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新用



全 文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版社区用药指导·络病理论与临床实践
栏目编辑:王忆卓 电话:(010)58302828-6886 美编:李响 2011年11月11日
●迅速补液。采用生理盐
水,每小时输入 1 000~2 000
ml,前4小时输入总量的1/3。
●采用小剂量(短效)胰
岛素:每小时给予每千克体
重 0.1 U 胰岛素。通常是将
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
静滴。
●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
酮体水平下降,酸中毒可自行
纠正。补碱指征:血pH<7.1,
采用等渗碳酸氢钠(1.25%~
1.4%)溶液。将5%碳酸氢钠84
ml加注射用水至300 ml,即配
成1.4%等渗溶液。
●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
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休克、心力
衰竭、肾衰竭、脑水肿等。
(上接第10版)
紧急应对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
有着密切的关系。脑梗死的主
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
定粥样斑块的破裂,而炎症可能
是 一 种 重 要 的 触 发 机 制 。
hsCRP是全身炎症反应的敏感
标志物,是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
炎性标志物,也是缺血性心脑血
管疾病预后的独立判定指标,并
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
程。研究发现,hsCRP升高可导
致动脉内膜的局部炎性反应,引
起内膜增厚和斑块破裂,导致心
脑血管疾病的发生。hsCRP能
促进黏附分子的释放,而后者又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36500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 陈健 苏文理 刘尧斌 丰小英 纪家镛 叶剑鹏 唐瑾 涂文瑞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脱落栓子可直接引起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程度
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敏感的炎性标
志物。CRP升高提示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的形成,预示着卒中几率的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本
研究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 7
月~2010年 3月本院神经内科
住院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
患者80例,其中男54例,女26
例,年龄 48~75 岁 (平均 57.2
岁)。诊断均符合第四届全国
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标准。所
有患者均经头颅 CT 和 (或)
MRI 证实,已排除明显的肝、
肾、心功能衰竭,肿瘤、风湿性
心脏病及大面积脑梗死。所有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8
例,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基
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
疗,包括给予拜阿司匹林、辛伐
他汀、马来酸桂哌齐特、依达拉
奉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
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2
粒,3次/日,连用3个月。患者
在试验期间均保持平时的生活
和饮食习惯,不应用影响血脂
代谢的药物。每月定期检测肝
功能、心肌酶学,出现不良反应
给予相应处理。
观察指标 血清hsCRP含
量的测定及颈动脉IMT检测。
统计学处理 使用 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均以均
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
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
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 清 hsCRP、IMT 比 较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
IMT 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hsCRP、IMT 均明
显降低(P<0.01,P<0.05),并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
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果
讨论
进一步启动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白
细胞黏附并穿过内皮层加速动脉
粥样硬化的发生。此外,hsCRP还
可调理天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使其为泡沫细胞所摄取,促进粥样
硬化的发展。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
化早期为脂纹改变,逐渐发展为纤
维斑块和粥样硬化斑块,若在此基
础上出现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脱
落,附壁血栓形成及继发血管狭
窄,可引起相应的血液流变学变
化,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颈动
脉作为脑动脉的上游血管,其硬化
程度与脑血流供应直接相关。有
报道证实,颈动脉斑块预测脑血管
病变的敏感性为 84%,特异性为
79%。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梗死
的机制有多种:①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不稳定、破裂、脱落的小斑块栓
塞远端血管;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
活,形成血栓;③动脉粥样硬化斑
块不断增大,导致颈动脉狭窄,使
远端的灌注压下降,分水岭区供血
不足,形成低灌注性脑梗死。如果
能阻断动脉粥样斑块及其周围的
炎性反应和脂质过氧化,恢复内皮
细胞功能,可使斑块趋于稳定,脑
梗死的发生率也会明显减少。
通心络胶囊是根据络病学说
研制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
血、通络止痛的功效,近年来广泛
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
治。基础研究表明,通心络具有
抑制炎性因子、降低内皮素、升高
一氧化氮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
用,从而减轻动脉血管壁炎性反
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管
内膜增厚。卫国等研究表明,通
心络胶囊能明显降低颈动脉
IMT和斑块体积。
本试验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
38例脑梗死伴颈动脉粥硬化患者,
治疗 3 个月后颈动脉 IMT 由
1.197± 0.191 mm 降至 0.816±
0.205 mm,对照组由治疗前的
1.206± 0.219 mm 降至 1.011±
0.205 mm,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研
究相似。表明通心络胶囊能够有效
降低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IMT。
通心络能有效干预颈动脉粥
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并可一
定程度地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
生。应用通心络胶囊能明显减低
脑梗死患者hsCRP水平及颈动
脉IMT,从而达到预防再次发生
梗死并改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
作用。鉴于通心络对稳定脑梗死
颈动脉斑块的有效作用,如能进
一步加以研究获取相关的循证医
学证据,势必能在脑梗死的二级
预防中占据相当的地位,进一步
彰显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
势,为弘扬祖国医学做出贡献。
经方新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是治疗肠
痈成脓之方,药物组成严谨,但
药少量小,尤其肠痈成脓,毒热
瘀结,恐此方难遏病势,当须大
剂量多味药,集中药效,急求速
消。诸如薏苡仁 1次量可用至
100g,附子 10g,败酱草 80g。另
外,解毒散结药不可<30g,延误
之,则正气大伤,毒漫全身有殒
命之险。
薏苡附子败酱散临床新用
▲130117长春中医药大学 陈锐 审校
功效 祛瘀排脓。
方药组成 薏苡仁 10
分,附子2分,败酱草5分。
服法与禁忌 上3味,杵
为末,取方寸匕,以水2升,煎
减半,顿服,大便当下。
方中重用薏苡仁,排脓消痈
止痛,又利肠胃;附子辛通助阳,
化痈排脓;败酱草活血排毒以消
痈肿。服药后,脓毒败血污浊之
物,从大便排出,肠痈自愈。
经方方论
经方新用
●薏苡附子败酱散配山甲
10g,皂刺15g,花粉18g,赤芍20g,
蒲公英30g,治疗化脓性阑尾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配土茯
苓30g,野菊花30g,白芷12g,蒲
医案举例
患者,男,39岁。右下腹阵
发性隐痛,仍坚持劳动,时过 7
天,腹痛加重,弯腰屈背,右下肢
屈伸不利。血常规:白细胞18×
109/L,中性 0.78,淋巴 0.22。刻
诊:痛苦面容,午后低热,舌红苔
黄腻,脉濡数。
辨证:毒热结聚,肠痈成脓。
治法:排脓解毒,化瘀消积。
方药: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组成:薏苡仁40g,附子5g,
败酱草60g,蒲公英50g,野菊花
40g,花粉 20g,山甲 12g,皂刺
15g,赤芍 15g,白芷 12g,生牡蛎
30g。1剂/日,水煎40ml,分早午
晚3次温服。
复诊:药服5剂,下腹肿痛明
显减轻,手可触摸,仍有波动感,
发热已退,硬块范围缩小,继服原
方7剂,血常规正常,肿痛消失。
按语
公 英 30g,苍 术 15g,车 前 子
30g(布包),治疗宫颈炎。
●薏苡附子败酱散加桔梗
15g,甘草 20g,鱼腥草 30g,金银
花40g,黄芩12g,花粉15g,治疗
肺化脓症。
图1 糖尿病性昏迷的社区急诊、急救处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