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3卷 第 2期
1 95 9年 5月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Vo l. 23, N o . 2
G u i z h o u F o r e s t r 了 S e i e n e e a n d T e e h n o lo g y M a y , 1 9 9 5
合江方竹出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张家贤 沈晓君 周伟 张正伦 胡敏铸 谢小康
( 赤水市林业局 ) ( 赤水市国营官渡采育林 场 ) (赤水市气象局 )
关健词 合江方竹 , 出笋 , 成竹
合江方竹 ( hC 。` o n o b a o b u o a h e j`a n夕e n s` s ) , 当地统称管竹 , 系 19 5 0年南京林业大学朱
政德 、 赵奇僧二位教授发现的新种 . 该竹于 1 9 84 年全部开花死亡 , 经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
工育苗造林 , 现 已迅速恢复成林 。 为充分发挥该竹的生产潜力 , 研究发笋 、 成竹规律具有重
要的科学和生产价值 . 为此 , 我们从 1 9 9 2年 8 月至 19 94 年 6 月连续进行了两年观察研究 .
1 自然概况
观察点设在国营官渡采育林场二郎坝工队 , 位于东 经 106 ’ 0 ` , 北 纬 28 ` 3 0’ ; 海 拔 高
1 1。。 m ; 年均气温 14 ℃ , 极端最高温 3 8 . 5 ℃ , 极端最低温一 5 . 2 ℃ ; 年平均降雨量 1 3。。 m m
左右 ; 紫色沙壤土 , 肥沃疏松 , 土层厚 8 c0 m 以上 , p H 值 6 . 6 。 观察点设在工队宅旁 19 84 年
的留床苗圃上 , 属人工纯林 ; 面积 20 x 20 m “ , 立竹度 8 0。。株 / 亩 .
2 研究内容 、 方法
着重研究合江方竹发笋时间 、 成竹规律及影响成竹因子 。 从竹笋出土至成竹 , 每隔 2 日
观测记载 1次 , 对出土竹笋逐株插牌编号 , 登记出土 日期 、 定时观测记录生长高度 、 抽枝发
叶时间及退笋情况等 ; 并观测记录当 日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 .
3 分析结果
3
.
1 出笋与成竹的规律
从 1 9 9 3年 8 月至 1 9 9 4年 5 月 , 在上述 40 o m ’ 的圃地内 , 对出土的 6 50 株竹笋观察分析 .
3
.
1
.
1 出笋数量分布规律
经两年 的观察 , 合江方竹在处暑前后 3 ~ 7 天开始出笋 , 出笋期 3 天左右 。 根据不同时
期出笋情况 , 笋期大致可分为初期 、 盛期 、 弱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以 1 9 9 3年观察资料为例 ,
( 详见表 l ) 。
3
.
1
.
2 出笋时期时成竹的影 响
合江方竹同其它散生竹一样 , 出笋成竹率随出笋时间的推后而逐渐下降 . 出笋初期成竹
收稿日期 . x。日4一 0-7 2 8
2期 张家贤等 :合江方竹出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率最高 , 为 8 . 3肠 , 出笋盛期次之 , 平均成竹率为 82 . 4肠 : 弱期平均成竹率为 5 5 · 1肠 ; 末期
出土的竹笋大部分不能成竹 , 平均成竹率仅 16 . 8肠 ( 见表 1 ) 。 这是因为出笋盛期以前竹笋
获得的养分较充足 , 发育健壮 , 故成竹率高 . 后期由于营养缺乏 , 竹笋弱小 , 成竹率相应下
降 . 为此 , 进行疏笋养竹 、 松土除草 、 合理施肥 , 同时调整立竹密度和立竹的年龄结构等措
施 , 对提高竹林产量和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
裹 1 出笋成竹情况衰
出笋时间
1 9 0 3年 (月 、 日 )
出笋数里 成竹数量
株 肠 株 嗬
出笋阶段 出笋天数
58期盛初6852犯43匆53
,占`.几直q
1 1
.
8
2 8
.
5
2 4
.
4
1 0 。 4
8 8
.
3
8 1
。
7
8 3
.
0
6 1
。
8
5 9
。
0
4 4
。
4
1 9
。 2
1 4
.
3
/
弱期
末期
4 3 3
4八JóUO`.98.430
78659“创加舒65230、 9
.
3
4
户、 声 9 。 7
8
` 、 砂 9 。 1 1
1 2入 J g . 1 5
1 6` 、 ` 9 。 1 9
2 0、 9 。 2 3
2石门曰 9 。 2 7
2 8 、` 曰 10 . 1
合 计
3
.
1
.
3 空 气温 、 湿度衬 出笋成竹的影 响
观察结果表明 : 空气温 . 湿度对出笋成竹影响均较大 . 合江方竹出笋成竹的温度范围是
1 5
.
5~ 2 1
.
3 ℃之间 ,空气相对湿度范围是 75 、 8 . 5肠之间 ; 然而 ,最适宜的气温是 20 、 2 ℃ ,
相对湿度为 75 ~ 80 肠 。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这 13 天之内 , 日均气温均在 20 ℃以上 , 平均相对
湿度 7 7 . 8肠 。 此间出笋数量占总竹笋数量的 65 肠 , 成竹率平均为 84 . 3肠 ; 9 月 12 日至 9 月 19
日这 8 天之内 , 日气温在 1 9 . 3 、 1 9 . 6 ℃ , 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84 . 5肠 , 平均成竹率为 60 . 4肠 ;
从 9 月 20 日以后 , 每隔 4 天 , 日气温平均下降 1 . 5 ℃左右 , 出笋量和成竹率均随时间 的 推
延 , 气温的下降和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大而降低 。 末期成竹率仅 1 6 . 8肠 ( 分别见表 1 、 2 ) .
表 2 空气温 、 湿度对成竹的影响
出笋时间
19 9 3年 (月 、 日 )
气 温 (℃ ) 相对 湿度
( 肠 )
成竹率 ( 肠 )
积 温 日 均 — 阶段天数计 均8 。 3 C护、 J g . 39 . 4 沪、 J g . 79 . 8勺 9 。 1 19 . 1 2沪、 J g 。 1 5
9
。
16护、 “ 9 。 19
9
。
Z C产、 “ 9 。 2 3
9
.
2今户 . 9 . 2 7
9
.
Z B产 . 10 . 1
8 1
。
2
8 5
。
2
8 2
.
4
7 8
。
4
7 7 。 2
7 7
。
4
6 8
.
0
6 2
.
0
2 0
。
3
2 1
。
3
2 0
。
6
19
。
6
1 9
。
3
1 8
。
6
1 7
.
0
飞5 。 5
7 9
.
3
7 5
。
0
7 9
.
0
8 3
.
5
8 5
。
5
8 4
。
5
8 4
。
0
8 2
。
5
8 8
。
3
8 1
.
7
8 3
。
0
6 1
。
8
5 9
.
0
4 4
。
4
1 9
。
2
1 4
.
3
8 4
。
3 ! 3
6 0
.
4 8
1 6
.
8 8
.3 1
.
4 出笋时期对竹材质量的影响
这里指的质量是竹杆的高度和粗度 。 由于出笋时期的不同 , 气温 、 光照 、 营养条件均有
改变 , 因而对竹材的质量也有影响 . 从表 3 可见 , 合江方竹从出笋之 日始 , 随着出笋时间的·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2 压卷
延续 , 竹杆的地径明显呈递降趋势 , 末期成竹的竹杆要比早期成竹的竹杆 分 别小 。 · 3、 0 · 5
。 m ; 竹杆高度在出笋盛期以前变化不大 , 弱期和末期成竹 的竹杆高度显然低于盛期以前的竹
株 ( 见表 3 ) 。 `
表 3 出笋时间对竹材质 t 的形晌
出笋时间
1。 。 3年 (月 、 日 )
成竹数
(株 )
高 地 径
m ) (
。 m )
成竹数
(株 )
株 高
( m )
地 径
(
e m )
958…山口自心2OJ工了8ngJóxo;:、`今妇,八九 甘jnJ吸lqULsn乙,曰9门01匕nJ473158 。9 。9 .
9
。
30产、 沪 9
4
产、 J
g
8 产 . 9
1 2沪勺 9
出笋时间
。 3年 ( 月 、 日 )
9
。
16产 、 J g
。
t g
9
.
2 0
`、 J g 。 2 3
9
.
2 4、 9 . 2 7
9
。
2 8
` 、 夕 10 。 1
合计 ( 平均 )
36
2 4
1
.
1 8
0
。
8 3
0
。
8 7
0
。
8 5
4 6 2 ( 2
.
0 3 ) ( x
.
o 了 )
3小 5 新生竹 高度 、 粗度分布规律
观察记载的 4 62 株成竹平均株高为 2 . 9 3 m , 平均地径为 1 . 0 c7 m 。 按其粗度和高度数据统
计分析表明 , 竹株高 、 径分布均为正态规律 , 即分别以平均值或接近平均值的竹株最多 , 越
远离平均值的竹株越少 ( 见表 4 、 5 ) .
表 4 新生竹高度分布规律
一了灌株( c m岛 < 2 . 0 2一、 2 . 5 2 . 6勺 3 . 0 3一勺 3 . 5 3 . 6、 4 . 0 > 4 . 0 计
株 数 (株 )
占总株数 ( 外 )
5 1
1互 . 0
4 8
1 0
.
4
1 9 2
4 1
。
6
9 6
2 0
.
8
5 7 19
12
。
3 3
。
9
4 6 2
1 0 0
表 5 新生竹径级分布规律
地 径
(
e m ) 0<
.
5 0
.
S J、 曰 1。 O l 。 1尸 . 1 . 5 6护、 J Z。 0
株 数 ( 株 )
占总株数 ( 肠 )
72
15
。
6
1 2 3
2 6
。
6
14 4
3 1
。
2
1 14
2 4
。
7 :::
3
.
2 退笋规律及原因
3
.
2
.
1 出笋时间与退笋的关 系
出笋时间与退笋和成竹之间是相辅相成关系 , 即成竹多则退笋少 ; 成竹少 , 退笋则多 。
退笋数量是随出笋时间的推迟逐渐增加 。 因为早期出土的竹笋多长于健壮的竹鞭上 , 养分充
足 , 生长快 , 易成竹 .
3
.
2
.
2 退笋与竹笋 高度的关 系
虽然退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但就其退笋笋株的高度分析 , 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 从表 6
表 6 退笋数 t 与笋高的关系
笋 高 ( e m ) 喊 10 1 1n目 2 0 2 1n曰 3 0 3 1、 ` 0 4 1、 5 0 > 5 0 计
8ōU`.昌八U.二.占
的`
6乳退笋数 (个 )
占总数 ( 肠 )
6 8
3 6 。 2
4 7
2 5
。
O
3 6
1 9
2 3
1 2
。
2
8
4
。
3
2 期 张家贤等 . 合江方竹出笋成竹规律的研究 1 夕5
看出 , 退笋数量是随竹笋生长高度的增加而逐步减少 。 竹笋高在 20 c m 以下退笋最多 , 占退
笋总数的 6 1 . 2肠 ; 其次是笋高 20 ~ 40 c m , 退笋占 3 1 . 4肠 ; 笋高在 40 、 5 c0 m ,退笋明显减少 ,
退笋仅占7 . 5% : 笋高超过 50 c m 以上时 , 若无人畜及病虫危害 , 基本上都能成竹 ( 见表 6 ) 。
.3 .2 3 其它因素时退笋的影 响
鉴于观察点是 留床育苗 , 立竹密度大 , 一直处于 自生自灭的生长环境 , 退笋原因主要是
营养条件跟不 _ L , 据 1 90 株退笋统计分析 , 因营养缺乏而退笋占70 肠左右 , 病虫危害的退笋
占 26 肠 , 其他原因占 4 肠 。
此外 , 日照和通风条件对退笋也有明显的影响 ` 我们将林地四周 l m范围外的竹划为林
缘竹 , 此范围以内的划为林内竹 , 其退笋情况是林缘出笋 2 72 株 ,退笋 46 株 , 退笋率 16 . 9% ;
林内出笋 3 78 株 , 退笋 142 株 , 退笋率为 3 7 . 6肠 , 后者比前者退笋率高 5 肠 。
.3 3 幼笋成竹生长规律
19 9 2年 8 月至 1 9 9 3年 6 月 , 在前述同一观察地内进行观察 。 竹笋出土后 , 选择 20 株生长
发育 良好 、 无病虫害的幼笋 , 分别编号挂牌 , 每隔 2 天观测记载株高生长及抽枝发叶过程 ,
直至成竹为止 。
3
·
.3 1 竹杆高生长规律
合江方竹高生长过程共 57 天 . 平均株高26 4 · 6 c m 。 按其不同时期生长速度 , 大致可划分
为四个生长发育阶段 , 即生长初期 、 上升期 、 旺盛期和末期 。 竹笋出土后 的前 8 天 列 为 初
期 , 生长速度缓慢 , 生长量为 1 2 . c4 m , 占全高的4 . 7肠 , 日平均生长 l . 5 c5 m ,最高日生长 2 . 75
c m
, 第 g 、 19 天生长逐步加快 , 生长量为 4 8 . 7 c m , 占全高的 18 . 4肠 , 日均生长 4 . o c6 m , 属
生长上升期 ; 第 20 、 40 天` , 是生长的高峰期 , 生长量为 1 5 . o c m , 占全高的 58 . 6肠 , 日均生
长 7 . 75 c m , 最高生长量达 12 · sc m , 划为生长盛期 , 第41 天 以后 , 是生长末期 。 生长速度明
显下降 , 18 天的生长量仅 4 8 . s c m , 占全高的 18 . 3肠 , 日均生长 2 · 7 c m ( 见表 7 ) 。
表 7 竹杆高生长规律
出笋时间
19 9 3年 (月 , 日 )
生长天数
阶段生长量 ( 也 )
占生 长总量 ( 肠 )
日均生长量 ( m )
8
.
2 5内曰 8 。 3 1 9
.
1八曰 9 . 12 9 。 13户甘 10 。 2 10 . 3、 10 。 2 0 寸
1 2
。
4
4
。
7
1
。
5 5
18
。
4
4
。
0 6
2 0
1 5 5
。
0
5 8
。
6
7
.
7 5
18
4 8
。
5
1 8
.
3
2
.
7
5 7
2 6 4
。
6
10 0
( 4
.
6 4 )
3
.
3
.
2 温 、 湿 度对株高生长的影 响
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对竹高生长的影响较大 。 从表 8看出 ,竹高生长最适宜温度是 17 . 5、
1 8
.
2℃ , 湿度是 87 、 89 肠 , 此间的高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 64 . 。肠 ; 温 、 湿度大于和小于上述
幅度时 , 生长量则明显减弱 。 整个高生长过程呈慢一快一慢的生长规律 ( 见表 8 ) 。
3
.
3
.
3 枝叶生长规律
竹笋高生长停止后 , 竹秆开始抽枝发叶 。 抽枝时间平均为 1 29 天 , 最多需 1 4 天 , 最少
为 12 9 天 ; 长叶时间平均为 73 天 , 最快为 65 天 。 从出笋开始到竹株形成 , 平均生长时 间 为
2 5。天左右 , 最多要 28 6天 , 最少 2 2 天 .
( 下转 4 4页 )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2 3卷
2 问题与讨论
2
·
1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 , 1 9 5 6年编制的中南地区标准表 , 对整个黔东南地区略有偏大 , 超
出允许误差 ( 允许误差为 士 5 肠 ) . 本次检验 , 误差最小的为实验形数材积 , 平均误差仅为
一 1 · 4 0 1 9肠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 其次是中国林科院新编标准表 ,平均误差为一 1 · 5 2 51 肠 ;
部颁二元材积表平均误差为一 2 · 8 2 3 2肠 , 也在允许误差之内 , 此三表可 以说在黔东南均可使
用 , 省编杉木一元材积表误差在 2 3 . 4 9 1 8肠 , 说明此表对于黔东南衫木材积明显 偏 小 , 不能
使用 。
2
.
2 本检验尚缺起始直径和大径级解析木 , 最大胸径仅为 2 c4 ln , 最小径级为 7 . s c ln , 绝大
部分为中径级解析木 。
2
.
3 此批解沂木虽含有东八 县 ( 即立地条件较好 ) 和西八县 ( 立地条件较差 ) 两大 部 分 ,
但基本上为国 营林场的 , 虽有少 量新购集体林内的解析木 , 但毕竟较少 , 尚不能代表经营程度
稍低的集体林部分 .
2
.
4 检验的样本单元 , 相对来说较少 。
参 考 文 献
( 1 〕 林业部调查规划院 . 林业调查手册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 8 1 :
( 2 〕 中国林科院 . 林业科技通讯 . 1 9 3 8 : 8 : 9 、 1
( 3 ) 贵州省林业资源调查区解办公室 . 贵州省森林调查常用数表 .
6 8
户、 ` 6 9
6 8
夕、 曰 6 9
( 上接 25 页 )
表8
出笋时 间
1 9 9 2 (月 , 日 ) 积温 ( ℃ )
温 、 湿度对株高生长的影响
气侯因子
日温 ( ℃ ) 湿度 ( 嗬 )
高生长量 ( nI )
占总量 ( 肠 ) 日均生长
8
.
2 5、 9 . 2
9
。
3
`、 J g 。 10
9
.
1 1、 9 . 1 8
9
. 互9户、 曰 9 . 2 6
9
.
2 7、 1 0 . 4
1 0
.
5
口、 J 1 0 . 1 2
10
。
1 3、 10 。 2 0
合计 ( 平均 )
18 3
。
4
1 8 5
。
5
1 4 3
。
6
1 4 3
。
8
1 3 5
。
9
9 6
。
3
1 14
。
5
10 0 3
2 2
。
9
2 3
。
2
18
.
0
18
.
2
1 7
。
5
1 2
.
0
14
.
3
/
7 9
。
8
7 1
。
8
8 9
。
0
8 8
。
3
8 7
。
0
9 3
。
0
9 2
。
5
/
阶段生长
19
。
9
3 3
。
0
5 2
.
8
6 6
。
3
5 0
。
3
2 5
.
9
1 6
。
4
2 6 4
.
6
7
。
5
12
。
5
2 0
。
0
2 5
。
0
1 9
。
0
9
。
8
6
。
2
10 0
2
。
5
4
。
1
6
。
6
8
.
3
6
。
3
3
.
2
2
。
l
( 4
.
6 4
4 小结与建议
4
.
1 合江方竹 出笋 、 成竹 、 退笋数量均与出笋时间的持续趋于正态分布 , 出笋成竹过 程 划
分为初期 、 盛期 、 弱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
4
·
2 出笋 、 成竹和退笋数量除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外 , 土壤肥力是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素 , 因
此 , 采取松土施肥 、 疏笋养竹 、 调整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等 , 是提高竹林竹笋产量和质量的
有效措施 .
3
·
3 鉴于合江方竹从出笋至成竹的时间很长 , 采取加强病虫害防治 、 改善林地环境等保 护
措施 , 出笋成竹才有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