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7卷 第 2期
2011年 3月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 e rsity ( Na tural Science Edition)
Vo l. 27 No. 2
Ma r. 2011
文章编号: 1000-5277( 2011) 02-0094-07
不同寄主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陈莺莺 , 陈炳华 , 赖京菁 , 周冰洁 , 连俊蕊
(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 采用 FRAP法和 TEAC法测定了 6种寄主植物 (女贞、 石榴、 荷花玉兰、 长梗柳、 桑、 夹竹桃 )
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 , 并采用 RP-HPLC检测了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奈酚质量分数 . 结果表
明: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 且活性强弱受不同提取剂和寄主植物的影响显著 ( p <
0. 05) . 在 3种提取剂中 ,以体积分数为 80%丙酮获得的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最强 ,其 cFRAP值和 cT EAC分别为 1. 07
mmo l· g- 1和 8. 32 mmo l· g- 1; 在 6种寄主植物中 , 以寄生于长梗柳、 石榴、 桑树上的红花寄生抗氧化能
力较强 . 此外 , 统计分析显示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总酚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R2 ≥ 0. 70) ,但
与黄酮质量分数不呈明显相关关系 (R2 < 0. 30) . 可见 , 大分子质量的酚类物质是红花寄生抗氧化活性的主
要贡献者 .
关键词: 红花寄生 ; FRAP法 ; TEAC法 ; 抗氧化能力 ; 寄主植物
中图分类号: Q946. 91; S792. 95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0-06-07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 2008F5018) ; 福建师范大学国家级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性研究项目 ( 2009ls007) ; 福建
师范大学大学生课外科技计划项目 ( BKL2009081)
通讯作者: 陈炳华 ( 1970— ) , 副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事植物学及其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 bhchen@ f jnu. ed u. cn
Study of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Leaf Extracts of Scurrula
paras itica from Different Host Trees
CHEN Ying-ying, CHEN Bing-hua, LAI Jing- jing, ZHOU Bing- jie, LIAN Jun-rui
(College of L if e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 Fuz hou 350108, China )
Abstract: The antio xidant capaci ty of leaf ex tracts f rom Scurrula parasit ica, pa rasi tic on
Ligustrum lucidum , Punica granatum , Magnolia grandif lora , Sal ix dunnii ,Morus alba , Neri-
um indicum , w ere detected by FRAP assay and T EAC assay. The content o f quercetin and
kaempferol of leaf ex t racts w ere measured by reverse-phase high-perfo rmance liquid ch ro-
ma tog raphy ( RP-HPLC ) . The result show ed that leaf ex tracts of S. parasi tica exhibi ted
st rong antio xidant capaci ty, which w as significant ly af fected by di fferent ex t raction agents
and ho st t rees. Among the three ex t raction solvents, ex t racts of 80% acetone had the highest
antio xidant activi ty wi th thecFRAP and cTEAC values o f 1. 08 and 8. 32 mmol· g- 1 , respectiv ely.
Among the six di fferent ho st t rees, ex t racts sourced from Salix matsudana, Punica granatum
and Morus alba show ed higher antioxidant capaci ty. In addi ti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 ty of
leaf ex t racts o f S. parasi tica might be at t ributed to the to tal pheno lic content (R
2 ≥ 0. 70) ,
but no t f lav onoid content (R2 < 0. 30) . Thus, high molecular phenolics might be a majo r
contributo r o f antioxidant capaci ty o f S. parasi tica.
Keywords: Scurrula parasitica; FRAP assay; TEAC assay; antioxidant capaci ty; host
trees
红花寄生 ( Scurrula parasi tica L. )系桑寄生科茎寄生性灌木 . 前期研究表明 , 来源于长梗柳 Salix
dunnii、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桑Morus alba等寄主植物的红花寄生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 ,
且活性强弱与总酚、总黄酮质量分数高低相关 [ 1- 2] ,提示寄主植物对红花寄生中次生代谢产物 (主要是
酚性物质 )和生物活性有影响 . 不过 , 除上述 3种寄主植物外 , 红花寄生还可寄生于女贞 Ligustrum lu-
cidum、 石榴 puncia granatum、 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 f lora等 20科 30余种常见植物茎上 , 且这些
寄主植物均能支持红花寄生旺盛的营养和生殖生长 . 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 , 其抗氧化活性差异性
如何? 其抗氧化活性与可能作用成分 (总酚、 黄酮 ) 内在关系如何? 这些问题有待探究 . 而同科槲寄
生 ( V iscum album ) 在这方面国外已有一些报道 , Deeni等 [3 ]研究了 14种不同寄主来源的非洲槲寄生
Tapinanthus dodoneifol ius抗菌活性及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 结果表明 T . dodonei fol ius叶乙醇提取物
的抗菌活性和某些化学成分与其寄主植物存在显著的依赖性关系 ; Oluw aseun& Ganiyu [4 ]比较了两种
寄主植物来源的槲寄生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 , 结果显示槲寄生的还原能力、 自由基清除能力
和总酚质量分数均与其寄主植物存在依赖关系 .
前期研究显示 , 不同寄生植物来源的红花寄生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其总酚、 总黄酮质
量分数呈正相关性 [5 ] ,而有关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抗氧化能力比较及其与黄酮、总酚质量分数的相
关性研究尚未见报道 . 本文采用 FRAP法和 TEAC法分别测定了女贞等 6种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生
叶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试图从中筛选出抗氧化活性高的寄主植物来源 ; 并采用 RP-HPLC法测定
了叶中黄酮质量分数 , 分析了黄酮质量分数与其抗氧化能力的关系 , 为揭示红花寄生抗氧化活性的物
质基础提供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采集女贞、 石榴、 荷花玉兰、 桑、 长梗柳、 夹竹桃植物茎上寄生的红花寄生叶 . 分别取其叶 , 洗
净后 , 经 80℃烘干、 粉碎后过 60目筛 , 存于 4℃冰箱中备用 .
1. 2 试剂和仪器
所用试剂有 VitE水溶性类似物 ( (± ) -6-Hydroxy-2, 5, 7, 8-tet ramethylchromane-2-carboxylic
acid, Trolo x )、 三吡啶三吖嗪 ( tripyridy l-t ria zine, T PT Z) 均购自美国 Sigma公司 , 2, 2′-联氮 -双
( 3-乙基苯噻唑啉 -6-磺酸 ) ( 2, 2′-azino-bis ( 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pnic acid) , ABTS)为 Fluka公
司产品 ; 槲皮素、山奈酚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编号分别为 100081-200406、 110861-200405) ;
乙醇、 丙酮、 甲醇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
所用仪器有 HP Agi 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美国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 Ultra-spec2100 pro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美国 Amersham Biosciences公司 )、 V C750型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美国 Sonics& M a-
teria ls公司 )、 RE52CS-1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公司 )、 Alpha 2-4冷冻干燥机 (德国 Christ公
司 )、 CR21GⅡ高速冷冻离心机 (日本 Hitachi公司 ) 等 .
1. 3 方法
1. 3. 1 提取物制备
以红花寄生叶 (预先除去叶绿素等脂溶性物质 ) 为原料 , 分别以高纯水、 体积分数均为 80%的甲
醇和丙酮溶液为溶剂 , 制备 3种溶剂提取物 , 具体做法参照文献 [1-2].
1. 3. 2 抗氧化能力测定 ( FRAP法、 TEAC法 )
采用铁离子还原 /抗氧化能力 ( Fer 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 , FRAP) 法和 Trolox等效抗氧
化能力 ( T rolox equiv alent antiox idant capacity, TEAC) 法分别测定 6种不同寄主来源红花寄生叶溶
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
FRAP法原理是抗氧化物质将 Fe3+还原为 Fe2+ , Fe2+ 与三吡啶三吖嗪 ( TPTZ)结合生成蓝色络合
物 , 并在 593 nm处有最大光吸收 , 根据吸光度的大小计算样品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6 ] . 实验结果通常以
达到相同抗氧化能力 FeSO4 [6 ]和 Trolo x[7 ]的浓度来表示 (即 cFRAP ) , 文中以 Trolox为标准抗氧化剂 . 具
95 第 2期 陈莺莺等: 不同寄主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体操作方法如下:
以系列浓度 c( T rolo x ) ( 0. 20~ 1. 00 mmol· L- 1 )各 60μL分别与 1. 8 mL TPTZ工作液 (由 2. 5m L
20 mmol· L- 1 FeCl3· 6H2O溶液 , 2. 5 mL 10 mmol· L- 1 TPTZ溶液 , 25 mL 300 mmol· L- 1醋酸盐
缓冲液 ( p H 3. 6)混合 )和 180μL蒸馏水混合 , 于 37℃水浴中反应 30 min, 593 nm处测得吸光度值 ,
绘制标准曲线 . 样品 FRAP测定参照文献 [1-2] , 试样抗氧化能力 (即 cFRAP )以达到同样吸光度所对应
Trolo x的 mmol· g- 1表示 .
T EAC法原理是基于抗氧化物质清除 ABTS· + 的能力 , 即根据 734 nm处吸光度大小的变化计算
样品抗氧化能力的强弱 ,实验结果以 cTEAC表示 ,即被测抗氧化剂清除 ABTS· +的能力与标准抗氧化剂
Trolo x清除 ABTS· + 的能力的比值 [8 ] .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以系列浓度 c ( Trolo x ) ( 1. 0~ 10. 0 mmol· L- 1 ) 各 30μL分别与 3 mL ABT S· +工作液反应 , 30
℃水浴中静置 6 min, 在 734 nm处测得吸光度 , 绘制标准曲线 . ABTS· + 工作液和 cTEAC测定参照文献
[2, 8] , 被测物质抗氧化能力相当于 Tro lox清除 ABTS· +能力的比值 , 即 cTEAC ( mmo l· g- 1 ) 来表
示 .
1. 3. 3 黄酮质量分数测定
样品处理采用 HCl水解法 [ 9] ,槲皮素、山奈酚质量分数测定采用 RP-HPLC法 [10 ] .色谱柱: Hypersil
O DS ( 4. 6μm× 250μm, 5μm); 检测波长 360 nm; 移动相为h(甲醇 )∶h( 0. 4% 磷酸 ) = 55∶ 45 ; 流
速 1. 0 mL· min-1 ; 柱温 36℃ ; 进样量 20μL.
分别精确称取槲皮素和山奈酚标准品 , 用甲醇溶解 , 并按比例混合配制一系列质量浓度的工作溶
液 . 在上述 HPLC测定条件下进样 , 记录标准品色谱图 , 测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峰面积 . 以峰面积 (y )
对进样量 (x )的关系曲线 ,得槲皮素和山奈酚回归方程分别为: y1 = 49. 492x 1 - 144. 2 ( R2 = 0. 999 4,
21. 55~ 64. 20μg mL- 1 ) ,y2 = 49. 036x 2 - 154. 62(R2 = 0. 999 4, 3. 62~ 5. 41μg mL- 1 ) .根据标
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槲皮素和山奈酚质量分数 .k(黄酮 ) = k(槲皮素 ) + k(山奈酚 ) .
1. 3. 4 数据分析
数据来自 3次以上平行实验 , 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偏差 (n≥ 3)表示 , 采用 SPSS 16. 0软件进行
数据处理和差异显著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2. 1 Trolox标准曲线
以 Trolo x为标准物的抗氧化能力 ( FRAP法、 T EAC法 ) 结果如图 1所示 .
在 c( T rolox ) ( 0. 20~ 1. 00 mmo l· L- 1 )范围内 Tro lox (x )于 593 nm处的吸光值 ( y )之间呈显著
的正相关性 ,经一元线性回归得方程为: y= 1. 904 4x+ 0. 010 5,相关系数 R2 = 0. 994 4(见图 1-A) .在
c ( T ro lox ) ( 1. 0~ 10. 0 mmo l L- 1 )范围内 Trolo x (x )在 734 nm处的吸光值 ( y )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性 ,经一元线性回归得方程为: y = - 0. 057 9x + 0. 684 2,相关系数 R2 = 0. 998 4 (见图 1-B) .
A: FRAP法 ; B: TEAC法
图 1 Trolox标准曲线
2. 2 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红花寄
生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FRAP法是基于待测样品中
抗氧化物质的还原能力 . 由于此
法具有灵敏度高、 反应快速及经
济等优点 , 而被广泛用于抗氧化
能力的评价 [6, 8] . 以 Trolo x为标
准 , 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
生提取物 (共 18个样品 )的 cFRAP
比较 , 结果见表 1.
表 1表明 , 被测试样品的 cFRAP为 0. 44~ 1. 45 mmo l· g- 1 , 变幅为 1. 01 mmol· g- 1 , 其中以体积
96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1年
分数 80%丙酮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均值为 1. 08 mmol · g- 1 ) , 其次是体积分数 80%甲醇提取物
(均值为 0. 80 mmol· g- 1 ) , 而水提取物则最低 (均值为 0. 54 mmol· g- 1 ) , 仅为体积分数 80%丙酮提
取物的 1 /2左右 , 3种溶剂提取物间 cFRAP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p < 0. 05) ,说明红花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
化能力 (cFRAP )强弱与提取剂有关 , 而体积分数为 80%丙酮溶液是最合适的提取剂 . 为此 , 以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为比较对象 ,发现 6种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的 cFRAP显著不同 ( p < 0. 05) ,
桑树上寄生的红花寄生抗氧化能力最强 (cFRAP为 1. 45 mmol· g- 1 ) , 其次是石榴、长梗柳上寄生的 , 两
者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而来源于荷花玉兰、 女贞和夹竹桃上寄生的红花寄生抗氧化能力较弱 , 三
者差异亦不显著 ( p < 0. 05) , 6种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生 cFRAP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 桑> 石榴≥
长梗柳> 荷花玉兰≥女贞≥夹竹桃 , 表明寄生于桑、 石榴、 长梗柳茎上的红花寄生 , 其抗氧化能力较
强 .
表 1 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比较
寄主植物 提取物 cFRAP / ( mmo l· g- 1 ) cT EAC / ( mmo l· g- 1 )
女贞
( L igustrum lucidum )
水 0. 48± 0. 01hi 4. 98± 0. 38 g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75± 0. 02ef 5. 69± 0. 34ef
体积分数 80%丙酮 0. 88± 0. 02cd 6. 92± 0. 59d
石榴
(Punica granatum )
水 0. 44± 0. 01i 3. 66± 0. 22hi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83± 0. 03cde 6. 11± 0. 27e
体积分数 80%丙酮 1. 23± 0. 07b 9. 51± 0. 61ab
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lora)
水 0. 48± 0. 02hi 3. 09± 0. 04i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69± 0. 12fg 5. 17± 0. 55fg
体积分数 80%丙酮 0. 90± 0. 10cd 7. 22± 0. 28d
长梗柳
( Salix dunnii)
水 0. 75± 0. 02ef 5. 26± 0. 18fg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84± 0. 11c 7. 15± 0. 11d
体积分数 80%丙酮 1. 12± 0. 07b 10. 07± 0. 41a
桑
(Morus alba)
水 0. 60± 0. 08gh 3. 48± 0. 08hi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86± 0. 15cde 8. 15± 0. 62c
体积分数 80%丙酮 1. 45± 0. 06a 9. 19± 0. 13b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
水 0. 47± 0. 03i 3. 96± 0. 16h
体积分数 80%甲醇 0. 80± 0. 02cdef 6. 11± 0. 09e
体积分数 80%丙酮 0. 81± 0. 07cdef 6. 98± 0. 45d
注:表中测定数据均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n = 3)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 Duncan氏新复极差检验差异显著 (p < 0. 05)
T EAC法是另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评价待测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方法 ,此法是基于抗氧化物清除
ABTS· + 自由基能力 ,以标准抗氧化剂 Tro lox为等效物获得的相对抗氧化能力 [8 ] .表 2可知 ,红花寄生
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其 cTEAC在 3. 09~ 10. 07 mmol· g- 1间 ,变幅为 6. 98 mmol·
g
- 1
,其中 80%丙酮提取物的 cTEAC最高 (均值为 8. 32 mmol · g- 1 ) ,具有最强的抗氧化能力 ,体积分数
80%甲醇提取物 (均值为 6. 33 mmo l· g- 1 ) ,其次 ,水提取物 (均值为 4. 06 mmol · g- 1 )则最低 ,亦为体
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的 1 /2, 3种溶剂提取物间 cTEAC差异达显著水平 ( p < 0. 05) .可见 ,红花寄生叶
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 cTEAC )强弱亦与提取剂有关 .此外 ,以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为比较对象 ,不同
寄主植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 cTEAC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p < 0. 05) , cTEAC从大到小依次为长梗柳>
石榴≥桑树> 女贞> 夹竹桃> 荷花玉兰 ,其中以长梗柳、石榴、桑树茎上寄生的红花寄生抗氧化能力较
强 , cTEAC分别为 10. 07, 9. 51, 9. 19 mmo l· g- 1 .
不同寄主来源红花寄生提取物的 cFRAP和 cTEAC相关性较好 ,相关系数 R2为 0. 829 6,且 cTEAC显著高
于 cFRAP ( p < 0. 01) ,说明 FRAP法与 TEAC法用于评价待测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有一致性 ,这结果支持
其它材料的类似研究结论 , Santas等 [ 11]报道了产于西班牙的两种洋葱多种溶剂提取物的 cTEAC与 cFRAP
相关性良好 ( R2为 0. 862) ,且 cTEAC亦显著高于 cFRAP .但对于待测物质抗氧化能力的评价 ,在 FRAP法
和 TEAC法两种体系中获得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 ,即 cTEAC一定比 cFRAP高 ,这有赖于所评
价的对象或材料的来源 [11 ] .显然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即 cTEAC )及相对较
97 第 2期 陈莺莺等: 不同寄主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弱的还原能力 (即 cFRAP ) ,这可能与其含有较高的槲皮素苷类等黄酮物质有关 .
2. 3 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红花寄生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的比较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含黄酮类物质 [1 ] ,而槲皮素和山奈酚是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黄酮醇苷元 .采用 RP-
HPLC法检测了 6种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红花寄生提取物水解产物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质量分数 ,结果
见表 2.
表 2 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
寄主植物 提取物 k(槲皮素 ) /% k(山奈酚 ) /% k(黄酮 ) /%
女贞
( Ligustrum lucidum )
水 4. 40± 0. 24ef 0. 84± 0. 00efg 5. 24± 0. 24fg
体积分数 80%甲醇 7. 72± 0. 15bc 1. 03± 0. 00b 8. 75± 0. 15bcd
体积分数 80%丙酮 7. 88± 0. 03b 1. 11± 0. 14a 8. 99± 0. 12b
石榴
(Punica granatum )
水 4. 70± 0. 17e 0. 89± 0. 03cde 5. 59± 0. 19fg
体积分数 80%甲醇 7. 15± 0. 13c 0. 95± 0. 04c 8. 10± 0. 17d
体积分数 80%丙酮 7. 29± 0. 21bc 0. 94± 0. 01c 8. 24± 0. 21cd
荷花玉兰
(Magnolia grandif lora )
水 4. 28± 0. 15ef 0. 74± 0. 00h 5. 02± 0. 15gh
体积分数 80%甲醇 7. 91± 0. 07b 0. 87± 0. 00cdef 8. 79± 0. 07bc
体积分数 80%丙酮 9. 86± 0. 18a 0. 92± 0. 01cd 10. 78± 0. 18a
长梗柳
( Salix dunnii )
水 4. 31± 0. 36ef 0. 73± 0. 03h 5. 04± 0. 38gh
体积分数 80%甲醇 6. 34± 0. 09d 0. 77± 0. 02gh 7. 11± 0. 10e
体积分数 80%丙酮 6. 10± 0. 07d 0. 77± 0. 02gh 6. 87± 0. 07e
桑
(Morus alba )
水 3. 99± 0. 64f 0. 48± 0. 03i 4. 47± 0. 67h
体积分数 80%甲醇 6. 13± 0. 24d 0. 85± 0. 01efg 6. 98± 0. 25e
体积分数 80%丙酮 7. 65± 0. 72bc 0. 95± 0. 05c 8. 59± 0. 75bcd
夹竹桃
(Nerium indicum )
水 4. 66± 0. 03e 0. 78± 0. 00gh 5. 44± 0. 03fg
体积分数 80%甲醇 4. 93± 0. 18e 0. 79± 0. 05fgh 5. 73± 0. 22f
体积分数 80%丙酮 9. 64± 0. 94a 0. 95± 0. 04c 10. 59± 0. 91a
注:表中测定数据均为平均值±标准偏差 (n = 3) ,同列不同字母表示 Duncan氏新复极差检验差异显著 (p < 0. 05)
表 2表明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和山奈酚质量分数分别为 3. 99% ~ 9. 86%和 0. 48% ~
1. 11% ,均值分别为 6. 39%和 0. 85% . 6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酚和总黄
酮质量分数的均值 ,以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最高 ,分别为 8. 07% , 0. 94% , 9. 01% ;其次是体积分数
80%甲醇提取物 ,分别为 6. 70% , 0. 88% , 7. 57% ;水提取物最低 ,分别为 4. 39% , 0. 74% , 5. 13% ,三者间
差异显著 ( p < 0. 05) ;尽管不同寄生来源的红花寄生 ,其体积分数 80%丙酮或 80%甲醇提取物中黄酮
质量分数高低不完全一致 ,与寄主来源有关 ,但体积分数为 80%的丙酮或甲醇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显
著高于水提取物 (p < 0. 05) .可见 ,体积分数为 80%的丙酮或甲醇比水更适合用于对红花寄生叶中黄
酮类物质的提取 .
如果以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高低作为比较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红花寄生黄酮的
差异 ,那么荷花玉兰、夹竹桃上寄生的红花寄生黄酮质量分数最高 ,分别为 10. 79% , 10. 59% ,两者差异
不显著 ( p > 0. 05) ;其次是女贞、桑上寄生的 ;石榴、长梗柳上寄生的较低 .此外 ,槲皮素和山奈酚两者
在总黄酮质量分数所占比例来看 ,槲皮素和山奈酚的质量分数分别占总黄酮的 88. 08% , 11. 92% ,表明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中主要是槲皮素苷类物质 .槲皮素苷类等黄酮类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 ,其中减
少自由基形成和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活性等最为重要 [ 12] .
2. 4 相关性分析
红花寄生提取物中含槲皮素苷类 ,而此类黄酮具有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为探讨可能作用成分 (黄
酮、总酚 )对红花寄生抗氧化能力 (即 cFRAP和 cTEAC )的贡献大小 ,分别对 cFRAP、 cTEAC与黄酮、总酚质量分
数 (数据来源于先前研究 [ 5] )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见图 2-图 5.
图 2- 图 3表明 ,红花寄生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即 cFRAP和 cTEAC )与其水解产物中黄酮质量分数之
间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 ,其相关系数 R2分别为 0. 273 6, 0. 290 4;但与总酚质量分数间存在显著的正相
关性 ,其相关系数 R2分别为 0. 805 0, 0. 698 9(见图 4 - 图 5) . 酚类物质结构中的酚羟基可作为 H或电
98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1年
子供体 ,能有效清除自由基 ,表现出酚类质量分数的高低与其还原能力高低相关 ,与其对自由基的清除
能力强弱相关 .
图 2 黄酮质量分数与 CFRAP的相关性 图 3 黄酮质量分数与 CTEAC的相关性
图 4 总酚质量分数与 CFRAP的相关性 图 5 总酚质量分数与 CTEAC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3. 1 提取剂的选择
实验中采用的提取剂 (水、体积分数 80%甲醇和 80%丙酮 )均为常用的溶剂 ,而超声波有助于提高活
性物质的提取率 .实验结果表明 ,以体积分数为 80%丙酮为提取剂 ,制备的 6种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
生叶提取物 ,其 cFRAP和 cTEAC均值为 1. 07, 8. 32 mmol · g- 1 ,显著高于其他 2种溶剂提取物的 cFRAP和
cTEAC ( p < 0. 05) ,说明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 ABTS· +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最强 ,综合
表现出的抗氧化能力亦最强 ,这可能是由于单宁等大分子酚类物质及黄酮类等水溶性物质在丙酮-水溶
液中溶解能力较强 ,分散性较好 [13 ] ,这些物质的协同作用使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
氧化能力 .此外 , 6种寄主植物来源的红花寄生体积分数 80%丙酮提取物中黄酮质量分数均值亦较高 ,
达 9. 01% .可见 ,体积分数为 80%丙酮溶液是提取红花寄生叶中抗氧化物质最为有效的溶剂 ,此结果与
他人 [11, 13 ]的类似研究结果相一致 .
3. 2 抗氧化能力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不少研究表明植物的抗氧化能力与黄酮、多酚含量有关 ( Deeni等 [3 ]、 Santas等 [ 11]、 Cai等 [14 ] ) .本实
验结果分析表明 ,红花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即 cFRAP、 cTEAC )与总酚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 (R2
≥ 0. 70) ,但与黄酮质量分数不呈明显的相关关系 (R2 < 0. 30) .总酚包括大分子质量酚类 (如单宁等 )
和简单酚 ,而简单酚又由小分子酚酸类、黄酮等组成 .可见 ,除黄酮之外 ,大分子质量的酚类物质对红花
寄生抗氧化能力的贡献更大 .至于具体的槲皮素苷类或山奈酚苷类、大分子质量酚类的化学结构则有待
于深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赖京菁 , 陈炳华 , 连俊蕊 , 等 . 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酚类物质分析 [ J].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8,
37 ( 3): 38- 42.
[ 2]陈炳华 , 赖京菁 , 郑琴 , 等 . 不同提取剂对红花桑寄生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99 第 2期 陈莺莺等: 不同寄主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2010, 26 ( 1): 86- 90.
[ 3] Deeni Y Y , Sadiq N M .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and phy to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African mistletoe
( Tapinanthus dodoneifolius ( DC) Danser) ( Lo ranthaceae) [ J]. Journal o f Eth nopha rmacolog y , 2002, 83: 235-
240.
[ 4 ] O luw aseun A A, Ganiyu O. Antio xidant properties o f methanolic ex trac ts o f mistleto es ( Viscum album ) fr om
cocoa and cashew trees in N igeria [ J]. African Journa l o f Bio techno log y 2008, 7 ( 17): 3138- 3142.
[ 5 ]周冰洁 , 陈炳华 , 王晶晶 , 等 . 5种不同寄主来源的红花寄生叶提取物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 [ J]. 福建师范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6 ( 4): 84- 88.
[ 6] Benzie I F F, Strain J J. The fe rric reducing ability o f plasma ( FRAP) as a mea sur e of “ antio xidant powe r”: the
FRAP assay [ J]. Analy tical Biochemistr y , 1996, 239 ( 1): 70- 76.
[ 7] Connor A M , Luby J J, Hancock J F, et a l. Changes in f ruit antio xidant ac tiv ity among blueber ry cultiv a rs during
cold-temperatur e stor age [ J]. J Ag ric Food Chem, 2002, 50 ( 4): 893- 898.
[ 8 ] Ozgen M , Reese R N , Tulio J A Z, et al. Modified 2, 2 -Azino-bis-3-ethy lbenzo thia zo line-6-sulfonic acid ( ABTS)
meth od to measur e antiox idant capacity o f selected small fr uits and comparison to fer ric reducing antiox idant pow er
( FRAP) and 2, 2 -Dipheny l-1-picry lhydr azy l ( DPPH) methods [ J]. J Ag ric Food Chem, 2006, 54 ( 4): 1151- 1157.
[ 9] Jung C H, Seog H M , Choi I W , et al. Antio xidant pr oper ties of va rious so lv ent ex tracts fr om wild g inseng
leaves [ J]. LWT-Food Sci Tech no l, 2006, 39: 266- 274.
[ 10 ] Ye M , Li Y , Yan Y N , et al. Dete rmination of flav ono ids in Semen Cuscutae by RP-HPLC [ J]. J Pha rm Biomed
Anal, 2002, 28: 621- 628.
[ 11 ] Santas J, Carbo R, Go rdon M H, et al. Comparison of th e antio xidant activity o f two Spanish onion varieties
[ J]. Food Ch emistry , 2008, 107: 1210- 1216.
[ 12 ]刘莉华 , 宛晓春 , 李大祥 .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 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29
( 3): 265- 270.
[ 13 ] 陆健 , 樊伟 , 孔维宝 , 等 . 大麦总多酚不同溶剂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 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
报 , 2008, 27 ( 1): 57- 61.
[ 14 ] Cai Yi zhong , Luo Qiong , Sun Mei, e t al. Antiox 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mpounds o f 112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plants asso ciated with anticancer [ J]. Life Sciences, 2004, 74 ( 17): 2157- 2184.
(责任编辑: 余 望 )
100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