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 study on 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the Shule river basin based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全 文 :书基于生态足迹法的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张军1,2,张仁陟1,2,周冬梅1
(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 兰州730070;2.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利用生态足迹法研究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2003
年的1696.35hm2 增加至2007年的1925.26hm2,增长幅度为13.5%;总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19714.23hm2
增加至2007年的32236.35hm2,增长幅度为63.5%;而生态赤字从2003年的18017.88hm2 增加至2007年的
30311.08hm2,增长幅度为68.2%。水资源负载指数结果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未来在水资源
管理方面采取适度移民、加强民众的节水意识教育,以及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
关键词:生态足迹;水资源承载力;疏勒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X143;TV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59(2012)04026708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2]。在我国广大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成为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限制性因子。科学合理地解决经济社会
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的矛盾,加强流域尺度上水资源管理,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
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膨胀,工农业用水猛增导致出现水资源紧张以及
水环境日益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水资源的分配不均加剧了水资源贫乏
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经济不持续性,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破坏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因此,可持续利
用水资源的观点随之出现,水资源承载力(carryingcapacityofwaterresource)的概念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以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基础上被提出。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
发展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水资源天然产出量的允许开发水量维持的人口、社会经
济发展能力[35]。国外目前大多将水资源承载力纳入可持续发展理论中[68],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水资源承
载力和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两个方面[911],其研究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12,13]、物元综合评价模型[14]、熵模
型[15]、模糊物元模型[1618]、人工神经网络[19]、区域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模型[20]、综合评价指标法[21,22]等诸多方法应
用于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内容,也推动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而利用生
态足迹法研究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不多[23,24],生态足迹法提出以后,由于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并且符合可持续
发展的理念而受到生态学、资源科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兴趣[2530],该方法的意义在于人类如何保持地球生态系统
的承载力,维护人类未来的生存。尤其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
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基础,研究干旱区水资源承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选择疏勒河流域进
行干旱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疏勒河流域处于中国西北,深居中国内陆,是典型的干旱生态区,且疏勒河
流域有悠久的农业灌溉历史,疏勒河流域水系的灌溉维护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甘肃乃至中国具有重要的地
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疏勒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的西部,东起玉门镇,西至玉门关,处于92°11′~98°30′E,38°0′~42°48′N(图1),
是河西走廊三大主要内陆河之一,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过渡带上,面积约16.998万km2[31]。年
第21卷 第4期
Vol.21,No.4
草 业 学 报
ACTAPRATACULTURAESINICA   
267-274
2012年8月
收稿日期:20110425;改回日期:2011071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3)和国家自然基金(31160269)资助。
作者简介:张军(1977),男,甘肃张掖人,讲师,在读博士。Email:zhangjun@gsau.edu.cn
通讯作者。Email:zhangrz@gsau.edu.cn
平均气温7~9℃,年平均降水量不足60mm,蒸发量却高达1500~3000mm,极度干燥的自然条件使该地区的
生态环境极度依赖于水资源系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是我国西北典型的干旱区,疏勒河水资源的灌溉,使得玉
门、瓜州、敦煌和赤金-花海等绿洲的灌溉农业发展迅速,疏勒河流域是甘肃省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有“西部
粮仓”之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图1 研究区位置
犉犻犵.1 犔狅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犛犺狌犾犲狉犻狏犲狉犫犪狊犻狀
1.2 研究方法
生态足迹法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 Wiliam及其博士生 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该方法通过
引入生态生产性土地来定量分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32]。水资源生态足迹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
衡量主要是通过水资源生态盈余和生态赤字来表示。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小于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时,水资
源呈盈余状态,表明这个地区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该地区的水资源不但可以保证其经济、生态与环境的
良性循环,还可以满足区域内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反之,当一个地区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大于这个地区的水资源生
态承载力时,则出现水资源生态赤字,表明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健康模式,区域内水资源不足,不能满足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或者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维持区域经济的发展。
1.2.1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 根据生态足迹理论,将水资源承载力用水资源的生物生产能力来衡量,即水资源
利用所能承载的相应生物生存面积。
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模型为[32]:
犈犆狑=0.88狉狑φ狑犠/犘狑
式中,犈犆狑 为水资源承载力(hm2);狉狑为水资源全球均衡因子;φ狑 为计算区域水资源产量因子;犠 为计算区域内
86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4
水资源总量(m3),水资源总量为区域内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再扣除其重复计算量;犘狑 为世界水资
源平均生产能力(m3/hm2)。根据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建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中必须
扣除12%用于维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所以,0.88为扣除12%后用于维持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水资源量。
水资源产量因子[32]:为确定不同区域的水资源产量因子,假定世界水资源产量因子为1,区域水资源产量因
子为该区域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与世界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的比值。本研究先计算出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平均生
产能力(2003-2007年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为144.78m3/km2)与全国水资源平均生产能力(全国水
资源平均生产能力为2946m3/km2)的比值,再根据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水资源的产量因子计算出疏勒河流域在
全球范围内水资源产量因子。经计算,疏勒河流域的水资源产量因子为0.049。
水资源生产能力:采用水文学中的产水模数来描述水资源生产能力,根据学者研究结果[33],世界水资源平均
生产能力为31.4×104m3/km2。
水资源全球均衡因子:某种生物生产面积的均衡因子等于该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除以全球各
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所以,水资源的全球均衡因子等于水资源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
除以全球各类生物生产面积的平均生态生产力。为便于比较,本研究选择根据 WWF2002确定的水资源均衡因
子5.19作为计算值。
1.2.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 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水资源为出发点,估算流域或区域的水代谢强度[33]。水资源
生态足迹可以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某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区域或全球)的水资源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耗
的所有资源所需要的水资源量。这里的所有资源既包括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直接消耗的水资源,也包括为人类提
供生态系统服务和功能的环境资源[34,35]。
根据 Wackernagel的生态足迹模型,水资源生态足迹如同其他各个帐户,将消耗的水资源量转化为相应帐户
的生产面积———水资源用地面积。在水资源生态足迹下建立3个水资源生态足迹二级帐户,分别为生产用水、生
活用水、生态用水。生产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牧渔畜用水、工业用水等。生活用水包括城镇生活用水和农
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包括城市绿地用水和区域内水体纳污能力之外的稀释污染物用水量。其计算公式分别
为:
犈犉狆=狉犠狆/狆
犈犉犾=狉犠犾/狆
犈犉狑=狉犠狑/狆
式中,犈犉狆 为生产用水生态足迹(hm2);犈犉犾为生活用水生态足迹(hm2);犈犉狑为生态用水生态足迹(hm2);狉为水
资源全球均衡因子;犠狆 为生产用水量(m3);犠犾为生活用水量(m3);犠狑 为生态用水量(m3);狆为世界水资源平
均生产能力(m3/hm2)。
1.2.3 水资源负载指数计算 水资源负载指数是用于描述区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的,其物理意义是区域水
资源量与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决定的水资源需求量的关系,反映了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水平及今后水资源开发的
难易程度,水资源负载指数分为5个等级(表1),其计算公式为[36]:
犮=犽 狆槡犌/犠
式中,犮为水资源负载指数;狆为人口(万人);犌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犠 为水资源总量(亿 m3);犽为与降水有
关的系数,其取值如下公式:
犽=
1.0    犚≤200
1.0-0.1(犚-200)/200 200<犚≤400
0.9-0.2(犚-200)/400 400<犚≤800
0.7-0.2(犚-200)/800 800<犚≤1600
0.5    犚>


烆 1600
式中,犽为与降水有关的系数;犚为年降水量(mm)。
962第21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12年
表1 水资源负载指数分级
犜犪犫犾犲1 犔狅犪犱犻狀犱犲狓犲狊狉犪狀犽狅犳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
水资源负载指数
Loadindexes
级别
Rank
水资源利用程度
Degreeofwateruseless
今后水资源进一步开发评价
Opinionofwateruselessinfuture
>10 Ⅰ 很高,潜力不大Veryhigh,butpotentialisnotbig 有条件时需要外流域调水 Waterdiversion
5~10 Ⅱ 高,潜力不大 High,butpotentialisnotbig 开发条件困难Difficulty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5 Ⅲ 中等,潜力较大 Medium,butpotentialisbigger 开发条件中等 Mediumofdevelopmentconditions
1~2 Ⅳ 较低,潜力大Lower,butpotentialisbig 开发条件较容易Easierofdevelopmentconditions
<1 Ⅴ 低,潜力很大Lower,butpotentialisverybig 开发条件容易Easy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 结果与分析
2.1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水生态足迹
利用上述研究方法,以甘肃省2003-2007年水资源公报数据(表2)为基础,计算疏勒河流域2003-2007年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表3)。由表2可以看出疏勒河流域用水以农业用水为主,农业用水量占到总用
水量的88%以上,其中2003年最高为98%,最低的2005年占到了88%,相比较生态环境用水较少,仅占总用水
量的0.05%~0.47%。总体来说,5年来疏勒河流域农业用水量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和
生态环境用水量呈波动的逐年上升趋势。
表2 疏勒河流域2003-2007年社会经济及用水量
犜犪犫犾犲2 犛狅犮犻狅犲犮狅狀狅犿犻犮狊狋犪狋狌狊犪狀犱狌狊犻狀犵狑犪狋犲狉犻狀犛犺狌犾犲狉犻狏犲狉犫犪狊犻狀犳狉狅犿2003狋狅2007
项目Item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人口Population(×104人Person) 47.92 48.19 47.74 48.35 50.24
GDP(×108元Yuan) 69.34 83.33 97.86 110.64 129.60
年降水量Precipitation(mm) 76.8 66.3 85.8 72.3 119.0
耕地面积Arableland(×104hm2) 12.73 13.96 13.88 12.46 17.57
水资源总量 Waterresources(×108m3) 139.61 139.61 139.61 146.65 158.45
农业用水量Agriculturalwater(×108m3) 11.69 11.90 16.84 17.15 17.31
工业用水量Industrialwaterconsumption(×108m3) 0.0432 0.8301 0.8047 0.7858 0.7382
生活用水Domesticwater(×108m3) 0.1902 0.1931 0.5609 0.5737 0.5868
生态环境用水量Ecoenvironmentalwater(×108m3) 0.0069 0.0069 0.9091 0.8080 0.8709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2003年的1696.35hm2 增加到2007年的1925.26hm2,均呈现上升趋势(表
3),其与疏勒河流域降水量增加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为犚2=0.84)。特别是,2007年降水量的明
显增加影响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增加。水资源总生态足迹5年里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农业用水足迹和生活用水
足迹持续增加,而工业用水足迹则从2006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用水足迹中农田灌溉用水足迹和林牧渔畜
用水足迹均增加,相比较林牧渔畜用水足迹增加更加明显,年均增长率为27%,远高于农田灌溉用水足迹8%的
年均增长率,表明2003-2007年疏勒河流域林牧渔畜用水量增长很快。城镇公共用水足迹和居民生活用水足迹
年均增加率为4%和58%,表明疏勒河流域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很大。
疏勒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生活用水量、农业用水量也随之增加,同时对生态环境也越
来越重视,所以生活用水足迹、农业用水足迹和生态环境用水足迹也越来越大。这3类用水足迹在2005年以来,
增加速度较快,这与疏勒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有密切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用水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所
以水资源生态足迹随之也将大幅度增加。为保障本身脆弱的生态环境需加大保护、修复力度,使生态用水量越来
越大,生态用水足迹也将持续增长。
0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4
表3 疏勒河流域2003-2007年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犜犪犫犾犲3 犆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狅犳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犪狀犱犲犮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犳狅狅狋狆狉犻狀狋犻狀犛犺狌犾犲狉犻狏犲狉犫犪狊犻狀犳狉狅犿2003狋狅2007
项目Item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农业用水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agriculturalwater(hm2) 19317.05 19671.42 27834.76 28352.44 28606.82
农田灌溉用水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irrigationwater(hm2) 18092.27 18099.71 25394.47 25544.72 25703.89
林牧渔畜用水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forestry,livestock,fisheriesand
domesticanimal(hm2)
1224.77 1571.71 2440.29 2807.72 2902.93
工业用水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industrialwater(hm2) 71.40 1372.04 1330.06 1298.82 1220.15
生活用水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domesticwater(hm2) 314.38 319.17 927.09 948.25 969.90
城镇公共用水足迹Urbanpublicwater(hm2) 95.37 100.99 105.78 109.42 115.04
居民生活用水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residencelivingwater(hm2) 219.00 218.18 821.31 838.83 854.86
生态环境用水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ofecoenvironmentalwater(hm2) 11.40 11.40 1502.62 1335.52 1439.48
总生态足迹Ecologicalfootprint(hm2) 19714.23 21374.04 31594.54 31935.03 32236.35
水资源承载力Carryingcapacityofwaterresources(hm2) 1696.35 1696.35 1696.35 1781.95 1925.26
生态赤字Ecologicaldeficit(hm2) 18017.88 19677.69 29898.19 30153.08 30311.08
水资源负载指数Loadindexes 5.27 5.79 4.45 4.73 5.19
  疏勒河流域生态赤字由2003年的18017.88hm2 增加到2007年的30311.08hm2,其中2005年增长最大,
增加值为10220.5hm2。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增加(2003-2007年的增长幅度为
13.5%),但其增长幅度远不及总生态足迹(2003-2007年增长幅度为63.5%)和生态赤字(2003-2007年增长
幅度为68.2%),这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随着各种用水量的不断增
加,水资源生态赤字势必还会进一步增加。所以,有限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疏勒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当务
之急。
人口是导致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以及人均水资源量有
高的相关性(图2和3),因此,为保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加强人口控制。据中国人民银行酒泉
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决甘肃中、南干旱地区和高寒阴湿山区的贫困问题,已经向
疏勒河流域移民14.4万人。人口迁移必定会对疏勒河流域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
业移民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时,后果将会更为严重。疏勒河流域干旱少雨,其人口承载力本身就有限,大规
模的人口迁入会导致水资源进一步短缺,因此控制该区域的人口数量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
措施。
图2 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的关系
犉犻犵.2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犫犲狋狑犲犲狀狆狅狆狌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犱
犮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狅犳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
图3 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关系
犉犻犵.3 犜犺犲狉犲犾犪狋犻狅狀狊犺犻狆犫犲狋狑犲犲狀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狆犲狉狆犲狉狊狅狀
犪狀犱犮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狅犳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
172第21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12年
2.2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负载指数
为进一步了解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利用水资源负载指数公式,计算了疏勒河流域水资源负载指数
(表4),2003-2007年疏勒河流域水资源负载指数介于4~6,呈现波动状态。结合表1的分级说明,可以看出
2003,2004和2007年该流域水资源利用程度高,开发潜力不大,且开发条件困难;而2004-2005年该流域水资
源利用程度中等,开发潜力较大,开发条件中等。总体来说,疏勒河流域水资源负载指数呈上升趋势,表明水资源
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其进一步开发条件恶化。因此,在疏勒河流域必须实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
表4 疏勒河流域2003-2007年水资源负载指数分级
犜犪犫犾犲4 犔狅犪犱犳犪犮狋狅狉狊狉犪狀犽狅犳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犻狀犛犺狌犾犲狉犻狏犲狉犫犪狊犻狀犳狉狅犿2003狋狅2007
年份
Year
水资源负载指数
Loadindexes
级别
Rank
水资源利用程度
Degreeofwateruseless
今后水资源进一步开发评价
Opinionofwateruselessinfuture
2003 5.27 Ⅱ 高,潜力不大 High,butpotentialisnotbig 开发条件困难Difficulty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004 5.79 Ⅱ 高,潜力不大 High,butpotentialisnotbig 开发条件困难Difficulty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005 4.45 Ⅲ 中等,潜力较大 Medium,butpotentialisbigger 开发条件中等 Medium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006 4.73 Ⅲ 中等,潜力较大 Medium,butpotentialisbigger 开发条件中等 Mediumofdevelopmentconditions
2007 5.19 Ⅱ 高,潜力不大 High,butpotentialisnotbig 开发条件困难Difficultyofdevelopmentconditions
3 讨论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从2003年的1696.35hm2 增加至2007年的1925.26hm2,呈现上升趋势,2007
年水资源承载力明显增加。水资源总生态足迹5年里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农业用水足迹和生活用水足迹持续
增加,而工业用水足迹则呈现下降趋势;疏勒河流域生态赤字由2003年的18017.88hm2 增加到2007年
30311.08hm2,其中2005年增长最大。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疏勒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有所增加(2003-2007年
的增长幅度为13.5%),但其增长幅度远不及总生态足迹(2003-2007年增长幅度为63.5%)和生态赤字(2003
-2007年增长幅度为68.2%),这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按照目前的发展状况,随着各种用
水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生态赤字势必还会进一步增加,所以,有限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成为疏勒河流域可持
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在疏勒河流域应当适度减少农业生产,干旱内陆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是在人水矛盾的巨大压力下,由于
缺乏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盲目扩大耕地、过度使用地表水、持续超采地下水的后果[37]。计算结果表明,农业用水
在疏勒河流域占绝对优势,农业用水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88%以上。每立方水产粮0.15~0.30kg,粮食耗水量
3.2~6.8m3/kg,每立方水产棉花0.03kg,棉花耗水量8.0~26.5m3/kg;粮食耗水量分别为石羊河流域和黑河
流域的2.1和1.8倍[38],大量的水消耗到农田蒸发上,因此应该减少耕地面积,特别是要减少高耗水农作物种植
面积。另外疏勒河流域是甘肃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造成大量的虚拟水输出。
水资源负载指数结果也表明,疏勒河流域水资源开发潜力不大,2007年疏勒河流域有喷滴灌面积为
367hm2、微灌面积为3247hm2、低压管灌面积15100hm2、渠道防渗面积31793hm2,分别仅占耕地面积的
0.21%,1.85%,8.59%和18.09%。因此,需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推行滴灌、自压喷灌、低压管道输水等节水技
术,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同时还要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的利
用率。
除此以外,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指标体系[39]。大力宣传使得节水观
念深入人心,加强节水宣传和教育、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制定合理的节水目标,使有限的
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2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4
参考文献:
[1] 宋先松,石培基,金蓉.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引发的供需矛盾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2):162166.
[2] 杨维,刘萍,郭海霞,等.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12:6669.
[3] 冯耀龙,韩文秀,王宏江,等.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3,14(1):109113.
[4] 龙腾锐,姜文超,何强.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J].水利学报,2004,(1):3845.
[5] 张永勇,夏军,王中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3):126132.
[6] 夏军,朱一中.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与挑战[J].自然资源学报,2002,12(3):262269.
[7] RijsbermanMA,VandeVenFHM.Differentapproachestoassessmentofdesignandmanagementofsustainableurbanwa
tersystem[J].EnvironmentImpactAssessmentReview,2000,129(3):333345.
[8] FalkenmarkM,LundqvistJ.Towardswatersecurity:politicaldeterminationandhumanadaptationcrucial[J].NaturalRe
sourcesForum,1998,21(1):3751.
[9] 李吉玫,徐海量,宋郁动,等.伊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3):3943.
[10] 谢高地,周海林,甄霖,等.中国水资源对发展的承载能力研究[J].资源科学,2005,27(4):27.
[11] 张鑫,李援农,往纪科.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1,19(2):117121.
[12] 李坤峰,谢世友,张润甲.重庆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评价[J].人民长江,2009,40(7):46.
[13] 孟凡德,王晓燕.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现状及驱动力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100105.
[14] 宁立波,刘新宇,仝晓霞.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4):7680.
[15] 赵军凯,李九发,戴志军,等.基于熵模型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1):
19441951.
[16] 唐恒,杜发兴.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12:3639.
[17] 孟丽红,陈亚宁,李卫红.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中国沙漠,2008,28(1):185190.
[18] 苏永红,冯起,刘蔚,等.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J].干旱区研究,2009,26(2):169175.
[19] 王俭,孙铁珩,李培军,等.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7,26(1):
139144.
[20] 黎明,李百战.重庆市都市圈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预测[J].生态学报,2009,29(12):64996505.
[21] 王浩,秦大庸,王建华,等.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151159.
[22] 刘佳骏,董锁成,李泽红.中国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2):258269.
[23] 陈栋为,陈晓宏,孔兰.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与评价———以珠海市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09,
18(6):22242229.
[24] 卢艳,于鲁冀,王燕鹏,等.河南省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82186.
[25] 谭秀娟,郑钦玉.我国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J].生态学报,2009,29(7):35593568.
[26] 卞羽,洪伟,陈燕.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30(1):15.
[27] 王雪梅,张志强,熊永兰.国际生态足迹研究态势的文献计量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7,22(8):872879.
[28] 岳东霞,李自珍,惠苍.甘肃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3):454463.
[29] 刘伟玲,朱京海,胡远满.辽宁省及其沿海区域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08,27(6):968973.
[30] 张智全,于爱忠,罗珠珠,等.甘肃省庆阳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研究[J].草业学报,2010,19(4):187193.
[31] 章予舒,王立新,张红旗,等.甘肃疏勒河流域环境因子变异对荒漠化态势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3,25(6):6065.
[32] 邢清枝,任志远,王丽霞,等.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陕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9,26(6):793
798.
[33] 刘鑫,雷宏军,晏清洪,等.基于生态需水量的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J].人民黄河,2008,30(6):4143.
[34] 龙爱华,!中民,张志强,等.甘肃省2000年水资源足迹的初步估算[J].资源科学,2005,27(3):123129.
[35] 龙爱华,张志强,苏志勇.生态足迹评价及国际研究前沿[J].地理科学进展,2004,19(6):971981.
[36] 杨艳昭,张伟科,刘登伟.内蒙古水土资源平衡及其水资源承载能力[J].干旱区地理,2008,31(3):411436.
[37] 郭承录,李宗礼,陈年来,等.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草地退化问题分析[J].草业学报,2010,19(6):6271.
[38] 丁宏伟,尹政,李爱军,等.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2,16(1):4854.
372第21卷第4期 草业学报2012年
[39] 戚登臣,陈文业,张继强,等.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现状、退化原因及综合修复对策[J].草业学报,2010,19(4):194
203.
犃狊狋狌犱狔狅狀狑犪狋犲狉狉犲狊狅狌狉犮犲犮犪狉狉狔犻狀犵犮犪狆犪犮犻狋狔犻狀狋犺犲犛犺狌犾犲狉犻狏犲狉犫犪狊犻狀犫犪狊犲犱狅狀犲犮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犳狅狅狋狆狉犻狀狋狊
ZHANGJun1,2,ZHANGRenzhi1,2,ZHOUDongmei1
(1.Co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2.ResearchCenterofWatersavingAgricultureofGansuProvince,Lanzhou730070,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WaterresourcecarryingcapacityandecologydeficitintheShuleriverbasinwerestudiedusingeco
logicalfootprints.Thecapacitygradualyincreasedfrom1696.35hato1925.26ha,thetotalecologicalfoot
printfrom19714.23hato32236.35ha,andecologicaldeficitfrom18017.88hato30311.08hafrom2003to
2007.ThewaterresourceecologicalcarryingcapacityispresentlyoverloadedintheShuleriverbasin.Because
ofincreasingpopulationgrowthandfarmlandexpansion,therearemorepressuresontheregionalwaterre
sources.Inthefuture,measuressuchastakinganappropriateimmigrationpolicy,increasingpublicawareness
ofwaterconservationeducation,adjustingtheindustrialstructure,andcontrolingtheplantingareashouldbe
carriedout.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ecologicalfootprint;waterresourcescarryingcapacity;Shuleriverbasin
472 ACTAPRATACULTURAESINICA(2012) Vol.21,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