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12 卷 第 3 期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Vol.12 , No.3
2005 年 9 月 Journal of Tianjin Ag ricultural College September , 2005
文章编号:1008-5394(2005)03-0022-04
晚香玉叶斑病病原物鉴定
陈德芬 ,赵国防 ,肖 菲 ,张小琨 ,史 鹏 ,刘 峄 ,杨焕婷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天津 300384)
摘 要:在天津西青区中北镇曹庄乡晚香玉种植基地发现 , 当地种植的晚香玉无论是单瓣
品种 ,还是重瓣品种 ,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叶部病害 , 且发病普遍。 将其暂命名为“晚香玉叶斑
病” 。病害严重影响了晚香玉的开花品质 ,从而降低了晚香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试验
通过柯赫氏法则将引起晚香玉病害的病原物鉴定为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细交链孢霉(Alternar-
ia tenuis Nees)。
关 键 词:晚香玉;叶斑病;交链孢属
中图分类号:S682.23;S432.44 文献标识码:A
Identification of Pathogen Producing Leaf Blight of Tuberose
CHEN De-fen , ZHAO Guo-fang ,
X IAO Fei , ZHANG Xiao-kun , SHI Peng , LIU Y i , Y ANG Huan-ting
(Department of Horticulture , Tianjin Agricultu ral College , Tianjin 300384 , China)
Abstract:The leaves of the two varieties of tuberose, sing le tuberose and poly-petal tuberose , showed disease symptom on var-
ious deg rees and the diseases were prevalent at Caozhuang village , Zhongbei Tow n , Xiqing District of T ianjin.The disease w as
tempo rarily named as `tuberose leaf blight .The diseas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tubero se and reduced the ornamental
and economic value.The pathogen producing tuberose leaf blight w as identified as Alternaria tennis Nees in Deuteromycotina
through Koch postulate.
Key words:tuberose;leaf blight;Alternaria tennis Nees
晚香玉(Polianthes tuberosa)属石蒜科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地上茎直立 ,地下部分具圆锥状的鳞
茎 ,无分支;叶基生 ,带状或披针形;花茎绿色 ,自鳞茎顶端抽生 ,长约 40 ~ 90 cm;穗状花序顶生 ,小花成
对着生 ,自下而上逐对开放 ,单瓣品种每穗着花 13 ~ 16对 ,重瓣品种每穗着花 15 ~ 19对;花白色 ,漏斗
状 ,筒部细长;果为蒴果 ,球形 。晚香玉性喜温暖湿润 、阳光充足的环境 ,生长适温 25 ~ 30 ℃,天津地区
晚香玉多在 4 、5月份种植 ,花期为 7—10月份 。晚香玉的花具浓香 ,至晚愈浓。
我们在曹庄晚香玉生产基地进行调查时发现 ,当地种植的晚香玉 ,无论是单瓣品种 ,还是重瓣品种 ,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叶部病害 ,暂定为“晚香玉叶斑病” 。这种病害在高温 、高湿的夏季最容易发生 。病
害的发生使晚香玉的光合效率大大降低 ,造成其生长势减弱 ,开花数减少 ,开花时间缩短 ,从而影响了晚
香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以至影响到出口创汇 。
在查阅了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后[ 1~ 4] ,我们尚未发现对此种晚香玉叶部病害的研究报道 。
本试验应用柯赫氏法则[ 5] ,对引起晚香玉叶斑病的病原物进行鉴定 ,确定病原 ,以采取有效的防治
措施 ,改善天津地区晚香玉的品质 ,提高经济效益 ,也为今后对晚香玉病害的研究提供参考。
收稿日期:2005-01-18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晚香玉综合开发研究”(993122111)
作者简介:陈德芬(1952-),女 ,天津市人 ,副教授 ,大学 ,主要从事植物保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联系电话:(022)23781301。
第 3 期 陈德芬 ,等:晚香玉叶斑病病原物鉴定 ·2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栽培的晚香玉 。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地点:天津农学院植保实验室和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曹庄乡晚香玉种植基地 。
1.2.2 田间病害调查:于 2000年 、2001年和 2002年的 7—8月 ,选取单瓣品种 、重瓣品种晚香玉试验
地共 10块 ,将受害程度分为 0 ~ 4五个等级[ 6] 。调查田间发病情况 ,计算晚香玉叶斑病的发病率 、严重
度和病情指数[ 6] 。
1.2.3 病原物的鉴定方法
1.2.3.1 选材:选取单瓣和重瓣晚香玉病叶的病健交界处组织作为分离培养材料。
1.2.3.2 分离培养:将选好的材料用水洗净后放入 0.1%的升汞中 ,在无菌条件下浸泡 3 min ,取出后
用无菌水冲洗 3遍。将材料剪成 1 cm 的小块接入平板培养基 ,每个培养皿接 4 ~ 5块 ,使切口与培养基
接触 。记载日期和标号 ,放入 28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
1.2.3.3 纯培养:经 7 ~ 10 d后 ,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培养的真菌的单菌落挑取出来 ,分别转接到无菌的
平板培养基上进行纯培养 ,并将纯化培养后的真菌转接到 PDA培养基的试管中保存备用。
1.2.3.4 致病力测定
1.2.3.4.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扩繁后的菌种在 28 ℃恒温箱中培养 7 ~ 10 d后 ,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
子。在每个培养皿中各加入 20 mL 无菌水 ,轻轻晃动 ,使孢子尽可能多地进入水中 ,制成孢子悬浮液 。
1.2.3.4.2 人工接种:取健康的晚香玉植株 ,叶片表面用清水洗净 ,用喉头喷雾器将孢子悬浮液均匀地
喷洒在损伤后的叶片上 ,用塑料袋罩好 ,保湿 ,贴好标签 ,放在实验室常温下生长 ,记录接种日期。2 ~ 3 d
后取下塑料袋 ,继续观察发病情况 ,记录下每株晚香玉的发病时间 、发病部位 、病斑颜色 、严重程度的分
级和病健交界是否明显。
1.2.3.5 再分离:摘袋 10 ~ 15 d后 ,将症状表现明显的晚香玉叶片进行再分离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 ,将
材料进行表面消毒后接种在平板培养基上培养。经 7 ~ 10 d 的培养后 ,把培养的各单菌落在无菌条件
下进行纯培养 ,放入 28 ℃恒温箱中培养 7 ~ 10 d后 ,观察其培养性状(菌落的形状 、颜色 、大小 、分布)。
1.2.3.6 真菌孢子的观察:将再分离后得到的各单菌落在无菌条件下培养 ,待开始长出孢子时 ,应用显
微测微尺进行孢子大小的测定 。在视野中随机选择 10个孢子进行测量 ,记录其大小 ,并对孢子形态进
行观察 ,包括:孢子的形状 、颜色 、喙长短 、缢缩等 ,每天观察 、测量 ,直至孢子大小无明显变化为止[ 7 , 8] 。
1.2.3.7 菌种鉴定:根据晚香玉的发病症状 、各菌落特征 、孢子大小 、形态进行归类 ,再参考《真菌鉴定
手册》确定分离物的亚门 、属 、种 ,最终鉴定出晚香玉叶斑病的病原物 。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病害发生情况
从表 1可以看出 ,重瓣品种发病率 、严重度和病情指数都要高于单瓣品种 ,也就是说 ,在相同的栽培
条件下 ,重瓣品种晚香玉比单瓣品种晚香玉更易感病 ,且发病的程度也更严重。
表 1 晚香玉叶斑病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品种 田间发病情况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发病率/ % 严重度 病情指数
单瓣 170 798 333 137 39 88.0 1.38 34.50
重瓣 21 1 027 849 446 336 99.2 2.02 50.50
·24· 天 津 农 学 院 学 报 第 12 卷
2.2 病原物的鉴定
2.2.1 致病力测定
由表 2可以看出 ,接种后除 1号 、2号 、17号 、4号 、23号 、12号和清水对照外 ,其余菌号均出现不同
的症状 ,集中表现为:接种后 4 ~ 11 d开始发病 ,病株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 ,渐向基部扩展 ,颜色逐渐加
深至褐色枯萎。病健交界有的明显 ,有的不明显。从发病级别来看 ,比田间调查的结果要严重 ,表现 3 、
4级的较多 ,其原因是实验室内环境条件与大田栽培环境有所差别 ,因而发病严重 。
表 2 致病力测定结果
菌号 发病时间/ d 最初发病部位 病部颜色 病健交界是否明显 病害级别
1 无 无 无 无 0 级
29 5 叶尖叶缘 枯黄 是 3 级
33 5 叶尖 枯黄至褐色 是 3 级
14 4 叶尖 变黄焦枯 是 4 级
30 5 叶尖叶缘 枯黄 是 4 级
13 11 叶尖 褪绿变黄 否 1 级
10 5 叶尖 黄褐色 是 4 级
8 5 叶尖 枯黄 是 3 级
2 无 无 无 无 0 级
17 无 无 无 无 0 级
9 6 叶尖叶缘 浅褐色 是 3 级
24 4 叶尖 枯黄 是 4 级
25 7 叶尖 变黄 否 2 级
4 无 无 无 无 0 级
6 7 叶尖 变黄 否 2 级
12 无 无 无 无 0 级
23 无 无 无 无 0 级
清水 无 无 无 无 0 级
2.2.2 再分离结果
将有症状表现的晚香玉叶片进行再分离 ,结果见表 3 。
表 3 病原物鉴定结果
菌株号 培养性状 孢子形态 孢子大小/μm 病原物
8
菌落椭圆形 ,深褐色 , 中间有环纹
孢子长卵形 ,有较长喙 , 颜色较浅 ,缢缩
明显
(22~ 70)×(8~ 14)
24 菌落圆形 ,黄褐色 , 分布均匀 孢子长卵形 ,浅褐色 , 喙较长 ,缢缩明显 (20~ 60)×(12~ 20)
14
菌落圆形 ,黄褐色 , 中间有环纹
孢子长卵形 ,浅褐色 , 喙极为明显 ,缢缩
明显
(20~ 56)×(8~ 16)
30 菌落近圆形 ,浅褐绿色 , 辐射状 孢子椭圆形 ,深褐色 , 喙较短 (15~ 46)×(8~ 12)
33
菌落薄 ,近圆形 , 浅褐色 ,分布均匀 ,
中间有环纹
孢子颜色深 , 椭圆形 , 喙部不明显或无
喙 ,缢缩明显
(13~ 40)×(10~ 14)
10 菌落圆形 ,浅褐色 , 边缘白色 孢子椭圆形 ,褐色 , 喙较短 ,缢缩明显 (14~ 34)×(8~ 10)
29 菌落圆形 ,橄榄褐色 , 辐射状 孢子长卵形 ,褐色 , 喙较长 ,缢缩明显 (20~ 34)×(8~ 14)
9
菌落近圆形 ,褐绿色 , 辐射状
孢子椭圆形 ,褐色 , 有较长的喙 , 缢缩较
明显
(14~ 28)×(8~ 12)
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细交
链孢霉
13 无 无 无
25 无 无 无
6 无 无 无
无
第 3 期 陈德芬 ,等:晚香玉叶斑病病原物鉴定 ·25·
经再分离后 ,观察培养性状及孢子形态特征 ,根据《真菌鉴定手册》 ,致病的病原物表现为半知菌亚
门交链孢属真菌的特征:菌落铺展 ,通常灰色 、暗黑褐色或黑色。菌丝无色 、橄榄褐色或褐色。分生孢子
梗分化明显 ,不分枝或不规则稀疏分枝 ,浅褐 ,散生或簇生 。分生孢子单生或串生 ,卵形或倒棍棒状 ,多
具喙 ,淡榄褐至橄榄褐或褐色 ,具横纵隔膜。
根据各菌号的菌落培养形状和孢子形态特征 ,我们可以看出 ,14号 、8号 、24号 、33号 、30号 、10号 、
29号和 9号都表现出细交链孢霉的特征:分生孢子梗直立 ,分枝或不分枝 ,淡榄褐色至绿褐色 ,有屈曲 ,
顶端常扩大而具多个孢子痕;分生孢子形成长达 10个左右的孢子所形成的孢子链 ,孢子有喙或无喙 ,形
状变化极大 ,椭圆形 、卵形或倒棍棒形至圆筒形 ,表面平滑或有瘤 ,淡榄褐色至深榄褐色 ,有横隔膜 1 ~ 9
个 ,纵隔膜 0 ~ 6个 ,大小为(7.0 ~ 70.5)×(6.0 ~ 22.5)μm ,与纯培养的结果一致 。所以 ,可以确定 ,14
号 、8号 、24 号 、33 号 、30 号 、10 号 、29 号 、9 号菌种为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细交链孢霉(Alternaria
tenuis Nees)。
3 结论与讨论
3.1 晚香玉叶斑病症状
该病主要侵染晚香玉的叶片 ,从老叶开始发病 。发病初期 ,叶尖处先褪绿变黄 ,逐渐向基部扩展 ,叶
尖由黄变褐颜色逐渐加深 ,直至焦枯 ,病健交界处明显。湿度大时 ,病部可见较少的灰黑色霉状物 。根
据此种症状 ,我们将其定名为晚香玉叶斑病。
3.2 品种抗病性
不同品种 、不同时期的晚香玉发病情况存在差异。单瓣晚香玉发病率为 88.0%,严重度为 1.38 ,病
情指数为 34.50;重瓣晚香玉发病率为 99.2%,严重度为 2.02 ,病情指数为 50.50。相比之下 ,重瓣品种
比单瓣品种更易感病 ,受害程度也更严重。
3.3 病原物鉴定
经柯赫氏法则证实 ,此病害的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交链孢属(Alternaria)细交链
孢霉(Alternaria tenuis Nees)。
3.4 发病条件
我们在室内日平均温度 23.7 ℃、日平均湿度 65.3%的条件下进行人工接种 ,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
果。因此 ,晚香玉叶斑病在室内日均温 23.7 ℃和日平均湿度 65.3%时即可发病。田间发病多在高温
高湿的 7-9月 。这种病害发病可能与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建议今后予以进一步观察确定 。
参 考 文 献:
[ 1] 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3.78-183.
[ 2] 魏宁生 , 吴云峰.花卉病毒病害的鉴定[ 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89 , 4(4):302-308.
[ 3] 杨玉范 , 袁美丽.鸡冠花细菌性叶斑病菌的鉴定[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90 , 12(2):16-17.
[ 4] Sundaram S , Plasencia J , Banttari E E.Enzyme-linked immunoso rbent assay for detection o f verticillium spp.using antis-
era produced to verticillium dahliae from potato[ J] .Phytopathology , 1991 , 81:1 485-1 489.
[ 5]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58-60.
[ 6] 江苏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病害诊断[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78.75-80.
[ 7]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9.252-253.
[ 8] 张中义.植物病原真菌学[ M] .成都:四川科学出版社 , 1988.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