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暗中一朵绽放的晚香玉—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



全 文 :第 7卷 第 3期
2 0 0 5年 7月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o ur nal
o
f Z ha ng
z ho uT e e h ni
c al I
nst it
ur e
VOI
.
7N o 3
J ul yZX ) (5
黑暗中一朵绽放的晚香玉
一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
黄伟群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系 , 福建 漳州 36 3 00 )
摘要 : 从作品产生的时代特征 , 春桃的人生经历 , 作家的家庭出身 、 宗教观念 、 思想倾向等方面阐述了许地山笔下春桃
这个扣人心弦的女性形象 。
关键词 : 许地山 ; 生存 ; 生命 ; 宗教
中图分类号 : 10 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6 7 3 一 1 4 17 ( 2 00 5 ) 03 · 0 05 5 ·例
20 04 年 9 月 28 日杭州网报道 , 1992 年浙江萧山弱女子李月娥丈夫张福旺因工伤成了废人 , 家里上有
老下有小 , 生活顿时陷人困境 ; 1994 年同村光棍汉夏刚妙走进张家担当起有实无名的 “ 丈夫 ” 角色 , 从此 ,
一妻两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 这感人的故事不由让人想起许地山笔下的春桃这个奇女子 。
代表许地山创作水平的 《春桃 》 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 , 小说主人公春桃更是五四以来一个全新
独特的女性形象 。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加藤千代学者认为春桃的形象实际上回答了鲁迅早年提出的 《娜
拉走后怎样 》的问题 , 对解决当代 日本社会的妇女有着直接重大意义 , 他说 “ 在我眼里 , 春桃的女性形象 ,
已经走在离婚白皮书中的女性的前面 , 可以说是未来女性的写照 。 在女性论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 , 我认为 ,
这形象似乎以更加年轻的姿态出现了 。 ”
一 、 不幸的人生和不屈的人格
《春桃 》创作于 19 34 年 , 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是 “不闹兵 , 便闹贼 ; 不闹贼 , 便闹日本 ” 。 19 31 年 “ 九
一八 ” 事变后 , 国民党提出 “攘外必先安内 ” 的反动国策 , 政治上实施封建法西斯主义的高压政策 , 经济
上以蒋 、 宋 、 孔 、 陈为首的四大家族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 苛捐杂税多如牛毛 , 与此同时 , 日寇的铁蹄
已由东北渐渐踏人华北 , 民族矛盾 日益尖锐 ,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 , 主人公春桃由
一个丰衣足食 、 养尊处优的财主小姐沦落成一个难民 , 在孤苦无助的逃难和处处碰壁的求生经历中 , 深深
体味到生存的艰辛和苦涩 , 但她并没有屈服 , 而是演绎了一曲不屈的人生之歌 !
春桃出身于乡间 , 是个有一顷地的小财主的女儿 , 本身又 “ 长得清秀 ” , 按说应该嫁个门当户对的如
意郎君才对 , 但她的父亲为了保护他的庄园和财产 , 把春桃嫁给了家里长工的儿子李茂 , 因为他有一手好
枪法 。 春桃从来没有向人 (包括刘向高 ) 提起这段往事 , 可见她对父亲的安排并不满意 , 但在那个 “ 媒约
之言 , 父母之命 ” 的年代里 , 她也只能认命了 。 可以看出春桃也不是生来就像后来那样具有独立 自主精神
的 , 不然她就逃婚了 。 如果不是处在乱世 , 春桃的一生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下去了 。 可就在新婚之日
第二天 , 只做了一夜夫妻的李茂就被胡子 (土匪 ) 抓去 , 春桃也跟着人群逃难 , 夫妻从此 “ 分散了四五年
没信 , , 。
春桃在逃难中流落到北京 , 起先给一个西洋主妇当 “ 阿妈 ” , 虽然主妇很喜欢她 , 但因闻不惯主人家
的有点像从虎狼栏里发出来的躁味 , 不到两个月便辞了工 。 后来到平常人家去又挨不得骂不久又不干了 。
春桃最后选了捡烂纸换取灯儿的职业 ,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去捡烂纸 , 真是有胆量 , 有魄力 。 这时春桃开
收稿日期 : 20 5 一 03 一 14
作者简介 : 黄伟群 ( 19 68 一 ) , 讲师 , 本科
DOI : 10. 13908 /j . cnki . i ssn1673 -1417. 2005. 03. 015
5 6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5年
始表现出独特倔强 的性格 , 从小没受过什么苦 , 自尊心强 , 于是受不了 “躁味 ” 和 “ 挨不得骂 ” , 没有了
父母和丈夫的倚靠 , 索性 自力更生 , 自己讨活 。 后来 “ 捡纸生活渐次发达了 ” , 春桃果断地在贫民区租赁
一间房子 , 并留在逃难时认识的刘向高住下帮忙 。
在共同的劳动和生活中 , 春桃和向高产生了真挚的感情 , `他们同居这些年 , 生活状态若不配说像
鸳鸯 , 便说像一对小家雀罢 。 ” 这样的情形 , 对春桃而言 , 也算 “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 ” 了 。 失去一个没
什么感情的丈夫 , 却得到一个恩恩爱爱的伙计加伴侣 , 生活又有盼头 , 又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 春桃的人生
之船似乎又驶向幸福的彼岸了 。
可是 , 流落街头的李茂的出现 , 打破了春桃和向高清苦而又带着几丝甜蜜的平静生活 。 于是 , 二难问
题摆在了春桃面前 : 要李茂还是要向高? 她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
然而 , 生活的风雨已将春桃锤炼成一个颇有见地的女强人 , 她再也不是四五年前任由父亲包办婚姻的
娇弱女子了 。 面对两条腿残废了的李茂 , 她毫不犹豫地把他带回家 。 当李茂问她是否一人居住时 , 她 “ 不
迟疑 ” 地答 : “ 还有一个伙计 ” 。 这足以说明春桃的善良与坦荡 。 当李茂想试图用夫权来约束她时 , 她翻
脸了 , 毫不留情地痛斥了李茂一顿 , “ 今天我领你回来 , 是因为我爹同你爹的交情 , 我们还是乡亲 。 你若
认我做媳妇 , 我不认你 , 打起官司 , 也未必是你赢 。 ” 这充分体现了春桃的抗争意识 , 生活教会了春桃 ,
只有靠 自己才能把握 自己的命运 , 不是父母 , 不是丈夫 , 更不是什么婚姻爱情 。 她不依赖于任何人任何事 ,
什么 “ 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 , 如果没有生存的可能 , 一切都是扯谈 。
对于刘向高的感情 , 春桃也是毫不避讳 , 坦言相告 , 让李茂明白 , 自己对他是有义而无情 , 心里真正
爱的是向高 : “我们两人 , 可以说不分彼此 , 勉强能度过日子 。 ” “ 是 , 我们同住在这炕上睡 。 ” “ 我们同住
了这些年 , 要说恩爱 , 自然是对你薄得多 。 ” “这几年我和他就同两口子一样活着 , 样样顺心 , 事事如意 ;
要他走 , 也怪舍不得 。 ” 这些反映出春桃已在人生的苦难中觉醒 , 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幸福 , 这一
点是多么可贵 !
当李茂和刘向高都在心里打着鼓 , 无法排解 “ 二男一女同睡一铺炕 ” 的尴尬时 , 春桃心里已另有了主
意 , 她决定 “ 咱们三人开公司 。 ” 在她看来 , 身处乱世 , 生存是第一位 , 什么爱情 、 婚姻 、 名分要从属于
生活 , “ 生活的发展是她所注意的 , 爱情的发展只在盲闷的心境中沸动而已 ” 。 只有独立的生活 , 才有独立
的人 。 从春桃身上 , 我们看到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依自己的能力而生活的” 劳动妇女最宝贵的性
格 。
可是 , 她的苦心 , 并未被两个大男人所真正理解和体谅 , 在春桃究竟归谁的问题上 , 他们苦恼得难以
解脱 , 一个怕人骂 “王八 ” , 一个怕同行人笑话 , 于是李茂选择了上吊自杀 , 向高选择了出走 , 这种情形 ,
使她悲伤苦闷 。 因为 , 她既不能抛弃李茂 , 也不能割舍刘向高 !
春桃之不能抛弃李茂 , 一则是由于她的善良 , 二则是由于她的头脑里仍有一定的封建残余思想 , 她并
没有完全挣脱这些东西的束缚 。 “ 茂哥 , 我不能要这个 (标志着她们曾有婚约的龙凤贴 ) , 你收回去罢 。 我
还是你底媳妇 。 一夜夫妻百日恩 , 我不做缺德的事 。 今天看你走不动 , 不能干大活 , 我就不要你 , 我还能
算人吗 ? ” 。 也正是这种封建意识的作怪 , 春桃一直不愿意向高叫她 “ 媳妇 ” , 甚至当向高把私 自填上 “龙
凤帖” 作为夫妻关系报户口的情况告诉她时 , 她认为那是 “ 捣乱 ” 把 “ 礼帖 ” 烧了 。 尽管事实上已成了夫
妻 , 但在她看来 , 毕竟没有经过 “父母之命 , 媒灼之言 ” , 也 “ 没拜过天地 , 没喝过交杯酒 ” , 所以不能算
是 “ 媳妇 ” , 只是命运把他们推在一起而已 。 正因为如此 , 即使在向高失踪的日子 , 她也不能因失去所爱
而大声哭泣 , 更不可能抛下李茂去追寻向高了 。 那是她的道德准则所不允许的 。
所幸的是 , 两个男人最后都屈从了命运的安排 , “ 二夫一妻 ” 的局面 , 就在三人心中被默认了 。 “ 我已
经同向哥说好了 。 他是户主 , 我是同居 。 ” “若是回到乡下 , 他是户主 , 我是同居 。 你是咱们底媳妇 。 ” 为
了三个人能共同生存下去 , 春桃最后还是妥协了 , 承认自己是李茂和刘向高的共同媳妇 , 虽然原先她说过
“ 不 , 谁的媳妇 , 我都不是 。 ”
第 3期 黑暗中一朵绽放的晚香玉一论许地山笔下的春桃形象5 7
春桃的人生是悲苦的 、 不幸的。 但春桃没有被吓倒 , 而是在苦中抗争 , 在苦中拼搏 , 她说 “ 谁不受苦 ?
苦也得想法子活 。 在阎罗殿前 , 难道就瞧不见笑脸 ? ” 。 在苦难接踵而至的 日子里 , 她寻求着有尊严的生
活和极其微薄的幸福 , 但是苍天弄人 , 命运无情 , 她只能在苦难中挣扎 , 在妥协中求生 ! 三人虽然走在一
起了 , 但在可预见的日子里 , 他们将面临着极其艰难的困境 :社会道德的谴责和众人异样的目光 , 执法者如
巡警们的骚扰 , 三人家庭生活的安排 , 要不要传宗接代的问题等等 。 这些都需要三人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
解决 !
二 、 宗教之精神和人间之情怀
《春桃》 这部作品及其主人公形象的塑造深深地打上了作家的烙印 , 要更好地把握作品和人物形象 ,
还要从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人手 。
(一 ) 具有浓厚爱国氛围的家庭 , 从小就熏陶了许地山那忧国忧民的情操 。
许地山出生于 1893 年的台湾 。 19 岁以前他都生活在父兄的荫护之下 , 接受了公学和私塾两种正规系
统的教育 , 他的父亲许南英曾是台湾筹防局团练统领 , 随抗 日英雄刘永福扼守台南 , 后因清政府腐败无能
战败而举家内迁大陆 。 他的大兄许赞书曾任厦门同盟会会长 , 二兄许叔玉则投身了革命军 。
在这样的家庭里 , 许地山先生从小就耳闻目染许多民生痛苦 , 父兄的言行又加深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灾
难的认识 , 内心充满着对普通老百姓的同情和怜惜 , 因此才会关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妇女的生活 , 创作
出惜官 、 尚洁 、 麟趾 、 春桃这样光辉照人的形象 , 在作品中 ,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主人公的关切和同情 ,
几乎与她们是同喜同悲的。
(二 ) 《春桃 》 是作家独特宗教思想观念的结晶。
许地山是一个文化“ 混血儿” 。 作为“ 饮过恒河圣水的奇人 ” , 从小就在一个佛教气氛相当浓厚的家庭中
生活 , 20 岁以后无论是在燕京大学还是在美英诸国留学 , 他都潜心研究过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史 , 归国后虽
然所涉领域有所拓宽和迁移 , 但宗教教学和研究一直还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 观其一生 , 宗教是影响
许地山及其作品的重要因素 , 《空山灵雨 》、 《缀网劳蛛 》 等作品都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 , 《春桃 》也或多
或少都有宗教的影响痕迹 , 如佛教的“ 生本不乐” , 道教的 ` ,W)J 其自然 ” , 基督教的“博爱平等” 都能在作品中
找到影子 。 另一方面许地山又是中国文化的 “龙的传人” 。 中国文化是一种宗教观念相当淡薄的儒家文化 ,
中国人普遍具有一种实用主义理性精神 , 非常执着于今生今世 , 向往和追求人世间的幸福和欢乐 , 而较少
去空想地追求精神的 “极乐 ” 。 这种母亲体文化的滋养与生俱来 , 影响着他的精神企求和人格特征 , 也影响
着其宗教观的形成 。 在 《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 》 中 , 许地山说 : “ 旧 日宗教 , 重死后的果报 , 其实宗教正
为生前的受用 。 宗教不注重生活 , 就失去其最高价值 。 ” 这正是典型中国式的宗教态度 , 着眼生活 , 注重 ’
实用 。 所以尽管他与佛教之间有着多重因缘 , 终生受佛教浸泡 , 却未身心饭依 , 成为地道的宗教信徒 , 而
是始终保持一个普通人正常的世俗乐趣 , 人间情怀 。
这种人间情怀既是中国世俗文化的传承 , 同时也是家庭环境 、 个人经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信
佛奉佛 、 好佛学佛的家庭环境给了许地山深长的佛教濡染 , 但是家庭给予许地山的影响还有非宗教的另一
面 。 这一点在 《落花生 》 中表现得相当充分 , 文中父亲借落花生所作的教诲 , 成为许地山为人处世的基本
原则 : “人要做有用的人 , 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 这种 “落花生主义 ”表现出许地山思想深处的平民意识及
尚实朴素 、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与其佛教精神大相径庭 , 这种反作用力终使许地山从避世厌世的宗教偏
狭中回过头来 , 脚踏实地地面对生活 , 积极地探讨人生的意义 , 尤其是把妇女问题作为其大多数作品的焦
点 。 他以一颗 “ 对社会人生孜孜探求又忧虑重重的高洁灵魂 ” 重笔描绘生活在社会底层被侮辱被损坏的
广大妇女的悲苦生活 , 并突出表现了她们身上 “ 含着奋斗不懈的精神 ” 。 在 《宗教底妇女观 》 一文中 ,
他提出 “要把轻视女子的观点改正过来 , 要使女子成为具有与男子同样底人格 , 成为与男子平等和同工底
人 。 ” 在散文 《别话 》里 , 他宣称 “ 人要懂得怎样爱女人 , 才能懂得怎样爱智慧 , 不会爱或拒绝爱女人底 ,
纵然他没有烦恼 , 他是万灵中最愚蠢的人 ” 。 这些言语都显示了许地山对中国女性的尊敬爱护 , 特别是在
58
春桃身上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 5年
三 、 心灵的独白和生命的呐喊
春桃还是许地山的 “ 形象代言人 ” , 作家通过她表达了对人生 、 妇女等问题的思索和探讨 。
193 年 , 许地山途经台湾逗留多日 , 目睹在日寇铁蹄下台湾亲友的苦难 , 心中感触很深 , 更增加了他
对侵略者和剥削者的憎恨 , 切身体会到下层劳动人民无尽的苦难 。 因此许地山在春桃身上反映了令人欣喜
的进步性和闪光点 , 赋予春桃以独立和坚强的性格 , 坦然面对不幸的人生命运 , 努力抗争 , 顽强不屈 , 成
为生活上自立 、 精神上 自信的女性 。 她在生死的边缘上挣扎 , 慢慢认识到 , 所谓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 ,
是剥削者惯用的幌子 , 于她们这些只愁温饱与活命的老百姓 , 那些东西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 老实说 , 在
社会里 , 依赖人和掠夺人的 , 才会遵守所谓风俗习惯 ; 至于依自己底能力而生活的人们 , 心 目中并不很看
重这些 。 像春桃 , 她既不是夫人 , 也不是小姐 ; 她不会到外交大楼去赶跳舞会 , 也没有机会在隆重的典礼
上当主角 。 她底行为 , 没人批评 , 也没人过问 ; ” 对于封建夫权思想 , 春桃也一针见血地予以抨击 。 “有钱
有势的人才怕当王八 。 像你 , 谁认得你 ? 活不留名 , 死不留姓 , 王八不王八 , 有什么相干 ? ”
这个与他早期作品中女性截然不同的形象给人以荡气回肠之感 , 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女性独立 、 婚姻等
问题上思考的结果 , 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探求把握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 以上这些言语 , 虽
出自春扫匕之口 , 却恰恰是作家自己内心的独白 , 他痛恨黑暗和剥削 , 痛恨加在妇女身上的一切压迫 ; 于是
在作品中大胆地呼吁人们起来反抗 , 去打碎这地狱里的枷锁 , 去搏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许地山先生
的这一进步思想倾向 , 在他的诗作 (凡心有事 》中也有体现一 “ 做人总有多少哀和怨职怨成泪 , 泪又成川 !
/今 日泪 、 雨交汇人海 , 海涨就要沉没赤县 , /当那只抱恨的精卫拼命去填 。 /呀 , 精卫 ! 你这样做 , 虽经万
劫也不能遂愿 。 环如咒海成冰 , 使它像铁一样坚 。 用卜时节 , 我要和你相依恋 , /各人树立着 , 沉嘿无言 。 ”
可以说春桃有着 “ 咒海成冰 ” 的精卫气魄。 她是同时代各阶层中最受剥削和压迫者 , 虽然处在不幸的
时代只有坎坷的人生 , 但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 , 不幸的生活反而磨练铸就了她纯沽高尚的品格和豁达大度
的气量 , 她热爱生活 、 热爱生命 , 敢于正视生活的不幸 , 不屈地拼搏和抗争 , 敢于突破传统 , 勇敢地追求
真爱和幸福 。 春桃这个形象不仅激励当时千千万万女性从麻木中走向觉醒 , 从打破旧传统旧枷锁走向新生 ,
而且对现在乃至未来的女性都具有深远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 也正是从这一角度上而言 , 我们才说春桃是中
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 “ 奇葩 ” , 一朵在黑暗中散发出芳香的晚香玉 (晚香玉又名夜来香 ) , 历时愈久 , 愈
加醇香迷人 !
参考文献 :
1 ]王盛 .再论 《春桃 》 [J] .南京师大学报 , 19 97 (3 )
2I] 王澄霞 .担一肩不俗的尘缘 · 再评许地山 《春桃 》 [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 2 ( l)
[3 ]茅盾 .落华生论 [J ] .文学 , 193 4 ( 4 ) .
14 ]周侯松 , 杜汝森编 .许地山研究集「C] .南京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 89 .
5[ l许地山 .许地山人生随笔录 · 人生空山灵雨 [M ] .长沙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