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毛青冈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全 文 :第 16 卷 第 3 期
1 4 9 9年 9月
云 南大学学报 ( 白然科学版 )
Jo u r n a lo f Y u n n a n U ni v e r s 一t y
V o l
.
1 6 N 0 3
1 9 94
黄毛青冈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江、
党承林 吴 兆 录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 6 500 91 , 昆明 )
张 泽
(云南省富民县林业局 , 6 5 0 4 0 , 富民 )
摘要 黄 毛 青 冈 群 落是淇 中半湿 润 常绿 阔 叶林 的 另一 个群 落 类型 . 群 落 的 总生 物 量 为
x 3 5
.
9 09 t / h m Z
, 其 中树干 占 4 8 3 6 0, , 枝 占 1 5 4 4 0, , 叶 占 4 . 5 1% , 根 占 2 7 . 7 6% , 调 落 量 占
3
.
93 %
. 群 落 的 活 生 物 量 为 13 0 . 56 9 t / h m Z , 优 势 种 黄 毛 青 冈 占 53 , 5% , 其 它标 类 占
1 6
.
58 %
, 其它常绿阔叶树 占 18 . 28 % , 落 叶树 占 7 .巧% , 灌木 占 3 . 8 % , 草本植物占 0 . 16 % .
关键词 生物量 , 元 江拷 , 半湿 润 常绿阔 叶林
以黄毛青冈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 , 通常 分布在 1 9 0 一 2 5 0 0 m 的 阳坡和干坡上 . 在调查区 , 黄毛青
冈与云南松混交形成松栋混交林 . 黄毛青冈叶片质硬 , 叶背具密毛 , 树皮粗厚 , 旱生特点明显 . 母岩为沙
页岩 , 山地森林棕色红壤 , 土层浅薄且板结 .
1 群落学特征
黄毛 青冈 群落的调查地 为富 民县赤鹭 乡老偏 山 , 位于北纬 25 “ 19 / , 东经 10 2 “ 3 ` , 海拔
2 30 m
. 样地调查面积 0 . 12 h m Z , 坡向 s E 70 。 , 坡度 30 “ . 现存的黄毛青冈群落是 20 余年 前被砍伐
后重新更新起来的森林 , 林内残留有少量大树 . 黄毛青冈群落地处较干旱的阳坡上 . 同样 , 黄毛青冈群落
也可分为以 下四个层次 . 乔木上层高 巧 m , 层盖度 80 % , 胸径 12 一 16 c m . 该层的优势种为黄毛青冈
( yC cl ob
a
la on sP is de la
v
ay i)
、 次为乳状石 栋 , 伴生种有灰背栋 , 以及落叶种 类锐 齿榭栋 ( Q ue r cu 、
a
l i
e n a 、 a r . a c u t e s e r r a t a ) , 混生有一定数量的 云南松 ( 尸 in u s y u n n a n e n s is ) . 乔 木下层高 4 一 10 m , 胸
径 2 一 12 。m , 层盖度 60 % . 除上层树种外 , 常见种类有绣叶杜鹃 、 披针叶米饭花 ( L y on ia va al 扣 lia
v a r
.
la n e e o la r a )
、 马樱花 ( 尺人。如 de n dr o n de la v叮 i ) 等 . 灌木层高 l一 Z m , 层盖度 10 % , 高矮不 一 , 种
类组成复杂 . 除乔木种的幼树外 , 常见的 灌木种类有矮杨梅 、 乌鸦果 ( va c iin u m 户ag ile ) 、 野 把 子
( E hls olt iz
a :
ug
u ot sa ) 等 . 草本层 0 . 1一 o . 3 m , 层盖度不到 1% . 种类多而稀散 , 常见种类有光茎茜草 、
沿阶草 、 心叶兔儿风 ( A isn l ia ea b o n at il) 、 宽穗兔儿 风 ( A . lr 少7口 r a) 等 . 生物量测定方法略 , 详见
文献 〔 ’一 3〕 .
2 乔木层生物量
由样木组建的 3个树种的生物量最优回 归模型见表 】. 群落中的元江拷 、 乳状石栋 、 锈叶杜鹃等树种
的生物量采用元江拷群落相应的模型来计算 .
2
.
1 乔木层生物量的径级分布
黄毛青冈群落乔木层生物量的径级分布也是呈两端小中间大 , 但比元江拷群落更有规律 , 生物量最
大的径级为 8一 10 c m 径级 , 占 1 / 5以上 (表 2) .
黄毛青冈群落的树干生物量比例先随径级增大而增加 , 10 一 12 c m 时最大 , 随后逐渐下降 ; 枝则随
飞 云南省教委基金资助项目 19 94 一 4 ~ 20 收稿
20 6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6 卷
径级增大而增加 .显然 , 树干和枝随径级变化的规律与元江拷群落基本一致 . 叶随径级增大而上升 , 根先
随径级增大而下降 , 然后又上升 . 与元江拷群落相比 , 黄毛青冈群落对应各径级的树干生物量比例较
枝比较接近 , 叶和根均比较高 .
表 1 乔木层样木的器官生物 , 优化回归模型
T a b 1
.
0 P t i m u n r e g r e s s io n m o d e l o f th e o r g a n i e b i o m a s s i n th e s a m P le
t r e e s o f t r e e la y e r fo r yC
c ot b a la n o SP is de al
v
ay i
e o m m u n i ty
种名 器官 回归方程式 相关系数 均方拟合误差 备 注
w
, = 5
.
7 7 8 5 x 1 0
一 3 ( 5
.
3 3 5 5+ D )
3
附 b = 4 . 2 6 2 4 x 一。一 3 ( 1 . 5 9 5 6+ D ) 3
W
I = 9
.
7 5 0 5 x 10
一4
( 2
.
7 7 7 5 + D )
3
砰 ; = 2 2 4 0 7 x l . 16 6 2 D
牙 。 = 2 . 3 74 3 x 一。一 4 ( 10 . 3 5 7 9+ D ) 4
w
s = 一 0
.
2 7 1 2+ 0
.
12 5 8刀 2
W b = 一 2
.
2 7 5 3+ 2刀4 4 7 In D
甲 l = 一 0 . 7 7 7 9 + 0 2 5 8 6 D
砰 r = 一 1 . 8 9 7 8+ 0 . 6 54 4 D
牙 t = 一 8 .2 7 8 4 + 2 . 9 0 4 SD
附 s = 2石 8 9 4一 5 . 2 19 5 / D
W b = 0名 3 0 9一 1 . 4 3 6 1 / D
砰 l = 一 3 . 6 2 6 3 x 10 一 2+ 1 . 2 6 1 4 x l o 一2刀 2
W
「= 0
.
3 6 3 1刀 1 5 9 3 , 士 。夕 9
甲 L= 0 2 5 9 s e x p ( 0 . 7 9 4 I D )士 0 . 3 9 6
0
.
9 9 9 2
.
0
.
9 9 7 9
.
9 5 3 1
6 8 4 5
黄毛青冈 0 . 9 9 7 9 0 .4 2 4
0乡 9 7 5 2 . 5 0 0
样木 13 株
胸径 4 2
一 2 6
.
2 c m
.
0
.
9 9 9 6 3
.
4 2 9 7
干枝叶根总
0
.
9 9 8 0 0 2 9 3 5
0乡 5 6 3 0 2 7 6 4
云南松 0月 9 1 0 0乃 9 3 9
0月 5 7 7 0 . 5 3 1 1
样木 8 株 ,
胸径 3 . 0
一 10

3 Cm
0
.
9 9 0 4 0月 8 7 8
干枝叶根总
0月6 4 5 0 . 10 8 3
0夕6 5 0 0 .0 2 9 0
披针叶米饭花 0月2 8 7 0乃 1 3 8
0月 1 8 7 0 2 5 1 4
样木 28 株 ,
胸径 2 . 0
一 4
.
6 e m
.
0
.
9 7 3 1 0 2 3 8 3
枝干叶根总
注 : D 为胸径 , D B H . ` : 尸> 以 01 , 极显著
表 2
T a b
黄毛青冈群落乔木层生物 , 的径级分布
2
.
T h e d is t f i b U t io n o f e a Ch D B H e la s s
la y e r o f yC
c l o b a al n o那 15 de al v ay i
o f th e b io m a s s i n t r e e
e o m m u n i ty %
径级
D / c m
密度
株 / 1 2 0 0 m Z 树干 枝 叶 根 占总量的叹
2~ 4 3 3 5 4 6月 5 8 . 7 8 3 . 5 2
4一 6 5 0乡 2 6 . 5 0
6~ 8
8~ 10
5 0月 4
5 2刀 2
1 1
.
2 5
12夕 9 1 2 4 1
15
.
7 5 1 3
.
3 5
1 0一 1 2 5 3 . 12 16名 l 2 1 . 2 0
1 2一 1 4
1 4~ 1 6
5 1
.
5 9
5 2
.
19
19
.
6 4 1 5
.
1 9
19
.
1 5 10
.
3 5
1 6一 1 8 5 2 2 9 19 .】2 10 . 7 7
气月呀,ú61U`Z,4n6ù气é,J11,
.
1`
1 8~ 2 0 2 2
.
5 1 3
.
18
> 2 0
4 7
.
3 3
4 2
.
6 2 2 2
.
2 4
2
.
17
2
.
7 3
6
.
6 8
4
.
19
4 3 2
4
.
9 2
4

7 9
4
.
7 0
5
.
8 0
5
.
5 8
4 2
.
1
3 5
.
1 1
2 9
.
5 8
2 7
.
34
2 5
.
7 4
2 3
.
84
2 3
.
8 7
2 3
.
8 9
2 4
.
3 6
2 9
.
5 6 3
.
4 2
.2 2 乔木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
第 3 期 党承林等 : 黄毛青冈群落的 生物量研究 207
乔木上层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为 : 树干占 1 / 2 , 枝 占 1 / 5 , 叶占 .4 9 % , 根占 1 / 4 . 与元江拷群落
的乔木上层相比 , 黄毛青冈群落的树干生物量比例要低 6 % 左右 , 叶和根则较高 (表 3)
表 3 黄毛青冈群落的乔木层生物 . 的器官分布
T a b 3
.
T h e e a c h o r g a n i e d is t r i b u t i o n o f b io m a s s i n t r e e la y e r o f
yC
e l o b a la n o那 15 de la v刃 1 e o m m u n i ty t / h m Z
亚层次 树干 % 枝 % 叶 % 根 % 合计
乔木 上层 4 5 . 5 0 6 5 1 4 7 16 . 3 5 2 18 . 5 0 4 4 17 4 . 9 9 2 2 . 13 7 2 5 . 0 4 8 8 . 4 12
乔木下层 1 8万 5 9 5 0 . 3 3 4 . 6 2 7 12 . 5 5 1 . 5 37 4 . 1 7 1 2 . 15 4 3 2 . 9 6 3 6名 7 7
合 计 6 4 . 0 6 5 5 1 . 13 2 0 . 9 7 9 16 7 4 5 . 9 4 5 4 7 5 3 4 . 2 9 1 2 7 . 3 7 1 2 5 2 8 9
乔木下层的树干占 1 / 2 , 枝 占 1 / 8 , 叶占 4 . 17 % , 根占 1 / 3 . , 树干和叶的生物量比例与乔木上
层的十分接近 , 枝较低 , 根则比较高 . 从黄毛青冈群落和元江拷群落乔木层的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来看 ,
前者的乔木上层和乔木下层的树干生物量比例均低于后者 , 叶和根高于后者 , 枝比较接近 . 这是因为黄
毛青冈群落的乔木上层和乔木下层的分化还不十分明显 , 乔木下层仍处于旺盛生长的阶段 .
.2 3 乔木层生物 t 的种类分布
在乔木上层中 , 栋类的生物量占该层生物量的 82 . 6 % , 其中以黄毛青冈最高 ( 64 . 74 % ) , 次为乳状
石栋 ( 13 . 87 % ) 、 灰背栋 (3 . 31 % ) , 元江拷最低 (0 . 74 % ) . 其它常绿树种占 1 2 4 7% , 其中马樱花的
生物量较高 ( 8 . 14 % ) , 云南松比较低 ( 4 . 33% ) . 落叶树种锐齿拼栋很低 , 仅占 4 . 87 % . 相 比之下 , 乔
木上层的栋类和落叶树的生物量 比例均低于元江拷群落 .
乔木下层的株类生物量占该层生物量的 51 . 53 % , 大大低于乔木上层 , 但仍以黄毛青冈最高 , 占
35
.
81 %
, 其余几个栋类树种在 3 % 一 7 %之间 . 其它常绿树的生物量比例大大高于上层 , 占 34 . 83 % , 主
要有云南松 ( 1 .3 2 % ) 、 锈叶杜鹃 ( H . 32 % ) 和马樱花 ( 10 . 29 % ) . 落叶树的生物量占 13 . 64 % , 也明
显高于乔木上层 , 其中以披针叶米饭花最重要 ( 10 .9 3 % ) , 锐齿拼栋相当低 ( 2 . 71 % ) .
3 灌木层的生物量
黄毛青冈群落灌木层的生物量为 5 . 0 72 t / h m Z , 约为元江拷群落的 10 倍 . 生物量的器官分配与元江
拷群落十分近似 , 干和枝占 32 . 87 % , 叶占 2 . 41 % , 根占 64 . 72 % . 显然 , 无论是黄毛青冈群落还是元江
拷群落 , 其灌木层生物量分配均以根占的 比例最大 .
4 草本层的生物量
黄毛青冈群落草本层的生物量也相当低 , 为 0 . 2 08 t / h m Z , 其中叶占 26 .4 4 % , 根占 73 . 56 % .
5 枯落量
黄毛青冈群落的枯落量为 5 . 340 t / h m Z , 其中枯枝量为 1. 745 t / h m Z , 占枯落量的 咒 .6 % , 枯叶量
3
.
71 7 t/ h m
Z , 占 5 9 4 % , 果实 (栋类 ) 0 . l2 t / h m Z , 占 4 . 0 % . 黄毛青冈群落的枯立木极少 , 且多为
矮小植株 , 或者说 , 自我稀疏强度还很小 .
6 群落的活生物 t 分布
6
.
1 群落活生物 t 层次分布
黄毛青冈群落的活生物量为 130 . 5 69 t / h m Z , 其中乔木上层占 67 . 72 % , 乔木下层占 28 . 24 % , 灌木
层 占 .3 8 % , 草本层占 0 . 16 % . 显而易见 , 群落活生物量的层次分布随群落的高度而下降 . 相对而言 ,
元江拷群落的乔木上层活生物量比例较高 , 其余各层次均比黄毛青冈群落低 (表 4) .
.6 2 群落活生物 t 的器官分配
黄毛青冈群落活生物量树干占 50 . 34 % , 枝占 16 . 07 % , 叶占 .4 70 % , 根占 28 . 89 % (表 4) . 总的说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16 卷
来 , 黄毛青冈群落的树干和枝的生物量 比例要比元江拷群落低一些 , 而根和叶则高一些 .
表 4 群落的活生物量分布
T a b 4
.
T h e d 一s t r l b u t io n o f t h e l i v in g b io m a s s i n t r e e la y e r o f
yC
c l o b a la n o sP ls de la v即 1 e o m m u n i t y t / hm
层次分布 乔木 上层 % 乔木下层 %
器官分布
种类分布
8 8
.
4 12
树 干
6 5 7 3 3
优势种
70
.
4 3 9
6 7
.
72
%
5 0
.
34
%
5 6
.
2 2
3 6
.
8 7 7

2 0
.
9 7 8
2 8
.
24
%
16乃 7
%
17
.
2 8
灌木层
5
.
0 7 2

6
.
1 3 1
草本层
5
.
0 7 2
其它栋类
2 1
.
6 4 5
其它常绿树
23
.
8 6 7
3
.
8 8
%
4
.
7 0
%
1 9刀 5
3 7
.
7 2 4
落叶树
9
.
3 3 8
0
.
16
%
2 8
.
8 9
%
7 4 5
总 计
1 30
.
5 6 9
总计
1 30
.
5 6 9
总 计
12 5
.
2 8 9
.6 3 群落活生物量的种类分布
优势种黄毛青冈占 56 . 2 % , 栋类占 1 7 . 28 % , 其它常绿树占 1 9 . 05 % , 落叶树占 7 . 45 % (表 4) . 与
元江拷群落相比 , 优势种黄毛青冈的生物量比例要低一些 , 其它栋类和落叶树的生物量比例比较接近 ,
其它常绿树则比元江拷群落高 1倍多 .
7 群落的总生物量
黄 毛 青 冈 群 落 的 总 生 物量 为 135 . 9 09 t / h m Z , 其 中树 干 6 5 . 7 3 3 t / h m Z , 占 48 . 36 % ; 枝
2 0
_
9 7 8 t / h m Z
, 占 l 5 4 4 o’ ; 叶 6 . 1 3 l t / h m Z , 占 4乃 1 0, ; 根 3 7 7 2 7 t / h m Z, 占 27 . 7 6 0, ; 凋落量
5
_
3 4 o t / h m Z
, 占 3 . 9 3% .
8 结语
元江拷群落和黄毛青冈群落是滇中半湿性常绿阔叶林的主要群落类型 . 元江拷群落多分布于偏湿生
境 , 黄毛青冈群落主要分布于阳坡或干坡 . 本文研究的这两个群落的发育程度不同 , 黄毛青冈群落尚处
于中幼龄期 , 而元江拷群落已达成熟期 , 因此 , 它们的生物量分配也有所不同 . 黄毛青冈群落的生物量
为 135 . 9 0 9 t / h m Z, 元江拷群落为 269 . 7 29 t / h m Z , 前者约为后者的 l / 2 . 从生物量的层次分布看 , 黄
毛青冈群落的乔木上层生物量 比例较元江拷群落为低 , 而乔木下层 比后者高 2 . 5 倍 , 灌木层和草本层分
别高 18 倍和 8 倍 黄毛青冈群落的树干生物量 比例比元江拷群落略低 , 叶和根比后者高 , 枝比较接近 .
优势种黄毛青冈的生物量比例比元江拷约低 l 八 0 , 其它常绿阔叶树比后者高 1. 4 倍多 , 两者的其它栋类
和落叶树种十分相近 .
在生物 量分配方面 ,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黄毛青冈群落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短刺拷幼龄林也很
相似 〔 ’ 〕 , 现将黄毛青冈群落的生物量分配与年龄相当的短刺拷幼龄林作比较 .
从乔木层的生物量径级分布看 , 两个群落都呈两端小 中间大 . 或许黄毛青冈群落的年龄比短刺拷幼
龄林大 , 其生物量最大径级出现于 10 一 12 c m , 较后者 (8 一 10 c m ) 推后一个径级 . 此外 , 两个群落的
器官径级分布规律也十分相似 .
两个群落的生物量层次分布差别也不大 , 均以乔木层占绝对优势 .
黄毛青冈群落的树干生物量比例与短刺拷幼龄林几乎一样 , 前者的根生物量比例比后者高 , 而枝和
叶则低 . 黄毛青冈群落优势种的生物量比例比短刺拷群落幼龄林高 3 倍多 , 其它栋类约低 l 倍 , 其它常
绿阔叶树种约为后者的 1 / 3 , 落叶树种低 1 . 7 倍 .
参 考 文 献
1 党承林 ,
10 7
2 党承林 ,
吴兆 录 . 季风常绿阔叶短刺拷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 云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9 92 , 14 (2 ) : 95 一
吴兆录 . : 、 南松林的生物量研究 . 云南植物研究 , 19 91 , 13 ( l) : 59 一 6 4
第 3期 党承林等 : 黄毛青冈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2 0 9
3吴兆 录 , 党承林 . 刺拷和短刺拷叶被采食量的测定 . 云 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 19 9 2 , 14 ( 2) : 161 一 1 6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B i o m a s s o f
yC
e l o b a al n o sP l’s de al v ay i C o m m u n i t y
D a n g C h e n li n VV u Z h a o lu
(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l o g y a n d G e o b o t a n y
,
Y u n n a n U n iv e r s it y
,
6 500 9 1
,
K u n m in g
,
P R C )
Z h a n g Z e
( F o r e s t r y O if e e o f F u m i
n C o u n r y
,
6 504 00
,
Y u n n a n
,
P R C )
A b s t r a e t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b i o m a s s o f yC
e ot b a la n o sP is de la
v
ay i
c o m m u
n i t y o f t h e
s e
m i h u m id e
v e r g r e e n b r o a d一 le a v e d fo r e s t o f t h e e e n t r a l P a r t o f Y u n n a n P r o v i n e e a t a n
e la v a t i o n 2 3 0 o m ( 2 5
0
19

N
.
a n d 10 2

3 3

E
.
) 1
5 s t u d i e d
.
T h e e s t im
a t e d t o t a l
b i o m a s s o r e
. 滋 la v叮 1 c o m m u n i t y 15 1 3 5 . 9 0 9 t / h m Z , o r w h i e h 4 5 . 3 6 ;0 15 s t e m s ,
15
.
4 4% b r a n c h e s
, 4
.
5 1% l e a v e s
,
2 7
.
7 6% r o o t s
, a n d 3
.
9 1 % l i t t e r s
.
T h e l i v i n g b i o m
a s s
o r t h e e o m m u
n i t y 15 13 0
.
5 6 9 t / h m Z
, o r w h i c h 6 7
.
7 2 ;0 15 o v e r s t o r e y
,
2 5
.
2 4 ;0
s u b s t o r e y
,
3
.
8 8% s h r u b s l a y e r
, a n d 0
.
1 6% h e r b l a y e r
.
T h e l i v i n g b i o m
a s s p e r e e n t a g e s o f
d o m i
n a n t C
.
de la v ay i
, o t h e r o a k
, o t h e r e v e r g r e e n b r o a d 一 l e a v e d s p e e i e s , d e e id u o u s
s P e e i e s
, s h r u b s
, a n d h e r b s a r e 5 3
.
9 5%
,
16
.
5 8%
,
18
.
2 8%
, 7
.
15%
,
3
.
8 8% a n d
0
.
16 % r e s P e e t iv e ly
.
K e y w o r d s B i o m a s s
,
S e m ih u m id e v e r g r e e n b r o a d 一 le a v e d , yC
e lo b a la n o sP l’s
de la v ay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