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 L.)自然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22卷第 2期 干 旱 地 区 农 业 研 究 Vol. 22 No. 2
2004年 6月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 Jun. 2004
蕨麻 ( Potentilla anserina L. )
自然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①
李军乔1, 3 ,史俊通 2 ,余青兰 3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陕西 杨凌  712100; 2.陕西省农业厅 ,
陕西西安  710000; 3.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摘 要: 系统地调查了蕨麻 (鹅绒委陵菜的块根 )的民间使用方法、资源分布规律、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为
今后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该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蕨麻 ;自然资源 ;生物学特性 ;分布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01( 2004) 02-0181-04
  蕨麻是鹅绒委陵菜膨大的块根。 鹅绒委陵菜又
名 蕨麻 委陵 菜、人参 果、 延 寿草 , 属 蔷薇 科
( Rosaceae ) ,委陵菜属 ,学名为 Potentilla anserina
L. ,是一种具有匍匐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极
广 ,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以及智利、新西兰及
塔斯马尼亚岛等地 ;在我国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
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
藏、新疆、四川、云南 [ 1]。但只在青海等高寒地区 ,根
系才膨大 ,富含多种营养及药用成份 ,是青海、西藏
及甘肃一带人民历来喜爱的民间食品及藏药的主要
成份 ,称为“蕨麻” ,而在温暖地区 ,根系发育不良 ,常
纤维化 ,多用作饲料 [ 2]。鹅绒委陵菜在国外及国内均
有研究报道 [3~ 6 ] ,受生物学特性及地域的限制 ,关于
根系能够膨大的鹅绒委陵菜的研究却很少 [7, 8 ]。蕨麻
是青海省等高寒地区一种特有的野生植物 ,由于其
特殊的保健作用及可观的经济价值导致了对该资源
的乱采滥挖 ,这对本已严重退化的当地生态环境造
成了进一步的破坏 ,同时也对该植物资源的存在造
成了威胁。因此研究蕨麻的民间使用方法、资源分布
规律、生长环境和生物学特性 ,可为今后该植物的科
学保护、合理开发及人工栽培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1 民间使用情况
蕨麻在我国古代药典《四部医典》、《月王药诊》
和《仁恕堂笔记》中均有记载 ,许多地方书籍如《西藏
经济植物》、《青海药用植物》、《宁夏中药志》、《青藏
高原药物图鉴》、《西藏常用中草药》、《藏药志》、《中
国藏药》、《中华藏本草》等也有记载。 《中草药大词
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新华本草纲
要》等中的记载多是转引以上的文献内容 [3, 4 ]。
蕨麻全草入药。 地上部分蕨麻叶常常用来治疗
心、肺、肝、肾、脾、小肠、大肠、胆、胃、膀胱等脏器出
血和脉出血。膨大的块根蕨麻在民间则常用来作为
补品和藏药使用。如《藏医药选编》中记载有关蕨麻
的应用: “功能:味甘性凉 ,清热止泻 ,主治: 健脾胃 ,
止热泻”。中医最早记载蕨麻的为清代的赵学敏。他
在《本草纲目拾遗》的《本草逢原》中记载: “蕨麻产于
青藏高原 ,其味微涩而甘 ,不特益于老人 ,而婴儿先
天不足者 ,尤为上药 ,惜乎南方罕得也。”《中国土特
产大全》也记载: “蕨麻是西北高寒草原的特产 ,主产
青海。既能食用 ,又可入药 ,素有`人参果’之美称。蕨
麻味甜 ,可做八宝饭、煮粥和蒸糕点的配科。 入药有
收敛止血、补血益气、生津利痰的功效 ,可治腹泻、贫
血及营养不良等症。”《蒙古秘史》中记载的“赤赤吉
纳”就是蕨麻。 蒙古族常利用块根作为粮食 ,应用全
草作为野菜和中草药 [5 ]。在民间既为药物用来治病 ,
又是保健品美食强身 ,还是一种带有强烈民族意味
的民俗礼品。
2 生物学特性
2. 1 形态特征
鹅绒委陵菜是一种典型的匍匐茎型莲座状植
物 [6 ] ,多年生草本 ,根圆柱形 ,具多数细长须根 ,秋冬
季节部分须根中部或末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纺锤形
或线结状块根 ,根皮棕褐色 ,肉质白色。 有细长的匍
匐茎 ,紫红色 ,长达 1 m多 ,节间长 5~ 10 cm ,节上
① 收稿日期: 2003-04-19
作者简介:李军乔 ( 1968- ) ,女 ,河北定州人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农业资源的利用研究。
生根形成新株 ;叶基生 ,奇数羽状复叶 ,长 5~ 30
cm,叶柄长 ;基部具膜质托叶 ;小叶对间杂生以分裂
或不分裂的小羽片 ,小叶 13~ 19;小叶无柄 ,长圆形
或长圆倒卵形 ,长 1~ 3 cm ,边缘具缺刻状锐锯齿 ,
上面无毛或被稀疏柔毛 ,深绿色 ,下面被绢毛状白色
绒毛 ;叶柄和叶轴均被白色柔毛 ;花单生叶腋 ,直径
1. 5~ 2. 0 cm;花梗长 2. 0~ 5. 0 cm,被柔毛 ;副萼片
5个 ,与萼片等长或稍短 ,先端具 3齿或全缘外面被
有绢毛状柔毛 ;花瓣 5片 ,黄色 ,倒卵形或近圆形 ,全
缘 ,长为萼片的 2倍 ;雄蕊多数 ,心皮多数离生 ,花柱
侧生 ,花托凸起 ,密被长柔毛 ;瘦果 ,卵圆形 ,褐色 ,不
具萌发能力 ,花果期 5~ 9月 [1, 2 ]。
2. 2 物候期特点
鹅绒委陵菜为多年生草本匍匐茎植物。其生长
期为 210 d左右。 每年 4月初至 4月底开始萌发 , 5
月上旬至 5月中旬为基株生长期 ,持续 20 d左右。
基株在此期逐步生长 ,根系数目多数 ,纤细白色 ; 5
月下旬至 6月下旬为匍匐期 ,持续 25~ 30 d。此期匍
匐茎迅速生长 ,由基株长出的称为一级匍匐茎 ,由一
级匍匐茎生长出的为二级匍匐茎 ,以此类推 ; 5月至
10月上旬为花果期 ,约 150 d左右 ,与匍匐期、膨大
期有一定时间的重叠 ,从 5月中旬开始 ,在匍匐茎生
长的同时 ,单个小花就从子株的叶腋间长出。花期不
集中 , 1朵小花结 10~ 12颗种子 ,成熟后呈黑褐色。
花果期的后期 ,基株的根系直径为 0. 4~ 0. 9 cm,长
15~ 20 cm ,色泽深褐色 ,子株的根系色泽转褐 ,直径
增粗 ,且根系顶端有膨大的迹象 ,膨大部分多显示小
球状 ,直径较其根系稍大。 10月上旬至下旬为膨大
期 ,约为 30 d。 9月中旬根系已有膨大迹象 ,但膨大
速度缓慢 ,直至 10月上旬 ,膨大速度加快 , 10 d内膨
大部位直径可增加 0. 4~ 0. 6 cm ,长度增加 6~ 8
cm,形状有圆球状、葫芦状、多球状和棒状 ,色泽为
浅褐色 ; 11月上旬或次年 3月中下旬 ,即当年秋季
土层未结冻和次年土层刚化冻时为采挖期。据作者
试验测定秋季和春季采收的蕨麻化学成分有较大的
差异 ,故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适时采挖。
3 生态环境及地理分布
3. 1 生长环境
蕨麻常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
沟边、畜圈旁 ,是一种半阴性广谱中生耐盐植物。土
壤肥力条件好的植株与肥力差的植株在高度、匍匐
茎的粗细、色泽及叶片的大小均有较大的差异。植株
根系发达、具匍匐茎 ,生活力强 ,耐瘠薄 ,耐放牧和践
踏 ,蓄水保墒固沙能力强。 适宜生长于气候寒冷 ,日
温差较大的地区。虽分布广泛 ,但要在根部形成肉质
肥厚的块根 ,则需较为低温的条件 ,较大的温差刺激
和富钾的土壤条件是蕨麻根系淀粉积累的主要原
因。鹅绒委陵菜喜湿耐涝性强 ,也较为耐旱 ,耐寒 ,在
冬季有积雪覆盖下 - 34℃能安全越冬 ,抗盐碱。
3. 2 生境群落特征
蕨麻的生境群落属于高寒草甸植物群落 ,常生
长于以垂穗披碱草 (Clinelymus nutans )、芨芨草
( Achnatherum splendens )、三角草 ( Trikeraia hook-
eri )、赖草 ( Aneurolepidium dasystachys )、珠芽蓼
( Polygomum v iviparum )、小嵩草 ( Kobrosia pyg-
maea )等草甸植物为建群种、优势种或亚优势种的
群落中 ,也有以鹅绒委陵菜为建群种的草甸 ,但多零
星分布于低湿河漫滩。伴生种通常为一些草本植物 ,
如碱茅 (Puccinellia sp. )、马兰 ( Lris lacteal var . chi-
nensis )、芨芨草 ( Achnatherum splendens )、蒲公英
( Taraxacum sp. )等 ,还有少数苔藓植物 ,其生境群
落大多为盐生草甸群落。
3. 3 地理分布规律及土壤类型
作者综合文献 [1, 2 ]及调查分析 ,初步得出蕨麻的
分布:蕨麻在青海省的分布相对广泛 ,东起海东地区
的大通县 ,西至昆仑山 ,南到唐古拉山 ,北临祁连山 ,
垂直分布通常从海拔 1 700 m至 4 300 m ,当海拔超
过 4 300 m后 ,蕨麻块根就极少膨大 ,甚至没有生
长 ,说明蕨麻的海拔生长上限是 4 300 m。青海省总
蕴藏量估计有 7. 5亿 kg,最高年收购量 20万 kg。分
布地区主要有大通、门源、祁连、刚察、达日、曲麻莱、
玉树、治多等地。其中果洛玉树分布面积大 ,个体大 ,
品质好 ,形态圆 ,是该省蕨麻的最佳产地。蕨麻甘肃
分布较少 ,主要集中于祁连山脉一带及少数几个地
区 ,且品质形态不佳 ;在西藏的分布受各种因素的影
响尚待进一步确认。
蕨麻常生长于草甸、河漫滩、水沟边、畜圈旁 ,是
一种广谱中生耐盐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广泛 ,在不
同盐渍化程度的草甸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在 pH 6~
8的环境中亦可正常结实。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土、栗
钙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等 [7 ]。土壤
的有机质含量高低差别较大 ,总体而言属于土壤瘠
薄的类型。通常其土壤中钾的含量都较高。 土壤颗
粒较粗 ,通常为细砂粒和粗粉粒 ,保水性较差。有关
蕨麻的许多文献几乎无一例外记载到 [ 1, 2, 6, 7 ]: 蕨麻
喜湿耐涝不耐旱 ,但据作者的观察及蕨麻的解剖学
特征 ,如栅栏组织较为丰富等说明蕨麻也具有一定
的耐旱能力。蕨麻耐盐碱、耐瘠薄、耐旱、耐寒、耐涝 ,
适宜种植于各种土壤类型。
18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第 22卷
3. 4 气候条件
笔者以青海省海北、海南、大通县三地的气象资
料为准。 海南:冷季为青藏冷高压所控制长达 7个
月 ,具有典型大陆型气候特征 ,冷而干旱。 暖季受西
南季风的影响 ,产生热低压 ,水气丰富 ,降水较多 ,形
成了明显干湿两季 ,而无四季之别。年日照时数达
2 300~ 2 900 h ,年辐射量 5 500~ 6 800 M J/m2 ,年
平均气温- 6℃~ 4℃之间 ,极端最低气温 - 48℃ ,极
端最高气温 28℃ ,年均降水量一般在 250~ 705 mm
之间 ;海北:年均气温 - 1. 7℃ ,气温年较差 24. 9℃ ,
平均日较差 15. 7℃ ,极端最低气温 - 36. 0℃ ,极端
最高气温 23. 7℃ ,年降水量 589. 0 mm。大通县:年
均气温 3. 9~ 5. 5℃ ,≥ 0℃的年平均积温 2 140~ 2
600℃ , 平 均 日 较差 14. 7℃ , 极 端 最 低 气 温
- 19. 0℃ ,极端最高气温 26. 9℃ ,年降水量 450~
560 mm之间 , 由此可见蕨麻生长的气候条件总体
上是气温低 ,寒冷 ,日温差大 ,辐射强 ,降水虽不太丰
富但较为集中 ,主要集中于暖季的 5~ 9月 ,占全年
降水量的 79% ,正好和蕨麻的生育期 ( 4月中下旬至
10月下旬 )相吻合。
4 资源开发与保护
4. 1 资源的开发利用
4. 1. 1 生态作用 蕨麻主要依靠庞大的根系以及
生长繁殖迅速的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 ,对生长环境
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即克隆植物生长的掠夺性 ,对
于异质性的斑块环境具有较强的掠夺生长能
力 [6, 8~ 10 ]。野生状态下匍匐茎紧贴地表生长 ,茎纤
细 ,长达 1 m甚至更长 ,呈辐射状 ,匍匐茎节间 (又
称为间隔子 )长 5~ 10 cm ,节上生根形成新株 ,短期
内即能覆盖地面 ;须根系庞大 ,交错生长 ,根长为 15
~ 28 cm,在青海等高寒地区秋季时其须根中部或末
端膨大形成圆球形、纺锤形或线结状块根 ,蓄水保墒
固沙能力强。 在黑土、草甸土、高山草甸以及不同盐
渍化程度的草甸上均能正常生长发育 ;耐瘠薄 ,抗盐
碱 ,在 pH 6~ 8的环境中亦可正常生长 ;气候适应
性广泛 ,适宜生长于气候寒冷 ,日温差较大的地区 ,
耐寒 ,在冬季 - 34℃能安全越冬 ;蕨麻喜湿耐涝性
强 ,青海省 75% ~ 85%降雨量集中于 4~ 10月 ,而
这正好和鹅绒委陵菜的生长季节相吻合 ,因而 ,水分
不会成为鹅绒委陵菜生长繁殖的限制因素 ,即便遇
到干旱天气 ,蕨麻也不会死亡 ,其块根只是处于半休
眠状态。 当水分条件适宜时 ,蕨麻能够继续萌发生
长 ;块根蕨麻或匍匐茎断裂后 ,每一个断块及分株仍
然可以正常出芽繁殖 ,所以在牧区的种植不会因为
动物的践踏而死亡反而有助于其无性繁殖。 鹅绒委
陵菜在重建植被时是次生群落中一种重要的先锋草
本植物。在高海拔、气候寒冷、日温差大的条件下 ,蕨
麻可作为我国高寒地区植被恢复的首选植物材料之
一。 也可作为草坪业的用草加以利用和发展。
4. 1. 2 保健品及中草药开发 蕨麻肉质白嫩 ,略
糯 ,味甜 ,营养丰富 ,适口性强。据作者分析测定: 蕨
麻中 ,含有各种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灰分、淀粉、氨
基酸、矿质元素等 ,有滋补作用 ,无毒副作用 ,可发展
保健品及中草药。药理实验结果显示蕨麻具有提高
机体免疫力、抗疲劳、耐缺氧和止泻抑菌的作用 [11 ] ,
蕨麻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具有增
强作用 ;其块根能够显著提高对氧的利用率和耗氧
速度 [12 ] ,可用于生产军用和体育的抗缺氧食品。 蕨
麻的药用成分主要有鞣质、总黄酮等 ,全草入药 ,可
做收敛剂。蕨麻性“甘、温” ,经常大量食用 ,不上火 ,
具有生津止渴 ,健脾益胃 ,收敛止血、止咳、利痰、益
气补血的特点 ,主治吐血、下血、崩中、疟疾痈疮、脾
虚腹泻、下痢等症。 块根供药用 ,能收敛解毒 ,利尿 ,
主治水肿、腹胀、脚肿疼及腹水等症 ,可进行中草药
的加工及药物的提取。
蕨麻的根富含鞣料 ,可提取栲胶 ,作收敛剂 ;蕨
麻块根富含鞣质和总黄酮化合物 ,鹅绒委陵菜全身
都是宝 ,除块根 (蕨麻 )外 ,其嫩茎叶也富含营养物
质。据对河北产样品分析测定:每 100 g鲜样中含胡
萝卜素 4. 88 mg ,核黄素 0. 74 mg,抗坏血酸 340
mg ,每克干样含钾 25. 8 mg,钙 12. 1 mg ,镁 4. 01
mg ,磷 5. 46 mg ,钠 0. 37 mg ,铁 170μg ,锰 42μg ,锌
64μg,铜 11μg,可用于加工营养食品、饲料和春季
蔬菜。茎叶可提取黄色染料 ;早春幼嫩茎叶可作蔬
菜。
4. 2 资源的保护
4. 2. 1 严禁采挖 蕨麻在自然状态下 ,常生长于土
壤湿度较高、草本植物丰富、土质较为疏松、肥力相
对贫瘠的草地或河漫滩 ,生物量中等 ,繁殖能力旺
盛。蕨麻虽然在草原上随处可见 ,但滥采乱挖会破坏
草原植被。目前市场上蕨麻供应紧张 ,价格上涨 ,再
加之当地牧民的资源保护意识较差 ,采挖蕨麻往往
是掠夺式的 ,因此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植被的破坏 ,
从而大大降低了蕨麻的繁殖系数 ,自然资源受到了
严重破坏。蕨麻的生境群落都属于高寒草甸群落 ,植
被覆盖厚度较浅 ,而蕨麻的采挖正是对其块根进行
挖掘 ,因而造成植物根系裸露 ,植被衰退 ,水土流失
加剧 ,沙漠化进程加剧。为了保护青海省本已严重退
化的生态环境 ,为了保存人类珍贵的植物基因库 ,为
183第 2期 李军乔等:蕨麻 ( Potentilla anserina L. )自然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
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资源的利用开发 ,应
对此珍贵资源加以保护。采取各项措施及法律法规
严禁采挖蕨麻 ,封育使其在自然条件下正常生长繁
殖 ,恢复环境。
4. 2. 2 人工栽培 由于蕨麻禁采令的下达 ,市场上
蕨麻价格上涨 ,有些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
险 ,疯狂采挖 ,对植被的破坏是可想而知的。目前 ,蕨
麻完全属于野生状态 ,尚没有人工栽培 ,无序的采挖
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鉴于此 ,作者认为利
用退耕下来的土地种植蕨麻进行半野生化的栽培管
理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环境的破坏 ,而且能够提
高农民的收入。蕨麻块根每公斤 (干品 )市场价格为
20元 ,而个体大球形的可达 50~ 60元 ,按 667 m2
产 400 kg (鲜重 )计算 (大约 1. 5 kg鲜品合 0. 5 kg
干品 ) ,每 667m2净利润 2 000余元 ,品质好的效益
更高 ,如此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蕨麻具有茂盛的匍匐茎 ,因而 ,在 5月中下旬可
剪取其分株进行移栽 ,这样既不会破坏植被资源 ,又
能够保证蕨麻的人工栽培繁殖。 蕨麻的总体人工栽
培采用半野生化栽培方式 ,即不浇水 (利用天然降
水 ) ,少施或不施肥 ,少除草 ,只播种一次却可多年收
获等等。采挖后无需翻耕整地 ,只需将采挖完的土地
弄平 ,以后每年也不必再栽种 ,蕨麻的须根在春季温
度回升时自然萌发 ,其次年产量及品质不会受到任
何影响。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同时通过建立栽培基
地 ,形成产业化 ,进行种、收、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
将丰富市场 ,解决就业 ,提高经济和保护环境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
参 考 文 献:
[1 ] 青海经济植物志编写组 .青海经济植物志 [M ].西宁:青海人民
出版社 , 1978. 270- 273.
[2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经济植物志 [M ].西宁:
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87. 270- 273.
[ 3 ] 陈惠清 ,张瑞贤 ,黄璐琦 ,等 .藏药蕨麻的文献考察 [ J] .中国中
药杂志 , 2000, ( 5): 311- 312 .
[ 4 ] 张瑞贤 ,邵丽苹 ,王 敏 ,等 .藏药蕨麻经济价值和民俗意义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2000, 7( 6): 53- 54.
[5 ] 哈斯巴根 .《蒙古秘史》中的野生植物研究 [ J ].干旱区资源与环
境 , 1996, 12: 87- 94.
[ 6 ] 周华坤 ,周兴民 .鹅绒委陵菜 ( Potent illa anserina )生长特征
[ J ].西北植物学报 , 2002, 22( 1): 9- 17.
[7 ] 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青海土壤 [M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 1997. 55- 342.
[8 ]  Michael J. Hutching s, Ian K. Bradbury. Ecological Perspec-
tiv es on Clonal Perennial Herbs [ J] . Bio Science, 1997, 36:
178- 182.
[ 9]  Stuef r J F, Huber. Di fferen tial Ef fects of Light Quanti ty and
Spect ral Ligh t Quali ty on Grow th Morphology and Develop-
ment of Tw o S toloniferous Potenti lla species [ J ] . Oecologia,
1998, 117: l- 8.
[10 ]  Yu Fei-Hai , Dong Ming. Int raclonal Resource Sh aring and
Functional Speciali zation of Ramets in Response to Resource
Hetergenei ty in Th ree Stoloniferous Herbs [ J] . Acta Botani-
ca Sinica, 2002, 44( 4): 468- 473.
[ 11 ] 林 娜 ,李建荣 ,杨 滨 ,等 . 蕨麻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免疫
功能的影响 [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 1999, 6( 2): 35- 36.
[12 ] 贾守宁 ,杨 卉 .蕨麻抗缺氧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中国民族医
药杂志 , 1999, 5( 1): 37.
Preliminary study on natural resource of Potentilla anserina L.
LI Jun-qiao1, 2 , SHI Jun-tong2 , YU Qing-lan3
( 1. College of Agronomy , Northwest Sci -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
Yangling, Shaanx i 712100, China; 2. Shaanx i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Agricultue ,
X ian 716000, China; 3. Qinghai University , Xining 810016, China)
Abstract: Through systema tical investiga tions, this a rticle int roduces the current applica tion way s of
the roo t tuber o f Potentilla anserina L. , and discusses i ts dist ribntion law , adaptable g row th circumstance
and bio logica l characteristics. It may prov ide credible theory fo r ra tional protection and exploi ta tion of the
natural resource of Potentil la anserina L. .
Key words: Potent illa anserina L. ; na tural resource; biological cho racteristics; dist ribuion; applica-
tion
18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第 2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