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吊丝单笋期生长特性研究



全 文 :第 2 ,咎 第 1期
1 9 9 3 年 2 月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V o l . 2 1 . N o
G u i z h o u F
o r e s t r y S e i e n e e a n d T e e h
n o l o g了 F e b 二 1 9 9 3
吊丝单笋期生长特性研究
金川 王月英
(浙 江省科学院亚 热带作物研究所 )
摘要 为探明夏秋季笋用良竹吊丝单的笋期生长特性和提高竹笋单产 , 通过多年的定 时 定位
测试 , 系统研究了该竹的林分笋期 、 竹丛 笋期 、 出笋数量的时间分布 , 发笋与母竹基础的 关 系 、
退笋规律 、 成竹规律 、 幼竹生长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节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结果 表 明 :
①笋期 15 / 6、 1兮/ l 。 , 历时 126 天 , 其中大暑至立秋为出笋盛期 , 发笋量占总数的 40 肠 。 发 笋 数
量的时间分布为偏正态 。 ②丛发笋数随竹丛的增大而增加 , r ~ 0 . 9 9 ; 株母竹发笋数随竹丛的 增大
而减少 , r = 一 0 · 7 1 1 。 以丛留母 13 、 15 株的竹笋最有利于竹笋单产的提高 。 全林的丛发笋数和株发
笋数分别为 6 . 21 和。 . 79 株 。 ⑧湿笋数与出笋数的相关系数 : ~ 。 . 7 8 3 ; 全林退笋率 14 帕 , 其中以盛期
为低 ; 退笋高度 6 c0 。 以下 , 多在 ” 、 Z o c m之间 , 占 5 4 . 1% 。 ④高生长历期 1 13 天 , 累积生 长 量 、
日均生长量分别为 8 94 . 1 、 7 . g lc m , 其中昼夜分别贡献7 . 6 呱 、 2 . 4 肠 。 生长以立秋至 白 露 期 间
为快 , 在始生长期内 , 生 一长量占 2 / 3 。 夜间生长速率是昼间的三倍多 。 ⑤高生长量 ( y ) 与 日均温
(
二 i )
, 日温差 ( x : ) 、 降雨 ( 二 : ) 间的回归方程式 为夕二 2 7 2 9 + 0 . 2 6 8二 :一 。 . 1 5 4 : : + 0 . 0 5 2二 3 ,
其中湿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 复相关 R = 。 . 4 6 3 。
关健词 吊丝单 ; 笋期 ; 生长速率 ; 多元分析
吊丝单 ( B a o b。 。 洲 ir 。一 st ir at a ) 是我国特有的优 良笋用丛生竹 夕 原 产 两 广 、 琼 . 它
具有产笋夏秋 、 笋期长达 4 个余月 、 笋体硕大 、 早产高产 . 品质优 良 ( 鲜食 、 加工 皆宜 ) 、
稳产年限和经济寿命长诸优点 , 是中南亚热带地 区极具发展前途的笋用经济竹种 。
70 年代初 夕 我们 自广州 中山大学引入该竹 4 0 株试种 , 获得成功 。 随后 , 栽 植 范 围 不
断扩展 , 现已推广至浙南 、 浙 中 8 县 ( 市 、 区 ) 。 自1 9 8 6年始 , 我们在执行省科委重点课题
“ 周年供笋技术研究 ” 的过程中 , 对该竹的笋体性能 、 生长习性 、 丰产技术及适应性做了较
为系统的测试研究 。 现将其笋期生长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夕 以供有关部门发展竹笋
生产时参考 。
试验环境与方法
试材为本所西山试验地 ( 2 5 ’ 0 1尸 N , 22 0 ’ 3 9 产 E ) 硅、 6年生吊丝单竹林 , 植距 3 x 4 m , 丛
平均立竹数 7 . 9株 。 林地海拔 60 m 、 西南向 , 水平梯带状 ; 山地黄壤 , 土深 1 · 6 m , 有 机 质
1
.
5 8呱 , p H ~ 6 . 3 ; 年均温 1 7 . 6 ℃ , 极端低温一 4 . 5 ℃ , 年降雨 16 6 7 . 5 m m 。
连续三年 , 观测样地竹林 ( 70 丛 5 52 株 ) 笋芽萌动期 、 始笋日 、 末期 ; 每隔 5 天 一 次逐
丛标识记录竹林发笋数 、 成竹数 、 退笋数和类型 , 标记发笋时间 ; 定时观测早 、 中 、 晚期破
本文于 1 9” 年 6月 二9日收到
1期 金川等 : 吊丝单笋期生长特性研究
土之样笋 03 株 , 每 日上午 ( 6 0 0 0 ) 、 下午 ( 18 : 。 0 ) 两次 , 测定其昼夜 、 日生长量及 气 象
因子 。 定位测试样竹 70 丛 , 逐丛逐次统计 .
试验结果与分析
笋期及发笋橄 t 的时间分布
2
·
1
.
1 林分笋期与发笋速率
样地竹林 自 6 月 15 日始笋至 10 月 18 日结束 , 历期 1 26 天 。 根据各阶段出笋变动趋势 , 整
个笋期可分为发笋初期 ( 6 月底前 ) 、 增进期 ( 1 / 7~ 20 / 了 ) 、 盛 期 ( 泛1 / 7 、 10 / 8 、 ) 、
递减期 ( 1 / 8 、 15 / 9 ) 和末期 ( 9月中旬以后 ) 5个阶段 。 其 中 , 初期发笋数占全期的 3 . 5呱
( p单位时间发笋速率与全期均值之比为 2 8 . 6 肠 ( 石) : 盛 期p 二 3 9 . 5肠 , 歹= 24 2 . 9 价 ; 末期
p = 4
·
4肠 , 夕” 14 · 3帕 。 各期出笋数量特征见表 l 。 可看出 , 虽然整个笋期历时 4 个余月 ,
但出笋集中在 7~ 8月上旬的增进期和盛期 ( 小暑 、 立秋 ) 40 余天时间里 , 占63 . 4肠 ; 尤其在
盛期 20 天时间里 ( 占全笋期天数 1 5 . 4 帕 ) , 出笋数约 占40 肠 。
表 1 吊丝单各出笋阶段的救 t 特征
初 期 增进阶段划分 t s、 曰 30 / 6月 、、 2 0 /期7月 盛 期2 1 / 7月、 生o / 8月 递减期 末 期、 l / s月勺一5 /。月 一6 / ,月 、 1 3 / 1 0月 1 5 / 6月、 期x s / 10月
历期 (天 ) x s 2 0 2 0 3 5 3 6 1 2 6
出笋数 1 5 1 0 4 2 7 2 12 5 1 9 4 3 5
占全期帕 ( P ) 3 . 5 2 3 . 9 3 9 . 5 2 8 . 7 4 . 4 1 0 0
发笋速率 (株 /天 ) 1 . 0 5 . 2 5 . 5 3 . 6 0 . 5 3 · 5
与均值 比较 (多 ) 2 5 . 6 14 8 . e 2 4 2 . 0 1 0 2 . 9 14 . 3 10 0
2
,
1
.
2 竹丛笋期
各竹丛间的始笋期及持续时间相差较大 , 发笋早的 6月 15 日已破土 ,迟的却推至 8月 5 日 ,
大部分于 10 、 20 / 7月始发笋 ( 占全林竹丛 4 1 . 1呱 ) ; 出笋历时长的达 105 天 、 `短的仅 5 天 ,
平均为 50 天 , 变动指数厂~ 。 . “ 。 每竹丛差不多都有一个发笋高峰 ( 一般历 经 5 ~ 10 天 ) ,
但彼此出现的时间较分散 , 从而使整体林分笋期延长 。
2
.
1
.
3 发笋数量的 时间分布
表 2
(五 ) -
项 目
(五 ) 2 (五 ) 3 (五 ) `
6 月
2 1
`、 曰 2 5 2 6护、 ` 3 0 1 1, ` 5
( 五 ) s (五 ) 。
1 5沪, ` 2 0
不同时期候发笋傲 ( 株 )
(五 ) 5 ( 丘 ) 6 ( 五 ) 7
7 月
6产、 10 1 11、 J 15 1 6口、 户 2 0 2 1八曰 2 5 Z C.、 ` 3 0
发 数 笋

4 4 2 4 1 7
5

5 3

9
3 5 2 8
8
.
0 6
.
4 ::
.
,
( 丘 ) 一o (五 )一:
8 月
1
口、 曰 5 6` 、 ` 10
3 6 3 8
8

3 8
.
7
.十Jù卜
;
尹1`J吸l(五 ) 一2 (五 ) 1 3 (五 )一s (五 ) 16 (五 )一7项 目
1 1户、 沪 15 1 6产、 20
(五 ) 1 4
8 月
2 1尸、 2 5 2 6八 ` 30 1月. 5 6、 “ 10
(五 ) 18
9 月
1 1护、 . 15
(五 ) 19 (五 ) 20 (五 ) Z x
16护、 曰 2 0 2 1内、 户2 5
2 6 / 3、 t s八 o
出 笋 数

2 6
6 O
8 2 2 1 5 1 6 8 10 5 5 匀
3 6 一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别卷
每隔 _ 5天为时间观测单元 , 记录样地出笋数 夕 见表 2 , 可看出 : 发笋数在各时间单元内
很不一致 , 高的阶段达 49 株 , 低的仅出 5 株 , 平均为 17 . 3 株 。 出笋集中分布 在 ( 五 ) 。 、
( 五 ) , : 阶段 , 期间历时不到整个笋期的 1 / 3 , 而出笋数量则 占6 . 4帕 。 发笋数的变化趋势
以高峰期 ( 五 ) : 为界限 ; 在此之前各期发笋数与时序 以 r 一 0 . 9 02 呈正相关 ,而 : 。 . 。 , ( f = 6 丫
一 。 · 8 34 ; 在此后 , 二者以 : - 一 0 . 9 51 呈负相关 , 而 r 。 · 。 , (了一 1,2 )二 0币 6 1。 说明二变量之间、
的相关达显著水平 。 通过拟合 , 出笋数量的时间分布为偏正态 , 数学期 望 E ( 二 ) 一 17 . 3 ,
标准差 各 ( 二 ) ~ 1 4 · 4 。 _
2
.
2 发笋与每竹基础的关系
出笋数 、 笋体熏与竹丛大小 、 母竹秆粗 , 年龄密切相关 。
.2 2
, l 发笋与竹丛 大小 _
竹丛的大小决定着母竹对立地环境的利用和养分平衡 , 最终影响到发笋能力 。 丛发笋数
随竹丛的增木而增加 , 相关系数 犷一 o · ” 9 0 ; 而株发笋数则随竹丛的增大而减少 , :一 O“ ` 、据公式 t一八而二泛/ 训 1二万 行相关显著性检验 , 结果 表明 : 前者 达 。 二以 01 的 极 显 著水
平 , 后者仅达 a 二 0 . 10 的显著水平 。 说明丛母竹基础对丛发笋数的影响程度深于对株母竹发
笋数的影响程 度 。 由表 3 尚可看出 : 整个样地竹林的丛平均发笋数为 6 . 21 株 , 其 中以丛母竹
株数少8株的组别发笋最多、 。 丛均发笋 14 株 : 株母竹发笋数均值。 . 7 9株 , 其中以竹丛最小的组
发笋最多 , 达 1 . 40 株 。 虑及竹丛大小与定植密度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丛发笋数和株发笋数间
的平衡 , 以丛留母 13 ~ 15 株的竹丛最有利于竹笋单产的提高 。
对丛母竹发笋数进行分组分析知 ( 见表 4 ) 竹林中丛母竹发笋 4 ~ 6株 ( 均 值 4 . 8 ) 的竹
丛最多 , 占 34 . 2 肠 , 其发笋量 占全林的 26 . 7物 。
对株母竹数进行分组分析知 ( 见表 5 ) 株母 竹发笋 在 。 . : 弋 。 . 。 9株之向的竹株最多 , 近
占 7。肠 , 其发笋量 占全林的 60 肠 *
发笋致与母竹基础的关系

母竹分 组
( 株 /丛 )
母竹 丛数
表 3
株数 丛母竹数 丛均发笋 株均发笋
1 产、 3 6 1 5 2 . 50
4 、 6 2 8 1 3 3 4 7 5
7 、 9 1 4 1 1 4 8 . 14
10八` 1 2 1 2 1 3 9 1 0 . 9 1
工3、 “ 1 5 G 8 0 1 3 。 3 3
) 16 4 7 9 1 8
·
0 0
小 计 , 、 70 5 5 2 7 . 89 -
::
3
.
5 0
3
,
9 3
6
.
0了
8

3 3
9
.
8 3
! 4 :

O公
6

2 1
::::
0

7 1
0

7 9
丛发笋数组别 母竹丛数
表 4 丛母竹发笋数组析
肠 出 笋数 均 值
引16盯8427邓士八 ` 3
4 夕、 ` 6
7
J、 曰分
10 口、 ` 1 2
1 3产、 1 5
》 1 6小计
2 4
.
3
3 4
.
2
2 4
.
3
1 1

4
2

9
2

9
1 0 0
9
.
4
2 6

7
3 0

1
1 9
.
3
6
.
2
8
.
3
10 0
2
.
4
4
.
8
7

7
1 0
.
5
1 3
.
5
1 8
6
.
2 1
,`月任咋`8夕1201勺妇,口
士期 金川等 : 吊丝草笋期、生招特性研究
2
.佗 .2 发笋 与母竹粗度
母竹是笋目荫发的初级营养源 , 秆粗度意味着能捍供笋体发育所需养分的多少 。 对于询
样年龄的母竹 ( 一年生 ) , 在侧试范围内卜秆粗每增加 1 c m , 笋芽萌发率平均增加 9 . 4 个百
分点 , 笋单体重平均增重 28 . 7帕 , 出笋数则几近不变 。
表 5 发笋与母竹粗度的关系
秆粗 ( 仁 m ) 测试 株数 笋 目 萌发数 株出笋数 笋单
( g兮重 芽萌发率( 呱 )
4产、 5
6八 ` 7
2 0
2 8
;:
6 0
6 O
2 8
3 6
出笋数 笋重 ( k g )
1 0 3
.
2 5
1 0 4
.
1 5
1 1 6
.
2 5
9 6

2 0
1
.
0 3 25 3 2
,
8
1
.
0 4 1 5 4 0 0
1
.
1 5 7 0 4 6
.
7
0
,
9 6 9 0 C I
.
0
t月人凸6110门.人1且
2
.
2
.
3 发笋与母 竹年龄的关 系
对于 已生长成熟的丛生竹 , 年龄越幼 , 芽萌发 笋能为越强 ; 1年生竹株株母竹平均发笋
1
.
7 5株 。 2年生竹株株出笋 0 . 1。 株 , 字年生为 0 . 06 株犷飞军生己失去发笋能力 。 通过竹林结
构调整 , 整个竹林一年生母竹占的比例最大 ( 40 . 4肠 ` ) , 且发笋能力最强广敌其 出 笋数 为
多 , 占全林 的 8 9 . 7帕 ; 占全林竹株 35 . 3肠的 2 年生母竹 , 其出笋数量占全林 的 8 . 7肠 : 而 3
生母竹发笋数仅占全林的 1 . 6 肠 。
2
·
3 退笋规律
2
.
3
.
1 退笋数量的 变化
退笋数受 退笋率和出笋数的双重制约 。 退笋数与出笋数 间的相关系数 : = 。 . 7 83 ; 最大值
出现在 出笋盛期 ( 见表 6 ) 。 故在 ’出笋盛期需做好疏笋工作 。
, 矛 卜
表 6 不同 `笋期退笋教
卜151、下。6小一4笋 期 初期 增进期
出 笋 数
〕丝 笋 数
占退笋总数肠
退笋率呱
末期
19
.4 9
ZU

U
1 0 4
1 4
2 3二O
1 3
.
5
盛期
17 2
18
2 9
.
5
1 0

5
递减期
12 5
l 4
2 3

0
1 1

2
1 Z
】9 . 6
6 3

2
1叩
14
.
0
2
.
3
.
2 退笋率的 变化
总退笋率为讨肠 。 退笋率与退笋数的变化趋 ’势 并 非 一致 , 其 在 `出 笋盛 期 最 低 , 仅
10
.
5肠 ; 而在初 了末期分别高达 20 . 0 转 f 6 3 . 2 肠 。
2
.
3
.
3 退笋高度的 变化
吊丝单退笋差不多全是营养退 笋 ( 仅 7沁为虫退 ) , 在 58 c m 以下时不同高度均有发生 ,
但以 。oc m 以下的退笋比例为高 , 近 占: / 3 , 尤以 · 1 0司仑流 m 间 占的比例最大 ( 54 . 1呱 ) 。 故
可把 20 c m这一高度看作能否成竹的标志 。
2
.
4 成竹规律 ` ’ 一 一比
卫 . 4 . 1 出笋时期 与成竹数量的关 系
以 5 天为时间单元 , 成竹数 ( y ) 随 出 笋 数 ( 二 ) 而 变 化 , 变 化 趋 势 近 于 一 致 ,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含 1卷
, 一 0 . 9 3 5 , y 二 2 . 1 17 + 0 . 69 9二 。 全林平均成 竹 率 为 86 肠 , 其中成竹数和成竹率均 以出笋盛
期为大 夕 各占4 1 . 2 帕 、 8 9 . 5肠 。 故须在盛期做好留母工作 ( 表 7 ) 。
表 7 不同出笋期的成竹数与成竹率
笋期 初期 增 进 期 盛期 下 降 期 术期 小 计
出 笋 数 15 1 0 4 1 7 2 1 2 5 19 4 3 5
成 竹 数 1 2 9 0 10 4 一1 1 7 3 74
占成竹总数 肠 3 . 2 2 4 . 1 4 1 . 2 2 9 . 7 1 . 8 1 00
成竹率 ( 肠 ) 5 0 . 0 8 6 . 5 8 0 . 5 8 8 . 8 3 6 . 8 7 8 6 . 0
2
.
4
,
2 ” 出笋时期与成竹质量的关 系
无论是成竹株高还是胸径均随 出笋时间的推迟而下降 。 如早期笋比末期笋的胸径 、 株高
分别增大 3 3 . 3 肠和 4 2 . 5肠 , 但在盛期前变幅不大 , 二者的下降指数仅为 5 . 3呱 、 9 . 3肠 ; 而在
盛期后 , 变化较大 , 降幅分别为 2 0 . 8 % 、 2 2 . 2帕 。 这说明留母越早 , 成竹质量越高 , 经营作
业中宜选盛期前笋株为下年度产笋母竹 。
2
.
5 笋 ~ 幼竹生长规律
2
.
5
.
1 生 长期
定株样竹 ( 20 株 ) 自7月 14 日破土至 1 1月 3 日完成高生长 , 历期 1 13 天 ; 径生 长早于 7月
2 5 日结束 , 出上后径生长期历时 1 天 , 仅相当于高生长期的 1 / 1 0 . 据高生长速率 , 整个生长
期可划分如下几个阶段 : ( 1 ) 生长初期 : 14 ~ 2 / 7 ,历期 g天 , 生长速率 G = 2 . 1 ( c m / 天 ) ;
( 2 ) 增进期 : 2 / 7~ 3 / 8 , 历时 12 天 , G ~ 6 . 1 ; ( 3 ) 高峰期 : 有两个 , 分别 处 于 3、
17 / 8

1~ 15 / 9
,
G 值分别为 12 . 3 、 14 . 2 ; 峰值的 出现 日期 及 生 长 量 分 别 为 7 / 8 月
( 14
.
o e m )

5 / 。月 ( 19 e m ) ; ( 4 ) 相对缓慢期 : 17 / 8 ~ 一/ 9 , 历时 1 5天 , 日均生长量
G = 8
.
2 e l n
;
( 5 ) 渐减期 : x s / o ~ 2 3 / 2 0 , 历时 3 5天 , G 二 7 . 3 e m ; ( 6 ) 末 期 2 3 / 1 0 、
3 / 1 1历时 1 3天 , G = 3 . o e m 。
2
.
5
.
2 生长量
①高生 沃 : 样竹平均累计生长量 8 9 4 . I c m , 其中昼间生长 2 . 4 % , 夜间生长 7 . 6帕 。 日
均生长 7 . 9 1 o m , 其中夜间 6 . 1 4 c m , 昼间平均生长 l . 7 o m 夕 即夜间生长速率比白天 要 快
2
.
47 倍 . ②径生 长 : 吊丝单竹笋破土后 , 径向生长仍在继续 , 历时 1 天停止 , 生 长 增 量
△ d二 2 . 9 3 c m ( 累计径生长量 d = 7 . 8 c9 m ) , 其中昼 间生长 53 . 2肠 夕 夜 间生长 4 6 . 8肠 。 日均
径生长 0 . 2 c7 m , 其中夜 、 昼分别生长 o . 1c2 m 、 o . 1c5 m . 径生长的这种 昼夜变化节律与高生
长迥异 。
2
.
5
.
3 昼夜 生长 比较
昼 、 夜气象因子不同 , 夏秋季夜 间的暖湿天气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 , 结果高 生 长 较
快 。 但二者在整个生长期的变化趋势十分一致 , 相关系数 r = 0 . 9 24 ,据显著性检验 ,呈密切状
态 。 特别是几个生 长阶段 , 如高峰期相对缓慢 、 增进期等都得到一致性 的吻合 。 昼 、 夜生长
关系可用回归方程 y 二 3 . 05 十 1 . 7 x5 更具体地示之 .
2
.
.5 4 生长与 气象因子的关 系
1 期 金川等 : 吊丝单笋期生长特性研究
在整个高生长期 , 逐 日测定样竹高生长量 ( y ) 以及林地 日均温 ( 二 , ) 、 日较 差 (二 : ) 、
l泽雨量 ( 二 。 ) , 求 简 相 关 : r 。 1 = 0 . 3 1 7 、 ,· 。 : = 一 。一 6 1 、 r 。 : = 0 . 0 3 5 、 r , : = 一 0 . 0 4 。 、
r : , ~ 一 。 · 2 2 7 、 几 。二 一 。 · 3 7 8 的 基 础 上 , 通 过 变 量 代 换 和 矩 阵运算 , 给出 : 复相关
r y
. 工 , 2 , 。 , 。 二 0 . 4 6 3 , 偏 相 关 r 。 : , , , 。 = o `3 0 2 , r 。 : , : , 3 = 一 0 . 1 1 1 , , 。 : · , , : = o · 0 6 , 标 准 回
归系数 b ; ` 二 0 . 2 13 , b: ` = 一 o 一 0 8 , b 3 ` = 0 . 0 3 2 , 而 r 。 . 。 ; ( f 一 , , 1 ) = 0 . 2 4 1 。 可见 ,参试的三个
气象因子对高生长的综合影响 已达显著水平 , 其中以日均温的作用效应最为 明显 , 温 差 次
之 , 雨量最微 。 三者与生长量间的回归方程为 y = 2 . 72 9 + 0 . 2 6 8二 : 一 0 . 1 84 劣 , + 0 . 03 2x 。 。
3 结 论
东 1 吊丝单 自6月中旬出笋至 10 月中下旬结束 , 历时 4个多月 . 发笋数量的时间分布为偏正
态 , 其中以小暑至立秋阶段发笋为多 , 约占全期的 60 呱 。 在笋用林的年度作业中 , 宜集中一
定的劳力在该期做好挖笋和疏笋工作 。
3
.
2 丛发笋数随竹丛的增大而增多 , 相关系数 : = 0 . 9 。 , 株母竹发笋数随竹丛的增大而 减
少 , , = 。 . 7 1 1 。 综合考虑二者以及竹丛大小与定植密度间的相互制约 , 以每丛留 13 ~ 15 株的
竹丛发笋最有利于竹笋单产的提高 。 另外 , 发笋数和笋体重与竹龄 、 秆粗存在较密切的相关
性 。 故在伐竹留母时 , 应考虑合理的丛母竹数 、 粗度及竹龄 ( 一年生比例需占90 % ) .
3
.
3 对退笋数 、 成竹率 、 成竹质量三者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综合分析知 : 应选择 盛 期笋发育
而成的壮竹为下年度产笋母竹 。
3
.
4 高生长历期 1 13 天 , 累积 、 日均生长量分别为 8 94 . 1 、 7 . 9 c1 m , 其 中夜 、 昼间分别贡献
7 7
.
6 肠 、 2 . 4 肠 。 其中以立秋 ~ 白露期间增长最快 , 在 1 / 3生长期内 , 生长量占 2 / 3 。 夜间
生长量是 白天的三倍多 , 但它们的变化趋势一致 , 均受时间进程及三主导气象因素的影响 。
温度对生长的影响最为明显 , 达极显著水平 , 而 日较差 、 雨量的作用效应相对较微 。
3
.
5 竹笋破土后 , 径 向生长仍在继续 , 历时 1 天 , 生长增益 △ d一 2 . g c3 m , 其 中 昼 间 生
长 53 · 2帕 , 夜间生长 46 . 8 % , 即径 的昼间生长速率略大于夜间 , 径生长的这种变化节律与高
生长迥异 夕 具体成因和机理有待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