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合江方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全 文 :36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1期
合江方竹地下茎生长规律研究
王光剑 1 ,马光良1 ,李呈翔 1 ,孙鹏 2 ,赵宗国 3
(1.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四川 泸州 646000;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古蔺县林业局)
摘 要:合江方竹地下茎的生长特性直接影响到发笋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合江方竹鞭 、根在土壤中主要分布于在
0 ~ 25cm范围以内 ,尤以 5 ~ 10cm分布量最多;鞭角 、1/2鞭长处鞭径 、鞭节间长度在不同丛间的存在显著或极显
著差异;竹鞭具有先行一定长度生长 , 再在该段的上部集中发鞭的规律性。同时 , 6 ~ 9月温度和降雨是竹鞭长生长
的限制因子。
关键词:合江方竹;地下茎;生长规律
ResearchonRhizomeGrowthofChimonbambusahejiangensis∥WANGGuang-jian, MAGuang-liang, LICheng-
xiang, SUNPeng, ZHAOZong-guo
Abstract:RhizomegrowthcharacteristicsofChimonbambusahejiangensisafectedthequalityofshootsinstantly.Therhizo-
megrowthruleswerestudiedinthispaper.Theresultsshowedthattherhizomeofchimonbambusahejiangensiswasmainly
distributedinthedepthof0 ~ 25cminsoil, especialyin5 ~ 10cm.Therhizomeangle, diameterathalfofonerhizomeand
therhizomelengthweresignificantlydiferentbetweentheclones.Themorerhizomesgrewinashort-termwhentheun-
dergroundstemsgrewtoacertainlength.MeanwhileitwasalsofoundthatthetemperatureandrainfalinJunetoSeptem-
berwerethelimitingfactorsofrhizomegrowth.
Keywords:Chimonbambusahejiangensis;Rhizome;Growthrule
Firstauthor saddress:LuzhouForestScientificInstitute, 646000Luzhou, Sichuan, China
收稿日期:2008-10-05    修回日期:2008-11-17
基金项目:四川省林业厅 、四川省财政厅四川林业科技 “先导计划 ”重
点创新研究项目 “苦竹 、方竹笋用林丰产技术试验 ” (编号:研究 04-
01)。
第一作者简介:王光剑(1969-),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林木培育 、竹
类研究等林业科学研究工作。 E-mail:lkswgj@sina.com
  合江方竹 (ChimonobambusahejiangensisC.D.
ChuetC.S.Chao)俗称大竹 、箐竹 [ 1, 2] 。因其干笋
肉厚肥嫩 、香脆可口 、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
酸 ,色泽美观 ,耐储存而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畅销
全国各地及东南亚 。合江方竹仅自然分布于我国
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的大娄山北麓
山地中的四川叙永县 、古蔺县 、合江县和贵州赤水
县 、习水县几个乡镇(东经 105°37′~ 105°41′、北
纬 28°13′~ 28°15′), 海拔 380 ~ 1 500 m间 。其
原生分布区面积仅 1 333hm2 ,该区域均为国家级
贫困高寒山区 。开发特色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 ,对
林业自身和林农的致富 ,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的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项研究在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的四川泸州市
进行 。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边缘 ,地处北纬 27°39′~
29°20′、东经 105°09′~ 106°28′之间 ,属亚热带湿润气
候区 , 地势南高北低 , 高低相间。全市最低海拔
203m,最高海拔 1 902m,相对高差 1 699m。年均温
17.5 ~ 18.2℃,极端高温 39.6 ~ 41.9℃, 极端低温
-2.8 ~ -1.1℃, 平均积温 (≥ 10℃)5 616.8 ~
5 898.1℃,日照时数 119.4 ~ 1 434.2h。平均降雨量
748.4 ~ 1 184.2mm,全年无霜期 302 ~ 357d,全市立
体气候明显。针对上述情况 ,我们选择丘陵 、低山 、中
山 3种地貌类型进行试验 ,基本情况见表 1。
表 1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一览
试验点 海拔 /m 年平均温度 /℃
年降雨
量 /mm
日照时
数 /h
极端最低
温度 /℃
极端最高
温度 /℃ 土壤
泸县宝峰工区(丘陵) 500 17.8 1 066.7 1 424.3 -2.4 39.6 黄壤
叙永县青杠村(低山) 900 15.8 1 144.3 1 348.9 -4.2 37.7 黄壤
叙永县保卫村(低山) 1 000 15.8 1 144.3 1 348.9 -4.2 37.7 黄壤
古蔺县徐家岭(中山) 1 400 13.1 1 212.7 1 293.7 -5.9 35.9 黄壤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及调查方法
2005年 11月 ,在叙永县保卫村已造 3 ~ 4a合江
方竹纯林中 ,随机选取健康的合江方竹单株 ,将其根
系仔细刨出土面 ,并且将与之竹鞭相连的所有竹株清
应用研究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1期 37 
理出来 。用手持卷尺 、游标卡尺 、罗盘仪等工具按主 、
侧鞭等级分别测量每一竹鞭距地面深度 、长度 、鞭径
(指 1/2鞭长处粗度 ,以下同)、鞭节数 、鞭芽 、笋芽 、
分鞭数 、鞭角(任一条竹鞭的角度大小等于该鞭与其
相连前一鞭走向的夹角 ,如该鞭位于前一鞭所在直线
的右侧为正 ,反之左侧为负)等因子 。同时 ,在该林
分内 ,选取 80cm×80cm面积按 5cm一个等级分层
调查根系的生长量。
2006年 1 ~ 12月 , 在泸县宝峰工区 、叙永青杠
村 、古蔺徐家林 3个不同海拔梯度试验点 ,选取新造
合江方竹单株每月观测每一竹鞭生长长度 。
1.2.2 数据整理
利用每一竹鞭段长度 、鞭角在 AutoCAD下绘出
根系的水平分布骨架图 ,再在根系水平分布骨架图的
基础上 ,标出各鞭段上的竹株 、鞭芽及笋芽 、距地面
深度。
结合观察调查资料和根系水平分布骨架图 ,统计
出每一竹鞭距地面深度 、长度 、鞭径 、鞭节数 、鞭芽 、笋
芽 、分鞭数 、鞭角等后 , 用 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 [ 3] 。其中 ,鞭节间长度 =竹鞭长度 /鞭节数 。鞭段
单元系指一段竹鞭与其侧鞭所构成的单元 ,为便于分
析 ,将鞭段单元划分成第一节段和第二节段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情况
合江方竹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情况见表 2。表 2
结果表明:合江方竹的地下根 、茎(鞭)距地面深度主
要在 0 ~ 25cm范围以内 ,其中以 5 ~ 10cm分布量最
多;其正 、负角大小平均值接近 ,均为 33°左右。但二
者变异幅度不同 ,正角的变异幅度在 0°~ 115°间 ,
比负角的变异幅度在 0°~ 78°间大 ,同时 ,出现鞭角
值大于 90°的现象 ,表明个别竹鞭在生长时与来鞭
走向所在方向相反 , 这与苦竹鞭角在 ±90°有一定
差异 [ 4] 。鞭径在 0.3 ~ 1.82cm间变化 ,但鞭径主
要分布在 0.5 ~ 1.0cm间 ,远小于苦竹 [ 4] ;竹鞭节
间长度在 1.7 ~ 8.0cm间变化 ,但主要分布在 3.0
~ 5.0cm间;第一节段长度 、其上鞭芽数 、笋芽数 、
鞭笋芽数之和的平均值均大于第二节段 ,但分鞭数
小于第二节段 。
表 2 地下茎不同性状间的差异情况
项 目 平均 变幅 标准差 显著性
0.05 0.01 F值
0 ~ 5cm 413.5 46.0 ~ 752.5 187.55 bc A
5 ~ 10cm 735.8 66.0 ~ 1186.0 103.33 a A
鞭 +根总生物量 /g 距地面深 10 ~ 15cm 496.4 19.5 ~ 758.0 141.05 bc A 3.172*
15 ~ 20cm 185.1 7.5 ~ 332.0 92.59 c A
20 ~ 25cm 180.2 55.0 ~ 391.5 178.52 c A
鞭角 /° 正角 30.74 0.0 ~ 115.0 29.89 a A负角 37.6 9.0 ~ 78.0 18.87 a A 1.333
ns
鞭径(指 1/2鞭长处粗度)/cm 丛间 0.76 0.3~ 1.8 0.68 / / 12.729**
鞭节间长度 /cm       丛间 4.06 1.70~ 8.00 3.86 / / 4.175ns
鞭段单元
鞭段长度 /cm 第一节段 113.33 38 ~ 275 62.57 a A第二节段 31.1 3 ~ 88 23.07 b B 31.936
**
分鞭数 /个 第一节段 0.1 0~ 1 0.30 b B第二节段 2.95 0~ 6 1.99 a A 87.696**
鞭芽数 /个 第一节段 6.83 0 ~ 34 8.70 a A第二节段 2.33 0 ~ 12 2.81 b A 4.198*
笋芽数 /个 第一节段 10.44 0 ~ 24 6.32 a A第二节段 2.22 0 ~ 10 2.65 b B 27.457**
笋芽数 +
鞭芽数 /个
第一节段 17.28 0 ~ 42 10.26 a A
第二节段 4.56 0 ~ 14 4.25 b B 21.407**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合江方竹地下根 、茎(鞭)
以 5 ~ 10cm分布量最多 ,其次是 10 ~ 15cm层 ,该两
层的地下茎(鞭)生物量显著多于其他层次。竹鞭
正 、负角间的角度值差异不显著;不同丛间的平均鞭
径 、平均鞭节间长度差异极显著。第一 、二节段间上
分鞭数 、鞭芽数 、笋芽数 、鞭笋芽数之和等计 5个性状
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由此说明 ,合江方竹发鞭时以 ±30°鞭角向前生长 ,
但也会出现鞭角值大于 90°的现象;鞭径 、竹鞭节间长度
在不同无性系间虽在不同丛间差异不显著 ,但主要分布
在 0.5 ~ 1.0cm和 3.0 ~ 5.0cm间。竹鞭具有先行一定
长度生长 ,再在该段的上部集中发鞭的规律性。
 应用研究
38  林业科技开发 2009年第 23卷第 1期
2.2 竹鞭长生长节侓
表 3表明 ,合江方竹在不同海拔竹鞭长度生长
节律各不相同 。在以泸县宝峰为代表的丘陵区 ,合
江方竹每年 5月份开始萌动 , 6月份竹鞭长度生长
进入速生期 , 7月达到生长高峰 , 8月份下降 ,以后
缓生长至 12月;在以叙永青杠为代表的低山区 ,每
年 3月份开始萌动 , 6月份竹鞭长度生长进入速生
期 , 7月达到生长高峰 ,持续到 8月份 ,以后减缓 ,于
9月份停止生长;在以古蔺徐家林为代表的低山区 ,
每年 3月份开始萌动 , 5月份竹鞭长度生长进入速
生期 , 7月达到生长高峰 ,持续到 9月份 ,以后减缓 ,
并持续到 12月份 。
表 3 合江方竹鞭长生长量 /cm
 试验点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显著性
0.05 0.01
泸县宝丰工区(丘陵) 0 0 0 0 2.38 9.44 10.89 5.43 4.87 2.5 0.57 0.36 3.04 b B
叙永县青杠村(低山) 0 0 0.47 0.49 2.61 5.21 8.83 8.02 4.1 0 0 0 2.48 b B
古蔺县徐家林(中山) 0 0 3.14 4.48 4.63 13.79 14.73 13.36 10.31 3.2 1.79 0.58 5.83 a A
平均 0 0 1.2 1.66 3.21 9.48 11.49 8.94 6.42 1.9 0.79 0.32 3.78
显著性 0.05 d d cd cd c a a ab b cd cd d
0.01 C C C C BC AB A AB B C C C
 注:每月竹鞭长度生长量方差分析结果为试点间F(2, 22)=13.986** >F0.01(2, 22)=5.72, 月份间F(11, 22)= 18.666** >F0.01(11, 22)=3.18。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合江方竹竹鞭长度在不同月
份 、不同海拔间的生长量都有极显著的差异。经多重
比较(见表 3)可知 ,合江方竹在海拔 1 600m的中山
区徐家林试验点的竹鞭长度生长量极显著高于海拔
1 200m的低山区青杠村和海拔 350m的丘陵区宝丰
试验点 。由此可见 ,在一定区域内 ,海拔越高越利于
合江方竹竹鞭长度的生长 。
由表 4可以看出 ,合江方竹各试点竹鞭长度的月
生长量与该点月均温 、降雨量 、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
正相关 ,表明合江方竹鞭长度生长节律正好与泸州市
的雨热同步的气候特点相匹配 ,这正是合江方竹在泸
州市生长良好的主要因素之一 。
表 4 合江方竹竹鞭长度
每月生长量与气象因子相关系数
试验点 因子及性状 均温 日照 降雨
泸县宝丰
工区(丘陵)
日照 0.883 0**
降雨 0.788 2** 0.630 5**
竹鞭长度 0.805 9** 0.689 9** 0.668 0**
叙永县青
杠村(低山)
日照 0.911 6**
降雨 0.958 2** 0.851 2**
竹鞭长度 0.865 0** 0.926 4** 0.882 3**
古蔺县徐
家林(中山)
日照 0.694 9**
降雨 0.669 6** 0.379 6**
竹鞭长度 0.941 0** 0.794 6** 0.687 5**
  但从 6 ~ 9月气象因子对合江方竹竹鞭长度生长
量的影响来看 ,竹鞭长度生长量与月均温呈负相关 ,
且这种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与日照时数相关关
系不显著;与该月降雨量呈正相关 ,且这种相关关系
达到了显著水平(见表 5)。 6 ~ 9月温度和降雨成为
合江方竹竹鞭长度生的限制因子 ,这正是合江方竹竹
鞭长度生长量在各月差异显著的原因 。
表 5 合江方竹鞭生长与 6 ~ 9月气象因子相关系数
因子及性状 均温 日照 降雨
日照 0.851 0**
降雨 0.078 2ns -0.015 2 ns
竹鞭长 -0.310 3* -0.042 6 ns 0.467 4*
3 结 语
(1)合江方竹的地下鞭 、根主要分布在 0 ~ 25cm
范围以内 ,其中以 5 ~ 10cm分布量最多;发鞭时以 ±
30°鞭角向前生长 ,但也会出现鞭角值大于 90°的现
象;其平均鞭径 、平均鞭节间长度在不同无性系间虽
有显著差异 ,鞭径 、竹鞭节间长度主要分布在 0.5 ~
1.0cm和 3.0 ~ 5.0cm间。竹鞭具有先行一定长度
生长 ,再在该段的上部集中发鞭的规律性。
(2)在丘陵 、低山 、中山等各海拔高度 ,合江方竹竹
鞭长度的年速生期 、生长高峰 、停止期各不相同;在年
生长周期中 ,各试点的月生长量与该点月均温 、降雨
量 、日照时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但从 6 ~ 9月的气象
因子对合江方竹鞭长度的生长度的影响来看 ,竹鞭长
生长量与月均温呈负相关 ,且达到了显著水平;与日照
时数相关关系不显著;与该月降雨量呈正相关 ,且这种
相关关系达到了显著水平。 6 ~ 9月温度和降雨为合
江方竹竹鞭长生长的限制因子 。
参考文献
[ 1]朱石麟 ,马乃训 ,傅懋毅.中国竹类植物图志 [ 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 1994.
[ 2]杨钦周.四川树木分布 [ 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1997.
[ 3]洪楠 ,林爱华 ,侯军 ,等.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 [ M].北
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2000.
[ 4]刘庆.斑苦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 [ M]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
版社 , 1999.
(责任编辑 周贤军)
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