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of dominant species Aporosa yunnanensis and Blastus cochinchinensis of forest vegetation on Dinghu Mountain

鼎湖山森林植被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工9 9 2年 7 月 第 3 卷 第 3 期
C H IN E S E J OU R NA L O F A P P L I E D E C O L O G Y , J u l y 1 9 9 2 , 3 ( 3 ) : 2 0 2一2 0 6
鼎湖山森林植被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
生物且及第‘性生产力研究 *
彭少麟 张祝平 呻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 广州 5 10 65 。)
【摘要】 本文采用树木收获 、 气体交换等方法 , 研究了鼎湖山地带性植被季风常绿阔叶林立木 第 3
层和第 4 层主要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 . 研究结果表明 , 云南银 柴 和柏
拉木种群在群落中的生物量分别为干重 1 2 0 0 9和 787 4k g ·h a 一 ’、 鲜重 2 2 7 3 3和 1 515 5 kg ·h a 一 , , 第一佳生
产力分别为 87 4和48 0k g · h a- ’· y r 一 ’ . 并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讨论 , 以揭示两种群在群落中的作用和
地位 .
关键词 生物量 第一性生产力 生长关系式 云南银柴 柏拉木 优势种群
B io m a s s a n d Pr im a r y p r o d u c t iv it y o f d o m in a n t s P e c ie s Ap o r o s a y u n n a n e n s is a n d B l a s t u s
e o c h i n e h in e n s is O f f o r e s t v e g e t a t io n o n D in g h u MO u n t a i n . P e n g S h a o l i n a n d Z h a n g Z h u p i n g
( S o u t h C h i n a I n s t i t u t e o f 卫o t a n y , A e a d e 功 i a s 主n i e a , G u a 力9 2五o u 5 1 0 6 5 0 )一C h j n . J . A P p J .
E e o l
. , 1 9 9 2 , 3 ( 3 ) : 2 0 2一 2 0 6 .
By m e t h o d s o f f i e l d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t r e e h a r v e s t功 9 a n d g a s e x e五a n g in g , t h e b io m a s s a n d
p r i m a r y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o f A 夕o r o s a 夕u n 托a n e n s i s a n d B Za s t u s c o c 孔£扎e杠i n e n s i s on D 加 g h u
M o u n ta i n a r e e s t im a t e d . T h e b io m a s s o f A P O r o s a y u n 儿 a 儿e n s 玄5 15 2 2 7 3 3 k g ·h a 一 1 ( f r e s h
w e ig h t ) o r i Z o o g k g · h a 一 i ( d r y w e i g h t ) , a n d t h a t o f B l a s 才u £ e o e 儿in e 丸f打e ”5 15 15 1 5 1 9 5 k g ·h a 一 1
( f r e s h w e i g h t ) o r 7 8 7 4 k g
· h a 一 1 ( d r y w e i g h t ) . T h e p r im a r y p r o d u e t i v i t i e s o f t h e m a r e
r e s P e e t i v e l y 8 7 4 a n d 理s o k g · h a 一 1 · y r 一 1 . A f t e r a 力a l y s i n g t h e r e s u l t s , P o s i t i o n a n d r o l e o f
t h e s e t w o P o P u l a t io n s i n t h e e o m m u n i t y a r e r e v e a l e d 。
Ke y w o r d s B i o m a s s , p r im a r y p r o d u c t i v i t y , G r o w t h r e l a t i o n 工o r m u l a , A 刀o r o s a 夕u 玲n a ”e 玲 -
5 15 , B la s t u s e o e h i n e h in e n s is , D o m i n a n t s P e e i e s .
1 引 言
森林植被 的生产力测定 , 对了解森林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但由
于南亚热带森林植被结构复杂 , 其物种结构具
高的多样性 , 空间结构无论地上地下均为多层
次 , 这使植被的第一性生产力研究具有极大的
难度 . 事实上 , 在整个世界的热带 亚 热 带 地
诱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墓金 资助研究项 Ll . 黄 玉 佳、 熊
津 、 蔡卓超 、 唐赐华 、 黄共纂等同 态参加过部分 野 外工作 ,
特此致谢 。
本文于 1 0 01 年 4 月韶 日收 到 , 8 月 8 日改回。
区 , 这方面的研究均为公认的难题 。 进一步对
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进行植物群落学分析
可以看出 , 其群落结构 虽 有 高 的 物 种 ’多 样
性 ’2 ’ , 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度 〔“’ , 为
多优势种群群落 . 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 主要是
由这些优势种群决定的 . 采用合适 的方法 , 有
可能对一个具体的种群进行较准确的生物量和
第一性生产力测定 . 整个群落各优势种群这项
测定结果的累加 , 就可看出群落中的整体生物
量和第一性生产力的概况 . 此外 , 本项研究还
能直接说明优势种群在群落中的作 !1J 和地位 ,
为林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 为此 , 我们测定

t
C h in 。 J . A PP I 。 E e o l 。 , 3 : 3 ( 19 9 2 )
3 期 彭少麟等 : 鼎湖山森林植被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2 0 3
了鼎湖山十几个优势种群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
产力, 并报道了对季风常绿阔叶林上层立木主
要优势种的研究结果 〔” , 本 文 继 续 研 究 立
木层第3和第4层主要优势种群云南银柴和柏拉
木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 .
2 自然背景和研究方法
2 . 1
」 . 种群的一般描述
鼎湖山约位于北纬 2 3 0 2 0 ‘ , 东经 1 1 2 0 3 4 ‘ . 其季
风常绿阔叶林黄果厚壳桂一椎树 一厚 壳 桂 一荷木群 落
( C r y P t o C a r y a e o 冷e in n a + C a s t a 玲o P s i s e h i n e n s is +
C r 夕P t o e a r y a e阮亡n e 玲 s 云s + S e 几云m a s u P e r b a e o m m u -
ni ty )具有40 。多年的林龄 , 是接近地带性气候顶极的群
落类型 1’ . 群落中的云南银柴和柏拉木分 别 为 第 3
和第 4 层的主要优势种 , 无论多度和重要值均为 这两
层之冠 . 云南银柴在第 2 层有小量的分布 , 在第 4 和
第 5 层也有一定的多度 ; 柏拉木在第 3 层有一定 的分
布 , 在第 5层有较多的多度 , 这反映了两个种群的 良
好自然更新趋势 , 是林内较稳定的中下立木层的 顶极
种 . 两种群在群落中的分布情况参见 表 1 .
2 . 2 样地调查 -
调查 20 个10 X 10 m 2样地 , 分别记录样地中这两个
种群的数量 、 每木的高度和胸径 . 参照群落的垂 直结
构将群落分为5个层次 ,调查时将出现的个体归于相应
的层次 , 按以下公式计算每层标准木的胸径 ( D )和高
度 ( H ) :
和树高 . 用式 ( 4 )作为回归方程 . 由实测数据 不难求
出各部分的生长关系式中的 a 、 b系数 . 再由样地调查
数据可求得两个种群立木层各部分的生物量以及 种群
总生物量 . 而林下草本层 (第 5 层 )采用 5 个 2 x 2 m Z
样地每木收获 。
2 . 4 采用气体交换法测成争互个种群的第一性 生产 力
2 . 4 . 1 测定光合 、 呼吸速率 用QG D 一 07 型和F Q型红
外线 c o : 分析仪 (分别由北京和广东佛山分析仪器厂
制) . 用自制的开路叶室和呼吸装置 , 分别在黔外 不
离体地测出植物光合和呼吸时叶室或呼吸 装 置 内外
C O : 气体浓度进行计算 .
F 玲 = △C
o V
A 一1 0 3
」生
2 2 一 4
2 7 3
2 7 3 + T

7 6 0
( 5 )
R 二
△C o V
g w d
一 1 0 3
4 4
X—2 2 。 4 2 7 32 7 3 + T
x儡 ‘“ )
D = 一乙 d ‘ ( 1 )
( 2 )
式中 , n 为每层次中种群总株数 , di 和 hi 分别为该层
第£株植物的胸径和高度 .
2几3 参照各层的标准木收获样木
分别收获样木的茎 (树干 )枝条 、 根 、 叶 , 然后称
重 . 选取一定量的茎圆盘 、 枝 、 根和叶的样品实 验室
分析 . 于烘箱中80 ℃恒温至恒重 .据此计算植物 的鲜 、
干重比。 根据野外样木收获数据计算植物各部份的生
长关系式一般林木的生长关系式和其对数式分别为 :
W = a ( D ZH ) b ( 3 )
l o g w 二 l o g a + b j o g ( D Z万 ) ( 4 )
式中 , w为各相应部份生物量 , D 、 H分别为胸高半径
式中 , △c 为叶室或呼吸装置内外气体C O : 浓度差
( p p m ) , V为叶室或呼吸装置内外气体流量 ( L / h ) , A
为奸面积 (d m Z ) ; g w d 为呼吸器官(指茎 、枝 、 根 , 下
同 )的干重 ( g ) , d 4为克分子C o Z重 (s ) , 2 2 . 4为标准状
态下克分子气体的体积 ( L ) ; T是叶室或呼吸装置内的
温度( ℃ ) , P 为大气压 ( m m 汞柱 ) , F 件 为净光合作用
速率 ( m g C O : · d m 一 2 · h 一 ‘) ; R 为呼吸作用速率( m g
C O Z . 9 一 1 ·h 一 i )

选用不离体的单叶进行野外光 合 作用 测定 。 选
样首先考虑不同立木层 , 用不同 高度 的 立木代表 不
同的年龄级 . 再在同层中同时进行嫩叶和成熟叶 2 种
测定 . 为进一步保证测定结果 , 对不同层次的叶片均
匀采80 一 90 片 , 用半叶法 (重量法) 加以比较 , 结果
相近 [3 ] 。
树茎的呼吸作用的测定主要在茎处取20 c m 长的一
段进行 , 然后计算其体积 . 枝条则为粗 、 细枝分别 测
定 。 根亦分为粗 、细根进行测定 , 测定前先淘空样根 周
围的土 , 用自制的装置进行测定 , 然后计算其体积。
由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以及叶总面 积和
呼吸器官生物量 , 可求得种群年光合量和呼吸量 以及
净第一性生产力 .
P g = 0 . 6 7 . F n . T . S ( 7 )
R g , = 0 。6 7 . R . T . S ( 8 )
R g = 0 . 6 7 . R . T . W ( 9 )
P n ” P g 一 R g , 一 R g ( 1 0 )
式中 , p g 为总光合量 , R g ‘ 为叶一子的呼吸 量 , R g
为其它器官的呼吸量 , T 为总光合时间 , S 为总叶
C h i n 。 J 。 A P P , 。 E e o l . , 3 : 3 ( 1 9 9 2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3卷
面积 , W为呼吸器官干重 , 。. 67 为 gC 0 2和 g干重的转
换系数 , p 几为净第一性生产力 .
2 . 4 . 2 野外测定时间 测定光合作用日进 程 为每天
6 、 8 、 I Q 、 1 4 、 1 6 、 1 8 时 , 测定叶片夜呼吸为每天
幻 、 2 、 2 4 时 ; 呼吸器官的呼吸速率测定为 每 天 的
6 、 8 、 1 0 、 1 2 、 14 、 1 6 、

1 8 、 2 0 、 2 4 时 . 一年分四
季 4 次测定 , 每次重复 3 一 5 次 , 取其平均 值 . 本文
总结了1 98 4一1 98 9 年的测定结果 , 每个数值为至少 3
年以上测定值的平均值 .
2
。4 . 3 总叶面积 ( S ) 的测定 对两种群分别 取 叶样
品 , 测定叶重与叶面积的关系 . 叶面积测定用 美国哥
拉公司制的 L l 一 3。。。 面积仪 . 然后根据上述测定的叶
总重量计算叶总面积 .
2 . 4 . 4 种群生物量和生产力测定的技术路 线 整个过
程可参见文献 ‘1 ] .
裹1 季风常绿阅叶林中云南银荣和柏拉木祥地润班 ( 2 0 0 . , )
T a b
.
1 S a m p l e 一Pl o t s u r v e y f o r 却 o r o s . y u n n . n e 。, 1 .
a n d B l a s t u s e o e h i n e h l n e n s i s I n . o n 一o o n e v e r gr e e 。
b r o a d 一 l e 妞f f o r e s t
云 南 银 柴 柏 拉 木
A Po r o s a
.
g u 儿 n 口n e 竹5 2 5
B l
C O比诬牡
口S扭 S
ch 玄n e ”5 15
驹抓ŽDBH(Cm)驹念哪(cm)?。Ž(m)株 数I n d iV i -
d U a l s
株 数 平均
高度
In d iv i 一 M e a n
d u a l s h e ig h t
I
2 0一 3 0 无分布
份 无分布
I
1 0一 2 0
I
1 。 5一 1 0
F
O 。 1 6一 1 。 5
V
< O 。5
2 10 6 无分布
17 9 3 2 1 3 3 。 0 0 2
7 2 1
。 0 0
a 4 o 。 2 5
1 。0 0 0 。 6
3 研究结果
根据表 1 的数据选样木 。 收获不 同层的云
南银柴的样木12 株和柏拉木的样木 10 株 . 将收
获木各部分分开称重 , 然后依公式 ( 3) 和 ( 4 ) ,
计算两种群各自的生长关系式 , 即植物树高、
胸径与各部分生物量的相关回归方程式 , 记于
表 2 。
由表 1 、 2 可以估算两种群各部分的生物
量和总生物量 (鲜重 ) . 根据取样的实验 室 分
析 , 测得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各部分重量的鲜
重与干重比分别为 : 茎 , 0 . 5 3 8 , 0 . 5 2 6 , 枝 ,
0
. 5 2 9 , 0
. 5 1 9 ; 根 , 0 . 5 3 3 , 0 . 5 3 1 , 叶 ,
0 . 30 1 , 0
. 2 9 8 . 基于此 , 可计算两种群各部分
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 (表 3 ) .
为计算两种群的总面积 , 先测定叶的重量
面积比 (表 4 ) , 再由表 3 中的叶生物量 , 计算
两种群在 Z0 0 0m “样地中的总叶面积 (表4 ) .
利用红外线 C O Z分析仪在野外对两种群的
光合作用的 日进程和叶与其它呼吸器官的呼吸
作用进行测定 , 统计后取其 3 年的平均值记于
表 5 . 结果表明 , 鼎湖山 1 年中白天 的 晴 阴
时数约为 2 7 0 0 h 〔‘’ ; 由表3 、 4 和公式 ( 7 )一
( 9 ) , 可计算两种群的光合量及各器官的呼吸
量 (表 5 ) . 由表 5 及公式 ( 1 0) 可测得两种群的
朴 N o d is t r ibu t e d
.
表2 云南银柴 、 柏拉木各部分的生长关系式
T a b . 2 G r o w t h r . la t l o n f o r mu la s o企 t w o s P e e l e s
植物各部分
P a r t S o f
P l a n t
云 南 银 柴
A P o r o s a
.
g倪倪 n 口n e n s z S
柏 拉 木
B正公t份S
e o e h i 性ch 玄n e 牲s 云s
叶 L e a f
茎 S t e m
枝 B r a n e h
根 R o o t
总生物量
T o t a l
b io m a S S
W 一= W 且=
0 . 0 2 1 6 8‘D Z H )。’川 9 0 . 0 ‘00 一(D ZH ) “. ’9 0 6
W . = W
。 二
0 . 36 7 。( D Z H ) o ’召2 9 , o . 3 5e s (D ZH ) D . s s l“
W b = W ‘ 二
0 . 2 9 日9 (D 念H ) o ’ 6 6 3 6 0 . 16 0 0 5 (D , H ) 0 . 8 , 1
W : = W : 二
o 。 1 0 14 (D ZH ) 0
.
9 2 5 9 0 。 r o o s (D ZH ) 0 . 9 4 3 6
W 二 W =
0 . 5 1 37 (D Z H ) 0

8 召2 , o 。 50 0 6 (D 二H ) o ’9 0 0 1
第一性生产力 (表 6 ) .
4 结果讨论
云南银柴和柏拉木属林下 耐 阴 树种 , 为
第3 、 4层的主要优势种 , 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第
一性生产力 . 生物量分别为 : 干重 , 1 2 0 0 9 和
7 8 7 4 k g · h a 一 ‘ ; 鲜重 , 2 2 7 3 3和 1 5 1 5 5 k g ·ha 一 ‘ .
第一性生产力为87 4和 4 8 o k g. ha 一 ‘· y r 一 ’.
从表 6 可见 , 尽管两个种群中 , 云南银柴
的每单位叶 面 积 指 数 的第 一 性 生产 力为
2 2 7 o k g · h a 一 ‘ · y r 一 ’, 柏拉木为 1 7 4 0 k g · h a 一 ’ -
y r 一 ‘, 云南银柴的生产力高于柏拉木 , 但 由于
Ch 主n . J . A P P I . E e o l . , 3 : 3 ( 1 992 )
3 期 彭少麟等: 鼎湖山森林植被优势种云南银柴和柏拉木的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2 06
裹3 云南银柴 、 柏拉木种群在Z0 0 0m Z中的生物 t
T a b
.
3 B i o m a s s a n d t o t a l b i o m a s s o f t w o p o P u l a t i o n s i n ZOOCm Z q u a d r a t s a m p l e ( k g )
总 计
压b ta l
( k g
· Z 0 0 0m
一 2 )
l h a 总计
l b t a l
( k g
·
h a 一 1 )
叶 A
L e a f B
茎 A
S t e m B
枝 A
B ra n e h B
根 A
RO t B
总计 A
恤b t a l B
6 。 0 6 5
1 。 8 26
1 1 3 。 5 0 4
6 1 。 0 6 5
3 4 。 8 6 5
1 8 。 4 4 4
5 4 。 6 9 2
2 9 。 1 5 1
2 0 9 。 12 6
1 1 0 。 4 86


L e a f

St e m

B邝n Ch

凡X , t
总计
1飞〕ta l
云南银柴 A P o r o s a 夕u 倪 n a ” e n s 泛s
1 0 8 。 6 4 7 1 4 。 5 6 9 2 。 5 0 5
3 2 。 7 0 3 4 。 3 8 5 0 。 7 5 4
2 0 3 3

2 00 2 72 。 6 5 6 一
1 0 9 3 。 8 6 2 14 6 。 6 8 9 一
6 2 4 。 5 3 3 8 3 。 7 5 1 6 1 。 2 8 3
3 3 0 。 3 78 4 4 。 30 4 3 2 。 8 4 1
9 7 9 。 6 97 1 3 1 。 3 7 9 2 2 。 5 9 0
52 2 。1 7 8 7 0 。 0 2 5 1 2 。 0 4 0
3 74 6 。 0 7 7 5 0 2 。 3 5 5 8 6 。 3 78
1 9 7 9 。 1 2 1 2 6 5 。 4 0 3 4 5 。 6 35
柏拉木 B ta s t u s e o e h i n e h玄n e n s 玄s
3 。 7 2 8 8 3 。 1 1 3 4 。 0 92
1 。 1 1 1 2 4 。 7 68 1 。 2 19
6 5 。 8 6 6 14 6 8 。 3 3 1 一
3 4 。 6 4 6 7 7 2 。 3 4 2 一
18 。 6 4 1 4 15 。 5 6 6 9 2 。 75 2
9
。 6 7 5 2 1 5 。 6 7 9 4 8 。 6 4 5
3 6 。 0 3 9 8 0 3 。 4 2 6 3 9 。 5 5 6
1 9 。 1 3 7 4 26 。 6 t 9 2 1 。 0 0 4
工2 4 。 2 7 4 2 7 7 0 。 4 36 1 36 。 4 0 0
6 4 。 5 6 9 14 3 9 。 4 0 8 70 。 8 6 8
1 3 1 。 7 8 6
3 9 。 6 6 8
2 4 1 9 。 3 6 0
1 3 0 1 。 6 0 7
8 0 4 。 4 3 2
42 5 。9 6 7
1 1 8 8 。 3 5 8
6 3 3 。 3 9 4
4 5 4 3 。 9 3 6
2 4 0 0 。 6 4 5
6 只8 。 9 3 0
] 9 8
.
3 4 0
1 2 0 9 6 。 8 0 0
6 50 8 。 0 3 5
4 0 2 2 。 16 0
2 12 9 。 8 3 5
5 94 1 。 7 9 0
3 1 6 6 。 9 7 0
2 2 7 1 9 。 6 8 0
1 2 0 0 3 。 2 2 5
9 0 。 9 3 3
2 7 。 0 9 8
1 5 3 4 。 1 9 7
8 0 6 。 9 8 8
5 2 6 。 9 5 9
2 7 3 。 9 9 9
8 7 9 。 0 2 1
4 6 6 。 7 6 0
3 0 3 1 。 11 0
1 5 7 4 。 8 4 5
4 5 4 。 6 6 5
1 3 5 。 4 9 0
7 6 7 0 。 98 5
4 0 3 4 。 94 0
2 6 3 4 。 79 5
1 3 6 9 。 9 9 5
4 39 5 。 1 0 5
2 3 3 3 。8 0 0
1 5 15 5 。 5 5 0
7 8 74 。 2 2 5
ABA
. 表中A 指鲜重 , B 指干重 , 云南银柴在第 1 层 、 柏拉木在第 1 、 2 层没有个体 分布 。
In t h i s ta b l e
, A m e a n s f r e s h w e i g h t
, B m e a n s d r y w e i gh t , T h e r e 15 双o t a n y
甘盆n n a n e n s玄5 a n d B la s t u s e o e 人i”e五艺n e n s玄5 i n l a y e r l , n o t B . e o c h玄n e 人玄九 e ” s 艺5 i n
i n d iv i d u a l o f 八 r o 犷。£a
I a y e r 1 .
表 4 云南银柴 、 柏拉木种群的叶皿与叶面积 比 率、 总
叶面积的瀚定
T a b 。4 M e a s u r e m e n t o n t h e r a t i o o f Ie a f w e i g h t
t o I e 血f . r e 妞 妞n d t o t a l I e a f a r e a
云 南 银 柴 柏 拉 木
A P o r o s a
.
y 耳牡 n 口牲仑儿 5 2 5
B l a s t u s
e o e人玄n e 万玄n e n s 泛s
叶面积
L e a f
a r e a
(m Z )
叶 重
L e a f
W e i t h t
( k g )
叶 面 积
L e a f
a r e a
(m Z )
重耐掣叶L似(l
第 1 组 N o . 1
第 2 组 N o . 2
第 3 组 N o . 3
第 4 组 N o . 4
第 5 组 N o 。 5
平均统计E v e r a g e
总计叭〕ta l ( Z 0 0 0m Z )
总计T o t a l ( zh a )
急:; 1 。 2 2 1t 。 ! 8 7
1 。 10 9
1
。 1 35
l 。 1 8 7
5 。 8 3 9
7 6 9 。 8 8 9
38 4 9 。 4 4 5
O 。 2
0 。 2

0 。 2
0 。 2
0

2
0 。 2
O。 2
0

2
1
13 1 . 7 8 6
6 5 8 。 9 3 0
1
9 0 。 9 3 3
4 5 4 。 6 6 5
1 。 1 4 6
1 。 2 3 1
1 。 30 4
1
。 1 4 9
1

2 4 0
6 。 0 7
5 5 1 。 仑6 3
2 7 5 9 。 8 1 5
光能在群落1一5层立木的垂直分布 分 别 约 为
7 3
、 2 4 、 6 、 3 和 1 % , 因此 , 实际上柏拉木
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高于云南银柴 . 这在一定
角度上反映了两种群的光合特性 .
C h 主n 。 J . A P P I 。 E e o l 。 , 3 : 3 ( 1 9 9 2 )
在植被调查中 , 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一般
是用重要值反映出来的. 云南银柴和柏拉木在
Zo o om Z 样地中的重要值百分率分别为6 . 1 %和
4 . 7 % , 但据初步统计 , 其生物量分别约 占整
个群落的 2 . 8 %和 1 . 9 % , 其生产力分别约占
3
. 4 %和1 . 8 % . 重要值一般能较好地揭示种群
在群落中的结构特征和地位 , 而生物量的第一
性生产力指标却能有效地揭示种群在群落中的
功能地位 . 显然 , 同时测定种群的重要值 以及
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 , 将能更完整地反映种
群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 .
本文根据统计学原理进行样地调查和选择
样木 , 并将树木收割法与气体交换法结合起来
研究种群的生物量和第一性生产力 , 获得良好
的效果 . 其中组建的两个种群的植物各部分的
生长关系式 , 可供野外每木调查后直接测定种
群的生物量 , 这在林业经营管理上有一定意义 .
2 0 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3 卷
袅 5 Z 00 0m Z祥地中云雨银柴 、 柏拉木种群的光合 t 和呼吸t 阅定 .
T a b
.
5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e a n d r e s P i r a t i o n r a t e s a n d t h e玉r v a l u e s o f A P o r o s a y u n n a n e n s i s a n d B l a s t u s
e o c 卜i n e h i n e n s i s ( 2 0 00m 2 )
层 次 肠y e r 总 计
1 1 万 V T o ta l
AB
叶面积
S (m Z )
光 合速率
F n
光合童
P g
呼吸速率
R
呼 吸量
R g ‘
少苦月否番 35
。 4 1 3 7 6 9 。 4 9 7
5 5 1 。 9 6 3
4 。 2 0
2 6 9 06 0 8 9
O。 56
] 1 6 3 9 3 75
6 3 4 。 38 9
2 2 。 6 2 9
3

8 5
3 。 5 1
4 5 3 3 0 5 8 30
14 36 8 4 8 7
O。 54
O 。 5 0
叶 L e a f
8 5 。 0 6 8
5 0 4 。 4 96
2
。 8 6
2 。 4 9
4 4 0 1 1 9 7 1
2 2 7 2 45 6 8 0
0
。 30
0

2 8
5 2 9 2 2 48 7 6
2 5 0 06 1 37 2
2 0 1 0 6 1 2 2 0
6 6 40 70 6
14 9 7 8 4 3 3
7 6 9 8 56 8 6
1 4 。 6 2 ,t
2 4

8 38
I

8 9
1

8 8
5 00 0 9 8 6
8 4 4 7 2 0 5
‘洛。 3 3
0 一 3 0
2 8 3 30 1 0
4 3 7 3 3 7 9
2 3 0 51 2 0 , e
8 79 9 9 7 6 8
呼吸速率
R
呼吸量
R g
0

0 0 9
3 2 2 5 6 2 4
:;:
6 4 2 0 0 94 9
1 8 3 1 09 9
7 6 8 9 6 9 9 1
5 1 6 9 4 2 9 日
AB
AB呼吸速率
R
呼吸量
R g
0
。 0 0 7
7 5 7 76 1
O 。 0 0 5
0

0 0 5
9 6 9 5 2 77
2 8 3 9 2 3
、 茎 st e m
0 一0 1 1
O。 0 1 1
9 4 70 4 18
4 9 8 6 3 1 97
枝 B r a n e h
0 。 0 0 5
0 。 0 0 5
1 3 0 0 14 5
6 32 9 3 1 3
根 R o o t
J
.
0 0 6
0 。 0 0 8
1 1 5 6 5 0 2
2 2 8 4 0 5 8
1 2 9 0 96 8 5
8 8 9 7 2 9 4
呼 吸速率
R
呼 吸量
R g
呼吸量总计
艺R g
净光合量
P n
O。 0 0 9
1 5 3 9 8 3 7
1 7 16 2 5 9 7
9 7 4 3 4 92
O。 00 9
O 。 0 1 2
2 7 5 8 2 9 04
1 34 7 8 2 7
3 0 2 5 40 35 0
1 0 1 0 3 5 5 5
1 5 0 7 6 5 48 0
4 2 6 4 9 32
0 。 0 1 0
0 。 0 1 1
4 10 9 9 0 7
2 7 54 3 0 4
2 9 8 58 9 0 3
1 35 9 3 2 5 00
1 4 1 5 30 6 8
9 13 1 3 18 0
0
。 0 12
0 。 0 1 1
8 4 7 9 8 2
1 3 5 6 0 4 3
4 8 3 74 9 4
8 0 1 34 7 7
1 6 34 9 2
4 3 3 7 2 8
3 4 0 8 0 6 3 0
54 5 8 1 7 4
3 5 4 39 9 3 4 4
1 5 4 0 4 9 5 3 2
1 7 48 2 5 5 3 2
96 0 1 1 8 4 0
AB
. 测定为 3 年的平均值 . E v e r a g e v a l u e o f 3 y e a r s .
二A 为云南银柴的值, B 为柏拉木的值 . A m e a n s A . 对u 儿九 a ” e n s i s , B m e a n s B . e o c h i”e h 艺” e ” s fs .
测项单位 : Fn
, m g C0 2 · dm 一 2
·
h 一 1 , R g

R g ‘ 、 p g

p n , m gD W
·
Z0 0 0 m 一 2
·
y r 一 1 ; R , m g C O Z
·
g一 l h 一卫 .
裹6 云南银柴、 柏拉木种群的叶面积指橄 、 生物 t 和生产力
T a b
.
6 L e a f a r e a i n d e x , b i o m a s s a n d p r o d u e t i v i t y o f t w o P o P u l a t i o n
叶面积 指数
L e a f a r e a i n d e x
生物量B fo m a s s (kg · h a 一 工) 生产力P r o d u e t i v it y ( k g
·
h a 一 i
·
y r 一 i
鲜重 FW 千重DW 总生产力To ta l 净生产力N et
云南银柴 A . 封u n n a n e n s 乞s
柏拉木 B . e o e h玄n e h玄n e n s 艺s

O
。 38 5 22 7 3 3 1 2 0 0 9 2 6 4 6 8 7 4
0 。 2 7 6 1 5 1 5 5 7 8 74 12 6 0 4 8 0
主耍参考文献
彭少麟 、 张祝平。 19 9 0 . 鼎 湖山森林植被主要优势种黄
果厚壳桂 、 厚壳桂生物量及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 植 物生
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4( 1 ) : 2 3一” .
彭少麟等。 1 9 8 9 . 广东森林群 落的组成结构特 征 . 植物
生态学 与地植物学学报 , 1驭 1 ) : 10 一 1 7.
彭少麟 。 19 8 7 。 广东亚热带森林的生态优势度 . 生 态学
报 , 7 ( 1 ) : 3 6一 4 J 。
W a n g B os u n a n d P e n g Sh ao l i n
. 1 日s 6 . A n a l y -
5 15 o n t h e v e g e t a t io n o f t h o fo r e s t e co s y s te m
o n D i n gh u s h a n
.
P r o e e e d in g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
o n a l S y m po s iu m o n Mo u n t a i n V e g e t a t io n
,
1 4 3一 1 4 6 。
C h i n . J . A P P I . E e o l . , 3 : 3 ( 1 9 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