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施肥水平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全 文 : [收稿日期]  2006-02-16;2006-03-27修回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开发项目“贵州国际标准化草地畜牧业技术”研究与应用(2004EC000311)
 [作者简介]  赵熙贵(1959-),男 ,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站长 ,高级畜牧师 ,从事牧草种植研究与推广工作。
[ 文章编号] 1001-3601(2006)03-0114-0063-02
不同施肥水平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赵熙贵
(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 , 贵阳 550001)
  [ 摘 要]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 N肥 、P 肥 、K肥和有机肥 4因子对扁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 建立了相应的
数学模型 , 结果表明:N 肥用量在 15.98 ~ 19.02kg/667m2 、P 肥用量在 22.83 ~ 27.17 kg/ 667m2 、K 肥用量在 9.23 ~
10.69kg/667m2 、有机肥用量在 2350.77~ 2497.04 kg/ 667m2时 ,扁穗雀麦种子产量大于 192.5kg/ 667m2 ,是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关键词] 扁穗雀麦;施肥水平;种子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43 +.806 [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on Seed Yield
of Flat Brome Grass
ZHAO Xi-gui
(Guizhou Station of Forage and Fodder , Guiyang 550001 , China)
  Abstract:The quadratic reg re ssion ro tational combina tion design is adopted to investiga 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ers levels on seed yie ld o f flat brome g ras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ed y ield of plat brome g rass can be up to 192.50
kg/667m2 when 15.98 ~ 19.02 kg/667m2 of nitro gen , 22.83 ~ 27.17 kg/ 667m2 o f phosphate , 9.23 ~ 10.69 kg/667m2 o f
po tassium and 2 350.77 ~ 2490.02kg/667m2 of o rganic manure are applied by analy zing the ma thematical model.
Key words:flat brome grass;application lev el;seed yie ld
  扁穗雀麦(Bromus cathrt icus)为禾本科雀麦属
短期多年生疏丛型禾草 ,是补充冬春两季饲料短缺
的较好牧草之一 。贵州省于 20世纪 60年代初期开
始引种栽培 ,通过近 50年来的自然生长繁衍和人工
培育 ,全省各地随处可见野(逸)生的扁穗雀麦 ,现已
成为贵州省独具特色的优良地方牧草品种。为配合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贵州国际
标准化草地畜牧业技术”的实施和尽快将这一优良
牧草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探讨了不同施肥水平对扁
穗雀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贵州省草业研究所科研试验场 ,位于
东经 107°33′, 北纬 25°30′, 海拔 970m , 年均温
15℃,年降水量 1 346.7mm ,大多数集中在 5 ~ 8 月
份 ,雨热同季 ,干湿季节明显。无霜期 272 d ,年日照
时数1 336.7 h , ≥10℃积温4 538℃,极端低温-8℃,
极端高温 34℃,年相对湿度 82%。土壤为黄棕壤 ,
pH 值为 6.5 ,有机质含量为 2.25%,全氮含量为
0.161%,水解氮含量为 68.42mg/kg ,有效磷含量
为 30.45mg/kg ,速效钾含量 50mg/kg ,肥力中等 。
1.2 试验材料
扁穗雀麦种子 ,来源于贵州省草业研究所 ,肥料
为尿素 、硫酸钾 、过磷酸钙 、有机肥 。
1.3 试验设计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 ,对 N 、P 、K和有
机肥等 4个栽培因素作试验方案的设计[ 1] ,每个因
素设 5个水平 ,采用 1/2实施得 23个处理组合 ,各
试验因素变量的设计水平及编码值见表 1。每个处
理面积为 10m2(2.5m ×4m),不设重复 ,采用条播
行距 40 cm ,播种量 3 kg/667m2 ,播种期为 2004 年
11月 24日 。试验处理组合及结果见表 2 。
表 1 扁穗雀麦不同施肥水平试验因素及水平
编号
 
因素
 
水平
■j r
编码(kg/ 667m2)
1 0 -1 -r
1 尿 素 10.4 35 27.9 17.5 7.1 0
2 磷 肥 14.9 50 39.9 25.0 10.1 0
3 硫酸钾 5.9 20 15.9 10.0 4.1 0
4 有机肥 891.8 3000 2391.8 1500.0 608.2 0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立模型
根据回归最优设计的模型建立方法 ,采用四元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进行分析 ,将试验方案及产量输
入计算机 ,用 DSP 软件对试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
得出种子产量与各因子间的数学模型为:
y =200.4+6.8x 1 +3.3x2 +6.4x3 +8.8x4 -
2.0x21 -3.8x 22 -7.3x23 -0.2 x24 +1.2x1 x2 -0.6 x1 x3
+4.4x1 x4 +4.4x2 x3 -0.6x2 x4 +1.2x3 x4
式中:y 为扁穗雀麦种子产量 , x 1为 N 肥 , x2为
P 肥 , x3为 K 肥 , x4为有机肥(M)。
2.2 各因素增产效应
模型是二次效应函数 ,其基本假定是研究的肥
料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反应是先随因素数量的逐渐增
加 ,产量也随之增加;之后 ,因素数量的继续增加 ,产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 34(3):63 ~ 64 Guizhou Ag ricultural Science s
表 2 扁稗雀麦种子试验产量结果试验实施方案及试验结果
小区号
 
各因子编码
N1 P2 K3 M4
各因子实施水平
x 1 x2 x3 x4
种子产量
(kg/667m2)
1 1 1 1 1 27.9 39.9 15.9 2391.8 220.2
2 1 1 -1 -1 27.9 39.9 4.1 608.2 170.2
3 1 -1 1 -1 27.9 10.1 15.9 608.2 190.2
4 1 -1 -1 1 27.9 10.1 4.1 2391.0 210.2
5 -1 1 1 -1 7.1 39.9 15.9 608.2 185.8
6 -1 1 -1 1 7.1 39.9 4.1 2391.8 165.8
7 -1 -1 1 1 7.1 10.1 15.9 2391.8 200.2
8 -1 -1 -1 -1 7.1 10.1 4.1 608.2 180.2
9 -1.682 0 0 0 0.0 25.0 10.0 1500.0 180.2
10 1.682 0 0 0 35.0 25.0 10.0 1500.0 200.2
11 0 -1.682 0 0 17.5 0.0 10.0 1500.0 160.2
12 0 1.682 0 0 17.5 50.0 10.0 1500.0 210.2
13 0 0 -1.682 0 17.5 25.0 0.0 1500.0 170.2
14 0 0 1.682 0 17.5 25.0 20.0 1500.0 180.2
15 0 0 0 -1.682 17.5 25.0 10.0 0.0 180.2
16 0 0 0 1.682 17.5 25.0 10.0 3000.0 210.2
17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200.2
18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199.8
19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202.5
20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207.2
21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200.2
22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198.8
23 0 0 0 0 17.5 25.0 10.0 1500.0 204.6
量不但不增加反而有所降低。对模型给予不同的条
件 ,模拟在这些条件下 ,扁穗雀麦产量的变化 ,从而
实现对各因素增产效应的分析 。
2.2.1 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直观比较 由于建立模
型中使用了各因素的代码 ,模型中的各系数具相对
的独立性 ,为简便 ,直接根据一次项系数绝对值的大
小来判断各因素的重要性 。
对模型中一次项系数的作用大小比较排序为:
x4 >x1 >x3 >x2 。排序结果表明 ,本次试验中各因
素对扁穗雀麦产量的作用以有机肥最大 ,依次为 N
肥 、K 肥 ,影响最小的为 P 肥 。说明在本试验土壤
及生态条件下 ,扁穗雀麦的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中 ,除
控制好有机肥外 ,要重视 N 肥和 K肥的施用。
2.2.2 各因素主要效益分析 从模型看出 ,各因
素对扁穗雀麦产量的交互项系数有正负数 ,说明各
因素均存在一个合理数值的范围 ,超过此范围 ,对增
加产量不利 。采用固定其它因素在一个指定的数
值 ,再考虑其单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分析结果:
y=200.4+6.8x1 -2.0x21
y=200.4+3.3x2 -3.8x22
y=200.4+6.4x3 -7.3x23
y=200.4+8.8x4 -0.2x24
以上是分别将其它因素取中间水平值时 ,代入模
型后的结果。确定其目标临界值为192.5 kg/667m2 ,
大于目标产量值的275个方案中 ,在95%的分布区间
的 N肥 、P 肥 、K 肥和有机肥 4因素的频率分别为
15.98 ~ 19.02kg/667m2 、22.83 ~ 27.17kg/667m2 、
9.23 ~ 10.69kg/667m2 、2350.77 ~ 2497.04kg/667m2 。
即 N肥用量在15.98 ~ 19.02kg/667m2 、P 肥用量在
22.83 ~ 27.17kg/667m2 、 K 肥 用 量 在 9.23~
10.69kg/667m2 、 有 机 肥 用 量 在 2 350.77~
2497.04 kg/667m2时 , 扁穗 雀麦 种子产 量大于
192.5kg/667m2 ,为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3 小结
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 N肥 、P肥 、K 肥 、
有机肥各因子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进行分析 ,综合性较
好 ,系统性较强 ,试验规模较小 ,信息量大。建立的试
验因素与产草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拟合程度好 ,对模型
分析结果是:N 肥用量在15.98~ 19.02 kg/667m2 、P
肥用量在22.83 ~ 27.17kg/667m2 、K肥用量在9.23~
10.69kg/667m2 、 有 机 肥 用 量 在 2 350.77~
2497.04 kg/667m2时 , 扁穗 雀麦 种子产 量大于
192.5kg/667m2 ,是较适宜的处理组合。
[ 参 考 文 献]
[ 1 ] 钱晓刚 ,朱志强.作物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的试验设计[ J] .贵
州农业科学 , 1987(3):61-64.
(责任编辑:高红卫)
本 刊 启 事
  《贵州农业科学》2006年增刊即将在 7月 20日出版。欢迎广大作者 、读者及时到编辑部订阅 。订价:5.
00元/每本。编辑部联系电话:0851-3760719(兼传真)。
《贵州农业科学》编辑部
·64·                   贵 州 农 业 科 学 2006 , 3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