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资源植物杜香的研究进展
马雪梅 (河南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 介绍了杜香的化学成分 ,综述了其在药理 、临床、保健营养及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杜香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杜香;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06-02949-02
ResearchProgressonLedumplastureasAResourcePlant
MAXue-mei (SchoolofBiotechnologyandFoodEngineering, Any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Anyang, Henan455000)
Abstract ChemicalcomponentsofLedumplasturewereintroduced.Researchprogressontheaspectsofpharmacologicalefects, clinicalap-
plication, healthcare, nutritionandcultivationwassummarized.ThefutureresearchofLedumplasturewasprospectedeither.
Keywords Ledumplasture;Pharmacologicalefects;Clinicalapplication
作者简介 马雪梅(1977-),女 ,河北衡水人 ,硕士 ,讲师 ,从事植物资
源生态学与化学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09-10-22
杜香(LedumplastureL.)又名喇叭茶 ,是我国东北地区
主要的资源植物 ,大兴安岭地区蓄积量颇为丰富 。此外 ,中
国长白山及朝鲜 、日本 、西伯利亚 、北欧等地也有种植。杜香
是杜鹃花科杜香属常绿小灌木 ,单叶互生 ,全缘 ,两面及幼枝
密生褐色绒毛和腺体 ,植株富有香味 。伞房花序 ,着生于上
年枝的顶部;苞片数枚;蒴果 ,耐荫且喜水湿 ,常生于河谷或
苔藓沼泽地 ,在湿润山坡或岩上也能生长 。夏秋采集 ,阴干 。
其性味辛 、苦 、寒 ,以叶提取挥发油入药 ,有化痰 、止咳 、平喘 、
扩张血管 、降压 、抑制真菌及止痒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 、不
孕 、胃溃疡 、慢性气管炎等症 ,临床上可单独使用 ,或与其他
中药配合使用 [ 1] 。杜香还可以用作利尿剂 、杀虫剂 ,现又将
杜香用于保健品的研制 、开发 。因此 ,对有关杜香的研究进
行归纳 、总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化学成分
据研究 ,杜香挥发油中主要含有萜类化合物 ,包括萜公
英萜醇 ,熊果酸 ,熊果醇 ,角鲨烯 ,大戟醇乙酰酯 , 4′, 7-二甲氧
基一洋芹素 ,七叶内酯 ,对羟基苯甲酸 ,槲皮素 ,金丝桃苷 ,山
奈酚 ,棉花皮素 ,正十一烷 ,正庚烷 , β -谷甾醇 ,月桂烯 ,对 -
伞花烃 ,桃金娘烯醛 ,枯茗醛 , β -侧柏烯 , γ-松油烯 , α-守烯 ,间
-伞花烃 ,二氢葛缕醇醋酸酯 ,桧烯 ,松油醇 ,枯茗醛(对异丙
基苯甲醛), 1-甲基-2-异丙基苯 , 5-羟基 4, 7-二甲氧基黄酮 ,
正二十八烷醇 ,东莨菪内酯 , Oleuropeicacid,秦皮素 [ 1-6] 。
2 药理作用及其他作用
2.1 药理作用 赵振东等用 GC和 GC-MS研究了细叶杜
香精油的主要组成 ,并对杜香的主要组分进行了分离 [ 7] 。谈
华等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细叶杜香地上部挥发油的提取 、含量
测定以及细叶杜香挥发油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
果表明 ,细叶杜香地上部挥发油的含量不同 ,叶片产油率优
于枝 ,最佳产油时期为 9月份;在抑菌和杀菌方面 ,酵母菌对
杜香挥发油最为敏感 ,青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 ,挥发
油浓度在 12.5%以上具有完全杀灭作用 [ 8-9] 。赵子峰等采
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 CO2萃取杜香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
优化 ,研究了萃取温度 、萃取压力 、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
平下对杜香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 ,得到了超临界 CO2萃取杜
香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为 20 MPa、萃取温度为
35 ℃、CO2的流量为 60 kg/h[ 10] 。王佳鑫等用超临界 CO2萃
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对杜香挥发油进行提取 ,并作了比
较 [ 11-12] 。结果表明 ,用超临界 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
相比具有提取时间短 、收率高 、活性组分含量高等特点 ,在工
业上 ,可采用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法进行杜香挥发油的提
取。张凤荣等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杜香萜烯中的桧烯含
量 [ 13] 。金红花等对杜香萜烯进行促进透皮吸收试验 ,结果
表明 ,杜香萜烯具有改变角质层的构象 ,松弛它们之间的结
合力以致形成微细孔道 ,从而提高极性药物对细胞内通道的
渗透性 ,可作为新型的天然经皮吸收促进剂 [ 14] 。胡其图等
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细叶杜香中的黄酮类成分 ,并将黄酮类
提取物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 [ 15-16] 。黑龙江中
医学院对用水蒸汽蒸馏法取得的挥发油进行药理测试 ,证明
杜香具有明显的镇咳 、祛痰作用 ,对皮肤瘙痒和脚气等有较
好的疗效 [ 17] 。祝君梅等采用 NH3致咳法等研究杜香油对小
鼠的影响 ,结果表明 ,杜香油能抑制 NH3刺激所致的小鼠咳
嗽 ,并具有显著的祛痰作用 ,它能促进酚红分泌入支气管 ,其
祛痰作用很可能是由于增加呼吸道分泌及稀释痰液所致。
在急性毒性方面 ,对小鼠进行灌胃 、腹腔注射 ,结果证实动物
多在 24h内死亡 , 7d后解剖动物未发现异常现象 ,并确定灌
胃给药 LD50为 0.410±0.040ml/kg和腹腔给药 LD50为 0.161
±0.014ml/kg[ 18] 。关爽等研究了杜香熊果酸提取物对小鼠
遗传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 ,杜香熊果酸提取物对环磷酰胺
所导致的遗传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19] 。
2.2 其他作用 黄明姬采用最大耐受量 、抗醉及解酒试
验 ,观察杜香口服液的抗醉及解酒作用 ,结果表明 ,杜香口服
液可明显延长给酒小鼠醉睡耐受时间 ,缩短醉睡时间。杜香
口服液具有预防醉酒及促进醒酒的作用 [ 20] 。修志龙等在研
究天然挥发性成分化学降解塑料的新途径时 ,发现杜香挥发
性有效成分能降解聚丙烯塑料 [ 21] 。于沈晶等分析了天然挥
发油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减容作用 ,试验表明 ,杜香挥发
油的减容效果优于生姜 、柑桔皮和松树叶 [ 22] 。
3 应用研究
3.1 临床应用 胡秀华开展了祛斑霜的研制 ,并进行了临
床研究 ,经过安全试验检测 ,该化妆品安全 、无毒副作用 ,具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6):2949-2950 责任编辑 金炎 责任校对 卢瑶
有消炎 、营养 、防晒的功效 ,对不同色斑治疗效果的顺序是:
日晒斑 >雀斑 >妊娠斑 >黄褐斑 >老年斑 [ 23] 。刘庆华等进
行了杜香油精保湿润肤霜的研制和复方杜香消炎洗液的配
制 ,结果表明 ,杜香保湿润肤效果良好 ,洗液具有消炎 、杀菌
和止痛等作用 ,药效稳定 、药力持久 ,对皮肤作用温和 、无刺
激 ,可作为化妆品 [ 24-25] 。
3.2 香料植物 杜香具有特殊的莳萝醛香气 ,兼有木香 ,
是很好的香料品种 ,可用于日用化工及药皂 、脚气水 、洗发香
波研制等 [ 1] 。
3.3 保健品 植物杜香可制保健茶 ,其制作方法是:采集
杜香的嫩叶;在 100 ~320 ℃的温度下对杜香的嫩叶杀青 5 ~
10min;对杜香叶揉捻;在锅内炒杜香叶至其含水量≤7%,然
后出锅 、灭菌处理。这样可使人们在饮茶时既能观赏到嫩绿
优美的茶形 ,又能品尝到幽香而纯正的滋味 ,并能借饮茶之
机 ,得到健身疗疾的功效。
4 栽培研究
孙秀殿等开展了细叶杜香的栽培利用研究 ,分析了栽培
利用中的相关问题 [ 26] 。吕馨等研究了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
始林土壤热量状况对杜香生长的影响 [ 27] 。刘金文等研究了
4 ℃低温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 、
可溶性糖含量 、脯氨酸含量和水分含量等的生理影响。结果
表明 ,不同物候期的细叶杜香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机制不同 。
萌发期细叶杜香抗逆性强 ,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和脯氨
酸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上升 ,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生殖期和营养期细叶杜香抗逆性较弱 ,三者含量在低温胁迫
过程中先下降 ,低温适应机制形成后逐渐升高。 3个物候期
的细叶杜香含水量维持在恒定水平 [ 28] 。顾地周等研究了细
叶 、宽叶杜香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并建立了细叶 、宽叶杜
香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体系和种质试管保存 ,为更快获得杜香
挥发油等相关成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9-31] 。于健全等研究
了大兴安岭杜香落叶松林的经营密度 ,确定最佳间伐密度为
35%,经营密度为 3 400株 /hm2 [ 32] 。
5 前景展望
在对杜香药理作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在临床应用方
面 ,应进一步开发新的中成药 ,探索新的适应症 ,加快相关保
健品的研发 ,使资源优势发挥出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可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进行杜香工厂化育苗试验的探索 ,从而
获得优良的品种。目前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 ,杜香需
求量越来越大。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生产出 “优质 、安全 、稳
定 、可控 ”的绿色杜香 ,实现杜香挥发油提取方法的规范化 、
科学化及生产基地化 、品种标准化 、生产流程无公害化 、经营
方式集约化。
参考文献
[ 1] 马雪梅,毛子军,杨永富 ,等.资源植物杜香的开发利用综述 [ J].东北
林业大学学报, 2003, 31(6):52-54.
[ 2] 邱桂华 ,左文健 ,王金辉 ,等.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 J].中国现代中药,
2006, 8(6):18-20, 25.
[ 3] 黄莹,张德志.细叶杜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8, 24(1):33-34, 46.
[ 4] 马雪梅 ,毛子军 ,郑春英,等.反相高效相色谱法测定杜香嫩枝叶中的熊果酸 [ J] .色谱 , 2006, 24(2):208.
[ 5] 黄莹,张德志.细叶杜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J].现代食品
与药品杂志 , 2004, 17(3):45-46.
[ 6] 黄莹张德志.细叶杜香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J].广东药学院
学报, 2007, 23(6):631-632, 643.
[ 7] 赵振东 ,王亚玲 ,杜晓光,等.杜香精油主要组成及利用的研究[ J].林
产化工通讯 , 2001, 35(5):3-6.
[ 8] 谈华,刘庆华.细叶杜香地上部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含量测 [ J].牡丹江
师范学院学报, 2005(3):15-16.
[ 9] 谈华,刘庆华.细叶杜香挥发油抑菌和杀菌作用的研究[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5, 21(3):33-36.
[ 10] 赵子峰,沙伟 ,金忠民 ,等.杜香挥发油的超临界 CO2萃取实验条件优化[ J].植物研究, 2006(3):25.
[ 11] 王佳鑫.杜香挥发油提取工艺比较 [ 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8
(3):220-221.
[ 12] 陈其秀,王晓琴,陈其和,等.狭叶杜香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 [ J] .内
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 28(5):414-416.
[ 13] 张凤荣,苏彦斌,刘震凌,等.气相色谱法测定杜香萜烯中的桧烯含量
[ J].中成药, 2005, 27(5):585-586.[ 14] 金红花,韩慧兰,郑桂华,等.杜香萜烯促进透皮吸收机理的研究[ 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 2001, 24(1):25-29.
[ 15] 胡其图,贺锋嘎,东海.蒙药卷柏和细叶杜香超声波提取物的分析研
究[ 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23(5):519-521.
[ 16] 贺锋嘎,包萨日娜.分光光度法测定四种植物中总黄酮含量 [ J].内蒙
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
[ 17] 赵子峰,沙伟 ,赵子云.我国的杜香属植物及杜香属植物的应用 [ J].
生物学教学, 2006, 31(4):8-10.
[ 18] 祝君梅,赵树仪,陈卫平,等.杜香油镇咳祛痰与急性毒性作用的实验
研究 [ J].天津药学 , 2001, 13(2):26-27.[ 19] 关爽 ,卢静,刘静波.杜香熊果酸提取物对小鼠遗传损伤的保护作用
[ J].癌变·畸变·突变 , 2009, 21(1):68-69.
[ 20] 黄明姬.杜香口服液对小鼠的抗醉及解酒作用 [ J].延边大学医学学
报, 2008, 31(4):271-272.
[ 21] 修志龙,朱秀玲,张代佳,等.天然挥发性成分化学降解塑料新途径初
探[ J].科学通报, 2003, 48(9):913-916.
[ 22] 于沈晶,张代佳,修志龙.天然挥发油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减容作
用[ C] //中国化工学会.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
集.北京 , 2005.
[ 23] 胡秀华.植物杜香祛斑霜的研制 [ J].高师理科学刊, 2005, 25(4):44-
45.
[ 24] 刘庆华,甘雨波.杜香油精保湿润肤霜的研制 [ J] .齐齐哈尔大学学
报, 2006, 22(6):21-23.
[ 25] 刘庆华,范慧颖.复方杜香消炎洗液的配制及应用 [ J] .高师理科学
刊, 2007, 27(6):53-55.
[ 26] 孙秀殿,徐连贵,王志文.细叶杜香的栽培利用[ 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0(3):5.
[ 27] 吕馨 ,张明如 ,霍然,等.寒温带杜香落叶松原始林土壤热量状况的研
究[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22(4):92-96.
[ 28] 刘金文,沙伟 ,王艳君.低温胁迫对不同物候期细叶杜香的生理影响[ J].植物研究 , 2004(2):18.
[ 29] 顾地周,何晓燕,朱俊义,等.细叶杜香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 J].植物
生理学通讯, 2007, 43(5):898.
[ 30] 张庆增,顾地周,王雅青,等.宽叶杜香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J].植物生
理学通讯 , 2007, 43(6):1135.
[ 31] 姜云天,陈艳秋,朱俊义,等.细叶杜香高效快繁体系建立及种质试管
保存研究 [ J].西南大学学报 , 2009, 31(2):118-123.
[ 32] 于健全,马宝峰,陈新 ,等.杜香落叶松林最佳经营密度确定的研究
[ J].防护林科技, 2002, 50(1):22-24.
2950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