峙,、马灌云’ς ∗∋  :05_
徐州Υς南京水’ !沼+ +‘的 )( & ∗
 ∗胡
(! +,  )叭
∗∋  & (叭
∗  +∃ 招
+! &  ) 叭
,! ∋  ,∋胡
, ∋  ) 76 ⎯
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 。 丽面石∗刃畜夏蔽森下丽不篇下舔而蕊、飞ϑ 5# 。、? # 、>、Ψ 5 # 。。 5 ≅ ≅7、。 ∃ ∃ ) 5# ; ∃  ∃ ∗ Ο1 [为5 6 ,7Δ≅Α 78 Χ 8 ∗) , 1 8Κ Ο8Ξ ≅ ΔΧ 8 7Α  7 ς2 Ι 5 # Α Ι #
[ ∗+ +, ς , ςχΙ δ7,。 Ι [ ∗++ + ς , ! ς β5玛 # ? [ ∗++ + ς 下同4Ρ 8 、Ε 8 6= 7=Ζ 
小麦籽粒蛋 白质各组 分含量均受环境的影 响
[表 & ς  徐州试验点清蛋白 、谷蛋白和醇溶蛋 白含量
大于南京试验点 , 球蛋白含量则相反 , 残 留蛋白在环
境间的差异达到 显著水平 , 并且徐州试验点残 留蛋
白含量小于南京点  谷蛋白< 醇溶蛋白比值徐州试验
点大于南京试验点 , 与籽粒部分理化性状及烘烤品
渝一 ,碧黯寻黯抢黯畏爵恕舞畏爵号兴音异蜜京Δ生 ε 坦世 φ ε ∃  ,+ 5_ ! ‘ )∃ 卜“  !  !∗ 阳 7  )! 5_ Σ 侧比 (  ∋,∗ 阴7 ςχ Ι Ψ Ρ = Ι , ςβ 5 #∀ , # ? ,
量相对较高 
!  ∋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对所有品质指标的影响均
极显著 , 表明不同基因型对不同环境的反应有差异
[表 ∋ 、 ) ς  面粉蛋 白质含量 、面筋 含量 、沉降值及千
粒重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方差较小 , 分别占相应的
总方差的 ∗  ∋ ) − 、 ∗  ∃ ∃ − 、 ∃  ! ( − 和 ∗  ∗+ − , 远小于
其基因型方差和环境方差所占的百分数 , 表明这些
籽粒品质性状主要受基因的表达和环境 的独 立影
响  面筋指数 、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
互作 方 差 百 分 数 [ 分 别 为 ,  ([ς − 、 ∗(  [ς∋ − 、
∋  + ∗ − ς大于其环境方 差百分数 [ 分别为 ∃  ∗∋ − 、
∗ ∗  ∃ − 、 )  ( + − ς , 表明各基因型小麦籽粒的面筋指
数 、 [直链 ς淀粉含量对环境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 
环境与基因型互作对球蛋白影 响不大 [ 表 ,ς ,
而对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及其两者的比值有极显著的
影响 , 表明不同生长条件影响 了小麦籽粒醇溶蛋 白
与谷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 , 且不同基因型谷蛋白< 醇
表 , 蛋白质组分的环境与基因型效应的方差分析
4 56 78 , 9 : 5 # 5 7ΑΚ ΔΚ = 1 8 # Χ Δ1= # Ε 8 # ≅ 5 # ; ? 8 # [ 一≅ΑΒ8 [一# Ο # ς ≅8 Δ# 8 [卜# 一脚卜
# 8 # ≅ Κ
画芬, 一一一一一一一下而蒙一甲剪
鱼Δ里达卫∗望些一一 Λ 旦Ω、嘀1。叨祀爪 2 8 # =≅Χ Ο 8 Μ 《 7 它116≅清蛋白 _ 76 、皿 Δ# ∋ ∃  ) ” ∗  ∗( “ ∃  & ’ ‘ ∃  ∗ !
球蛋白 2 7= 7, Ι 7Δ# ∃  ( & ’ ‘ ∃  ∃ , ” ∃  ∃ ! ∃  ∃ !
醇溶蛋白 2 7Δ5 ; Δ# !  , ‘ ’ ∗  ∗ “ ∃  !, ’ ‘ ∃ , ∗)
谷蛋白 2 7Ι ≅ 8 # Δ# ) +  , ‘ ’  ∃ ∋ ” ∃  ( ( ‘ ’ [ς  ∗ )
∃  ∃ +
)  ∋ (
7ς2 7Ι ≅= # 、# < 2 7Δ5 ; Δ# , ς2 7Ι 宝8 # Δ1 , γ 2 7Δ5 ; Δ# 
#  期 荆 奇等 Ζ 基因型与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品质与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9 ;∀
溶蛋白比值变化不同 8 面筋主要 由谷蛋白与醇溶蛋
白组成 , 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含量及其两者比值的变
化直接影响面筋的数量与质量 8 因此 , 环境对蛋白质
组分含量及其比例的作用 , 可能从本质上影响了小
麦籽粒的烘烤品质 8
参考文献
∃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是在选用大量有代表性基因型材料
和生态环境显著差异的条件下 , 结合全面分析籽粒
品质性状的基础上获得的 8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在基
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 , 同时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 , 这
与已有报道 一致 η, ∀ , , , : , 川 8 本研究还发现 , 小麦籽
粒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
不同 8 面筋指数 、淀粉含量及其直Δ 支比的基 因表达
受环境影响较小 , 可通过基因重组加以改 良8 蛋白质
含量 、面筋含量 、沉降值 、容重等品质性状 的表达具
有累加性 , 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 , 同一品种的品质指
标差异极显著 , 因此可作为品质生态评价指标 8
蛋白质含量 、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从不同的方面
反映了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 , 进一步研究蛋 白质组
成中发现 , 蛋 白质组分对面粉品质有不同的作用 Ζ 清
蛋白与球蛋白主要作为营养蛋白 , 谷蛋 白和醇溶蛋
白是面筋的主要组成部分 , 谷蛋白起弹性作用 , 醇溶
蛋白主要起粘性作用风 Ξ了8 本研究 中, 蛋 白质组分在
基因型间有显著差异 , 同时受环境影响显著 , 特别是
谷蛋白、醇溶蛋白及其 比例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
的变化 , 直接影响到籽粒的加工品质 8
在蛋白质组分中 , 残 留蛋白也是 面筋的组成部
分 , 且其含量变化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 , 而其作
用机理尚需进一步研究 8
八八%% 8 #: [ ∀ /11Μ = Α 6Κ χ 6 7Ο团 ; = Ε 7Ο6 / Β 6 Μ ΛΦ> Η /? 翔Λ> 7Λ=Η = Ε%6 Μ 6 >≅ %Ο6 Β Λ?7 ? 8 Ρ Ο6 [ ΜΟ ) Κ Λ7 Λ, Η 8 ∗ 7 8 1> < ≅8 χ ( Ζ / Β 6 Μ Λ6> Η /? 狱 Λ> ∴7 Λ=Η = Ε %6 Μ6 >≅ %Ο6们。Λ? 7 ? 8
⎯ >Φ 6 Η Ω 玉Γ 6 Μ 1∗ , %≅ 6 Β 6 Η 7 ? . ς , χ 6ΛΗ 7 = , Ο χ∗ , 以 > ≅ 8 # : [; 8 ) ΕΕ6 6 7 = Ε
6<≅ 7 ΛΑ > Μ , 6 Η Α ΛΜ = Η Β 6 Η 7 , > Η Κ 7Ο6ΛΜ ΛΗ 76 Μ > 6 7沁Η > Η Κ ? 7 >ΣΛ≅Λ7Ι > Η >≅ Ι?6? = Η
Β Λ≅≅ΛΗ Γ > Η Κ Σ > ⊥ ΛΗ Γ Π < >≅Λ7Ι = Ε ?= Ε7 Μ 6 Κ Ν ΛΗ 76 Μ Ν Ο6 > 7 8 = 妒豁 ,  ; Ζ ;
一 [
⎯> ? ? 6 77 ∋+χ , 月≅> Η . ) , . < Σ 6 Η 7Ο>≅6 Μ 4 ς 8 #: [: 8 4 6 Η = 7Ι16 φ 6 Η Α Λ∴
Μ= Η Β 6 Η 7 ΛΗ 7 6 Μ> 6 7Λ= Η ? = Η ?= Ε7 Ν ΟΛ76 Ν Ο 6 > 7 Π < > ≅Λ7Ι 峨岁℃ Η + , [ # Ζ : ; ;
一 : 9 
& 6 ΜΣ 6 Μ 7 Τ , ∗6 Λ≅Β Λ6 Μ Τ #: : [ 8 Ρ Ο6 ΛΗ Ε≅ < 6 Η 6 6 = Ε Η Λ7Μ = Γ 6 Η Ε6 Μ 7 Λ≅Λ朋 7Λ=Η
= Η Π < > Η 7 Λ7Λ6? > Η Κ ϑ Μ = 户〕Μ 7Λ= Η ? = Ε Κ ΛΕΕ6 Μ 6 Η 7 1Μ= 7 6 ΛΗ 7Ι1 6 ? ΛΗ Ν Ο 6 > 7
Ε≅ = < Μ ·+翻 凡尾“月召万‘ , Ξ 9 #! Ζ ∃ :一 ; ;16 76 Μ?= Η %+ , 4 Μ > Ι场 ? 6Ο . / , ⎯> 6 Η Ω ΛΓ 6 Μ 1∗ , 67 > ≅ 8 #: :  8 4 6 Η = 7 Ιϑ6
> Η Κ 6 Η Α ΛΜ= Η Β 6 Η 7 6ΕΕ6Φ 7? = Η Π < 习Λ7 Ι 6Ο > Μ > 6 7 6 Μ Λ? 7 Λ6 ? = Ε Ο > Μ Κ Μ 6Κ Ν ΛΗ 76 Μ
Ν Ο 6 > 7 8 升可〕交 , ∀  Ζ : [ 一 # ∀Ν >Η Γ α 一% 王肇慈 ! ,     8 Ρ Ο 6 / Η >≅ Ι ? Λ? = Ε %6 Μ 6>≅ 一 ## > Η Κ 0 Υ 妇
Θ < >≅Λ7 Ι Ρ Ο 6 ∗ 6 6 = Η Κ ) Κ Λ7 Λ= Η ! 8 ⎯6 ΛεΛΗ Γ Ζ % ΟΛΗ > ∋Η Κ < ? 7Μ Ι 1Μ 6 ? ? 8 ΛΗ
% Ο ΛΗ 6 ? 6 !
φ < 乙0 徐兆 飞 ! , αΟ>Η Γ &∴ 5 张惠叶 ! , αΟ > Η Γ Η Ι 张定一 ! 8
    8 Ρ Ο6 Τ Ο6 > 7 Θ < >≅Λ7 Ι > Η Κ ΜΟ 6 − ϑ Γ Μ> Κ 6 8 ⎯ 6 ΛεΛΗ Γ Ζ χ 6 76= Μ=≅ 眼Ι
1Μ6? ? 8 ∃ Ξ一 ; # ΛΗ %Ο二Η 6? 6 !α 6 Η Γ α 一 . 曾浙荣! , ς ∋5 、 % 李英掸! , ∗ < Λ 0 一& 孙芳华! , 67 > ≅ 8
#: : ∃ 8 ) Α > ≅< > 7 Λ= Η = Ε Σ Μ 6 > Κ Σ > ⊥ ΛΗ Γ Π <>≅ Λ7Ι > Η Κ 6≅< ? 76 Μ > Η > #Ι?Λ? Ε= Μ ∀ Ξ
Ν Ο 6 > 7 Α > Μ Λ6 7 Λ6 ? , 今〔勿 了坛功 Η ∗Λ Η 作物学报! ,   9 ! Ζ 9 ∃ #一 9 ;  ΛΗ
%Ο ΛΗ 6 ? 6!
α Ο > Η Γ 5 张 艳 !, & 6 α 一& 何中虎! , αΟ= < 4 一 5 周桂英! , 67 > ≅ 8
≅: : : 8 Ρ Ο 6 6 ΕΕ6 6 7? = Ε Γ 6 Η = 7Ι ϑ 6 > Η Κ 6 Η ΑΛΜ=Η Β 6 Η 7 =Η Ν Ο6> 7 Π < > ≅Λ7Ι ΛΗ%Ο ΛΗ 6 ? 6 Ν ΛΗ 76 Ζ Ν Ο 6 > 7 Μ 6 Γ Λ= Η 8 + 〔粉# 沈Ω吞。汀 中国粮油学报 !, #∃ Ζ #
一 ; ΛΗ % Ο ΛΗ 6 ? 6 !
α Ο>= ( 一 φ 赵乃新 ! , 4 < φ 一 & 顾小红 !, ς>Η + 兰 静 !, 67 > ≅ 8
# : :[ 、 Ρ Ο 6 Μ6 ≅> 7 Λ= Η ? ΟΛϑ = Ε Ν Ο 6 > 7 Π < > ]ΛΜΙ = Η Κ ϑ Μ= 76 ΛΗ 6=Β 卯Η 6 Η 7 ?Φ= Η 7 6 Η ‘ 丁冠才ΩΦ> ≅ 4 可书 麦类作物! , #[ ∃ ! Ζ ∃ ∃ 一 ∃ Ξ ΛΗ %Ο ΛΗ 6 ? 6 !αΟ < +一 ⎯ 朱金宝 ! , ς Λ< 4 一 Ρ 刘广 田! , αΟ > Η Γ ∗ 一 α 张树棒 ! ‘ # : : ; 8
4 6 Η = 7Ι ϑ 6 > Η Κ 6 Η Α ΛΜ= Η Β 6 Η 7 6 ΕΕ6 6 7? = Η Σ > ⊥ ΛΗ Γ Π < > ≅Λ7Ι = Ε Ν Ο 6 > 7 8 / Φ7>
+勿刃 Η ?Λ Η 作物学报 ! ,  # Ζ 9 Ξ : 一 9 [∃ ΛΗ %ΟΛΗ 6 ? 6 !
作者简介 荆 奇 , 男 , # : Ξ ; 年生 , 硕士 , 主要从事作物品质
生态及生理方向研究 , 发表论文 ∀ 篇 8 ) 一 Β >Λ≅ Ζ Ηε ><ε Π μ Ηε >< 8
6 Κ < 8 6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