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华丝竹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全 文 :2016.7 林木花卉
华丝竹(P.intermedius S. Y. Chen),别名露水竹、
利世竹,属禾本科大明竹属竹类植物,是中国的特有
竹类物种之一, 目前据资料报导仅分布于浙江省境
内,分布区域较为狭窄,属稀有珍贵小径竹种之列,
景宁县是该竹种的主要集中分布区域, 常见生长于
海拔 400~1 000 m溪沟路旁、疏林地带、林缘,上层有
马尾松、杉木、甜槠、苦槠和厚朴,下层有柃木、杜鹃、
石栎、铁芒萁、乌饭树和芸草等地处。 由于其鲜笋不
含涩味、味美可口、人皆喜食,且出笋期处在毛竹笋、
石竹笋之后的鲜笋淡季,长期以来受到掠夺式采笋;
因砍竹利用和其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以致华丝
竹生长生态环境变劣,开花、枯死现象趋重,生长分
布区域、资源存量趋减,根据当地林业部门调查,其
主要集中分布于该县的东坑镇、景南、雁溪等乡镇的
小区域范围,分布面积仅为 263.53 hm2,通过访问当
地老农不管是分布区域、分布面积,还是资源存量都
较以往趋减, 为了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竹种资
源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景宁县林业部门许元科等就
该县的华丝竹资源分布现状及生态生物学特性进行
了初步研究 [1]。 但据资料查询,当前针对于华丝竹的
资源保护措施、 合理开展利用、 人工栽培技术方面
的资源还未见报导。 鉴此, 笔者现以通过对华丝竹
生物学特性的初步了解, 结合借鉴其他小径竹的资
源保护、 人工栽培技术措施, 试就华丝竹的野生资
源保护和人工栽培技术做一表述, 以期为生产实践
提供参考。
1 野生资源保护
华丝竹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小径竹种, 其分布区
域较为狭小,资源储量极为稀少,我县虽是华丝竹的
重点分布地区,也仅主要分布于东坑、景南、雁溪等
乡镇的狭小区域, 现有分布面积仅有 263.53 hm2,随
着生态建设大力推进, 森林植被荫蔽度的提高;茶
叶、 水干果、 中药材和毛竹等经济林产业基地的发
展,华丝竹生长区域受到严重挤占;再加上无序掠夺
式的采笋、砍竹利用、只用不管的资源利用方式,导
致其资源日趋减少。 如不加强对华丝竹资源的保护,
将有可能导致资源枯竭。 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应认
真贯彻执行物种资源保护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充分
保护利用自然物种资源, 以维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
性为己任,在野生资源分布区内,致力通过有序限量
采集,给有限资源以扩展繁衍之生机。 针对华丝竹喜
生于溪沟路旁、山谷缓坡、混生于常绿或落叶的阔针
叶混交次生林中的生态学特性, 通过适当删除过密
乔灌木,挖除芒杆等高大恶性杂草,留养矮生杂草,
套种肥地作物实行生草栽培, 再根据栖生地肥力状
况、植被留养密度,采取适当的地力培肥措施,改变
华丝竹资源保护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作者简介:胡建荣(1978-),男,浙江景宁人,大专,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杜一新。 电话:15988071358
胡建荣 1 胡伟平 2 杜一新 2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沙湾镇农技站 景宁 323500;
2.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 景宁 323500)
摘要:华丝竹是我国特有珍贵的小径竹种,其分布区域狭小,资源藏量极为有限;可其竹笋是味美
可口的绿色食品,颇受人们青睐,市场资源极为稀有,有着很好的市场需求。 目前对其资源保护和
人工栽培技术还未见报导,缺乏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现实指导。 鉴此,笔者拟以通过对其生物
学特性的初步了解,结合参考其他小径竹的栽培技术资料及实践初步摸索,试就其野生资源保护
和人工栽培技术做一表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华丝竹;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栽培技术
276- -
林木花卉 2016.7
以往只采不抚的不良陋习, 给其创造一个栖养繁衍
的良好生境,以扩大资源藏量,保持资源永续利用。
2 人工栽培技术
华丝竹笋味美可口,属自然野生绿色食品,颇受
人们青睐,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仅凭采集稀有野生
资源,无疑难以满足日趋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通过
人工栽培,实现基地化产业发展,以扩大资源产品供
给量,有着良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2.1 种竹选挖
华丝竹造林, 快速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种竹移植
造林。 种竹应选用枝叶繁茂、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无
病虫害,且胸径约 1.5 cm的 1~2年生种株。挖掘时先
判断竹鞭走向, 一般竹子的最下盘枝条伸展方向与
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时先在种竹 50~60 cm 周围
轻轻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后,再沿种竹的来去鞭两侧
挖沟,按来鞭不短于 15 cm、去鞭不短于 25~30 cm 截
断竹鞭,带宿土球 10 kg 以上,截鞭时用具尽可能锋
利,要求截断面光滑、无撕裂,挖时不要摇动竹竿,以
免损伤与竹鞭相连的“螺丝钉”。 种竹挖起后,用锋利
的刀具削去顶部。 近距离移植的留盘枝 5~9档;外地
调入远距离移植的留盘枝 5档以下。 去梢留枝后,近
距离移植的应采取抬运或挑抬方式运输种竹, 以保
竹竿直立搬运,不可将种竹杠在肩上搬运,以免“螺
丝钉”损伤、宿土震落;长距离运输的,应用稻草等包
裹宿土土球,装卸时要注意轻拿轻放,途中应覆盖好
竹株,以尽量减少水分蒸发,将种竹安全运往栽种地
点[2]。
2.2 地块选择
华丝竹虽经长期自然选择、属自然野生物种、在
生长分布区域具有较强适应性, 但其性喜在土层较
为深厚、肥力较好的山谷缓坡处生长。 因此,进行人
工栽培、作为产业基地种植,应避免在土层浅薄、易
受严重干旱影响的地块种植, 以期为其提供适宜生
长环境、提高产出效益提供条件。
2.3 劈山整地
劈山整地一般在秋、冬季进行,以便土壤熟化,
劈山整地应根据投资水平、劳动力、林地所处位置、
造林方法及环保要求进行,一般的有:(1)全面整地:
适用于坡度<20°的地带,砍去乔灌木、高大杂草,运走
材用、薪炭用木材,将枝叶、杂草烧毁后,进行翻耕整
地。 (2)带状整地:为防水土流失,在坡度 20°~30°的
地带造林,可做带状整地,带宽可视坡度大小而定,
陡坡宜窄,缓坡宜宽,一般为 2~3 m,带状整地最好是
能整成水平带,但在局部地段,为了减少用工,也可
以自然坡度稍有起伏。 (3)块状整地:因劳动力紧张,
为了减少用工或坡度>30°地带, 可以采用块状整地,
先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后, 清除各栽
植点周围 2~3 m 的杂草树木,翻耕、挖穴、栽种三种
方式。 翻耕时,在清除树木枝叶、高大杂草后,结合深
翻 30 cm 以上,挖除清理园内石块、树根、树蔸后,挖
穴待栽种。
2.4 适时栽种
在栽后做好水分管理养护工作的情形下, 华丝
竹除了出笋期,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严寒天气外,其
余季节均可栽种, 但以每年的冬初 11 月和早春 2~
3月中旬栽种最为适宜。 种植密度应以母竹来源、基
地条件、希望成森时间等因素来确定,一般亩种植密
度为 70~100 株, 栽种时先按行株距开挖长宽各为
80 cm,深 40 cm 的种植穴,将心土、表土分别堆放于
洞穴两侧,在种植穴的底部覆垫表层肥土 10~20 cm,
与有机肥 4~5 kg或复合肥 1~1.5 kg混均耙平。 在解
去种竹宿土球包扎物后, 将种竹放入种植穴的中心
位置,顺应竹蔸形状使鞭根自然舒展,鞭根处在土中
20 cm 左右位置,先回填表土,然后回填心土,分层轻
轻压实,使鞭根与土壤紧密接触,填土至与地面持平
时浇足定根水, 再覆土高出地面 10~12 cm 的馒头
形,其上覆以稻草等覆盖物,以减少水分蒸发,如遇
干旱无雨天气,在栽后 7 d 左右再浇水一次,以便种
竹成活。
2.5 栽后园地管理
栽后园地管理是确保种竹成活,加速成林,为竹
林创建健壮生长生境条件, 提高产出效益的重要保
障,一般应注意落实如下技术环节。
2.5.1 抗旱防渍 在种竹移栽后、竹鞭长根成活前,
如遇干旱无雨天气,当土壤干燥时,应及时浇水进行
养护,即使是成活或成林后,如遇严重干旱天气,也
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做好抗旱护苗
工作。 在低洼积水处,应通过开沟排水,防止浸渍,为
竹株健康生长提供适宜的水分条件。
2.5.2 地力培肥与施肥管理 在新造竹林的 2~3 年
内,由于竹株稀疏,林地内阳光充足,地表裸露,容易
造成水土流失和杂草丛生, 可以通过林间套种矮生
豆科、绿肥、中药材作物以增加地表覆盖,通过耕种
管理达到以耕代抚目的;即使是在成林之后,也通过
277- -
2016.7 林木花卉
套种三叶草、黑麦草,覆盖砻糠、稻草、食用菌废弃菌
棒,留养矮生杂草进行生草栽培,以增进地表覆盖,
调节地表温度,培肥地力;丰富林间生物多样性,可
实行林间禽类养殖,以其喙食杂草、寻食害虫,排泄
物肥地。
竹园施肥一般均结合中耕进行, 在种竹栽种的
当年, 为提高种竹成活率, 促使竹鞭长芽, 应在 7~
8月盛夏伏旱期间,用腐熟人粪尿对水 50%或沼液水
对水 30%在竹蔸、 竹鞭附近浇施 2 次; 或用复合肥
150 g/株或饼肥 100 g/株在竹蔸西侧交替沟施 2 次;
到了 9 月中、 下旬用农家有机肥 5~7.5 kg/株或商品
有机肥 1.5~2 kg/株或饼肥 0.5 kg/株环沟施肥中耕
1次,以保顺利越冬。 在种竹栽种后的第二、三年,为
了促进成林、提早产出,应适当增加施肥量,分别于 7
月和 9 月中下旬中耕施肥 1 次。 当进入成林盛产期
后,原则上一般每年需进行 4 次施肥,第一次于早春
2 月中下旬至 3 月上旬,以速效氮肥为主,每亩用商
品有机肥 50~75 kg 或复合肥 20~25 kg+尿素 5~
7.5 kg追施长笋肥;第二次于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速
效和迟效肥配合, 每亩用商品有机 100~125 kg 或腐
熟栏粪肥 1 000~1 250 kg 或饼肥 100 kg, 结合深翻
追施发鞭肥;第三次于 9 月下旬至 10 月下旬,每亩
用商品有机肥 75~100 kg 或复合肥 25~30 kg 追施发
芽肥,以上三次施肥均应与浅耕埋鞭相结合,将肥料
翻埋入土;第四次于 11~12 月,以有机肥为主,结合
中耕, 每亩用农家有机肥 800~1 000 kg 或商品有机
肥 100 kg 或饼肥 80 kg 追施冬季发笋肥。 出于管理
成本、劳动用工限制,一年中难以进行 4 次施肥的,
至少不得少于对夏季发鞭肥和冬季发笋肥的施用。
在施肥时应根据肥料来源,林地所处位置,土壤基础
肥灵活掌握,肥力高的可少施,低的应多施;交通运
输方便的应尽量多施农家有机肥, 交通不便的林园
可用饼肥、商品有机肥、化肥配合使用,并可通过套
种白三叶草等绿肥作物,留养矮生杂草,实行竹下养
殖等方式,以增加养分投入,减少施肥投入。
2.5.3 合理留养 华丝竹人工栽培,目的在于产笋,
但为了使竹林连年丰产, 又必须每年留养一定数量
的母竹。 因此,在出笋期正确处理挖笋与留养关系,
栽培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对新母竹的留养,应根据管
理水平、土壤基础肥力、竹林结构、林间竹株分布、出
笋期病虫危害情况合理确定。 每年留养的竹株应基
本保持一致,不宜一年多留一年少留。 管理水平、基
础肥高的可以适当多留养;细小的、笋形奇异的,遭
受病虫危害的竹笋应予挖除,不予留养;竹株生长稀
疏、空隙地多的位置应适当多留养;留养的竹笋以出
笋高峰期稍后为好, 过早或过迟留养的母竹均不利
其健壮生长。 一般每年选留壮笋 200~300株,其他的
竹笋均应挖除。 同时在每年的 6月上、中旬待留养新
竹长枝放叶后,应挖除四年生等量的老竹进行更新。
亩保持立竹 600~800 株,各龄组成为一年生占 30%、
二年生占 30%、三年生占 30%、个别空旷处可留四年
生竹 5%~10%,以便竹林更新复壮。
2.5.4 竹林管护 为了降低竹株高度, 防止风倒雪
压,于 6 月挖除老竹时,以保留枝盆 15~16 档为度,
可用刀具将新留母竹顶部的枝梢削去; 随着竹林生
长的延长,地下鞭根越来越多,纵横交错的竹鞭分布
会使土壤趋向板结、通透性变差,影响竹鞭和竹笋的
生长, 一般的成林竹园应隔年结合夏季施肥进行一
次深度 25~30 cm 的深翻松土, 深翻时应挖去老鞭,
保护好新、壮鞭,其他季节则不宜深翻,结合施肥进
行浅耕即可,有条件的可结合冬季施肥,就地取材,
用塘泥、沟泥、近处表层肥土进行厚度约 5 cm 的培
土,以此为笋、竹生长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竹鞭的中
段是萌发竹笋的部位, 断点附近的侧芽则大多数萌
发竹鞭,出笋最多的是壮龄鞭,人工栽培竹林,由于
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土壤较为疏松,施肥量大,往往
会出现竹鞭生长过旺,形成大量的长鞭段,而有效发
笋鞭段占比不大;竹鞭受趋肥性影响,大部分竹鞭分
布在土壤表层,不能深入土层,出现“浮鞭”现象,针
对这些不利现象, 有必要于 8~9 月通过挖掘深约
25 cm、宽 20 cm 的土沟,将“浮鞭”置放于沟中,鞭梢
向下,先覆土 8~10 cm,逐渐踩踏压实,而后覆土至与
地面持平进行埋鞭;对过于猛长的过头鞭,以控制鞭
长约 2.5 m为度进行斩头断鞭处理,以控制竹鞭的延
伸生长,优化调节竹鞭分布,提高竹笋产出。
2.5.5 病虫防治 华丝竹属于自然野生植物, 经过
长期的自然选择, 在当地分布区域内具有较强的适
应性,在自然野生状态下,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 进
行人工栽培后,由于生长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生
境间物种指数趋向单一, 而致偶有发生的病虫害危
害程度趋向加重发生。 常见发生的病虫害有竹丝枝
病、煤污病、杆锈病,广肩小蜂、一字竹象、贺氏线盾
蚧、刚竹毒蛾、竹织叶野螟、竹笋禾夜蛾、蚜虫、金针
虫、卵圆蝽等。 实行华丝竹人工栽培,其目的是为了
278- -
林木花卉 2016.7
更多更好地生产供于食用的竹笋产品, 高产高效是
目标,产品质量安全是基本保障。 于此,在对病虫防
治实践中应致力通过适宜地块选择;改良生产条件;
合理间作套种,矮生杂草生草栽培,提高生境间生物
多样性和系统调节功能;增加有机肥投入,培肥土壤
基础肥力;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肥水运筹,平衡养分
供应;抗旱防渍适宜水分需求;搞好园林卫生,压低
病虫基数;灯诱、性诱、色板、糖醋诱杀;发现中心病
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处理;加强病虫调查,掌握病虫
发生动态,辅之以适时选用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
对口农药交替轮换用药防治等综合措施的协调应
用,将病虫发生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范围之内,以有
效实现高效产出和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元科,朱小平,刘饶,等.华丝竹资源分布现状及生态生物
学特性初步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3(2):26-28.
[2]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雷竹[M].北京:中国农业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00 kg。茄果类蔬菜如番茄、茄子、辣椒等属喜温耐肥
性蔬菜,生长期较长,追肥关键时期可多追施商品有
机肥,一般采用条状沟施,每公顷每次追施“土博士”
商品有机肥 300~450 kg。
土肥鉴定站应根据测土结果, 根据平衡配方施
肥原理和方法,为农民开出各种蔬菜的施肥建议卡,
菜农可以根据建议卡自己实行配方施肥, 也可根据
推荐配方进行施肥。
2.2 科学的施肥方法
2.2.1 基肥施用技术 在播种或移栽前先将腐熟的
有机肥和适量化肥混拌均匀, 然后均匀撒施在田面
上,立即耕翻或旋耕,条施、穴施也应深施覆土,深度
为土层内 15~20 cm。 在施用商品有机肥的过程中还
需特别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混合,否则
会使氮素挥发损失, 影响商品有机肥和化肥的使用
效果。
2.2.2 追肥技术 应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养
特性来追肥。 幼苗期应早追肥,以满足蔬菜营养临界
期对养分的需求;在蔬菜旺盛生长期(即植物营养最
大效率期) 足量追肥, 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追肥次
数,减少追肥数量。 采用土壤追施为宜,追施的肥料
不能干施在地表,以免产生肥害,要深施,条施、穴施
均可,有条件的要及时浇水;少用叶面喷肥,因氮素
在叶片表面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转化成硝酸盐,由
叶片进入蔬菜产品,造成污染。 可选取生物有机叶面
肥, 每隔 7~10 d 喷 1次,连喷 2~3 次。程铭等(2007)
研究认为,最后一次追施化肥应在收获前 30 d 进行,
特别是叶菜类,收获前 20 d 不得追施氮肥,对于连续
收获果实的蔬菜,追肥次数不得超过 4~5次。 生物肥
料最好随制随用,一般不能与化肥同时拌用,更不能
与杀菌剂同时使用。
参考文献
[1]吴焕章,郭赵娟. 蔬菜配方施肥技术[J].河南农业,2005(1):33.
[2]陈萍.三原县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杨陵: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2005.
[3]WatP.The principal of composition and utilization in practice.
Control Tech, 1995,47(4):741.
[5]张静,吴同书,朱德进,等.设施栽培蔬菜施肥中常见的问题及
改进措施[J].上海蔬菜,2007(3):76.
[6]宋志伟,张宝生.植物生产与环境[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6:218.
[7]程铭,藏壮望.浅析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施肥问题 [J].农技服
务,2007,24(6):53.
表 2 茄子施用基肥的推荐配方(单位 kg/hm2)
地区 有机肥(鲜样) 鸡粪 豆饼 复合肥(N-P-K:15-15-15) 磷酸二铵 尿素 硫酸钾
睢宁
60 000~75 000 900~1 000 800~1 000 150~200 250~300
60 000~75 000 3 000 300~400 150~200 400~460
沛县
50 000~60 000 600~750 700~900 150~200 250~300
50 000~60 000 2 000 200~300 150~200 350~400
丰县
50 000~60 000 600~750 400~600 150~200 150~200
50 000~60 000 2 000 120~200 120~150 300~400
铜山
50 000~60 000 600~750 300~500 60~120 150~200
50 000~60 000 2 000 120~200 60~120 150~200
(上接 240 页)
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