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wheat varieties on main life parameters of wheat aphids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全 文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3
仵均祥 3 3  姜金虎 3 3 3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 ,陕西杨陵 712100)
沈宝成 苏小记 (陕西省植保总站 ,西安 710003)
【摘要】 选用经田间鉴定抗蚜性表现不同的 10 个小麦品种 ,在室内外较系统地研究了其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
管蚜存活、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分析了室内外试验结果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的抗生性并不能造成
若蚜个体的直接死亡 ,但对若蚜发育历期、成蚜寿命和产仔数影响显著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或显著水平. 其中
对两种蚜虫若蚜发育历期的影响室内外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 ,可作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其次是
对成蚜产仔数的影响 ,禾谷缢管蚜室内外试验结果比较的吻合性也较好.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禾谷缢管蚜  麦长管蚜
Effects of wheat varieties on main life parameters of wheat aphids. Wu J unxiang ,Jiang Jinhu ( Depart ment of Plant
Protection , Northwestern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 Yangling 712100) , Shen Baocheng and Su Xiaoji ( S haanxi
General S tation of Plant Protection , Xian 710003) . 2Chin. J . A ppl . Ecol . ,1999 ,10 (4) :447~45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effect of wheat varieties on main life parameters e. g. , the survivals , growth and develop2
ment , and reproduction of two wheat aphids Rhopalosiphum padi and M acrosiphum avenae , and analyzed the correl2
ativity of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glasshouse and field. Ten wheat varieties were selected , which have been demonstrat2
ed the different resistance to wheat aphids in former field experiment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of these
wheat varieties did not obviously affected the mortality of nymphal aphids , bu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duration of nymphal aphids , and the longevity and fecundity of adults. The effect of various wheat varieties on the de2
velopment duration of nymphal aphids of two species in glasshouse was correspondent with that in field. Therefore ,
the nymphal development duration could be us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es identifying the anti2aphid of
wheat varieties. Moreover , the fecundity of R . padi adults in glasshouse was correspondent well with that in field.
Key words  Wheat variety , Rhopalosiphum padi , M acrosiphum avenae.
  3 陕西武功农业科研中心基金资助项目.
  3 3 通讯联系人.
  3 3 3 西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九六届毕业生.
  1997 - 07 - 08 收稿 ,1997 - 11 - 17 接受.
1  引   言
  小麦品种的抗蚜性鉴定及抗性机制研究国内外已
做了许多工作. 一般认为抗生性是小麦品种抗蚜性的
主要机制[2 ,4 ,5 ,12 ,15 ,19 ] . 近年来 ,一些学者就品种抗生
性作用对麦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但
这些研究或是在室内 ,或是在室外单一条件下进行的 ,
缺少同一时期室内外条件下的相关研究[4 ,11 ,12 ] . 为了
弄清不同试验条件下品种抗性的变化特点及室内外试
验结果的相关性 ,从而为品种抗蚜性的准确鉴定提供
依据. 在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 30 个小麦
品种抗蚜性鉴定的基础上 ,于 1995~1996 年选择田间
抗性表现从弱到强有一定差异的 10 个品种 ,研究了小
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主要生命参数的影
响 ,并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供试品种在室内外条件下对
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相关性.
2  材料与方法
2. 1  供试小麦品种及田间鉴定的抗蚜性排序
  ①79 (1B) 828 ; ②陕 225 ; ③8222 ; ④晋麦 27 ; ⑤88121629 ; ⑥
84 ( G) 6 ; ⑦小偃 6 号 ; ⑧小偃 107 ; ⑨西农 85 ; ⑩西农 3429. 分别
由西北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陕
西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提供.
  田间鉴定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排序为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对麦长管蚜的抗性排序为 : ⑥> ⑨
> ⑤> ⑩> ③> ⑧> ④> ②> ①> ⑦.
2. 2  供试蚜虫种类及虫源
  供试蚜虫有麦长管蚜 ( M acrosiphum avenae)和禾谷缢管蚜
( Rhopalosiphum padi) . 田间种植小偃 6 号小麦品种自然感蚜
繁殖 ,试验前采集无翅孤雌胎生成蚜供试.
2. 3  试验设计
2. 3 . 1 室内试验  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 ,6~8 支 40W 日光灯
供给光源 ,自动定时控制光周期 L ¬D = 14 ¬10. 禾谷缢管蚜试
验控制恒温 20 ±1 ℃. 试验前移栽田间越冬麦苗于直径 20cm、
高 17cm 花盆中 ,每盆 2 株 ,每品种 5 盆 ,待移栽麦苗恢复正常
生长发育后从田间虫源地用毛笔挑取无翅成蚜接于麦苗叶片
中部 ,用直径 0. 7cm 微型养虫罩罩住 ,24h 后刷除成蚜和其它
若蚜 ,只保留 1 头若蚜编号供观察. 每个花盆接蚜 4 头 ,每个品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9 年 8 月  第 10 卷  第 4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Aug. 1999 ,10 (4)∶447~451
种各接若蚜 20 头. 以后每日观察 1 次 ,记录蜕皮及存活情况.
若蚜发育为成蚜进入产仔期后 ,每日记载产仔数并及时刷除初
产仔蚜 ,一直观察至试蚜死亡. 麦长管蚜试验控制温度 25 ±
1 ℃.直接从田间剪取各供试品种小麦的旗叶 ,放入铺有约 1cm
厚 ,经水冲洗干净的湿沙的罐头瓶中 ,每瓶 1 叶 ,接蚜 1 头 ,每
品种重复 20 次 ,编号登记. 试验期间 ,每日更换新鲜叶片并给
沙中注水以保持沙子湿润 ,其余观察记载方法同前.
2. 3 . 2 田间试验  1995 年 10 月上旬 ,田间同期播种各供试小
麦品种. 分小区种植 ,每小区面积 2m ×1m ,播种量 22. 5g ,排列
4 行. 小区间距 0. 3m. 试验地外围种小偃 6 号小麦品种 3 行作
为保护行 ,常规管理. 1996 年 4~6 月进行试验 ,每品种接蚜 20
头 ,每株 1 头. 接蚜及观察记载方法同室内试验. 温度自记仪记
录试验期间温度.
2. 4  数据处理
  参照徐汝梅介绍的方法 [10 ] :
  R0 = ∑l x m x
  T = ∑l x m x x/ R0
  R m = ln R0/ T
式中 , R0 为种群净生殖率 ; T 为平均世代周期 ; R m 为内禀增长
力 ; l x 为特定年龄存活率 ; m x 为年龄特定生育力 ; x 为特定年
龄.
3  结果与分析
3 . 1  小麦品种对麦蚜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3 . 1 . 1 对若蚜存活的影响  室内外试验观察表明 ,在
供试 10 个品种上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若蚜阶段各
龄期的死亡率均很低. 全部 40 组试验处理中 ,28 组试
验处理的若蚜死亡率为零 ;4 组试验处理若蚜死亡率
为 5 % ,即供试 20 头蚜虫若蚜阶段死亡 1 头 ;6 组试验
处理若蚜死亡率为 10 % ;2 组试验处理若蚜死亡率为
15 % ;全部试验若蚜平均死亡率仅为 2. 75 %. 供试蚜
虫的死亡主要发生在成蚜阶段 ,其死亡过程基本符合
Pearl (1928) 的 I 型存活曲线[10 ] . 统计分析表明 ,若蚜
阶段的死亡无明显的规律性 ,而是随机发生的. 由此可
见 ,小麦品种对麦蚜的抗生性并不能造成麦蚜个体的
直接死亡 ,而是通过影响其生命活动的其它方面发挥
抗虫作用的.
3 . 1 . 2 对若蚜发育历期的影响  由表 1 可以看出 ,禾
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若蚜发育历期在不同品种上明
显不同 ,室内外试验结果方差分析差异均达极显著水
平 ( F = 4. 71~54. 12 , F0. 01 = 2. 50) ,其中尤以禾谷缢
管蚜室内试验结果最为明显. 两种蚜虫的室内试验结
果和田间试验结果相关分析表明 ,不同小麦品种对同
种蚜虫若蚜发育历期的影响在室内外条件下具有很好
的吻合性. 禾谷缢管蚜室内外若蚜发育历期相关达极
显著水平 ( t = 5. 803 ,t0. 01 = 3. 355) ;麦长管蚜室内外
若蚜发育历期相关达显著水平 ( t = 2. 887 , t 0. 05 =
2. 306) ,说明不同小麦品种对若蚜发育历期的影响差
表 1  小麦品种对若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Table 1 Effects of wheat variet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ymphal aphid
品种
Variety
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若蚜历期
Period of nymphy(d)
室内①
Indoor
室外②
Outdoor
翅蚜率
Alate rate of aphid ( %)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麦长管蚜 M acrosiphum avenae
若蚜历期
Period of nymphy(d)
室内①
Indoor
室外②
Outdoor
翅蚜率
Alate rate of aphid ( %)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西农 3429NWAU3429 5. 1 E⑦ 10. 1B 0 0 7. 3B 11. 0BC 75 100
84 ( G) 6 5. 9C 11. 7A 0 0 7. 9AB 11. 7AB 100 90
小偃 107 Xiaoyan 107 6. 1BC 11. 7A 0 0 7. 4B 11. 4B 100 100
79 (1B) 828 6. 8A 11. 9A 0 0 8. 0AB 12. 2A 95 100
8222 6. 2B 11. 5AB 5 0 7. 8AB 11. 6AB 80 80
小偃 6 号 Xiaoyan 6 5. 4D 10. 5B 0 5 7. 3B 10. 0D 70 100
晋麦 27 Jinmai 27 6. 6A 11. 8A 0 10 8. 1A 11. 5B 100 50
陕 225 Shaan 225 5. 8DC 11. 1AB 0 0 7. 6AB 10. 5CD 100 85
西农 85 NWAU 85 5. 7C 10. 6B 0 5 7. 1B 10. 7C 100 95
88121629 6. 1BC 11. 1AB 0 0 8. 0AB 11. 4B 70 80ŠX 5. 96 11. 20 0. 5 2. 0 7. 65 11. 20 89. 0 88. 0
F 值⑤F value 54. 12 7. 38 - - 4. 71 16. 05 - -
室内外相关值 (R) 0. 8989 - 0. 7143 -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indoor with outdoor (R)
R 值 T 测验⑥ 5. 803 - 2. 887 -
T test value of R
①试验时间 :1996 年 3 月 29 日至 4 月 28 日 ;控制温度 :20 ±1 ℃. Experiment date : March 29 , 1996~April 28 , 1996 ; Controlled temperature :20 ±1 ℃.
②试验时间 :1996 年 4 月 12 日至 5 月 28 日 ;日均温范围 : 12. 0~25. 3 ℃;总平均温度 : 18. 3 ℃. Experment date : April 12 , 1996~May 28 , 1996 ;
Scopes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 12. 0~25. 3 ℃; Total mean temperature : 18. 3 ℃. ③试验时间 :1996 年 5 月 9 日至 6 月 9 日 ;控制温度 :25 ±1 ℃.
Experiment date : May 9 , 1996~J une , 1996 ; Controlled temperature :25 ±1 ℃. ④试验时间 :1996 年 5 月 5 日至 6 月 8 日 ;日均温范围 :14. 2~25. 3 ℃;
总平均温度 :19. 6 ℃. Experiment date : May 5 , 1996~J une 8 , 1996 ; Scopes of daily average temperature : 14. 2~25. 3 ℃; Total mean temperature :
19. 6 ℃, ⑤F0. 05 = 1. 93 ; F0. 01 = 2. 50. ⑥t0. 05 = 2. 306 ;t 0. 01 = 3. 355. ⑦大写字母表示 SSR0. 01水平差异显著 ;小写字母表示 SSR0. 05水平差异显著. Capital
letters show th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SR0. 01) and small letters show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SR0. 05) in the table. 下同 The same below.
84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 卷
异是客观存在的 ,而且在室内外试验条件下表现稳定.
3 . 1 . 3 对翅蚜发生的影响  翅蚜的发生及其数量变化
是蚜虫对寄主营养、气候条件、种群密度等环境因素变
化的一种主动适应. 在寄主营养与气候条件适宜 ,种群
密度低的条件下 ,翅蚜比例小 ;反之 ,翅蚜比例则大. 在
本试验中 ,翅蚜的发生及比例变化似主要受试验温度
和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与品种变化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禾谷缢管蚜在室内 20 ±1 ℃恒温和田间日均温 12. 0~
25. 3 ℃,平均 18. 3 ℃条件下 ,各品种上饲养的蚜虫平
均翅蚜率仅分别为 0. 5 %和 2. 0 %. 但麦长管蚜室内试
验是在 25 ±1 ℃恒温下进行的 ,各品种上饲养的蚜虫
的翅蚜率高达 70 %~100 % ,平均 89 %. 在田间试验
中 ,日均温度为 14. 2~25. 3 ℃,平均为 19. 6 ℃,虽然只
比禾谷缢管蚜田间试验期间的平均温度高 1. 3 ℃,但
由于小麦生长进入后期阶段 ,营养物质主要流向小麦
籽粒中积累 ,叶片中营养大大下降 ,所以 ,翅蚜比例也
较高 ,平均达 88 %. 关于小麦生育期差异对翅蚜比例
的影响在供试品种晋麦 27 中表现非常明显. 在田间试
验中 ,晋麦 27 的成熟期与小偃 6 号、西农 3429、小偃
107 等相比 ,约晚熟 3~4d ,其翅蚜率仅为 50 %.
3 . 1 . 4 对成蚜寿命的影响  小麦品种差异对成蚜寿命
有很大的影响. 室内外不同品种上饲养的禾谷缢管蚜
和麦长管蚜的成蚜寿命方差分析表明差异均达极显著
水平 ( F = 2. 69~31. 07 , F0. 01 = 2. 50) ,其中尤以禾谷
缢管蚜田间试验结果表现明显 (表 2) . 但对同种蚜虫
在同一品种上的室内寿命与田间寿命进行相关分析发
现二者吻合程度较差 ,并无显著相关性 (表 2) ,反映了
成蚜在室内外不同条件下对品种变化适应的复杂性.
表 2  小麦品种对成蚜寿命及生殖的影响
Table 2 Effects of wheat varieties on the longevity and reproduction of adult aphid
品 种
Variety
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成蚜寿命
Longevity of adult (d)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产仔数 (头/ 雌)
No. of fecundity for a female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麦长管蚜 M acrosiphum avenae
成蚜寿命
Longevity of adult (d)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产仔数 (头/ 雌)
No. of fecundity for a female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西农 3429 NWAU3429 16. 1 AB 28. 1 AB 71. 6 AB 76. 3 AB 12. 1 B 6. 8 a 30. 5 AB 12. 7 A
84 ( G) 6 84 ( G) 6 16. 5 A 24. 9 B 53. 1 AB 64. 5 AB 16. 6 A 6. 5 ab 38. 9 A 12. 7 A
小偃 107 Xiaoyan 107 10. 6 B 26. 8 AB 51. 4 B 62. 4 B 16. 3 A 3. 9 b 35. 6 AB 4. 1 B
79 (1B) 828 15. 3 AB 24. 5 B 66. 4 AB 74. 8 AB 14. 7 AB 4. 7 b 33. 6 AB 5. 8 B
8222 14. 3 AB 24. 3 B 57. 9 AB 60. 8 B 12. 6 B 6. 6 ab 31. 7 AB 13. 1 A
小偃 6 号 Xiaoyan 6 16. 3 AB 26. 3 AB 63. 0 AB 74. 5 AB 12. 1 B 5. 9 ab 26. 4 B 8. 4 AB
晋麦 27 Jinmai 27 11. 7 B 26. 2 AB 53. 1 AB 65. 5 AB 14. 7 AB 5. 9 ab 25. 9 B 13. 9 A
陕 225 Shaan 225 15. 1 AB 30. 2 A 66. 4 AB 78. 4 A 14. 5 AB 5. 4 ab 27. 5 AB 9. 3 AB
西农 85 NWAU 85 17. 0 A 26. 3 AB 72. 8 AB 70. 7 AB 15. 2 AB 4. 8 b 30. 3 AB 9. 9 AB
88121629 11. 9 B 27. 2 AB 53. 8 A 69. 7 AB 10. 5 B 6. 3 ab 29. 8 AB 11. 3 ABŠX 14. 48 26. 48 60. 95 69. 76 13. 93 5. 68 31. 02 10. 12
F 值 F value 3. 87 31. 07 4. 49 3. 11 6. 31 2. 69 2. 02 3. 64
室内外相关值 (R) - 0. 0711 0. 7458 0. 5622 - 0. 2268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indoor with outdoor (R)
R 值 T 测验 0. 230 3. 167 1. 932 0. 659
T test value of R
3 . 2  小麦品种对麦蚜生殖的影响
  不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自然条件下 ,取食不同
品种的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产仔数均有明显差
异.方差分析表明 ,禾谷缢管蚜在室内和室外、麦长管
蚜在室外不同品种上的产仔数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对
同种蚜虫在室内外取食同一品种的产仔数进行相关分
析表明 ,禾谷缢管蚜室内外产仔数相关显著 ( t =
3. 167) ,麦长管蚜室内外产仔数则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t = 0. 659) (表 2)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试验
期间温度和小麦生育期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 禾谷缢
管蚜试验开始较早 ,试验期间室内外温度均较低 (室内
温度 :20 ±1 ℃;室外均温 :18. 3 ℃) ,小麦生育期早 (拔
节至乳熟期) ,成蚜寿命和产仔数受高温和小麦生育后
期营养剧烈变化的影响较小. 麦长管蚜试验开始相应
较晚 ,试验期间温度偏高 (室内温度 :25 ±1 ℃;室外均
温 :19. 6 ℃) ,小麦生育期偏后 (开花至黄熟期) ,使绝大
部分供试蚜虫发育为有翅蚜 (室内平均翅蚜率 89 % ,
室外平均翅蚜率 88 %) ,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室内平均
13. 93d. ,室外平均 5. 68d. ) ,产仔数大大减少 (室内平
均 31. 02 头/ 雌 ,室外平均 10. 12 头/ 雌) ,从而引起试
验误差增大. 同时 ,小麦进入灌浆乳熟期以后 ,不同品
种的灌浆速度和成熟期差异较大 ,引起叶片营养的剧
烈变化 ,对麦长管蚜的生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 . 3  小麦品种对麦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内禀增长力是表示种群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增殖潜
力的一个重要生命统计量 ,可用来判断种群当时或未
来的消长趋势[8 ] . 它能敏感地反映出生物在一定环境
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它不仅考虑到生物的出生率、死亡
9444 期                仵均祥等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          
率 ,同时还将种群的年龄组配、产卵力、发育速度等因
素亦包括在内[8 ,10 ] . 从表 3 可以看出 ,不同小麦品种对
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种群增长潜力的影响有一定的
差异 ,室内外试验结果比较而言 ,两种蚜虫室内试验种
群的内禀增长力均大于室外试验种群. 相关分析表明 ,
禾谷缢管蚜室内外种群在供试各品种上的内禀增长力
表现较一致 ,相关显著 (t = 2. 965 ,t0. 05 = 2. 306) . 故根
据室内外试验内禀增长力的平均值大小 ,可将 10 个供
试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序
为 :晋麦 27 > 79 (1B) 828 > 8222 > 88121629 > 小偃 107
> 陕 225 > 84 ( G) 6 > 小偃 6 号 > 西农 3429 > 西农 85.
结果与田间以蚜情指数为指标鉴定的结果基本一致 ,
说明抗生性机制在小麦品种抗蚜性中确实起着关键性
作用. 麦长管蚜室内外种群在各供试品种上的内禀增
长力则无显著相关性 (t = 1. 352) . 通过整个试验过程
观察和比较发现 ,麦长管蚜田间试验种群的内禀增长
力受小麦品种的成熟期影响较大. 小偃 107 或 79 (1B)
828 明显比其它品种早熟 ,其内禀增长力则低 ,分别为
0. 0719 和 0. 0759 ;小偃 6 号属偏早熟品种 ,内禀增长
力也较低 ,为 0. 1122 ;而明显晚熟的晋麦 27 ,内禀增长
力高达 0. 1797. 这为小麦品种抗蚜性鉴定提出了一个
新的课题.
表 3  小麦品种对麦蚜种群内禀增长力的影响
Table 3 Effects of wheat varieties on the innate capacity for increase of the
aphid population
品种
Variety
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麦长管蚜
M acrosiphum avenae
室内
Indoor
室外
Outdoor
西农 3429NWAU3429 0. 3628 0. 2143 0. 2495 0. 1338
84 ( G) 6 0. 3485 0. 1980 0. 2216 0. 1485
小偃 107 Xiaoyan 107 0. 3317 0. 1692 0. 2277 0. 0719
79 (1B) 828 0. 2886 0. 1958 0. 2252 0. 0759
8222 0. 3068 0. 1874 0. 2397 0. 1292
小偃 6 号 Xiaoyan 6 0. 3625 0. 2038 0. 2283 0. 1122
晋麦 27Jinmai 27 0. 2704 0. 1899 0. 1967 0. 1797
陕 225Shaan 225 0. 3284 0. 2029 0. 2058 0. 1478
西农 85NWAU 85 0. 3792 0. 2032 0. 2126 0. 1384
88121629 0. 3284 0. 1904 0. 2360 0. 1339
室内外相关值 (R) 0. 7236 - 0. 431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indoor with outdoor (R)
R 值 T 测验 2. 965 1. 352
T test value of R
4  讨   论
  选用 10 个抗蚜性不同的小麦品种 ,在室内外条件
下 ,系统地研究了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
存活、生长发育、生殖及种群增长潜力的影响. 结果表
明 ,小麦品种的抗生性作用不能造成蚜虫个体的直接
死亡 ,而是通过影响蚜虫的若蚜发育历期、成蚜寿命和
产仔数而发挥抗虫作用 ,从而导致麦蚜在抗性强的品
种上种群内禀增长力降低 ,种群数量发展缓慢 ,最终达
到减轻危害的目的. 这与曹雅忠等[12 ] 、高崇省[11 ]的研
究结果基本一致 ,但与李素娟等[4 ]研究结果不尽相
同 ,可能是选用试验材料不一所致.
  同一小麦品种对麦蚜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在麦
蚜不同发育阶段并不完全一致 ,有时甚至相差很大. 高
崇省[9 ,11 ]也报道过此现象. 若蚜发育历期、成蚜寿命
和产仔数 3 个方面比较而言 ,若蚜发育历期不仅在品
种间差异显著 ,而且室内外试验结果吻合性好 ,宜作为
品种抗蚜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其次是世代产仔数 ,在适
当的试验条件下 (适宜的温度和作物生育期)室内外试
验结果吻合性也较好. 成蚜寿命虽在不同品种间也表
现显著差异 ,但室内外结果吻合性差 ,不宜作为小麦品
种抗蚜性鉴定的主要指标.
  选择适宜的试验温度和作物生育期对小麦品种抗
蚜性鉴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 40 年代初和 60
年代末 ,前人就曾分别报道过温度和生育期变化对作
物抗虫性的影响[14 ,18 ] . 随后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 ,特别
是温度对抗性变化的影响研究颇多[16 ,20 ,22 ] . 但有关温
度和小麦生育期变化对小麦品种抗蚜性的影响则研究
甚少. 根据我国北方地区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发
生规律 ,参考本试验及前人的研究成果 ,可以认为小麦
品种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鉴定以平均温度 20 ℃,最高
温度不超过 25. 5 ℃[1 ] ,小麦生长处于拔节至乳熟期为
宜 ;对麦长管蚜抗性鉴定以平均温度 20~22 ℃,最高
温度不超过 26 ℃[3 ,6 ] ,小麦生长处于孕穗至乳熟期为
宜. 过高的试验温度不仅引起蚜虫发育速率太快 ,小麦
品种抗性不能充分表现 ,而且会引起蚜虫体内新陈代
谢的紊乱 ,造成生理伤害. 小麦生育期偏早 ,鉴定结果
不能完全代表蚜虫盛发时品种抗性的强弱 ;小麦生育
期偏晚 ,小麦收获前植株内营养物质变化太大 ,对抗性
的准确鉴定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麦长管蚜是一种迁飞性害虫 ,越冬分界线位于 33
~34N [7 ] ,陕西关中地区冬季无越冬虫源 ,春季从南方
迁入虫源在麦田发生的始盛期在小麦抽穗前后. 此时
由于小麦植株较大 ,室内整株移栽饲养蚜虫不便 ,从田
间采集叶片进行饲养从理论上来讲 ,由于叶片离体后
的生理变化可能会对麦蚜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生一定
的影响. 但由于本试验供试 10 个品种室内均用离体叶
片进行 ,故这一影响引起的品种间差异可以忽略不计 ,
不会对试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小麦品种抗蚜性的基因控制机理研究多见于对小
麦品种抗二叉蚜的研究 ,一般认为是由隐性单基
05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0 卷
因[13 ] 、显性单基因[21 ] 、隐性或显性单基因控制 ,并且
包含有修饰基因[14 ] . 并用单体分析方法 ,证明品种
“Amigo”的抗虫基因位于染色体 1A 上 ,品种“Largo”
的抗虫基因位于染色体 7D 上[17 ] . 关于小麦品种对禾
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的抗性基因控制机理至今尚未见
详细研究报道. 根据前人和笔者的试验结果可以推测
认为抗性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 ,且其
表现受环境因素及蚜虫本身适应性的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刘绍友. 1994. 温度对禾谷缢管蚜种群消长的影响. 陕西农
业科学 , (1) :15~17.
2  刘绍友、侯有明、李定旭等. 1993. 小麦品种对麦长管蚜抗性机制的
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 (3) :76~80.
3  李定旭、刘绍友. 1992. 温度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昆虫知
识 ,29 (4) :196~198.
4  李素娟、王经伦、王兴运等. 1993. 不同小麦品种对禾谷缢管蚜抗性
机制研究. 见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64~70.
5  陈巨莲. 1993. 麦类作物抗蚜性研究. 世界农业 , (8) :28~29.
6  杨效文. 1991. 麦长管蚜穗型蚜研究初报. 华北农学报 ,6 (2) :103~
107.
7  罗瑞梧、杨崇良、尚佑芬等. 1998. 麦长管蚜虫源问题研究. 植物保
护学报 ,15 (3) :153~158.
8  南京农学院主编. 1985. 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 北京 :农业出版社.
9  夏云龙、杨奇华、萧 红. 1991. 冬小麦形态特征与抗麦长管蚜的关
系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8 (1) :5~9.
10  徐汝梅. 1987. 昆虫种群生态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7~
107.
11  高崇省. 1994.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影响. 昆虫知
识 ,31 (4) :201~205.
12  曹雅忠、倪汉祥、李光博. 1993. 小麦品种抗性对麦长管蚜的控制作
用. 见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论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社. 59~63.
13  Curtis , B. C. et al . 1960. Genetics of greenbug resistance in two
strains of common wheat . A gron. J . ,52 :599~602.
14  Dahms , R. G. et al . 1940. Rate of reproduction of the pea aphid on
different alfalfa plants. J . Econ . Entomol . , 33 :482~485.
15  Daniels , N. E. et al . 1958. Greenbug resistance studies in winter
wheat . J . Econ . Entomol . , 51 :702~704.
16  Harvey , T. L . et al . 1994. Temperature effects on resistance to
greenbug ( Homoptera : Aphididae) biotype I in sorghum. J . Econ.
Entomol . , 87 (2) :500~503.
17  Hollenhorst , M. M. et al . 1983. Chromosomal location of genes for
resistance to greenbug in“largo”and“amigo”wheat . Crop Sci . , 23 :
91~93.
18  Niraz , S. et al . 1958. Experiment of biochemical on resistance of the
winter wheat to aphids. Insect Science and Its A pplication ,6 (3) :253
~257.
19  Niraz , S. et al . 1987.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plant chemical com2
pounds to constitutive aphid resistance in winter wheat . Rocz niki
Nauk Rolniczych , 17 (1) :61~75.
20  Sosa , O. J . et al . 1976. Temperature and the expression of resis2
tance in wheat to the Hessian fly. Envi ron. Entomol . , 5 (2) :333~
336.
21  Tyler , J . M. et al . 1987. Designations for genes in wheat germplasm
conferring greenbug resistance. Crop Sci . , 27 :526~527.
22  Wood , E. A. J . et al . 1972.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host plant in2
teraction on the biology of three biotypes of the greenbug. Envi ron.
Entomol . ,1 (2) :230~234.
作者简介  仵均祥 ,36 岁 ,硕士学位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
从事农业昆虫生态研究. 发表论文 32 篇 ,主编或参编 (译) 出版
教材、专著 5 本. E2mail :CPILAB @public. xa. sn. cn
1544 期                仵均祥等 :小麦品种对麦蚜主要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