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二次展开薄层色谱法同时分析山蜡梅中8种化合物



全 文 :[4] Hsu C P,Lin Y H,Chou C C,et al. Mechanisms of grape
seed procyanidin-induced apoptosi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cells
[J]. Anticancer Res,2009,29(1) :283-289.
[5] Shao Z H,Wojcik K R,Dossumbekova A. Grape seed proan-
thocyanidins protect cardiomyocytes from ischemia and reperfu-
sion injury via Akt-NOS signaling[J]. Cell Biochem,2009,
107(4) :697-705.
[6] Sharma S D,Meeran S M,Katiyar S K. Proanthocyanidins in-
hibit in vitro and in vivo growth of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prostaglandin E(2)and prosta-
glandin E(2)receptors[J]. Mol Cancer Ther,2010,9(3) :
569-580.
[7] Catherine T,Cyril A,Williamo M. The absorption,metabo-
lism and excretion of flavan-3-ols and procyanidins following the
ingestion of a grape seed extract by rats[J]. Brit J Nutr,
2005,94:170-181.
[8] Gonthier M P,Donovan J L,Texier O,et al. Metabolism of
dietary procyanidins in rats[J]. Free Radic Biol Med,2003,
35(8) :837-844.
[9] 黄朝晖,陆 平,孟宪军,等. 不同产地高粱的原花青素
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08,
29(9) :140-144.
[10] 李 高,陈 鹰,王瑞华. 长春西汀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
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23) :1795-1798.
二次展开薄层色谱法同时分析山蜡梅中 8 种化合物
周 斌, 程 丹, 李 洁, 崔小弟, 郑鹏武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收稿日期:2013-02-01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1275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科研项目 (Ky2012zy17)
作者简介:周 斌,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活性成分。E-mail:tju_ zhoubin@ 163. com
摘要:目的 建立二次展开薄层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蜡梅中 8 种成分。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对山蜡梅样品进行分离,第
1 次展开剂用三氯甲烷-甲醇 (9 ∶ 1,V /V) ,展距为 50 mm,第 2 次展开剂用石油醚-乙酸乙酯 (10 ∶ 1,V /V) ,展开至
100 mm,温度为室温,显色剂为 1%香草醛硫酸溶液,烘烤温度为 110 ℃,扫描波长分别为 545 nm和 606 nm。结果
桉油精的线性范围为 0. 76 ~ 11. 4 μg,r2 = 0. 990 9,精密度 RSD 为 3. 98%;β-石竹烯的线性范围为 0. 72 ~ 10. 87
μg,r2 = 0. 991 7,精密度 RSD为 1. 49%;芳樟醇的线性范围为 1. 8 ~ 18 μg,r2 = 0. 990 3,精密度 RSD 为 0. 61%。
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作为控制山蜡梅药材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山蜡梅;薄层色谱;芳樟醇;桉油精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3)12-2752-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12. 047
山蜡梅 Chimonanthus nitens Oliv. 为我国特有的蜡梅科
蜡梅属植物[1-2],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叶,主要分布于江西
德兴、婺源和安徽徽州一带山区,又名香风茶、毛山茶等,
当地民间习惯用其叶泡茶治疗感冒。药理研究表明,山蜡
梅叶具有清凉排毒、防抗感冒、防暑解暑等作用[3],其化
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4-5]、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类
等[6-8]。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呼吸道感染、手
足口病和慢性盆腔炎等[9-12]。目前对山蜡梅及其制剂的质
量控制研究报道很少[13-14],为了更好地控制山蜡梅药材及
其制剂的质量,在前期研究基础上[15],采用二次展开薄层
色谱法先分离大极性成分,第 2 次对小极性成分进行分离,
建立了同时分离分析山蜡梅中 8 种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3
个萜类化合物和 5 个极性较大的未知成分。
1 仪器与试药
G60 高效薄层板 (德国 Merck 公司) ,AS30 薄层自动
点样仪 (德国 Desaga公司) ,CD60 薄层扫描仪 (德国 De-
saga公司) ,Allegra X-15R 冷冻离心机 (美国 Beckman 公
司)。BRANSON8510E-DTH 超声仪 (美国 BRANSON 公
司) ,纯水系统 (美国 Millipore 公司) ,硅胶 G60 薄层板
(德国 Merck公司) ,薄层显色加热器及电动喷雾器 (武汉
药科技术有限公司)。
芳樟醇对照品 (批号 ALR-018N)购自 Accustandard
USA公司,桉油精 (99%,批号 A12269)购自 Alfa Aesar
公司,β-石竹烯 (98%,批号 C0796)购自 TCI 公司。甲
醇、三氯甲烷、甲酸、石油醚 (30 ~ 60 ℃)、乙酸乙酯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山蜡梅叶购自江西婺源地区,经江
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邓可众副教授鉴定为山蜡梅 Chimonan-
thus nitens oliv.,40 ℃干燥烘至恒定质量,粉碎,过筛,密
封备用。
2572
2013 年 12 月
第 35 卷 第 1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December 2013
Vol. 35 No. 12
2 方法与结果
2. 1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称取芳樟醇、桉油精和
β-石竹烯适量,置 2 mL小瓶中,用乙酸乙酯溶解,制备成
1 800 μg /mL芳樟醇,760 μg /mL桉油精,725 μg /mL β-石
竹烯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山蜡梅叶干燥样品粉末
500 mg,置试管中,加入5 mL甲醇,密封,混匀约30 s,于
室温 (25 ±2)℃下超声 (881 W,43 kHz)60 min,离心 10
min (3 500 r /min) ,取上清液置洁净干燥试管中密封备用。
2. 3 薄层色谱条件 薄层板为 Merck 板,条带宽 7 mm,
间隔 8 mm,离底端 10 mm,第 1 次以三氯甲烷-甲醇 (9 ∶
1)为展开剂,展距为 50 mm,取出晾干,第 2 次以石油
醚-乙酸乙酯 (10 ∶ 1)为展开剂,展距为 100 mm,温度为
室温,显色剂为 1%香草醛硫酸溶液,烘烤温度为 110 ℃,
扫描波长为 606 nm和 545 nm,检测方式为反射法,钨灯为
光源,狭缝大小为 0. 04 mm × 4 mm。对照品和样品的 TLC
色谱见图 1 所示,扫描色谱见图 2 所示。
S. 混合对照品 C1 ~ C5. 样品 1. 桉油精 2. β-石竹烯
3. 芳樟醇 4 ~ 8. 5 个未知成分
图 1 薄层色谱图
1. 桉油精 2. β-石竹烯 3. 芳樟醇 4 ~ 8. 5 个其他物质
图 2 对照品 (A)和样品 (B)的薄层扫描色谱
2. 4 扫描波长的选择 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0 μL 按照
2. 3 项下条件点样,展开,晾干后喷显色剂至斑点清晰,在
400 ~ 800 nm范围内对 3 个斑点进行光谱扫描,确定 β-石竹
烯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545 nm,桉油精和芳樟醇的最大吸收
波长为 606 nm。
2. 5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1、2、4、
6、8、10、1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按 2. 3 项
下方法操作展开,在 545 nm 波长下扫描 β-石竹烯,在 606
nm下扫描桉油精和芳樟醇,以峰面积为纵坐标,点样量为
横坐标,求得回归方程。桉油精为 Y = 206. 27 X + 199. 94,
r2 = 0. 990 9;β-石竹烯为 Y = 142. 71 X + 78. 29, r2 =
0. 991 7;芳樟醇为 Y = 125. 14 X + 368. 82,r2 = 0. 990 3。
3 种物质的点样量分别在 0. 76 ~ 11. 4 μg、0. 72 ~ 10. 87 μg、
1. 8 ~ 18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
2. 6 仪器精密度试验 对混合对照品斑点用薄层扫描仪连
续扫描 6 次,测定峰面积,计算桉油精、β-石竹烯和芳樟
醇的 RSD分别为 3. 98%、1. 49%和 0. 61%。
2. 7 稳定性试验 对 10 μL点样量的混合对照品斑点在 30
min内每隔 6 min扫描 1 次,测定每次的扫描峰面积,计算
桉油精、β-石竹烯和芳樟醇的 RSD 分别为 2. 03%、2. 97%
和 3. 26%。结果表明,显色之后的 3 种物质斑点在 30 min
之内稳定性很好。
2. 8 重复性试验 分别精密称取 6 份山蜡梅药材粉末,按
照上述的样品处理方法处理,点样于同一薄层板上,展开,
显色后薄层扫描,计算峰面积,桉油精、β-石竹烯和芳樟
醇的 RSD分别为 2. 69%、4. 37%和 3. 18%。
2. 9 回收率试验 在每个对照品的线性范围内,取高浓度
(120%)、中间浓度 (100%)和低浓度 (80%)3 个浓度,
每个浓度分别吸取 3 个样品点于同一薄层板上,按照 2. 3
项下操作,计算回收率和 RSD,结果见表 1 所示。
表 1 回收率试验结果 (n =3)
对照品
检测回收率 /%(RSD /%)
低浓度 中浓度 高浓度
芳樟醇 109. 78(1. 87) 95. 8(2. 93) 97. 5(2. 03)
β-石竹烯 96. 7(3. 62) 90. 7(2. 18) 86. 1(3. 25)
桉油精 82. 3(2. 65) 93. 4(3. 98) 87. 6(4. 12)
2. 10 样品测定 应用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定量分析山蜡
梅叶中已知 3 种萜类化合物的量,以芳樟醇作为基准,计
算出其他 5 个未知化合物的相对含有量,结果见表 2 所示。
3 讨论
在进行薄层色谱分离优化时,分别考察了乙酸乙酯-甲
酸-水 (8 ∶ 1 ∶ 1、7 ∶ 1. 5 ∶ 1. 5)、乙酸乙酯-甲醇 (7 ∶ 3、
8 ∶ 2)为首次展开剂,展开分析山蜡梅叶中大极性的化合
物,再用石油醚-乙酸乙酯 (9 ∶ 1、10 ∶ 1、15 ∶ 1)为二次
展开剂,来展开分离萜类化合物。经比较各次不同展开剂
及斑点分离情况,最终确定三氯甲烷-甲醇 (9 ∶ 1)为首次
展开剂,展距为 50 mm,石油醚-乙酸乙酯 (10 ∶ 1)为二次
3572
2013 年 12 月
第 35 卷 第 1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December 2013
Vol. 35 No. 12
表 2 5 批山蜡梅药材中 8 种化合物的量
样品
各化合物含有量 /(mg·g - 1) (RSD /%)
桉油精 β-石竹烯 芳樟醇 化合物 4 化合物 5 化合物 6 化合物 7 化合物 8
1 0. 56(2. 52) 0. 53(3. 18) 2. 85(1. 29) 0. 13(2. 67) 1. 50(1. 89) 0. 22(3. 38) 0. 06(3. 26) 1. 32(1. 98)
2 0. 63(3. 16) 0. 51(2. 62) 3. 32(1. 78) 0. 16(3. 35) 1. 75(1. 97) 0. 25(3. 57) 0. 07(4. 12) 1. 53(2. 07)
3 0. 49(2. 81) 0. 44(2. 95) 2. 49(1. 65) 0. 12(3. 29) 1. 31(2. 12) 0. 19(3. 29) 0. 06(3. 83) 1. 15(2. 53)
4 0. 63(3. 06) 0. 50(3. 27) 3. 24(2. 07) 0. 15(2. 48) 1. 70(2. 35) 0. 24(2. 99) 0. 07(3. 79) 1. 49(1. 45)
5 0. 55(2. 29) 0. 47(2. 58) 3. 63(2. 23) 0. 17(2. 69) 1. 91(1. 78) 0. 27(2. 86) 0. 08(4. 06) 1. 68(1. 88)
展开剂,展距为 100 mm,药材中不同极性的物质在同一薄
层板上能获得很好的分离。
本实验中比较了 10%硫酸乙醇和 1%香草醛硫酸溶液
显色,发现后者显色更加灵敏,色彩更丰富。显色时可用
浸渍法、喷雾法。前者虽然完全,均一,但因显色剂含有
硫酸,加热后,板面发黄,而且桉油精看不到斑点,故采
用喷雾法较好。
通过二次展开薄层色谱方法,建立山蜡梅药材的薄层
色谱多成分分析,同时定量分析 3 种已知化合物和 5 种未
知化合物的量,能直观地评价药材的品质,且方法简捷,
经济,可以用来控制山蜡梅药材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延军,张 冰,林石狮,等. 江西三清山优势种群钩锥-
山蜡梅群落研究[J]. 广西植物,2011,31(1) :70-74.
[2] 曾宪锋,邱贺媛. 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
[J]. 西北植物学报,2010,30(1) :205-207.
[3] 张尊敬,刘忠达. 山腊梅的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近况[J].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 (11) :849-850.
[4] 詹忠根,徐 程. 山蜡梅叶挥发油化学成分析[J]. 药物分
析杂志,2006,26(8) :1168-1170.
[5] 徐年军,白海波,严小军,等. 山腊梅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J]. 分析测试学报,2006,25(1) :90-93.
[6] 肖炳坤,刘耀明,冯淑香,等.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I) [J]. 中草药,2005,36(2) :187-189.
[7] 舒任庚,李莎莎,胡浩武,等. 山蜡梅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5) :1134-1135.
[8] 孙丽仁,何明珍,冯育林,等. 山蜡梅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J]. 中草药,2009,40(8) :1214-1216.
[9] 张 辉,沙丽颖,郭海燕,等. 山腊梅叶颗粒剂治疗小儿
风热感冒 89 例体会[J]. 山东医药,2008,48(31) :37.
[10] 田 琳,张立明,董春晓. 山腊梅叶颗粒治疗儿童急性上
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
(12) :57.
[11] 王爱晖. 山蜡梅叶颗粒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J]. 医学
信息,2011,24(4) :1517.
[12] 江伟华,杨林波,徐旭群. 山腊梅灌肠剂治疗慢性盆腔炎
74 例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08,43 (7) :
402-403.
[13] 李诒光,卢建中,陈 杰,等. 江西道地药材山蜡梅叶质
量标准的研究[J]. 中草药,2010,41 (5) :836-838.
[14] 白会强,蔡少华,徐 亮,等. HPLC法测定山蜡梅中东莨菪
素、槲皮素、夏蜡梅碱[J]. 中草药,2010,41(3):486-487.
[15] Zhou Bin,Tan Miao,Lu Jingfeng,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
nation of five active compounds in chimonanthus nitens by doub-
le-development HPTLC and scanning densitometry[J]. Chem
Cent J,2012,6(1) :46.
舒康平喘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李 阳, 韩 涛, 景 明, 吴红彦, 赵 磊, 余晓晖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高校中 (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收稿日期:2013-02-11
作者简介:李 阳 (1977—) ,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摘要:目的 建立舒康平喘胶囊 (威灵仙、仙鹤草、桔梗、地龙)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分别
以对照品或对照药材为对照,对舒康平喘胶囊中的威灵仙、仙鹤草、桔梗及地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4 个薄层色谱
的供试品色谱均分离良好、斑点清晰,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对应位置上,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定性鉴别方法
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胶囊质量控制指标。
关键词:舒康平喘胶囊;薄层色谱
中图分类号:R927. 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3)12-2754-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3. 12. 048
4572
2013 年 12 月
第 35 卷 第 12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December 2013
Vol. 35 No.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