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蕨麻现状与研究进展



全 文 :青海农林科技 ·资源保护与利用· 2009年第 4期
蕨麻现状与研究进展
吴 婧 1 ,蔡正洪*1 ,郭 靖 2
(1.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四川 成都 610031;
2.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蕨麻在我国分布广泛 , 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功能 ,但目前无计划的采挖现象严重 , 对资源
造成了严重破坏 , 本文综述了蕨麻的营养价值 、资源情况 、开发利用及其资源保护研究现状 ,提出加强资源保
护和人工栽培的建议。
关键词:蕨麻 ;营养价值;资源;开发保护
中图分类号:S5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967(2009)04-0070-03
CurrentStatusandResearchProgressonPotentilaanserina
WUJing1 , CAIZheng-hong*1 , GUOJing2
(1.SchoolofLifeScienceandEngineering, 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SichuanChengdu610031, China;
2.SchoolofEconomicManagement, SouthwestJiaotongUniversity, SichuanChengdu610031 , China)
Abstract:PotentilaanserinadistributesabroadinChinaanditposesseshighernutritionalvalue, edible
valueandhealthfunction.Withtheseriousphenomenonoffranticpicking, theresourcesofPotentilaanserina
undergotheseverelydamaged.Nutritionalingredients, resourcesstatus, 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andre-
sourcesprotectionofPotentilaanserinawerereviewedinthispaper, somesuggestionstostrengthenresources
protectionandartificialcultivationwereputforward.
Keywords:Potentilaanserina;Nutritivevalue;Resources;Developmentandprotection
  蕨麻为鹅绒委陵菜(PotentilaanserineL.)的
膨大块根 ,属蔷薇科(Rosacrae),委陵菜属(Poten-
tila), [ 1]是一种典型的具匍匐茎的多年生克隆草
本植物 ,又名人参果 、长寿果 、蓬莱果等 ,在藏语
中称其为 “卓老沙僧” ,是一种常用藏药 。六七月
间开花时的全草 ,还可用来收敛止血 ,止咳利痰 ,
亦作滋补。蕨麻性甘温 ,具有生津止渴 、健脾益
胃 、益气补血 、收敛止血 、止泻 、止咳 、利痰的功
效 ,既可以作为药物强身 ,又可以作为食品充饥
美食 ,而且还是藏民居住区一个带有强烈民族意
识的民俗礼品 ,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和经济
价值。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 ,文本就国
内蕨麻的现状和近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蕨麻的营养成分研究概况
蕨麻中含有人体必须的蛋白质 、脂肪 、糖类 、
维生素 、有机酸及镁 、锌 、钾 、钙元素等营养物质 ,
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医疗保健型新品种 。
尚德静 [ 2]等利用常规方法以氨基酸测定仪 、
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等对西藏蕨麻的营养成分
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 ,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氨基
酸种类齐全(17种),总含量与同类食品相比较
高 ,总氨基酸中精氨酸的含量可达 16.6%,这是
任何其它食物达不到的;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和维
生素 C、维生素 E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块根类食物。
王晋[ 3]等利用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氨基
酸分析仪对于蕨麻中的氨基酸等成分的含量等
进行了测定 ,研究结果表明 ,在测定蕨麻的 18种
氨基酸中 ,含有人体所必须的 8种氨基酸 ,必需
氨基酸(EAA)与氨基的总量(TAA)之比为 0.42,
可见 ,蕨麻中的氨基酸含量较均衡 、合理 。
李栋元 [ 4]等利用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
仪等利用常规方法对甘南州的蕨麻的块根进行
了营养成分的分析 ,通过分析表明 ,蕨麻中蛋白
质含量较高 ,粗蛋白含量在 9%左右 ,与一些根茎
收稿日期:2009-08-14
*通讯作者:蔡正洪(1975-),男 ,四川成都人 ,副教授。
70
类如甘薯 、芋头及山药等相比 ,高出 5 ~ 7倍 ,可
见它是一种高蛋白的营养性食品;总糖含量在
6.7%左右 ,长期食用能改善大肠功能 ,改善血糖
生成反应等 ,此外 ,蕨麻中含有 2.23%的脂肪;甘
南蕨麻中 Zn、Fe、Mg、Ca相对较高 ,而 Cu含量比
较低 ,不含对人体有害的 Cd元素。
综合以上结果分析 ,蕨麻的各种营养成分搭
配合理 ,具有高蛋白 、高纤维 、低脂肪 、低热量等
特点 ,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具有良
好的营养保健价值 ,是一种符合现代营养学关于
健康食品要求的天然保健佳品 。
2 蕨麻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
2.1 资源概况
根据各类文献及调查分析 ,蕨麻主要分布于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 、河北 、山西 、陕西 、甘
肃 、宁夏 、新疆 、四川 、云南 , 西藏全境内均有分
布 ,牧区最多 [ 5] 。其生长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高
山草甸土 、亚高山草甸土 、亚高山草原土 、黑钙
土 、灰钙土 、草甸土 、泥炭土 、沼泽土等 , pH值为
6 ~ 8。[ 7]每年 4月中旬气温≥14℃时开始萌发返
青 , 9月中下旬早霜后地上部植株枯萎 ,生育期为
150 ~ 155d。
目前 ,蕨麻作为青海省高寒地区一种特有的
野生保健滋补品已获得广泛关注。据 《青海高原
药物图鉴》载:“蕨麻生于海拔 1600 ~ 4200m的草
甸 、河漫滩 、路边及水沟边等处 ”。其在青海省的
分布相对广泛 ,东起海东地区的大通县 ,西至昆
仑山 , 南到唐古拉山 , 北临祁连山。[ 6] 在海拔
3500m以上地区 ,虽有分布 ,但已呈零星分布状
态 ,到 4500m地区 ,几乎无分布 。在 2400m以下
的地区 ,虽有分布 ,但地下根并不能形成肉质膨
大 ,若能形成 ,质量也欠佳 。只有在 3000m上下
的果洛 、玉树 、黄南 、海南四州分布最丰富 ,且集
中连片 ,形成群落 ,为蕨麻的集中产区 。
2.2 资源的有效利用
2.2.1 药用
《图鉴》中说:“蕨麻生长于山沟。叶表面淡
蓝色 ,背面白色 ,茎匍匐于地面 ,叶柄红色 ,网状 ,
花黄色 ,有光泽 ,块根状如羊粪 。味甘 ,性良 ,人
畜皆食 。秋天 ,性变温 ,故秋果质佳 ,春果性凉。
功效止泻”。[ 8, 10]
《月王药诊 》第九十九章 “出血症的治疗方
法 ”叙述了蕨麻对心 、肺 、肝 、脾 、小肠 、大肠 、胆 、
胃 、膀胱等脏器出血和胃黑结脉等各种出血的治
疗 。[ 8, 9]
药用蕨类植物常以全草入药 ,可做收敛剂 ,
具有止泻 、止血 、利尿 、解毒等药理作用 ,能治肿
瘤 、排泌尿系统的尿石 、坏血病 、疝痛 、子宫下垂 、
白带 、痛经 、水肿 、腹胀 、脚肿疼及腹水等症。[ 8]利
用其抗氧化作用 、多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对化学性
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等 , [ 11]将蕨麻的药理活性提取
物作为制剂研发 ,可以为医药行业提供新的特效
药物。
2.2.2 食用
蕨麻是青藏高原的一种特有经济作物。根
据蕨麻营养成分的特点 ,利用蕨麻为原料能够制
成多种小食品 、饮料和酒类等产品。如蕨麻粉 、
蕨麻八宝粥 、蕨麻菜肴 、蕨麻米饭 、蕨麻膨化食
品 、蕨麻罐头 、蕨麻饮料 、蕨麻果酒等 。食用蕨麻
系列食品能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提高抗应激能
力和抗缺氧能力 ,并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 ,一年
四季均可食用 ,尤以冬季食之 ,滋补效果更好。
2.2.3 饲用
蕨麻的地上茎叶柔软多汁 ,是营养价值较高
的牧草 。在放牧场上新鲜时不为家畜所喜食 ,而
干燥后可食性大大提高。
2.2.4 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
蕨麻地上部分紧贴土壤表面匍匐生长 ,相互
交错延伸的根系将土壤紧紧抓住 ,平均 1株蕨麻
的覆盖面积高达 4 ~ 5m2 ,对固定沙土 、防止水土
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 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
的恢复 。[ 12]
2.2.5 其它方面
利用蕨麻的全草富含营养物质 ,加工为干草
及粉制饲料;蕨麻的根(表皮)富含鞣质 ,可提取
栲胶 ,用于皮革工业;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蕨麻
是较好的蜜源植物;早春幼嫩茎叶可作蔬菜;由
于其耐践踏 ,生长迅速 ,色泽艳丽 ,可作为草坪用
草种。
2.3 资源的保护
蕨麻原为野生 ,喜潮湿 ,耐寒冷 ,抗盐碱。但
由于近几年来人们对该资源的盲目采挖 ,造成大
面积草地植被的破坏 ,土壤沙化程度日益严重 ,
由此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使当前市场上的蕨麻品
质日渐下降 。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使蕨麻能够
可持续利用 ,人们应当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 。
2.3.1 控制采挖
蕨麻在自然状态下 , 常生长于土壤湿度较
高 、草本植物丰富 、土质较为疏松 、肥力相对贫瘠
的草地或河漫滩 ,较强的繁殖能力及较好的医疗
保健作用使得该植物广受人们欢迎 。但由于当
地牧民的资源保护意识较差 ,采挖蕨麻往往是掠
71
夺式的 ,因此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浪费及严重
破坏。为了保护青海省本已严重退化的生态环
境及珍稀的植物资源 ,应该采取各项措施及法律
法规控制人们对蕨麻采挖 ,以使蕨麻进行可持续
利用开发。
2.3.2 人工栽培
近年来 ,人们已经开展探索蕨麻的人工种
植 ,从种苗来源 、整地施肥到合理管理 、适时采
挖 , [ 13]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
卓嘎[ 14]等人通过两年对野生采集的蕨麻进
行播期 、密度和品质等一系列人工栽培技术试
验 ,初步认为野生蕨麻可以通过整株 、新鲜果实 、
蕨麻苗移栽及组培进行繁殖 ,这对保护生态环境
和满足市场对蕨麻的需求量提供了一个有效的
措施 ,为开发利用蕨麻这一独特的生物资源提供
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 。
此外 ,蕨麻的人工栽培还可采用半野生化栽
培方式 ,即不浇水(利用天然降水),少施或不施
肥 ,少除草 ,只播种一次却可多年收获等等 。为
了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也可同时建立栽培基
地 ,形成产业化 ,进行种 、收 、加工 、销售一条龙服
务 ,以此将丰富市场 、解决就业 、提高经济和保护
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据有关报道 ,人工栽培的蕨麻块根每公斤
(干品)市场价格为 20元 ,而个体大球形的可达
50 ~ 60元 ,按 667 m2产 400 kg(鲜重)计算(大约
1.5 kg鲜品合 0.5 kg干品),每 667m2 净利润
2000余元 ,品质好的效益更高。因此 ,可以利用
人工栽培方法对蕨麻进行种植 ,以便将生态效益
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
3 小结
蕨麻是我国特有的野生植物 ,富含大量蛋白
质 、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药用保健价值颇
高 ,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但在开发的同时还应注
意对其资源的保护 ,在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的基
础上建立种植基地 ,采用人工栽培技术 ,使之更
好地适应自身及社会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乔.野生资源植物―蕨麻(PotentilaanserineL.)
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004:
1-141.
〔2〕尚德静 , 回晶 ,李庆伟.西藏青海人参果营养成分分析
及评价〔J〕.营养学报 , 2002, 24(1):93-95.
〔3〕王晋 , 张坚 ,康胜利 , 刘风云 ,李晓红.青海产蕨麻营养
成分的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 , 1998, 28(2):52-53.
〔4〕李栋元 , 毛东风 , 杨具田 , 俄木你土.蕨麻营养成分测
定与分析〔J〕.中兽医医药杂志 , 2007(3):43-44.
〔5〕青海经济植物志编写组 .青海经济植物志〔M〕.西
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78.270.
〔6〕李军乔 , 史俊通 ,余青兰.蕨麻自然资源状况的初步研
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22(2):181-184.
〔7〕熊亚 , 刁治民 , 吴保锋 , 李强锋.青海草地蕨麻资源及
开发应用价值 〔J〕.青海草业 , 2004, 13(4):22-26.
〔8〕铁桂春 , 刘红献.人参果的特性及应用价值〔J〕.现代
农业科技 , 2007, (10):43-45.
〔9〕马哈也那.马世林 ,王振华译 .月王药诊〔M〕.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 1999.288.
〔10〕帝玛尔·丹增彭措 .毛继祖 , 罗达尚 , 王振华译.晶
珠本军〔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86.109.
〔11〕白术杰 ,吴莉莉 , 赵春霞 ,蔡光明.蕨麻的药用价值研
究进展〔J〕.中国医疗前沿 , 2007, 2(14):34-35.
〔12〕李玉玲.青海草地蕨麻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
用〔J〕.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07, 10:39-40.
〔13〕沈国琴.蕨麻的栽培及加工利用〔J〕.青海农技推广 ,
2005, (1):49.
〔14〕卓嘎 ,边巴 , 雄奴塔巴 ,尼玛扎西 ,刘正玉 ,白玛玉珍.
西藏特色植物 “人参果”人工栽培技术初研 〔J〕.西藏科
技 , 2006, (1):51-52.
(上接第 69页)防治 3次 。待苗出齐后 ,就要进行
松土除草 ,除草时注意不伤苗 ,用手掐去小草即
可 ,除草要坚持除早 、除小 、除了 ,以防止草对幼苗
造成伤害。在整个苗木生长期不用施肥 ,以防匍
匐枝徒长 ,影响形状和越冬形成冻梢 。为防止冬
季风对当年生幼苗的危害 ,应用枝条覆盖 ,待次年
4月份揭掉覆盖物。
3 小结:
匍匐栒子采收时要掌握好种子成熟程度 ,确
保种子已成熟时采收 ,播种育苗以秋播为好 ,播种
时覆土厚度要基本一致 ,才能保证出苗整齐 ,在苗
期管理中做好除草 、浇水工作 ,不需施肥 ,以防匍
匐枝徒长影响形状或形成冻梢。冬季要覆盖以防
冬季风的伤害 。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0.
〔2〕邓小林 ,等.玛可河林区方枝柏育苗技术 〔J〕.青海农
林科技 , 2004.(4):37.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