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墓头回的研究进展



全 文 :《 甘肃中医》2006年第19卷第10期
墓头回,别名脚汗草、摆子草、虎牙草,为败酱属植物
异叶败酱 PatriniaheterophlaBunge.或糙叶败酱 P.scabra
Bunge.的根茎和根,性凉,味苦,微酸涩。它具有燥湿止带、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之功。主治赤白带下,泄泻痢疾,疮疡
肿毒。甘肃是墓头回(异叶败酱)的主要产地,由于败酱属
植物种类繁杂、考究不一、研究缓慢、临床使用混乱[1],故
《 中国药典》(2000版)将这一传统中药取消[2]。但笔者认
为,对墓头回的整理研究不但在我省具有一定优势,而且
势在必行。
1 化学成分
墓头回以三萜皂苷为主要化合物,其次是环烯醚铁
苷、倍半萜烯类、倍半萜醇类、有机酸和醛、酮、醇等含氧化
合物及单萜烯类。
经气相色谱分析,墓头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β-蒎
烯,δ-榄香烯[3]。其中,糙叶败酱碱的脂溶性部分为十六
烷酸 -α-单甘油酯、槲皮素、N-苯甲酰基苯丙氨酸 -2-
乙酰胺基苯丙醇酯等成分是新发现的[4];产于新疆等地的
异叶败酱含有的总皂苷经纯化后得到多种皂苷,主要苷元
为齐墩果烷酸、异叶皂苷 A、异叶皂苷 B[5],其次是 3-或
-4-甲基 -7-羟基 -3,4-二氢香豆素及少量葡萄糖苷,蔗
糖等;产于东北等地的糙叶败酱主要含有常春藤苷元[6]。
经我们初步研究,从甘肃产异叶败酱中分离并鉴定了 2种
黄酮成分和3种皂苷成分。
2 药理活性
墓头回者,誉其有起死回生之功也,本品治“ 崩中带
下,其效如神”。《 神农本草经》记载:“ 主治火热、火疮、热
毒、疥癣、瘙痒、痈疽、痔疮、瘰疬”等。
2.1 抗肿瘤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该植物对体内外肿
瘤细胞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墓头回0.5mg/mL以上浓度
即对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破坏作用,明显减少腹水量[7]。局
部注射,可使局部肿瘤逐渐变硬,溃疡面修复、治愈[3],其
皂苷对小鼠肿瘤 S180抑制率达到 62.5%,腹腔注射对腹
水型S180瘤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5,8]。国内研究表明,墓
头回水提物(5mg生药 /mL)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M2、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CML-A)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抑
制率接近 100%,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作用不明显,
抑制率仅为50%[9]。据报道,环烯醚萜苷元PS-I可显著抑
制人前列腺癌细胞株 DU145和 PC3生长,它是糙叶败酱抗
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10]。另据报道[7,11],墓头回水提
物对原发性肝癌、早期子宫颈癌、骨癌、大肠癌均具有良好
的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减轻放化疗带来
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2 抗菌作用 纸碟法抗菌试验证明,墓头回提取物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
作用[7],以墓头回为君药制成的复方墓头回胶囊体外抑菌
试验表明,在浓度为0.0078~0.125g/mL对伤寒沙门氏杆
菌、福氏志贺菌、淋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作用[8]。齐墩果酸
或常春藤皂苷元C3均有抑菌作用。
2.3 镇静作用 马越美等报道,异叶败酱和糙叶败酱根
和根茎中的挥发油有中枢镇静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
证明其酊剂和醇浸剂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
间,有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应。另有人认为中酱皂苷有明
显镇静作用,当给每只青蛙注射 4mg总苷时,出现双向作
用,首先短时兴奋,继而转入安静且翻正反射暂时消失。当
给已形成运动 -食物条件反射的大鼠按 50mg/kg腹腔注
射总苷时,可使反射的潜伏期延长[3]。
文 献综述
墓头回的研究进展 *
程卫东,李 立
(兰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败酱属植物是传统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肿瘤、镇静、抗炎、燥湿、止血等多方面的性能。墓头回为
其代表药物之一,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与总结,着重对墓头回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做
一综述,为墓头回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墓头回;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06)10-0039-0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编号:04-05ZP61),甘肃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编号:2GS042-A43-014-15)
第一作者简介:程卫东(1963—),男,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39
《 甘肃中医》2006年第19卷第10期
2.4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墓头回水提液对急性白血病细
胞毒作用非常明显,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明显[12],对大
鼠、家兔体外创伤性出血有明显止血作用,与云南白药强
度相当。将其醇提物灌胃或腹腔注射,能显著缩短小鼠、大
鼠断尾性出血时间,其醇提物灌胃还能有效防治大、小鼠
因5-Fu引起的血小板下降,能显著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
透性,与大鼠、蟾蜍下肢血管作用有关[3]。在墓头回诱导脐
血基质细胞形成及分泌 GM-CSF的实验研究中表明,墓头
回水提物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抗癌物质,也是一种造血祖细
胞促进剂[13]。
2.5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糙叶败酱 1∶1.52醇提物灌胃
可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细胞毒效应,提高酸性 α
醋酸萘酚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数及 EA玫瑰花环
形成百分率,这些均与其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关[14]。
墓头回水提物腹腔注射可使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细
胞毒杀伤能力明显提高,有促进主动免疫的功能[7]。同时,
实验证明墓头回总苷还能激活单核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
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12]。另据
报道,它可以诱导HL-60细胞向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分化,
提高细胞的吞噬率,并多次观察到它对 HL-60细胞可能有
促进凋亡的作用,其机理有待研究[15]。李培凡[16]实验证明
败酱草对酯多糖(LPS)刺激下枯否细胞(KC)分泌前列腺素
E2(PGE2)有明显增强作用。顾正兵等[17]报道,糙叶败酱的
乙醇提取物能显著增强B淋巴细胞增殖。
3 毒理活性
在我国关于墓头回毒理活性的研究较少,用 50%墓头
回水提物给小鼠腹腔用药的试验测得 LD50±95%可信限结
果为:(0.6±0.02)mL/10g;在急毒实验中,给狗腹腔注射
上述溶液 3mL/kg及 6mL/kg,共 7d,出现食欲减退及口
渴症状,血液及生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4 临床应用
4.1 治疗血液病 许多中草药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18],
墓头回剂量大时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剂量小时却能
诱导基质细胞形成 M-CSF、GM-CSF、G-CSF、IL-1,4,6、血小
板衍生生长因子等各种细胞因子,对维持造血具有重要作
用。故墓头回水提物临床可治疗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国抗癌药物手册》中记载有墓
头回 15g、羊蹄跟30g。水煎服,1剂/d,可以治疗白血病。
4.2 治疗小儿肺炎 肺为五脏之华盖,外邪入侵,首当其
冲,而出现咳喘烦热。张民肃[19]用自拟墓头回汤(墓头回
15g,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桑白皮、炒槟榔各 10g,败酱草
12g,炙麻黄、桔梗各 6g,葶苈子、茯苓各 8g)1剂 /d,水
煎服,7d为1个疗程。治疗小儿肺炎,具有临床退热效果
好、止咳化痰平喘作用迅速等特点。这与现代研究墓头回
的抗菌机理是一致的,适于临床推广运用。
4.3 治疗产后带下病 《 卫生简易方》曰:“ 产后如锥刺
者,败酱草五分,水四升,煮二升,每次服二合,每日三次,
效果好。”墓头回功能燥湿清热,收涩止带,适用于妇女湿
热下注,带下赤白,常与苦参、苍术、椿根皮等同用,疗效较
好。骆春[20]用墓头回凌霄花为主治疗黄白带,清热利湿止
带,每获良效。李安荣等[21]单用墓头回(墓头回 33g加水
适量煎 2次,早晚 2次服用,连服 10d)治疗带下病,取得
了显著疗效。
4.4 治疗出血病 墓头回药性寒凉,凉血收敛止血,适用
于妇女血热崩漏,常与当归、生地黄、丹皮等配合使用。
《 本草纲目》记载:“ 治崩中带下,日近者一服,久者三服
愈,其效如神。”对其他出血也有作用,如《 日华诸家本
草》曰:“ 治气滞血瘀心腹痛⋯⋯眩晕、鼻出血、吐血。”
4.5 其它作用 《 名医别录》曰:“ 祛除痈肿、浮肿、热邪
壅盛、风痹不能行走、产后腹痛。”临床也可用于治疗虫蛇
咬伤等病。民间常用其治截疟、跌打损伤等[6]。
综上所述,墓头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在我省分布
广泛。在国内外研究报道中,对其提取物抗肿瘤方面的研
究,笔者有如下管见:①过去长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尽管
发现了不少抗癌中药或有效成分,但大多缺少中医经典理
论的指导,故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这对药用植物的
研究也是一条途径,但这种趋于中药西化的思维,难免
“ 废医存药”,不是中医的优势,能否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
特色,值得商榷。②笔者纵观近年报道,发现对墓头回活性
单体的细胞和分子水平作用机制作深入和系统探索的较
少,而且粗浅。例如,对细胞凋亡、酶、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
影响,对宿主免疫功能的调整等只有零星报道。③目前,对
墓头回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和脂溶性物质,
中医药的服用方法主要是水煎剂,故笔者认为对水溶性成
分的研究筛选更具有临床意义。④由于墓头回和该属植物
效用相似,所以许多刊物对其的命名和药用部位没有一致
的认识,这将使中药材品种的整理和鉴定缺乏严肃性。
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并用祖国医药学理论指导天然药
物的研究,特别是中药活性单体的研究是传统药物开发的
中医药现代化趋势。
参考文献
[1] 缪寿平.败酱草及其混淆品的区别[J].海峡药学,2002,
14(6):60-62.
[2] 陈淑欣,王海英.败酱草混用浅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20(5):275-276.
[3] 陈靖宇,陈建民.败酱属植物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
1994,25(2):101-104.
[4] 顾正兵,杨根金,李廷钊,等.糙叶败酱碱的分离与结构鉴
定[J].药学学报,2002,37(11):867-869.
[5] 雷海民,朱蓉,魏璐雪.异叶败酱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
国药学杂志,1997,32(5):271-27.
[6] 俞小平,黄志杰.本草纲目精译[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出版社,2002:423-425.
[7] 宋立人.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567-570.
[8] 张元杏,王惠芬,黄泽菘,等.墓头回治疗肿瘤的小鼠实验
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2):109.
40
《 甘肃中医》2006年第19卷第10期
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冗长,易于复发的免
疫性疾病,治疗上目前多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为主,可获得一定的近期疗效。但长期应用易产生不良反
应,导致诸多并发症,是临床治疗上最棘手的难题之一。中
医眼科学虽无此病名记载,但根据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
中医称其为“ 瞳神紧小”或“ 瞳神干缺”。后葡萄膜炎常出
现严重视力下降,甚则引起失明,因而又属“ 视瞻昏渺”
“ 青盲”范畴。某些以玻璃体混浊为主的病例表现为眼前
黑影,则属“ 云雾移睛”。近年来以中医为主结合西医治疗
葡萄膜炎的研究进行得很多,中医强调辨证施治,辨证与
辨病相结合治疗,也有根据辨证论治的规律并结合自己多
年临床经验采用专方、单方、验方治疗,且日益重视基础理
论、客观指标等的研究,本文仅就此做简要综述。
1 病因病机
现代各医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偏重,陆绵绵[1]
认为葡萄膜炎与中医所谓“ 湿”关系最为密切,湿性重浊
黏滞,为病缠绵难愈,日久还可化热,是导致葡萄膜炎反复
发作的主要原因。王卫红[2]认为葡萄膜炎属中医眼科学中
“ 抱轮红赤”“ 瞳神紧小”等范畴,病机多为肝胆湿热,血
热有瘀。赵小东等[3]认为葡萄膜炎在脏腑辨证以肝胆为
主,临床分型以肝胆经进行辨证分型,将其分为肝胆湿热、
肝肾阴虚和气虚湿停3型。邹菊生[4]则根据中医眼科五轮
学说的辨证方法对眼组织的生理病理进行微观辨证,认为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属血管膜的一部分,故将外科治疗血
管炎专用方“ 四妙勇安汤”运用于本病,在临床疗效、缩短
病程以及减少复发等方面,效果明显。综观各家观点并结
[9] 刘圣,周书明.墓头回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
志,1997,4(2):6-8.
[10] 李铁军,邱彦,顾正兵,等.糙叶败酱中新的环烯醚萜苷元
成分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
(2):101-102.
[11] 王怀章,王迎红,陈金秀,等.墓头回总苷片治疗大肠癌的
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1,8(1):37-38.
[12] 陈金秀.墓头回总苷抗肿瘤作用的试验研究[J].中国中
医药科技,1999,6(5):299.
[13] 赵丽,李兴玉,马海珍.墓头回诱导脐血基质细胞形成及分
泌GM-CSF的试验研究[J].中草药,2001,32(1):56-58.
[14] 王荫棠,王学江,燕玉霞,等.墓头回对小鼠S180(腹水型)
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1988,4(1):
11.
[15] 万增智,杨文华,史哲新,等.墓头回对 HL-60细胞诱导分
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6(6):
415-416.
[16] 李培凡.败酱草对内毒素刺激下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影
响的作用机制[J].新中医,2001,33(2):75-76.
[17] 顾正兵,陈新建,杨根金,等.糙叶败酱免疫调节活性成分
的研究[J].中药材,2002,25(3):78-80.
[18] 陈客观.墓头回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与机
理研究[D].兰州医学院研究生论文集,1988.
[19] 张民肃.墓头回汤治疗小儿肺炎102例疗效观察[J].湖
北中医杂志,2003,25(8):32.
[20] 骆春.墓头回凌霄花为主治疗黄白带[J].湖南中医杂志,
2002,18(4):59.
[21] 李安荣,李安平,石允家.墓头回治疗带下病100例疗效观
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9):482.
(收稿日期 2005-12-08)
第一作者简介:张茂菊(1981—),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眼底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葡萄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张茂菊 1,林 颖 2,金威尔 2
(1 福建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4;2 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以期提出不足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
中西医治疗葡萄膜炎的相关文献概况分析,从病因病机,分型分期和专病专方3个方面进行论述。结论:中西
医结合治疗葡萄膜炎疗效可靠,今后应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葡萄膜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病因病机;综述
中图分类号:R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852(2006)10-0041-04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