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药与混伪品参薯的鉴别



全 文 :当代医学 2009年8月第15卷第24期总第179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 Aug. 2009,Vol.15 No.24 Issue No.179
158
ÐE
C
hinese &
W
estern M
edicine
压疮又称压迫性溃疡,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
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而导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坏死,是
长期卧床病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2003~2007年笔者用龙珠软
膏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特大、多发、渗出液多的压疮16例,疗
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8例,女8例;年龄65~80岁,
平均76岁;其中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7例,股骨骨折3例,脑
部肿瘤2例,糖尿病4例;发病部位在骶部14例,髂部14例,膝
关节8例,压疮最大的7cm×8cm×3cm,有2例深达骨头。
1.2 治疗方法 剪除腐败组织,0.9%生理盐水清洗创
面,碘伏消毒。用无菌纱布吸净创面的污血、生理盐水、渗
液。取龙珠软膏(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涂于创面上厚
约0.5cm,用紫草油纱条覆盖于龙珠软膏上引流,表面用无菌
敷料覆盖,再用透气胶布固定。渗出物多时每日换药,渗出少
时改隔日换药。
1.3 评价标准 治疗3个月判断疗效。痊愈:皮肤无破溃,
无渗出,溃疡愈合,留有色素脱失斑;显效:创面清洁,有肉芽
组织生长;好转:创面无脓苔,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无效:创面
有坏死组织,无肉芽组织生长。有效=痊愈+显效。
2 结果
16例患者中痊愈10例(62.5%),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例,
有效率为81.25%。
2.1 典型病例 患者,孙某,女,80岁。因脑出血后遗症卧
龙珠软膏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压疮16例
王晶 万志杰
[摘要] 目的 观察龙珠软膏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龙珠软膏联合紫草油纱条外用治疗压疮。结果 16例患者中痊愈10例,
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81.25%。结论 龙珠软膏联合紫草油纱条治疗压疮疗效肯定。
[关键词] 龙珠软膏;紫草油纱条;压疮
床10年。患者尾骶部、双髋部、膝关节多发压疮,在家外用紫药水
无效。于2006年来我科求治,尾骶部鸡蛋大小黑色硬痂,按下有波
动感,剪除厚痂可见黄白色脓液,呈开口小、基地大的较深溃疡。
双髋部各有两处7cm×6cm×2cm、6cm×5cm×1cm深溃疡,表面
脓液灰白色腐烂物不易剔除,恶臭。治疗20d后,溃疡面出现淡红
色肉芽组织,隔日换药。治疗3个月溃疡面全部愈合。
3 讨论
长期以来,压疮的治疗较为麻烦,患者大多有年龄较大、
营养差、免疫力低下、感染不易控制、伤口愈合慢等特点。
笔者试用中成药龙珠软膏换药,龙珠软膏中含人工麝香、人
工牛黄、珍珠、琥珀、硼砂、冰片、炉甘石,辅料有凡士林,
羊毛脂。其中麝香气味芳香,味辛,能行血分之滞,且有活血
散结,消肿止痛之效。牛黄性苦,有清热解毒之功,配以珍珠
具有收敛生肌的功效。现代药理学实验证实,珍珠含有明碳酸
钙和各种氨基酸,可参与凝血过程,减轻炎症,使细胞恢复生
理功能,加速分裂繁殖,使创面愈合,尤其对久溃不愈的溃疡
疗效肯定,具有止血抗感染、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效果。龙珠
软膏对于久溃不敛的创口具有独特祛腐生肌的功效,但对渗出
多、经久不愈的压疮疗效有限。笔者在龙珠软膏的基础上,配
合紫草油纱条,既具有活血解毒之功,又具有引流腐败物质之
效,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本方法换药简单,疗效肯定,能最
大限度地减轻压疮患者的痛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艾惠兰,黄一宪,周银珍.珍珠粉、龙珠软膏合用治疗压疮[J].
湖北中医杂志,2000,22(1):38,109.作者单位:150001 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 (王晶 万志杰)
山药,原名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具有补脾养胃、补肾涩精等功效。临床用于脾虚食少、久泄不
山药与混伪品参薯的鉴别
关晓燕 杨洁 王熙惠
[关键词] 山药;参薯;性状;显微特征;光谱鉴别;薄层;分析
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病症。近
年来,由于用药量剧增,混伪品频频出现。现鉴别如下。
1 正品
山药(药典品)药材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Dio s c or e a 作者单位:154100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关晓燕 杨洁 王熙惠)
当代医学 2009年8月第15卷第24期总第179期 Contemporary Medicine, Aug. 2009,Vol.15 No.24 Issue No.179
ÐE
C
hinese &
W
estern M
edicine
159
opposita Thunb.的干燥根茎。本品常分毛山药和光山药两种商
品规格。
1.1 性状鉴别 毛山药:呈不规则圆柱形,略弯曲而稍扁,
长15~30厘米,直径1.4~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
皱纹、斑点或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质脆易断。饮片:横
切成薄片状,呈类圆形。直径2.5~4厘米,厚1~3厘米。断面白色,
平坦,粉性。无臭,味甘,嚼之发粘。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齐
平,条匀挺直。长9~18厘米,直径1.5~3厘米。表面光滑,洁白。体
重,质坚实,不易折断。饮片:白色,粉性,颗粒状。气味,味甘淡
微酸,嚼之具粘性。
1.2 显微鉴别 将本品药材粉碎,过60目筛,用稀甘油装
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①淀粉粒众多,主要为单粒。呈椭圆
形、卵形或类圆形,直径6~17微米,长17~31微米。脐点呈点状,
飞鸟状,位于较小端,大粒可见层纹。②草酸钙针晶束众多,长
约80~240微米。③导管为具缘纹孔及网纹纹孔;一般直径为
12~48微米少为螺纹及环纹。④无石细胞。⑤导管束旁的筛管分
子复筛板上的筛域极为明显,排列成网状。⑥纤维不发达,直径14
微米,壁厚,木化。
1.3 理化鉴别
1.3.1 光谱鉴别 取粉末0.2g,加乙醇20ml,放置12h,滤
过,滤液供紫外光谱用。测定条件:扫描范围400~200nm,吸收
度量程0~2A,狭缝宽度2nm,波长标尺放大40nm/cm。结果在
(310±2)nm、(283±2)nm,(275±2)nm、(266±2)nm、(218±2)nm
处有最大吸收。
1.3.2 薄层层析 取粉末各1g,加乙醇10ml,冷浸18h,过
滤,浓缩滤液,点于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5:1)为展
开剂,展距15厘米。用10%磷钼酸的乙醇溶液作显色剂。结果在
Rf0.17处有一个亮蓝色斑点,在0.41、0.82处有2个浅蓝色斑点。
1.3.3 荧光分析 将药材放置在365nm荧光灯下,在表面
和断面均显浅蓝色荧光。
2 混伪品
参薯(非正品)来源于薯蓣科植物参薯Dioscorea alata L.的根
茎。目前本品大量出现于各药材市场与售药部门。其鉴别要点:
2.1 性状鉴别 略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圆柱形,略扁而微弯
曲,亦有掌状者。长7~24厘米,直径2~4厘米。表面浅棕色,
具棱状或不规则纵沟,常见棕褐色外皮残留。质坚实,断面白
色至淡黄色,粉性,颗粒粗糙,中心多裂隙。土腥气,味微
甜,嚼之微发粘。
饮片厚度与山药相同,边缘棕黄,有一圈明显的祆粒状突
起物。
2.2 显微鉴别 横切面 中栓鞘部位有石细胞组成的环
带。余同山药横切面。
粉末特征:①淀粉粒众多,呈类圆球形,卵形。直径8~22
微米,长14~44微米,脐点线形、飞鸟形。②石细胞呈类长圆
形、矩形,壁薄,直径20~40微米,长32~63微米。③纤维较
发达,直径16~21微米,壁厚,本化。
2.3 理化鉴别
2.3.1 紫外光谱 参著在(272±2)nm、(268±2)nm及
(220±3)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2.3.2 薄层层析 与山药相同均有一个亮蓝色斑点,
Rf=0.17,但参薯出现四个斑点,在0.41、0.82处均没出现浅蓝色
斑点。(层析图略)
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用自拟溃疡散治疗胃及十二指肠
球部溃疡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经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组织检查确诊为胃
及十1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120例。其中男96例,女24例;年龄
22~62岁,平均年龄3⒍5岁;病程1~15年,平均6.2年;胃溃疡32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2例,复合性溃疡16例。随即分为两组,
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21~64岁,平
均年龄37.2岁;病程1~14年,平均6.6年;胃溃疡16例,十二指
肠球部溃疡38例,复合性溃疡6例。对照组:男42例,女18例;
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35.9岁;病程1~16年,平均6.0年;胃
溃疡1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4例,复合性溃疡10例。中医辨证
分型:治疗组:虚寒型36例,气滞型18例,血瘀型5例,郁热型1
例;对照组:虚寒型34例,气滞型20例,血瘀型4例,郁热型2例;两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0例
巩周荣
组均以虚寒型、气滞型为主。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
克拉霉素0.25g,口服Bid,治疗2周,再口服奥美拉唑20mg,
Bid继续治疗2周。治疗组除上述治疗外加服自拟溃疡散:炙黄芪
1克、白芨1克、海螵蛸1克、煅瓦椤子1克、良姜1克、肉桂0.5
克、黄芩1克、乌梅1克、元胡1克、炙甘草1克、三七0.5克共11
味研极细末,10克/次,每日三次口服。
1.3 疗效观察 本组均为门诊患者,经胃镜检查及胃粘
膜组织检查幽门螺旋杆菌(HP),结果报告后开始服药治疗。两
组病例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后记录腹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及
副作用。疗程结束后,一周内复查胃镜,每例复查方法同治疗
前。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1)治愈:①上腹部疼痛、厌食、嗳气、
泛酸等症状消失。②胃镜检查溃疡愈合、胃粘膜组织检查HP消
失。(2)有效:①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胃镜检查溃疡面明显缩小作者单位:741000 天水市卫生学校 (巩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