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淡竹叶中3种成分的含量



全 文 :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淡竹叶中 3 种成分的含量
郭 妍, 郭晏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收稿日期:2009-06-30
作者简介:郭 妍(1984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分析。E-mail:15840951126 @ 139. com
* 通讯作者:郭晏华,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Tel:(0411)87586007 E-mail:guoyanhualnu@ sina. com
关键词:淡竹叶;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牡荆素(苷)
摘要:目的:建立 HPLC同时测定中药淡竹叶中 3 种指标性成分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和牡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AgiLent EcLipse XDB-C18(4. 6 mm × 150 mm,5 μm)色谱柱;以甲醇(A)-3%冰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
用波长切换法检测。流速:1. 0 mL /min;柱温:30 ℃。结果:香草酸在 0. 022 08 ~ 0. 110 4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反式
对香豆酸在 0. 089 2 ~ 0. 44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牡荆素在 0. 554 4 ~ 2. 77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
便,准确,所测结果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淡竹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9-1624-03
淡竹叶为禾本科草本植物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
Brongn)的干燥茎叶[1]。主产于湖南,浙江,安徽,四川等省,
是一味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的良药,对治疗热病口渴,心
烦不安,口糜舌疮,牙龈肿痛,小便赤涩淋痛,颇有疗效[2]。
淡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内酯,氨基酸和糖类等成分,其中
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脂,抗血栓,抗氧化,降糖等多种生理
活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实验测定了淡竹叶
药材中 3 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3],并比较了不同来源药材质
量优劣,为临床评价淡竹叶质量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Agilent 1100 型四元泵高效液相色谱仪、SPD-
10A紫外检测器、SHB-3 循环水多用真空泵、UV-4802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HIMADZU AY220 型电子分析天平、
HH-4 数显恒温水浴锅。
1. 2 试药 反式对香豆酸对照品由天津一方科技公司提
供,香草酸对照品(批号:110776-200402),牡荆素(苷)(批
号:111687-200501)均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本研
究收集了 15 个不同来源的淡竹叶药材,经辽宁中医药大学
李峰教授鉴定均为正品药材。甲醇为色谱纯,冰乙酸等均为
分析纯,水为重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的选择
采用 AgiLent EcLipse XDB-C18(4. 6 mm × 150 mm,5
μm)色谱柱对流动相的组成、配比、体积流量等因素进行分
析,对检测波长进行选择,确定最佳色谱条件。
2. 1. 1 流动相系统的选择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μL进
样,分别以甲醇-3% 冰乙酸水、乙腈-3% 冰乙酸水、甲醇-
0. 5%磷酸水溶液等不同浓度、不同比例的流动相系统进行
等度和梯度洗脱,比较不同洗脱条件的色谱图,选择分离效
果好,时间尽可能短的最佳色谱条件,最终确定以甲醇(A)-
3%冰乙酸(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0 mL /min;
柱温:30 ℃。见表 1。
表 1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时间 /min 甲醇 /% 3%冰乙酸 /%
0 5 95
15 10 90
22 12 88
34 16 84
45 20 80
60 25 75
2. 1. 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一定浓度的香草酸,反式对香
豆酸,牡荆素对照品置 U-301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下扫描,香
草酸在 260 nm有最大吸收,反式对香豆酸在 308 nm有最大
吸收,牡荆素在 331 nm有最大吸收,为兼顾 3 种成分在同一
色谱图上均有最大吸收,因此选用波长切换法。波长切换程
序为:0 min→260 nm、30 min→308 nm、60 min→331 nm。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牡荆素对照品适量,分
别置 10 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制得浓度为 0. 276 mg /
mL、0. 223 mg /mL、0. 231 mg /mL的对照品贮备液,备用。
2.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淡竹叶药材(过 40 目筛)1. 5 g,加入 60%乙醇
60 mL(pH = 3),加热回流 2 h,过滤。滤液蒸干,加热水 15
mL,超声使溶解,离心 10 min,转速为 3 000 r /min。取处理
好的大孔吸附树脂[4](AB-8)5 g 装入柱中(1 cm × 24 cm),
离心液以 2 BV /h 流速上样(BV 为树脂柱床体积),静吸附
20 min。先用 4 BV水冲至流出液无色,再用 5 BV 20%乙醇
冲洗至无色,然后用 5 BV 40%乙醇冲洗至无色,最后用 5
BV 60%乙醇冲洗至无色。最终收集 40%和 60%乙醇流出
4261
2010 年 9 月
第 32 卷 第 9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September 2010
Vol. 32 No. 9
液,浓缩,用 60%乙醇定容至 10 mL 量瓶中,经 0. 45 μm 微
孔滤膜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
2. 4 系统适用性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 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
录色谱图,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和牡
荆素的理论塔板数均不少于 10 000,各成分与其他峰的分离
度分别为 4. 8,1. 7,3. 2。见图 1。
A
B
图 1 混合对照品(A)和样品(B)HPLC谱图
1.香草酸 2.反式对香豆酸 3.牡荆素
2. 5 方法学考察
2. 5. 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吸取香草酸对照品贮备液
0. 1 mL,反式对香豆酸对照品 0. 5 mL,牡荆素对照品 3 mL
置同一棕色 5 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制得对照品
混合液。精密吸取 4,8,12,16,2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以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
回归,得香草酸回归方程为:Y = 6 249. 3X,r = 0. 999 3;反
式对香豆酸回归方程为Y = 9043. 7X,r = 0. 999 8;牡荆素回
归方程为 Y = 2 853. 7X,r = 0. 999 9;结果表明:香草酸在
0. 022 08 ~ 0. 110 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反式对香豆酸
在 0. 089 2 ~ 0. 446 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牡荆素在
0. 554 4 ~ 2. 77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 5. 2 精密度试验 取淡竹叶药材(1 号)供试品溶液连续
进样 5 次,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和牡
荆素峰面积的 RSD分别为 2. 2%、2. 1%和 2. 8%。结论:结
果表明,本方法精密度较好。
2. 5. 3 稳定性试验 取淡竹叶药材(1 号)供试品溶液在 0、
2、4、8、12 h分别进样分析,记录色谱峰面积,结果香草酸,反
式对香豆酸和牡荆素峰面积的 RSD 分别为 2. 9%、2. 0%和
2. 5%。结论:结果表明,样品在本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2. 5. 4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淡竹叶药材(1 号)样品 5
份,按供试品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样分析,结果
RSD为香草酸 2. 9%,反式对香豆酸 2. 2%和牡荆素 2. 2%。
结论: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
2. 5. 5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药材(1 号)5 份,每份约
0. 75 g(香草酸含量 0. 040 17 mg /g,反式对香豆酸 0. 2084
mg /g,牡荆素 1. 532 mg /g)精密称定,置圆底烧瓶中,精密加
入香草酸对照品 1 mL(浓度为 0. 0276 mg /mL)、反式对香豆
酸 7 mL(浓度为 0. 0223 mg /mL)和牡荆素(浓度为 0. 231
mg /mL)5 mL,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求得平均回收
率分别为 100. 3%、100. 2%和 99. 0%;RSD 分别为 2. 5%、
2. 2%、1. 4%。结论: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较高。
2. 6 淡竹叶药材中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和牡荆素的含量
测定
取不同来源的淡竹叶药材粉末(过 40 目筛)各约 1. 5 g,
精密称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吸取各溶液 10 μL,注入高效液
相色谱仪。每个样品平行测定 5 次,计算各成分含量平均值
及 RSD。结果见表 2。
3 讨论
3. 1 本实验首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了淡竹叶药
表 2 不同来源淡竹叶中 3 种成分的含量
样品号 来源地
香草酸平均
值 /(mg /g)
香草酸
RSD /%
反式对香豆酸平
均值 /(mg /g)
反式对香豆
酸 RSD /%
牡荆素平均
值 /(mg /g)
牡荆素
RSD /%
1 湖南 0. 039 28 1. 2 0. 203 8 1. 5 1. 462 0 1. 8
2 山东 0. 028 45 1. 8 0. 161 3 2. 2 2. 371 6 1. 4
3 杭州 0. 043 01 1. 3 0. 256 2 1. 1 2. 691 5 0. 8
4 北京 0. 042 16 1. 1 0. 253 2 1. 3 1. 823 3 1. 8
5 广东 0. 041 58 1. 2 0. 190 3 2. 3 0. 987 9 2. 0
6 铁岭 0. 030 19 1. 4 0. 198 7 2. 0 1. 156 4 1. 9
7 内蒙古 0. 030 56 1. 3 0. 197 9 2. 2 1. 191 7 1. 6
8 河南 0. 043 22 1. 0 0. 189 3 2. 3 0. 463 2 2. 6
9 上海 0. 031 32 1. 9 0. 228 7 1. 7 0. 715 6 2. 3
10 江苏 0. 074 69 0. 9 0. 225 7 1. 9 1. 434 2 1. 7
11 甘肃 0. 044 54 2. 1 0. 297 1 0. 9 0. 154 5 1. 8
12 鞍山 0. 033 42 1. 8 0. 222 8 1. 6 0. 241 3 2. 5
13 沈阳 0. 032 78 1. 9 0. 161 7 2. 5 0. 178 2 2. 1
14 山西 0. 034 42 2. 1 0. 272 4 1. 4 1. 096 5 1. 8
15 大连 0. 049 01 1. 8 0. 222 5 1. 8 0. 570 8 2. 5
5261
2010 年 9 月
第 32 卷 第 9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September 2010
Vol. 32 No. 9
材中香草酸、反式对香豆酸、牡荆素 3 种指标性成分,更好地
控制了药材的质量,并且实验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
性好,为淡竹叶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3. 2 通过对照品贮备液在 200 ~ 400 nm 进行紫外波长扫
描,得出各自的紫外吸收曲线,根据相应的出峰时间确定波
长切换梯度,使 3 种成分均在最大吸收波长测定,使测定结
果更加灵敏、准确。
3. 3 本实验比较了超声提取、水浴回流提取和索式提取的
提取效果,最终确定水浴加热回流是最佳提取方法。同时通
过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和提
取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60%乙醇、60 mL、
加热回流 2 h提取效果最好。验证了提取时间过长使牡荆素
(苷)降解,提取含量并不高。考虑到 3 种成分均偏酸性,因
此加入盐酸调 pH = 3,使 3 种成分充分游离出来,便于提取
完全。
3. 4 淡竹叶药材中含较多如氨基酸,糖类等大极性成分,药
材提取液杂质较多,直接测定会影响所测成分的分离度并且
达不到基线,影响各成分的准确测定,因此采用大孔吸附树
脂除杂。本实验考察了不同极性大孔吸附树脂处理效果,比
较各经过处理的样品色谱图,最终选用 AB-8 大孔吸附树脂。
该树脂能使淡竹叶药材提取液中的杂质除去,色谱图各峰之
间分离度较好,达到基线分离,并且使所测 3 种成分损失较
少。本实验考察了该树脂对淡竹叶药材提取液的吸附与解
析能力,确定了最佳上样量、流速、所用洗脱溶剂乙醇的浓度
梯度及洗脱溶剂体积。最终收集 40%和 60%乙醇流出液,
经处理测定含量。
3. 5 从表 2 可以看出不同来源的淡竹叶 3 种指标性成分含
量差别很大,来自甘肃、上海、鞍山、沈阳的药材与其他商品
地的相比含量较低。这可能由于是受生长环境不同所致。
因此,淡竹叶应用于临床之前应对其质量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S].一部. 2005.
[2] 宋秋烨,吴启南. 中药淡竹叶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
刊,2007,25(3):526-527.
[3] 陈 泉,吴立军,王 军,等.中药淡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2,19(1):23-24.
[4] 周 媛,程 凡.大孔树脂对葛根总黄酮的吸附及分离纯化研
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3009.
断血流皂苷 A血浆浓度的自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陈娇婷1, 詹怡飞2, 王跃生3*
(1.赣南医学院药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2.湖州营养与健康产业创新中心,浙江 湖州 313000;3.国家中
药固体制剂工程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收稿日期:2009-06-05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2008A123)
作者简介:陈娇婷,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Tel:15870715767
* 通讯作者:王跃生,男,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Tel:(0791)7119638
关键词:断血流皂苷 A;血浆浓度;高效液相;自动柱切换
摘要:目的:建立断血流皂苷 A的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应用柱切换装置,预处理柱(PC):大连装 Kroma-
sil C18(20 mm ×4 mm,5 μm);预处理流动相:甲醇-水;预处理流动相流速:1. 0 mL /min;分析柱(AC):Lichrospher 100 RP-
18e(250 mm ×4 mm,5 μm);分析流动相:甲醇-0. 01 mol /mL磷酸盐缓冲液(磷酸调 pH = 3. 0)(60 ∶ 40);分析流动相流
速:0. 6 mL /min;分析柱柱温:45 ℃;检测波长:250 nm。结果:断血流皂苷 A在 15 ~ 45 μ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
系(r = 0. 999 5),净化回收率和方法回收率平均为 96. 6%和 100. 4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 10%。结论:本方法
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于血样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9-1626-03
断血流皂苷 A(clinopodiside A)为中药断血流的主要成
分,具有止血功效[1],属于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类,含量较
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柱切换技术采用切换阀连接 2 根或 2 根以上相同或不
同分离机理的色谱柱,通过改变流动相走向,在前一根色谱
柱完成被测组份与干扰杂质的分离,达到纯化与富集的目
的,在随后的色谱柱完成被测组份的测定。因此,该技术可
实现对复杂样品的直接进样分析,基本克服了以往样品前处
理复杂、繁琐且耗费试剂、人工等缺点,使得该技术在分析含
量低、干扰大、检测困难的复杂样品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同时,该技术可实现柱前、柱后、痕量富集及制备等操作,并
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2,3,4]。本实验建立断血流皂苷 A血浆
6261
2010 年 9 月
第 32 卷 第 9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September 2010
Vol. 32 N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