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高节竹丰产栽培技术
刘森勋 黄永华
(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
摘 要 高节竹具有较强的山地适应性 ,产量高 , 食用及材质性能均佳 ,是一个优良的两用小径竹品种。在生产
中加强水肥 、病虫害管理及应用覆盖保温材料等栽培技术 ,可达到丰产早产的目的 ,提高经营者经济效益。
关键词 高节竹;生物学特征;丰产栽培
随着竹业开发的兴起 ,竹业经济占林业经济的比
例越来越大 ,小径竹因其良好的食用性能及广泛的生
产用途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节竹作为小径竹的
一种 ,具有竹鞭穿透能力强 、耐干旱贫瘠土地的特点 ,
而且笋味鲜美 、竹笋粗壮 、产量高;秆质较硬 ,可用作
柄材及搭建大棚等 ,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笋材两用
品种 。
1 整地栽植
1.1 造林地选择
高节竹适生性较强 ,山地红黄壤均可栽植 ,以土
质疏松 、土层深厚 、微酸性或中性 、具有良好的灌溉条
件和排水系统的土地最为适宜 。
1.2 整 地
整地方法可分为全垦 、带状和穴状整地 3种 ,一
般尽量采用全垦整地 。在坡度较大的山地 ,为防止水
土流失 ,宜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 ,待母竹成活后 ,结合
抚育管理再进行全垦深翻。福建省一般造林地为山
地 ,以穴状整地较为适宜。一般每 667 m2 挖栽植穴
60个左右 ,规格为80 cm×80 cm×40 cm ,每穴预施腐
熟的农家肥或火烧土 。
1.3 母竹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 、胸径 4 cm左右 、节间匀称 、分枝
较低 、无病虫害母竹 ,竹龄 1 ~ 2年生为宜 ,此时的竹
鞭处于生长阶段 ,有较强的抽鞭发笋能力 ,易成林 。
1.4 栽植季节
长期以来 ,竹子的种植季节都选择在春季 。随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竹子生物学特性的认识 ,以及近
几年来种竹的生产实践 ,除三伏天和三九天外 ,其他
时间都可以种植 ,以 2 、6 、9 、11月为宜。选择适宜的
种植季节 ,既省工省力又提高成活率。种竹的最好季
节为梅雨季节 ,此时温度较高 ,湿度较大 ,一方面母竹
林当年竹笋已经采收;另一方面挖掘后竹林能马上行
鞭 ,而且发鞭速度快 ,对母竹林影响小 。母竹当年生
长的新鞭 ,次年便能出笋成竹。
1.5 栽 植
取苗时要求来鞭 20 cm ,去鞭30 cm ,带土球 ,留 3
~ 5盘枝。种植时 ,去鞭方向应留有展鞭余地。竹鞭
要与山地等高线平行 ,竹秆不要求直立。竹鞭在土中
20 ~ 25 cm为宜 ,回填土时应自下而上分层踏实 ,并将
土培成馒头型 ,约高出地面 15 ~ 20 cm ,以固定母竹避
免积水 。排水不良地块要注意开好排水沟 ,提高成活
率 。栽植后 ,应浇透水 ,再覆疏松细土 1层 。遇干旱
无雨天气 ,浇水后再覆上 40 cm ×40 cm地膜 1张 ,以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为防止风吹摇晃及风倒 ,应根据
需要设置防风架 ,打木桩固定母竹。
2 抚育管理
竹林的抚育管理 ,主要是提高竹林群体的水肥 、
光能利用率 ,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改善竹林生
长的环境条件 ,为竹林生长创造良好的土 、肥 、水 、气 、
光 、热等条件;二是调整竹林结构 ,使之充分利用环境
资源。
2.1 水分管理
母竹栽后 ,由于鞭根受到损伤 ,吸收水分的能力
减弱 ,因此种后第 1年水分的管理尤为重要 。如遇天
晴不雨 ,土地干燥 ,竹叶失水 ,必须及时进行浇水 ,浇
水以浇透为好 ,必要时应连续进行浇水。在多雨季
节 ,平地 、低洼 、地下水位高的地块 ,则应及时开沟排
水 ,以防林地积水烂鞭 。在种后第 2 、3年 ,如遇干旱 ,
特别是 7 ~ 9月份竹鞭生长与笋芽分化期 ,仍必须加
强水分管理 。
2.2 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增加土地的孔
隙度 ,提高透气性及提高土地的保水 、保肥 、保温能
力 。一般成林竹园每年 6月上旬深翻松土 1次 ,结合
施肥进行 ,深度在 15 ~ 20 cm 。深翻时应挖去部分老
鞭 ,新鞭 、壮龄鞭应尽量保护 ,同时把老竹及病竹全部
技术开发
86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 16 卷增刊
挖掉 。
2.3 施肥管理
高节竹林从土中吸收的营养元素主要有 N 、P 、
K 、Si 、Ca、Mg、Fe等元素 。N 、P 、K是竹子的主要元素 ,
需要量大 ,因此施肥主要是增施N 、P 、K 3元素 。此外
增施硅肥对提高竹笋产量也有明显的效果。
为加速成林投产 ,第 1 、2年可进行 2 次施肥 ,与
松土同时进行。施肥量掌握在复合肥每株 50 ~ 100
g ,有机肥 5 ~ 10 kg 。
第3 、4年成林后 ,采用高产施肥技术 ,以达到高
投入高产出目的 。
第1次施肥在 5 ~ 6 月份 ,称为“长鞭肥” 。因笋
期大量产笋及新竹成林 ,老竹换叶 ,竹林内部积累养
分已大量消耗。施肥以 N 、P 、K配合使用 ,采用翻施 ,
结合松土进行 。每 667 m2 施尿素 25 kg ,氯化钾 10
kg ,过磷酸钙 50 kg ,及有机肥 500 kg 。有机肥应预先
腐熟 。
第2次在 8 ~ 9月 ,称为“催笋肥” 。经前期新鞭
生长 ,大量新鞭的根密布地表层 ,此时是鞭细毛根充
分吸收养分 ,积累养分的重要时机 ,采用液体肥料泼
施 ,每 667 m2 施复混肥 30 kg 及硅肥少量 ,浓度掌握
在5%左右。
第3次在 11 ~ 12月份 ,称为“孕笋肥” 。此时由
于外界气温较低 ,竹林生长趋于缓慢 ,为了促进地下
竹笋生长 ,为来年竹笋高产提供养分打下基础 ,在 12
月份施体积大的有机肥料 。采用铺施的方法 ,将有机
肥直接铺施在竹林地表 ,利用有机肥腐熟过程中产生
的热量提高地温 ,起保暖作用 ,使来年竹笋早出高产。
每667 m2施有机肥约1 500 ~ 2 000 kg ,如有机肥料紧
张 ,可施复混肥 100 kg及硅肥结合加土进行 。
第4次在 3 ~ 4月份 ,称为“催笋肥” 。此时竹笋
生长加快 ,竹林内部大量消耗养分 ,应施以氮肥为主
的速效肥 。采用雨天撒施的方法 ,可在出笋前期和中
期分批进行。
3 覆 盖
从气候条件及生物习性方面看 ,12 月份气温开
始下降 ,抑制了高节竹生长 ,此时进行覆盖 ,提高了竹
林地下温度 ,促进竹笋继续生长。而且通过覆盖保温
材料 ,促进高节竹尽早出笋 ,满足春节前后市场需要 ,
提高经济效益。
3.1 覆盖物选择
可选用竹叶 、谷壳 、稻草 、木屑及当地资源如竹凉
席的下脚料等覆盖材料。据浙江有关材料表明 ,覆盖
竹叶后 ,竹林地面增温明显 ,2月0℃以上积温 325℃,
日平均温度 11.6℃,最低 10℃,最高 13℃,温度变化
小;而露地竹林 0℃以上积温仅为 93℃, 日平均
3.3℃,最高 8℃,最低 -2℃,温度变化大 ,覆盖竹叶
比对照(不覆盖竹叶)日增地温 8.3℃。但竹叶来源
有限 ,不能满足大规模的需求 ,现在较多使用谷壳 、木
屑等。
3.2 覆盖方法
采用双层覆盖法 ,即下层为发热层 ,上层为保温
层 。下层采用竹叶 、杂草 、稻草 、新鲜猪牛厩肥等发热
增温材料 ,可结合“孕笋肥”进行;上层采用木屑 、谷壳
等保温材料 。覆盖选择在连续降雨 2 ~ 3 d 后土壤湿
度较大时进行 ,若天气干旱 ,应浇水使林地湿润 。覆
盖前 ,首先在竹林周围每隔 1 ~ 2 m 打下长 50 cm 左
右的小木桩或竹桩 ,地上部分留 35 cm ,用塑料绳缠在
桩上将竹林围成一圈 ,再用塑料薄膜或编织袋沿绳将
竹林围住 ,最后盖发热保温材料 。
3.3 覆盖时间
11月中旬 ~ 12月上 、中旬为好 ,因为此时覆盖的
林地 ,出笋旺期刚好处在我国高消费阶段的春节。
3.4 覆盖厚度
厚度约 30 cm ,覆盖后地表温度可达 10℃以上 ,
并且可以保持 2个月以上 ,在肥水条件适宜的情况
下 ,30 ~ 40 d 即开始出笋。覆盖过薄 ,保温增温效果
不明显 ,达不到出笋的起点温度;覆盖过厚 ,虽然能显
著提早出笋 ,当年效益极好 ,但出笋过早 ,笋期提前结
束 ,母竹就不能正常留养 。因此 ,竹叶覆盖的厚度要
适中。双层覆盖法中 ,发热层 、保温层的覆盖厚度以
各 15 cm 为宜 。
3.5 间歇覆盖
覆盖栽培不应连年进行 ,应隔 1 年或 2年 ,可保
持竹林生产力的持续经营 ,并减轻病虫害的危害。
4 更 新
调整竹林结构 ,保持合理的竹密度 ,是获得竹笋
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高节竹的年龄结构要合理 , l
~ 4年生的母竹应占 70%以上 ,一般小径竹 2 、3 、4年
出笋力最强 ,5 ~ 6年后下降 ,所以 6年以上老竹应更
新 。立竹度以 600株/hm2为宜 。清理老竹宜在 6 月
份连篼挖去 。
5 虫害防治
5.1 主要虫害
(1)竹织叶野螟。俗称竹卷叶虫 ,以幼虫结虫茧
取食竹叶为害。影响竹林的正常生长 ,减少出笋量 ,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 16 卷增刊 87
造成损失 。一般每年 l ~ 4代 ,甚至有世代重叠现象。
以成熟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 ,次年 4月化蛹。
(2)蚜虫 。一般在 5 ~ 10月群集竹秆 ,吸食枝叶
上的液汁 ,并极易产生煤污病 ,影响竹子生长 ,严重的
可使竹笋产量大幅度下降。多见于阳光不足又比较
潮湿的竹林中。
5.2 防治方法
竹织叶野螟的防治可在幼虫 2龄期喷1 000倍甲
胺磷液 。蚜虫防治重在使竹林通风透光 ,减少虫口。
同时在发生初期即用 40%氧化乐果喷撒 ,其浓度为
1 000 ~ 1 500倍。
参考文献
1 彭思怡等.红哺鸡竹笋用林早出丰产技术研究.经济林研究 , 1997 ,
15(3):26~ 29
2 方伟等.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4 , 11(2):121
~ 128
(通讯地址:365000 ,福建省三明市)
水杉覆膜扦插育苗技术及效果
王鸣凤1 卫春华2 许道林2 王长辉2 沈小平2
(1 安徽省泾县小溪林场 2 泾县林业局)
在生产上水杉无性繁殖常用露地扦插育苗方法 ,
但由于存在着成活率低 、苗期管理成本较高 、苗木质
量一般 ,当年出圃率低的问题 。采用地膜覆盖扦插育
苗 ,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并显著提高苗木品质 、经
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1 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技术方法
1.1 苗地选择与插床建造
圃地选择地势平坦 、交通便利 、背风向阳 、排灌条
件较好地点 ,以土壤肥沃 、土层深厚的中性至微酸性
沙质壤土为宜 。插前 1个月圃地经深翻30 cm以上 ,
做到“三犁三耙”上足基肥(复合肥 750 kg/hm2 、磷酸
二氢胺 325 kg/hm2或腐熟饼肥1 500 kg/hm2 、硫酸亚
铁30 kg/hm2)。插床做成高床成东西走向 ,床面高
25 cm、宽100 cm。精细做好苗床后 ,再筛盖一层10 cm
左右黄心土。插前3 d视苗床土壤情况灌一次平床水
(以渗湿床面为准),并用丁草胺 60 ml/677 m2对水
60 kg均匀喷洒床面 ,用地膜将整个床面覆盖好 ,四周
用泥土压严实。
1.2 扦插方法与苗期管理
(1)插穗剪制:于 3月上旬选择 1 ~ 3年生水杉母
株上生长健壮成熟枝梢做为穗条 。剪条时应选清晨
或无风阴天 ,在阴凉处用锋利剪刀剪制插穗。穗条规
格为长10 cm左右 ,粗 0.3 ~ 0.5 cm为好 ,保留 1 ~ 2个
腋芽(冬芽),插穗上端切口在距冬芽以上1 cm左右处
平截 ,下切口剪成马蹄形 ,并将剪好插穗放入盆内用
湿沙布盖上保湿 。
(2)扦插方法:插前用木签按9 cm×15 cm株行距
预先在地膜上打好插孔 ,然后扦插 ,扦插深度为穗长
的 2/3 长度 , 插后及时淋足定根水并用泥土压封
插行。
(3)苗期管理:苗床上层黄心土草籽少 ,且采用了
化学除草剂处理 ,地膜覆盖保持了苗床湿润 ,增强了
药效。药效期长达90 d 。到 6月下旬 、7月上旬苗木已
基本郁闭。苗期无需除草松土 ,管理较简单。要注意
的是在苗木展叶至郁闭前 ,需保持苗床经常湿润 ,遇
高温时 ,在中午前后对地膜淋 2 ~ 3次水或在行间覆
盖一些茅草进行降温 ,苗床干燥严重时可揭开四周地
膜灌平床水(以渗透床面为准)。为促进苗木生长 ,6
月份可用5‰尿素进行根处追肥 2 ~ 3次 ,到7月中旬
将水杉行间地膜用利刀划开去掉 ,同时追施复合肥
(10 kg/hm2)1 ~ 2次。
2 露地扦插育苗技术方法
为了比较覆膜扦插育苗效果 ,同时进行了露地扦
插育苗对比 。其选地 、整地 、做床扦插环节均与覆膜
保持一致 ,只是插后需搭遮荫棚 。苗期管理除要进行
人工辅助拔草数次并与 6月中 、下旬视杂草情况喷洒
“盖草能”1 ~ 2次(60 ml/667 m2)进行化学除草外 ,与
覆膜育保持一致 。
3 苗期观察记载
在两种苗床分别插放地温计 ,每天早晚观察记录
早春地温变化情况 。各设 3 个固定样方(1 m2)随机
标定 30株苗木 ,每隔10 d定期观察成活 、生长情况 ,
技术开发
88 林业科技开发 2002年第 16 卷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