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ynamic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agricultural region in Hexi oasis of Gansu Province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全 文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3
蔺海明 颉 鹏 3 3
(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70)
【摘要】 研究了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 1949~2000 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及未来
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结果表明 ,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在 1949~2000 年呈递增趋势 ,从 01426 hm2 增加
到 21158 hm2 ,1949~1970 年平均为 01693 hm2 ,1975~1980 年平均为 11029 hm2 ,1985~2000 年平均为
21288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由 1949 年的 01550 hm2 增加到 2000 年的 11762 hm2 ,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 ,
增幅较小 ,增速亦慢. 1949~1970 年平均为 01782 hm2 ,1975~2000 年平均为 11715 hm2 ;1949~1975 年为
生态盈余阶段 ,平均盈余为 01088 hm2 ,1980 年首次出现赤字 ,1985 年又恢复为盈余 ,到 1991 年后持续出
现生态赤字 ,且赤字程度为加速度负增长 ,1991~2000 年平均赤字为 01258 hm2 . 河西全区的区域经济正
朝远离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且已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关键词  河西绿洲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盈余/ 赤字  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4) 05 - 0827 - 06  中图分类号  Q141  文献标识码  A
Dynamic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agricultural region in Hexi oasis of Gansu Province. L IN Haiming , XIE
Peng ( A gricultural Ecology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 Gansu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 L anz hou 730070 , Chi2
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4 ,15 (5) :827~832.
This paper studied the dynamic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EF) ,degr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s tendency
of Hexi oasis agricultural region in Gans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F displayed an increasing trend from
01426 hm2 to 21158 hm2 in 1949~2000 ,which was 01693 hm2 in 1949~1970 ,11029 hm2 in 1975~1980 ,and
21288 hm2 in 1985~2000.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 EC) was also increased from 01550 hm2 in 1949 to 11762
hm2 in 2000. Comparing with EF ,the EC increased at low speed ,which reached 01782 hm2 in 1949~1970 and
11715 hm2 in 1975~2000. Meanwhil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xi region maintained ecological remain2
der during 1949~1975. However ,it emerged ecological deficit in 1980 ,and resumed in 1985. The sustainable de2
velopment of Hexi region has been successive ecological deficit since 1991. The degree was keeping negative in2
crement at acceleration ,and got to - 0258 hm2 in 1991~2000.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xi region was far away fro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was in no2sustainable state.
Key words  Hexi oasis , Ecological footprints , Ecological capacity , Ecological surplus/ deficit , Sustainable devel2
opment . 3 国家科学技术攻关西部专项资助项目 (2001BA90A33) .3 3 通讯联系人.
2003 - 01 - 20 收稿 ,2003 - 05 - 19 接受.
1  引   言
自 1987 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发表以来 ,可持续
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 ,已从理论走向实践.
1992 年形成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21 世纪议程》国际
公约 ,从此将可持续发展问题摆到了国际性政治议程
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提出来以后 ,全球掀起了研究
热潮 ,从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和系统学 4 个方面解
释其内涵及实质. 随着研究的深入 ,国际上提出了一
些直观的、易于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定量评
价方法、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世界银行的“国家财
富”指标体系 ,Daly 等的“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Cobb
等提出的“真实发展指标”, Prescott2Alle 的“可持续性
的晴雨表”模型 ,Christian 等的“可持续性的社会2生态
指标”,Constanza 等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等[9 ,12 ,17 ,19~22 ] .虽然这些指标体系、定量研究方法和
模型已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得到
应用 ,但仍存在某些不足.与此同时 ,加拿大生态经济
学家 William 等提出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物理方
法———生态足迹 (ecological footprint) 的概念、指标及
计算方法. 1997 年应用该方法对世界 52 个国家和地
区的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有 35 个出现生
态赤字[7 ,8 ,10 ,13 ,14 ,18 ,26 ] . Folke 等应用该方法研究得
出 ,欧洲波罗的海流域 29 个大城市的生态足迹至少
是这些城市面积的 565~1 130 倍 ;Wackernagel 等改
进了生态足迹与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并应用于瑞典及
亚区研究其生态足迹. Vuuren 等分析了贝宁、布丹、哥
斯达黎加和荷兰等国的生态足迹[5 ,6 ,11 ,15 ,16 ] . 杨开
忠[26 ]和张志强[28 ]等介绍了生态足迹概念、理论及计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4 年 5 月  第 15 卷  第 5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May 2004 ,15 (5)∶827~832
算模型 ;徐中民等[23 ,24 ]研究了甘肃省 1998 年生态
足迹 ;陈东景等[1 ] 分析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
迹 ;张志强等[27 ]对中国西部 12 省 (区市) 的生态足
迹进行了研究. 前人研究均把生态足迹作为静态指
标 ,而纵向动态研究未见报道. 本文以甘肃省河西绿
洲农业区为例 ,研究了 1949~2000 年河西全区及代
表市县的生态足迹 ,旨在追踪各个时点的可持续发
展程度 ,并预测该区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2  研究方法
211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生态足迹是一种定量研究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测
度方法 ,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 ,要维持某一消费水平下人口
持续生存所必需的生态生产性土地 ( ecological productive
area)面积[28 ] . 生态足迹研究基于两个基本事实 :1) 人类可以
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废弃物的数量 ;2)
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转换成包括耕地、化石能源地、建筑
用地、林地、牧草地及水域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因此 ,生
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消费全部资源和吸纳产生废弃物所
需要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 [24 ,26 ] . 生态足迹是用来
衡量人地关系、生态负荷及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新型生态指
标[1 ,4 ,24 ,26 ] .它的设计思路是 :人类要维持生存必须消费各
种产品、资源和服务 ,而每一项消费都在理论上可追溯到提
供生产该消费品所需要的原始物质与能量的生态生产性土
地面积. 生态足迹既是一定技术条件和消费水平下人口对环
境的影响规模 ,又是既定技术条件和消费水平下人口持续生
存下去而产生的对环境的要求.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为[25 ,27 ,28 ] :
EF = nef = nΣ( ai) = nΣ( Ci / Pi)
式中 , i 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 , Pi 为 i 种消费商品的平均
生产能力 , Ci 为 i 种消费商品的人均消费量 , ai 为人均 i 种交
易商品折算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 n 为总人口数 , ef 为人
均生态足迹 , EF 为总生态足迹.
212  生态足迹账户的组成
为研究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 ,根据模型要求设计了
4 个参数账户支持系统 [1~3 ,23 ] :1) 生物资源消费账户 ,主要
包括当年人口消费的各种农产品 (粮食、蔬菜、油料) 、畜产品
(肉、蛋、奶、毛) 、林产品 (水果、干果、木材)等 ,将这类生物产
品消费转化为维持当年人口消费需要的耕地、牧草地和林地
面积 ;2)能源消费账户 ,主要包括维持当年人口消费需要的
煤、燃油、热力和电力等 ,将能源消费转化为化石能源面积和
建筑用地面积 ;3)水产品消费账户 ,主要包括维持当年人口
消费的水产品 ,将其转化为水域面积. 4)贸易调整账户 ,包括
进出口贸易对生态足迹的影响. 在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具体
折算中按 FAO 1993 年世界生物资源的平均生产力 ,分年度
计算河西全区及代表县的生态足迹. 其中对各种生态生产性
土地面积乘以相应的均衡因子系数 (化石能源地 1114、建筑
用地 2182、耕地 2182、牧草地 0154、林地 1110 及水域 0120)
得到相应的生态足迹 ,而对各种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乘以相
应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系数 (建筑用地 1166、耕地 1166、
牧草地 2119、林地 0191 及水域 1100) ,则可转化为生态承载
力[9 ,17 ,19 ,27 ,28 ] .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指标体系由人均生
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总生态足迹、总生态承载力、生态
赤字、生态盈余等指标组成.
3  结果与分析
311  河西全区人均生态足迹
根据 1949~2000 年统计年鉴 ,应用生态足迹指
标分析模型 ,对甘肃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进行
了研究 ,系统分析了人均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
态赤字/ 盈余指标 ,其动态变化见表 1. 从表 1 可见 ,
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在 1949~2000 年间呈
递增趋势 ,由 1949 年为 01426 hm2 2000 年增加到
21158 hm2 ,净增 11732 hm2 . 人均生态足迹的增加
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各种生物
产品、农业资源和享有各类服务的绝对量相应增加 ,
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对环境的负压加大 ,不利于可
持续发展. 进一步分析认为 ,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
迹有 3 个明显的演进阶段 :1949~1970 年为第 1 阶
段 ,人均生态足迹从 01426 hm2 增加到 01804 hm2 ,
平均 01693 hm2 ,属生态足迹平缓增长阶段 ;1975~
1980 年为第 2 阶段 ,人均生态足迹为 11001~11056
hm2 ,平均 11029 hm2 ,与第 1 阶段比人均生态足迹
增加 4814 % ,为平缓过渡阶段 ;1985~2000 年为第
3 阶段 ,人均生态足迹达到 21001~21615 hm2 ,平均
21288 hm2 ,与第 1、2 阶段比较 ,分别增加 213 和
112 倍 ,该阶段为快速增长阶段.
表 1  1949~2000 年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
Table 1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ecological capacities per capita of
Hexi region in 1949~2000( hm2·person - 1)
年份
Years 人均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s
人均生态承载力
Ecological
capacities
人均生态盈余/ 赤字
Ecological surplus
or deficit
1949 01426 01550 01124
1955 01603 01720 01118
1960 01868 01904 01036
1965 01729 01848 01119
1970 01804 01888 01084
1975 11001 11045 01044
1980 11056 11022 - 01034
1985 21615 21633 01019
1991 21001 11808 - 01019
1995 21378 21021 - 01358
2000 21158 11762 - 01396
  人均生态承载力反映了生态环境对人口压力的
82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
负荷能力. 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随人类对限
制性资源的技术弥补也在不断增大 ,但与生态足迹
相比增加幅度较小 ,增速较慢 ,由 1949 年的 01550
hm2 增加到 2000 年的 11762 hm2 ,净增 11212 hm2 .
人均生态承载力增加缓慢也反映出两方面的结果 :
1)环境资源属有限资源 ,不会无限扩大 ;2)目前人类
利用技术克服或弥补资源短缺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演进分两个明显阶段 , 1949~
1970 年为平缓增长阶段 , 由 01550 hm2 增加到
01888 hm2 ,平均为 01782 hm2 ;1975~2000 年为波
动增长阶段 ,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在 11022~21633
hm2 ,平均为 11715 hm2 ,与 1949~1970 年平均数
比 ,增大了 01933 hm2 .
人均生态赤字和盈余分析表明 ,河西全区 1949
~1975 年为生态盈余阶段 ,盈余值变动在 01036 ~
01124 hm2 ,说明这一阶段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
迹 ,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 1980 年首次出现生态赤
字 ,赤字程度为 - 01034 hm2 ,但到 1985 年又恢复到
生态盈余 ,1991 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 ,而赤字加
速度增大 ,2000 年生态赤字达 - 01396 hm2 . 生态赤
字的出现反映了河西绿洲生态的发展正朝远离可持
续的方向发展 ,要弥补这种赤字 ,只能通过商品的进
口或进一步消耗资源.
312  河西全区总生态足迹与总人口的关系
人均生态足迹反映人均消费水平 ,总生态足迹
则反映区域的总消费水平 ,而总生态足迹是人均生
态足迹与总人数的乘积 ,与人口规模的发展呈正相
关. 河西全区总生态足迹及动态变化见图 1.
图 1  1949~2000 年河西全区总人口与总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Fig. 1 Dynamics of total population and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Hexi re2
gion in 1949~20001
   从图 1 可以看出 ,河西全区总生态足迹变化
趋势是随人口增加而扩大 ,并以 1975 年为界分 2 个
阶段. 河西全区 1949~1975 年总生态足迹小于总人
口 ,总生态足迹为盈余阶段. 1949 年总人口 71165 ×
104 人 ,而总生态足迹 301539 ×104 hm2 ,人口总数
大于生态足迹总量. 随时间的延伸 ,这种差距逐渐缩
小. 1975~2000 年进入总生态足迹大于总人口阶
段 ,而且其差距在逐渐加大. 在这一阶段内 ,1975~
1980 年总生态足迹和总人口数相比 ,总生态足迹略
有增加. 1980 年后河西全区人口平缓增长 ,而总生
态足迹加速增长 ,1980~1985 年总人口由 133122 ×
104 人增加到 138102 ×104 人 ,增加 316 % ,而总生
态足迹由 1401691 ×104 hm2 增加到 3601865 ×104
hm2 ,增加 156149 % ,较总人口增加的比例多 153 个
百分点. 1985~1991 年总生态足迹有所回落 ,但在
1991 年后又持续增加 , 到 2000 年时总人口数
191192 ×104 人 ,而总生态足迹增加到 4141120 ×
104 hm2 ,远远超过总人口数. 从区域生态的角度分
析 ,河西全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资源环境的
超负荷运转给河西进一步发展敲响了警钟.
313  河西不同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动态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河西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的
变化规律 ,对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和永昌县的人
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 盈余动态
进行了区域比较分析. 河西不同区域的人均生态足
迹变化的总趋势以 1980 年为界线 (图 2) ,1980 年前
的 31 年 (1949~1980 年)人均生态足迹虽有缓慢增
长 ,但相对比较平缓. 4 个代表县市的人均生态足迹
1949 年在 01346~01499 hm2 之间 ,酒泉市最高 ,武
威市最低 ; 到 1980 年时 , 人均生态足迹上升到
01827~11259 hm2 ,永昌县最高 ,而武威市最低. 在
这一阶段内 ,4 县市的人均生态足迹出现 1960 年和
1975 年 2 次峰值 ,但增幅并不十分显著 ,相对较平
稳. 1980 年后的 20 年 (1985~2000 年) 人均生态足
迹呈快速增长趋势 ,且波动性较大. 1980~1985 年
为超速度增大阶段 . 1985年4县市的生态足迹达到
图 2  1949~2000 年县市人均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
Fig. 2 Dynamical variation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per capita of 4 munici2
palities in 1949~2000.
Ⅰ1 酒泉市 Jiuquan city , Ⅱ1 张掖市 Zhangye city , Ⅲ1 武威市 Wuwei
city , Ⅳ1 永昌县 Yongchang county. 下同 The same below.
9285 期              蔺海明等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21056~31116 hm2 ,特别是酒泉市的人均生态足迹
增幅十分剧烈. 尔后 ,各县市的人均生态足迹都有所
回落 ,向合理方向逆转 ,但由于基数较高 ,人均生态
足迹处于相对较高水平 ,1991~2000 年处于变化之
中 ,总的趋势是剧增的势头有所改变 ,向第 2 个平缓
态演变. 2000 年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在 11904~21184
hm2 的范围内 ,酒泉市较 1985 年下降 4217 % ,武威
市下降 34120 % ,永昌县下降 810 % ,而张掖市则上
升 118 %.
1949~1980 年不同区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也
在平缓增大 ,但增幅较人均生态足迹为小 (图 3) .
1949 年人均生态承载力 :酒泉市 01663 hm2 、张掖市
01600 hm2 、武威市 01438 hm2 、永昌县 01498 hm2 ;
1980 年酒泉市 01894 hm2 、张掖市 11041 hm2 、武威
市 01822 hm2 和永昌县 11331 hm2 ,依次扩大了
4814 %、73150 %、8717 %和 16712 %. 1980~2000 年
生态承载力增幅较快 ,但变化趋势 1985 年达到峰
值 ,酒泉市、张掖市、武威市和永昌县的人均生态承
载力分别达到 31205、21617、21614 和 21098 hm2 ,
1991 年均有回落 ,到 2000 年时各市县的人均生态
承载力下降到 11550、21226、11566 和 11762 hm2 ,
除张掖市仍较高外 ,其余市县增幅降低.
图 3  1949~2000 年县市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动态变化
Fig. 3 Dynamical variation of ecological capacities per capita of 4 munici2
palities in 1949~20001
图 4  1949~2000 年河西地区人均生态盈余/ 赤字的动态变化规律
Fig. 4 Dynamical variation of the ecological surplus/ deficit per capita of Hexi region in 1949~2000.
a)酒泉市 Jiuquan city ,b)张掖市 Zhangye city ,c)武威市 Wuwei city ,d)永昌县 Yongchang county.
  图 4 为河西 4 县市的人均生态盈余/ 赤字变化
动态. 其规律是 :1) 生态盈余逐渐变小 ,直至生态赤
字出现且呈负增长. 1949 年酒泉市的生态盈余为
01164 hm2 、张掖市 01134 hm2 、武威市 01093 hm2 、
永昌县 01104 hm2 , 2000 年生态赤字依次为 - 01634、- 01605、- 01301 和 - 01141 hm2 . 2) 4 市县连续出现生态赤字的时间为 1991 年以后. 酒泉市1991 年前曾于 1960 年和 1980 年出现过 2 次生态赤字 ,但很快又恢复为生态盈余态势 ;武威市曾于1975~1980 年连续出现过生态赤字 ,但 1981 年又
03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
恢复为生态盈余 ;张掖市和永昌县在 1991 年前一直
处于生态盈余阶段. 人均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的动
态尽管在时间序列上有所差别 ,但动态变化基本上
表现出“S”型曲线 ,永昌县尤为典型. 生态足迹由生
态盈余变为赤字 ,充分反映出河西的区域经济在远
离可持续发展 ,目前弥补生态赤字只能通过消耗自
然资源存量 ,而靠输入资源解决生态赤字 ,在现阶段
困难较大.
4  讨   论
河西全区的人均生态足迹在 1949~2000 年间
呈递增趋势 ,由 01426 hm2 增加到 21158 hm2 ,且出
现 3 个明显的演进阶段 ,1949~1970 年为平缓增长
阶段 , 1975~1980 年为平缓过渡阶段 ,而 1985~
2000 年为快速增长阶段. 2000 年人均生态足迹与
1949 年相比 ,净增 11762 hm2 ,人均生态承载力由
1949 年的 01550 hm2 增加到 2000 年的 11762 hm2 ,
与人均生态足迹相比 ,增幅较小 ,增速亦慢. 人均生
态承载力有 2 个发展阶段 :1949~1970 年为平缓增
长阶段 ;1975~2000 年为波动增长阶段 ,平均生态
承载力为 11715 hm2 ,与 1949~1970 年平均数比 ,
增大了 01933 hm2 . 人均生态盈余/ 赤字分析表明 ,
1949~1975 年为生态盈余阶段 ,盈余变化在 01440
~01124 hm2 范围内 ,1980 年首次出现赤字 ,1985
年又恢复为盈余 ,到 1991 年后持续出现生态赤字 ,
而且赤字的程度加速 ,2000 年生态赤字达 - 01396
hm2 ,反映了河西全区的经济发展已远离可持续发
展的方向.
河西全区的总生态足迹变化与人口增长规模相
关 ,即随人口规模增加而扩大 ,并以 1975 年为界分
2 个阶段 :1949~1975 年总生态足迹小于总人口 ,总
生态足迹为盈余阶段 ;1975~2000 年呈总生态足迹
大于总人口态势 ,步入了总生态赤字阶段. 1949~
2000 年 ,河西全区的总人口由 71165 万人增加到
191192 万人 ,而总生态足迹由 301539 ×104 hm2 扩
大到 4141120 ×104 hm2 ,总生态足迹扩大的速度大
于人口的速度. 从区域生态的角度分析 ,河西全区处
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资源环境的超负荷运转敲响
了进一步发展的警钟.
不同区域的人均生态足迹变化以 1980 年为界 ,
1980 年前的 31 年 (1949~1980 年)人均生态足迹呈
缓慢变化 ,但处于相对平稳增长之中. 1949 年酒泉
市、张掖市、武威市、永昌县的人均生态足迹为
01346~ 01499 hm2 , 到 1980 年上升到 01827 ~
11259 hm2 ;1980 年后的 20 年 (1980~2000 年)人均
生态足迹呈快速增长态势 ,且波动性较大 ,2000 年
为 11904~21184 hm2 . 1949 年酒泉市人均生态承载
力 01663 hm2 ,张掖市 01600 hm2 ,武威市 01438
hm2 ,永昌县 01498 hm2 ;1985 年分别增长到 31205、
21617、21614 和 21098 hm2 ;2000 年均有所下降 ,各
市县依次为 11550、21226、11566 和 11762 hm2 ,张
掖市的仍最高 ,符合其资源配置的实际. 各市县人均
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的变化总趋势是盈余逐渐变
小 ,直至生态赤字出现 ,并且呈负增长 ,而连续出现
生态赤字的时间均在 1991 年之后.
通过对生态足迹理论的认识和实际应用 ,认为
这是一种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简捷方法. 其
理论比较完善 ,概念比较形象 ,模型比较科学 ,结果
比较直观 ,紧扣可持续发展理论 ,是涉及系统性、公
平性和发展性的一个综合指标. 将生态足迹的研究
结果与自然资源的生态服务能力进行比较 ,就能了
解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下人们的社会
经济活动与当时生态承载力之间的差距. 生态足迹
理论认为 ,地球上的人具有同等利用资源的权利 ,某
一地区可利用的生态容量为其人口与全球生态标杆
的乘积. 基于这一理论 ,研究得出发达国家或地区比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生态足迹大 ,城市人口的人均生
态足迹较农区人均生态足迹高的结论 ,说明越是发
达的国家和地区越偏离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生态足迹理论引入了生态生产性土地概念、均
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等 ,实现了各国各地区生态生产
性土地的可比性 ,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既可以
计算个人、家庭、城市、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同
对象的生态足迹 ,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 ,也可
以就不同行动方案计算生态足迹 ,比如自已开车去
农田和步行去农田的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可对时、空
二维的可持续程度做出客观量度和比较.
国内现已报道的研究均是在某一年的断面上进
行瞬时生态足迹的研究 ,并认为是一种基于静态指
标的分析方法 ,而我们的研究则把时间尺度放在
1949~2000 年 51 年的基础上进行了动态研究 ,较
好地展示了河西生态足迹及相关问题的动态规律.
生态足迹除可研究区域间生态足迹差异外 ,还可研
究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序列的生态足迹和可持续发展
的程度.
参考文献
1  Chen D2J (陈东景) , et al . 2001.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northwest
1385 期              蔺海明等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China. J Glaciol Georyol (冰川冻土) , 23 (2) : 164~169 (in Chi2
nese)
2  Deutsch L , et al . 2000.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s : Communicating
human dependence on nature’s work. Ecol Econ ,32 :351~355
3  Erees W. 2000. Eco2footprint analysis : Merits and brickbats. Ecol
Econ ,32 :371~374
4  Hu M2C (宋冬梅) , et al . 2003. Preliminary study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Bashang region of Zhangjiakou city.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4 (2) :317~320 (in Chinese)
5  Jeroen CJ M , et al . 1999. Spatial sustainability ,trade and indicators :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 Ecol Econ (生态经济) ,
29 :61~72 (in Chinese)
6  Moffatt I. 2000.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Ecol Econ ,32 :359~362
7  Opschoor H. 2000.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asuring rod or metaphor ?
Ecol Econ ,32 :363~365
8  Rapport DJ . 2000.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ecosystem health :Com2
plementary approaches to a sustainable future. Ecol Econ ,32 : 367
~370
9  Rees WE. 1992.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2
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 out . Envi ron U rban ,4 (2) :120
~130
10  Robent AH. 2000. Ecological footprint is a vivid indicator of indirect
effects. Ecol Econ ,32 :357~358
11  Robent C. 2000. The dynamics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
Ecol Econ ,32 :341~345
12  Robent UA. 2000. Commentary on the utility of the ecological foot2
print concept . Ecol Econ ,32 :347~349
13  Simmons C , et al . 2000. Two feet2two approaches : A component2
based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ing. Ecol Econ ,32 :375~380
14  Song D2M (宋冬梅) , et al . 2003. Landscape changes of Minqin oa2
sis in Gansu Province and its driving force.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
生态学报) ,14 (4) :535~539 (in Chinese)
15  Templet PH. 2000. Externalities ,subsidies and the ecological foot2
print :An empirical analysis. Ecol Econ ,32 :381~383
16  van Kooten GC , et al . 2000.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Useful science
or politics ? Ecol Econ ,32 :385~389
17  van Vuuren DP , et al . 1999.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Benin ,Bhutan ,
Costa Rica and the Netherlands. Ecol Econ ,34 (224) :115~130
18  Wackernagel M , et al . 2000. Big things first focusing on the scale
imperative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 Ecol Econ ,32 :391~394
19  Wackernagel M ,Rees WE. 1996.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 Reduc2
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ela Island :New Society Pub2
lishers.
20  Wackernagel M. 1999. An eval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
Ecol Econ ,31 :317~318
21  Wackernagel M , Onisto L ,Bello P , et al . 1999.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 Ecol Econ ,
29 :375~390
22  Wackernagel M. 1997. Ecological Footprints do Nations. http :/ /
www encouncil. ac. cr/ rio / focus / report / English / footprint .
html.
23  Xu Z2M (徐中民) , et al . 2000.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2
logical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in 1998. Acta Geogr Sin (地理
学报) ,55 (5) :607~616 (in Chinese)
24  Xu Z2M (徐中民) , et al . 2001. 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Take Zhangye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 9 : 1484~1493 (in Chi2
nese)
25  Xu Z2M (t 徐中民) , et al . 2003.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analysis of China in 1999.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4 (2) :280~285 (in Chinese)
26  Yang K2Z(杨开忠) , et al . 2000.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Con2
cept ,method and cases. A dv Earth Sci (地球科学进展) , 15 (6) :
630~636 (in Chinese)
27  Zhang Z2Q (张志强) , et al . 2000. Review on the concept and com2
putable model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Ecol Econ (生态经济) ,10 :8
~9 (in Chinese)
28  Zhang Z2Q (张志强) , et al . 2001.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the
12 provinces of west China in 1999. Acta Geogr Sin (地理学报) ,
56 (5) :599~610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蔺海明 ,男 ,1953 年生 ,博导 ,研究员 ,主要从事
生态农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E2mail :linhngau @eyou. com
23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