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怎样培育陆均松壮苗——谈谈陆均松野生小苗分床育苗



全 文 :得发黄 , 生势较弱 ,
3
. 从根系来看 , 不埋土者侧根少 , 根瘤不多 ; 埋土者则根系发达 , 根瘤也多 , 其数量均
比不埋土者成倍的增加 ;
4
。 从生理机能的恢复能力来说 , 其差异显著 。 如在容器底部切断主根后 , 即出现萎蔫现
象 , 但埋土 者遮阴 3 天即恢复生机 , 而不埋土者遮阴一个星期才 能恢复生 机 。 根 据 观 察 分
析 , 埋土者侧根发达 , 吸收力强 , 生势旺盛 , 切根后很快恢复水份的平衡 , 有利于提高造林
成活率 。
根据在育苗过程巾 , 克服影 响苗木生长的不利因素 , 以及其经济效果 , 容器埋床 育苗有
如下优点 :
一 、 埋床可 以克服塑料容器因裸露 , 在高温季节吸热快而提高土温 , 破坏苗木正常上理
状况的缺点 , 促进生长 。
二 、 根系一般是避光生长的 , 因此埋土可 以克服塑料薄膜 的透光性而有利于 根 系 的 生
长 。
三 、 容器之间填满了土 , 使容器连成整体 , 土壤较疏松 , 保水保肥性能好 , 以利幼苗的
生长 。
四 、 从整个苗木生产过程来说 , 是比较经济的 。 虽容器埋床多花点工 , 但为幼苗创造了
良好的生长条俘, 使苗木生产速度成倍增加 , 因此苗木出圃早 、 壮苗比例大 , 合格率高 , 经
济效益是显著的 。
怎 样 培 育 陆 均 松 壮 苗
— 谈谈 陆均松野生 小苗分床育苗
吊罗山林业 局 林忠光整理
陆均松 ( D ac yr d iu m p i er er i) 系竹柏科 , 为热带一类用材树种 。 树 千通直 高大 , 胸
径可达 2 米以上 , 出材量高 ( 据新安林场历年估计出材率约为70 书左右 ) , 是优 良的基建用
材 。 在我局海拔 70 米以上 的迹地更新较为普遍 , 长势 良好 , 为主要更新树种 。 由 于 树高冠
大 , 种子细小 , 且单生于小枝顶端 , 成熟期不一致 , 种子成熟时有甜味 , 鸟类很喜食 , 采种
极困难 。
为 了解决更新所需要的苗木 , 我局从 19 5 9— 19 74 年都采用陆均松野生 苗 分 箩 , 定 根后 , 移植上山 , 解决了部分苗木 的困难 。 但挑箩上山费工多 , 苗木大小不一致 , 管理有一定
的困难 。
1972年 4 — 5 月份我们在新安林场小面积皆伐迹地上作样方调查 , 发现陆均松 的自然
分布是呈簇状的 , 极 不均匀 , 每亩有幼苗达 17 0 0株 , 最少也有 2 2。株 , 平均有 66 0株 , 但 经暴
雨和干旱后 , 死亡很多 , 特别是 15 公分以下的小苗 , 剩下无几 。
19 7 3年我们采取改变立地条件的方法 , 用人工挖穴 ( 40 x 40 x 30 公分 )找植 , 每 穴 3 株 ,
苗高 10 公分左右 , 定植后用茅草或芒箕复盖穴面 。 1 9 4T 年 4 月份调查 , 保存率达 9 3 . 9多 ( 每
穴只要成活一株就算成活 ) 。 如果雨季直接移植于迹地 (苗高 30 一 40 公分 ) , 保存率也达 90 书
以上 。 通过这些现 象 , 我们根据 “ 一切通过试验 ” 的指示 , 于 19了3年 1 月在新安林场开始陆
均松野生小苗移植分床的试验 , 选择高 10 一 15 公分的小苗 3 7株 , 按 10 只 20 公分株行距移于苗
床培育 , 并加盖芒其 , 翌年出圃前调查 , 苗高 4。一 60 公分 , 保存率达 95 男 ( 两株由于根系损
伤而死亡 ) , 结果表明很有希望 。 19 4T 年 4 月 , 继续在新安林场扩大试验 ; 1 9 TS年正式在全
局示范 、 推广 。 为了交流经验 , 我们将其作法介绍如下 , 以供参考 。
一 、 共体作法 :
一般每年 “ 一 ” 月或 1`一 2 月到野 主苗过密的迹地 ( 小面谁皆伐 , 有陆均松树头 , 火烧
清场 , 伐后 3 年内的迹地 ) 、 次生林 , 挖高 10 一 15 公分的陆均松小苗 , 运 回后 , 水湿根部 ,
放在避风 、 阴湿的地方 , 当天下午 ( 或次 日上午 ) , 在整好的苗床上按 1 0 x Z。公分株行距分
级分床 , 定植后在行间复盖茅草 、 插上芒其遮阴 , 淋足定根水 , 进行正常管理 。
二 、 优点 :
1
. 能够充分利用陆均松野生苗多的特性 , 直接从迹地采苗育苗 。
2
。苗木成活率高 ( 95 多以上 ) , 枝繁叶茂 , 郁郁葱葱 , 生长快 , 长势良好 , 没有发现摔
倒病 。
3
.降低育苗成本 , 节省劳力 。 由于树高 , 冠幅大 , 种子小 , 成熟期不一致 , 鸟害重 , 发
芽率低 ( 据 1 9了3年统计 , 一个劳动 日所采得的陆均松种子 , 只能育出几株苗 ) , 且易发生摔
倒病 。 而采用野生小苗分床 , 每人每天平均可采苗分床520 株 , 最 多达 10 2 。株 , 最少也有 2 20
株 , 成本仅为采种育苗的 1/ 10
4
. 适于大苗 , 仁山 。 与营养箩野生苗移植相比 , 减轻劳动强度 , 与小苗上山比 , 减少抚育
管理年限 , 从而降低了育林成本。
三 、 注意事项 :
为了保证陆均松野生小苗分床的苗源 , 要注意如下 几点 :
1
. 我们曾用不同苗高 分床 , 从苗高 7 一 30 公分都有 , 根据观察 , 苗木不宜过高 , 以苗高
10 一 15 公分 , 具有 3 一 5 条侧枝为宜 , 因此时苗木适应性强 , 生长健壮 , 成活率高 , 生长快 。
2
. 挖苗时根部最好带土 , 不要挖断须根 , 不要修根过甚 。
忍一般在旱季移苗 。 此时阳光不太强烈 , 地被物复盖度也小 , 上山找苗容易 , 但 不要在
刮风 ( 或寒潮 ) 天移植分床 。
4
. 挖苗时最好选择小面积皆伐迹地中过密的苗木 , 保留一定数量的迹地更新野生苗 ( 每
6 M 乞留 1 一 3 株 ) 。
6
. 为了搞好野生小苗分床 , 必须作好苗源踏查工作和伐区规划 。
四 、 管理问题 :
1
. 小苗分床后 , 一般 以白茅草作复盖物 , 以插芒箕遮荫 。 初期荫蔽度为 0T 一 80 书 , 以后
逐渐减至勃一助男 , 至半年以后 , 苗基本上恢复 胜长 , 分批除去芒其 , 锻炼苗木 , 一 年后更
换芒其一次 。 经过这些措施 , 既可仕苗出圃 , 又可提高定植后 的成活率 。
2
. 生产实践证明分床后第一年前期 , 可不用锄草松土抚育 , 而用手拔草轻松土的生长好 。
3
. 严禁施纯氮肥 , 最好 以施腐熟的草木灰火烧土为主 。 一般分床 1一 2 月后 , 每床施草
木灰 1一 2 参箕 , 19 7 5年石晴林场由于施 氮吧过量 , 有 5 0 0 0株苗几乎全部烂根死亡 。
以上是我们培养陆均松壮苗的点滴经验和意见 , 但也存在 不少问 :题 , 如分床的规格 ( 株
行距 ) , 出圃苗木的规格 , 病曳害防治等 , 还缺乏经验 , 有待于今后深讨 。
一 株 巨 大 的 木 麻 黄
海南林抖所 肖 嘉
海南 岛最大的一株木麻黄树 ,
前 、 商业局对面 。
三亚属我国热带气候 、 滨海 ,
栽培于崖县三亚镇解放路 。 具体位置是三亚港 务 局 宿 舍
当地是沙土 , 离海面仅约一公里 。 这批木麻黄 , 据了解是
`” 4`年由日本人运入 , 由当地群众洲于道 时栽值户勺· 苗却时保护较好 , 经常淋水 。 但因临海风大 , 故枝条常受风折 。 能来自台湾 。 苗 高 约 1 . 5米 , 幼其 他植株主千也常受风害 。
19 6了年调卷 , 该株树胸径 62 匣米 。 即 2 6年生时 , 每年平均生长量约为 2 . 5厘 米 ;
1g 牡年调查 , 胸径为 71 匣米 。 目口3 0年生时 , 每佗平均 生长贵为2 . 3匣米 ;
19了5生调查 , 胸径为 73 厘米 即义 午生时 , 每年平均生 长量为2 . 15 厘米 。 树高约 2 3米 。
总的屯长还 是很迅速的 。 坦且一汤 年间只生长 2 厦米 , 每年平均仅心` 与厘米二 , 可见 它 在
3 0年生后就较慢 。
从生态和形态资料看 , 此株树是细枝木麻黄或细枝 ) <短枝杂种 。 其形态特征是 : 树高约
23 米 , 主干高在 10 米以上 。 树皮纵裂 , 灰黑色 。 小伎近深绿色 , 一般长 13 一 16 厘米 , 有些长
达 23 厘米 , 粗 0 . 8毫米 , 节距 0 . 7厘米 , 齿叶每轮 7 一 8 枚 , 青白色 , 小 ,难查数 , 顶 芽具不大明
显的灰 白色短毛 。 果直径 1 . 0一 1 . 2厘米 , 果长 1 . 0一 1 . 2厘米 。 种子细小 , 种子千 粒重 1 . 01 克 。
这株巨大的木麻黄其生长速度与福建两株大木麻黄比较 , 显然是远超出于后 者 , 福建两
株是 : 华侨从印尼洒水于 1 9 19 年引入栽培于泉州市的一株 , 当45 年生时胸径为 54 匣米 , 19 2 9年
引入栽于厦门的一株 , 30 年生创一胸径为 37 厘米 。 年平均生 长 量 分 别 为 1 . 2厘米和 1 . 2 3厘 米
( 据福建省林科所张国英同志等资料 , 19 6 4年 , 《 福建木麻黄的种类特征及分布情况 》 ) 。
可见 , 上述海南三亚 的木麻黄优势植株 , 极可能也是我国最大的木麻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