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几种杀菌剂对米槁炭疽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



全 文 : 文章编号:1001-3717(2007)01-0012-02
几种杀菌剂对米槁炭疽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
桑维钧 1, 2 ,李小霞 1 ,吴文辉1 ,宋宝安2 ,熊继文 1
(1.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教育部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对米槁炭疽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 , 结果表明:米槁炭疽病由胶孢炭疽菌 [ 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
nz.)]引起。选用了 5种常用杀菌剂进行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 其中 70%甲基硫菌灵和 18%使菌克对米槁炭疽病菌
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强 ,抑制率为 100%;50%退菌特等药剂的抑菌效果不明显。
关键词:米槁;炭疽病菌;杀菌剂
中图分类号:S435.6 文献标识码:A
TheLaboratoryInhibitionofSomeFungicidesagainstAnthracnose
DiseasesofCinnamomummigaoH.W.Li
SANGWei-jun1, 2 , LIXiao-xia1 , WUWen-hui1 , SONGBao-an2 , XIONGJi-wen1
(1.AgriculturalColege, GuizhouUniversity, Guiyang550025, China;
2.KeyLaboratoryofGreenPesticideandAgriculturalBiologicalEngineering, MinistryofEducation)
Abstract:ThePathogenofanthracnosefromCinnamomummigaowereidentifiedasCo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Penz..5fungicidesofleechdomsweremeasuredandscreened.TheresultshowedthatthemyceliumgrowthofC.
gloeosporioideswasinhibitedwithstronglyefectration100% by70%ThiophanateMethyland18%Albendazole.
Inhibitoryefectby50%Thiram+ziram, however, wasn tsignificant.
Keywords:Cinnamomummigao;Co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fungicide
  米槁 (CinnamomummigaoH.W.Li)属樟科木
本植物 ,可提取樟脑和 L-龙脑等挥发油 ,果实不仅
是解酒和顺气的良药 ,而且是制取冰片的重要原料 。
2000年确定为贵州省地道中药材 [ 1] ,是贵州省重点
发展的六大 “苗药 ”之一。米槁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广西西部 、云南南部 、贵州北部等地区海拔 300 ~
700m的沟谷阔叶林中。贵州省内主要分布在遵义 、
凤冈 、荔波 、三都 、罗甸 、榕江 、从江 、望谟等县 、市 。
由于野生的米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正在扩
大人工栽培面积 。我们近年来调查发现病虫害发生
逐年加重 ,对米槁的栽培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中米
槁炭疽病是一种重要病害 ,主要危害苗木 、幼树 、叶
片和果实 , 严重的可导致整株枯死。 2004 ~ 2006
年 , 我们对该病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 、鉴定 , 并进
行了杀菌剂对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 , 现将结果报道
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害标本的采集
主要在贵州省凤冈县西山药业基地及黔东南荔
波县信邦药业基地 ,调查 、记录田间发病特点 ,对典
型症状进行观察和描述 ,采集有明显症状的新鲜病
组织供室内分离鉴定。
1.2 病原菌的分离
将新鲜的病组织用 70%的酒精消毒 10s左右 ,
再在 0.1%升汞中消毒 ,然后用无菌水洗 3次 ,在无
菌条件下将病组织转移到 PDA培养基的平板上 [ 2] 。
待病原菌长出后进行纯化并保存 ,方法如 1.3。
1.3 菌种的纯化和保存
用平板涂抹法:挑取 PDA平板培养基上的粘
青岛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版) 24(1):12 ~ 13, 2007
JournalofLai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 收稿日期:2006-10-09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化产业专项重点项目 [黔科合中药专字(2003)52号 ]
作者简介:桑维钧(1963-),男 ,贵州赤水人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及农药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孢团用无菌水制备孢子悬液 ,浓度控制在低倍镜下
每视野 40 ~ 60个分生孢子 ,用无菌滴管吸取 0.5ml
孢子悬液滴于水琼脂硬培养基上 ,用玻璃刮铲把悬
液涂抹均匀 , 25℃恒温箱中培养 24h后 ,挑取单孢菌
落移入 PDA平板上培养 [ 2] ,后转入试管保存备用 。
1.4 致病性测定
将分离纯化的病菌配成悬浮液 ,用喷雾法接种
米槁新叶 ,接种后用塑料薄膜保湿 48h,用无菌水作
为对照 ,定期观察发病情况 。发病后从病组织上取
子实体镜检 ,描述病原菌形态特征 ,测其大小。将自
然发病与接种发病的病原菌进行形态比较 , 根据有
关文献资料 [ 2, 3]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
1.5 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测定
1.5.1 供试药剂及浓度
供试药剂及其使用浓度见表 1。
表 1 供试药剂及其使用浓度
药 剂 生产厂家 剂型 使用浓度(μg/ml)
80%炭疽福美  河北师大化工厂      WP 50、100、 200、400、800
70%甲基硫菌灵 江苏省新沂农药有限公司  WP 75、150、 300、600、1200
50%代森锰锌  成都双流化学品厂     WP 100、200、 400、800、1600
50%退菌特   天津市塘沽农药厂     WP 62.5、125、 250、500、1000
18%使菌克   广西安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WP 50、100、 200、400、800
1.5.2 抑菌试验
1)含药培养基的配制 。将以上不同药剂配成
10倍于试验浓度的系列浓度药液 ,以 1∶9的比例
与测定用培养基混合均匀即得到系列浓度含药培
养基。
2)测定方法。将待测菌株接种在 PDA平板上
25℃培养 3d,用内径为 5mm的打孔器把菌落打成
菌饼 ,在无菌操作下移植到含有不同药剂的 PDA平
板上 ,以不加药剂为 CK,每个处理重复 3次 ,在
25℃恒温下培养 ,直到 CK长满培养皿后用十字交
叉法测量菌落的直径 ,取平均值 ,计算抑制率 [ 4] 。
抑制率(%)=[ (对照组菌落生长直径 -5)-
(处理组菌落生长直径 -5)] /(对照组菌落生长直
径 -5)×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症状特点
米槁炭疽病主要危害米槁苗木 、幼树 、叶片和果
实 ,病斑大小为 1 ~ 3mm暗褐色至黑色 ,圆形 ,可相
互连结成片 。受害嫩叶皱缩变形 ,幼茎上初生病斑
圆形或椭圆形 ,紫褐色 ,后呈黑褐色 ,下陷 ,可相互连
结 ,病枝变黑枯死。若病斑沿主干向下蔓延 ,可导致
整株枯死 。潮湿时 ,病部产生粉红色小点[ 5] 。
2.2 病原菌形态及鉴定
在 PDA上病原菌菌落圆形 ,边缘整齐 ,气生菌
丝白色 、灰白色 ,后变深灰色 ,絮状或绒状 。分生孢
子盘散生 ,黑褐色 ,直径 157 ~ 393μm,顶端不规则
开裂;分生孢子圆柱形或近椭圆形 ,无色 ,单胞 ,内
有油状的颗粒物 ,大小为 12 ~ 19 ×4 ~ 6μm。根据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培养特性和致病性测定结果 ,参
考有关文献 [ 3, 5] ,确定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
疽菌 [ (Coleto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
2.3 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见
表 2。
表 2 杀菌剂对米槁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药剂名 浓度(μg/ml)菌落直径(mm) 抑制率(%)
80%炭疽福美  50 30.7 52.4
100 19.0 74.1
200 15.3 80.9
400 5.0 100
800 5.0 100
70%甲基硫菌灵 75 5.0 100
150 5.0 100
300 5.0 100
600 5.0 100
1200 5.0 100
50%代森锰锌  100 46.3 23.5
200 43.5 28.7
400 41.3 32.3
800 37.6 39.6
1600 33.5 47.2
50%退菌特   62.5 55.2 7.0
125 53.8 9.6
250 53.3 10.6
500 53.3 10.6
1000 47.7 20.9
18%使菌克   50 5.0 100
100 5.0 100
200 5.0 100
400 5.0 100
800 5.0 100
CK 59.0 —
(下转 16页)
13 1期            桑维钧 , 等:几种杀菌剂对米槁炭疽病菌的室内抑制试验              
根 ,长(62.5-)112.5 ~ 145μm,基部黄褐色 ,上部无
色 ,上下近等粗或向上渐细 ,个别在同一根附属丝上
粗细不匀或在不同的附属丝之间粗细变化较大 ,极
少数在中段稍粗一些 ,基部宽 5μm,顶部宽 2.8μm。
多数在基部有 2个隔膜 ,顶端钩状或卷曲成 1 ~ 2
圈 。短型附属丝 10 ~ 28根 ,镰刀形或棍棒状。基部
黄褐色 ,上部无色 ,长 18.8 ~ 20μm,基部宽 5μm,向
上渐细 2.5μm。子囊 3 ~ 5个 ,卵形 、不规则卵形 、近
球形 ,有或无短柄 , 23.8×20.5μm。子囊孢子 5 ~ 7
个 ,卵形 、矩圆形至卵形 , 18 ~ 23×10 ~ 15μm。
白粉寄生孢在 PSA上 25℃、 30d菌落直径
20.5mm,气生菌丝稀疏 ,边缘黑褐色 ,中间黄绿色 ,
背面黄褐色 。分生孢子器中等 ,散生或聚生 ,球形或
椭球形 , 187.5 ~ 311×175 ~ 282μm;大多具单个孔
口 ,具喙 ,锥形 ,器壁膜质 ,由单层细胞构成 ,淡褐色;
产孢细胞内壁芽生瓶梗式 ,无色 ,宽 5.0 ~ 5.5μm;
分生孢子单胞 ,淡色 ,薄壁 ,光滑 ,具 2个油球 ,椭圆
形 、卵形或拟卵形 , 7.5 ~ 10×3.8μm。
寄生于白粉菌分生孢子梗上 , 分生孢子器叶两
面生 , 散生 , 棒形或卵形 ,具小柄或具乳突 ,淡黄褐
色 、黄褐色至黑褐色 , 40 ~ 55×27.5 ~ 38μm;器壁膜
质 , 由单层细胞构成 ,淡褐色;分生孢子单胞 ,淡色 ,
椭圆形 、卵形或拟卵形 ,薄壁 ,光滑 ,具 2个油球 , 7.5
~ 10(-11.2)×2.5 ~ 3.8μm。
2.2 白粉寄生孢的发生
通过调查发现 ,白粉寄生孢可寄生于紫薇白粉
病菌的菌丝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上。但白粉寄
生孢在紫薇白粉病菌上的自然发生期较晚 ,直至 9
月份才发生 ,而且重寄生率和重寄生强度也较低 ,分
别为 6%和 9.7%。
3 讨  论
紫薇受到白粉病危害后 ,嫩芽 、嫩叶上被白色粉
层覆盖 ,影响光合作用 ,引起叶片皱缩褪色 ,叶片不
能正常展开 ,枝条弯曲;同时防治该病长期采用化学
农药 ,造成了园林风景区的环境污染及生态平衡的
破坏 ,进一步导致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及有益生
物的减少 。紫薇白粉病是一个多循环病害 ,植株过
密 ,通风透光不良 ,雨季或湿度大时发病重。对于该
种病害的防治宜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其中利用潜在
的生防菌(白粉寄生孢)进行生物防治 ,是提高自然
条件下的白粉寄生孢防效的重要环节。
研究中还发现从紫薇白粉菌上分离的白粉寄生
孢菌株(HMLAC05109)还可以寄生在苹果白粉菌
上。关于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越冬 、寄生性及其生
物防治等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何翠娟 , 张家驯 ,王依明 , 等.紫薇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 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 2005, 23(4):406-409.
[ 2] CookRTA., InmanAJ, BilingsC.Identificationandclassification
ofpowderymildewanamorphsusinglightandscanningelectronmi-
croscopyandhostrangedata[J] .Mycol.Res.1997, 101(S):975
-1002.
[ 3] 中科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主编.中国真菌志 -白粉菌目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7, 1-552.
[ 4] BraunU.AmonographoftheErysiphales(Powderymildews)[ J].
BeihNova-Hedwigia, 1987, 89:1-700.
[ 5] BraunU.Thepowderymildews(Erysiphales)ofEuropen[ M] .New
York:GuestFisherVerlag., 1995, 1- 337.
[ 6] SutonBC.TheCoelomycetes[ M] .Kew, Surrey, England:CMI,
1980, 1-661.
(上接 13页)
3 讨  论
通过对米槁炭疽病症状观察 、病原菌的分离培
养等结果表明: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胶胞炭疽菌
(C.gloeosporioidesPenz.)。
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和
18%使菌克对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
为 100%;大 50%代森锰锌和 50%退菌特对菌丝生
长的抑制作用了明显 。
参考文献:
[ 1] 江兴龙 ,潘俊锋 ,何茂琦.贵州米槁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 J].林业规划调查 , 2005, (4):104-108.
[ 2] 方中达.植病研究法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 1-
427.
[ 3] 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1
-535.
[ 4] 周建良 ,彭宝珍.金花茶炭疽病研究初报 [ J] .森林病虫通讯 ,
1995, (4):6-8.
[ 5] 章桂明 ,戚佩坤.广东省栽培药用植物上弯孢型炭疽菌的鉴定
[ J].广西植保 , 2000, 13(4):1-5.
16                    青岛农业大学(自然科学版)                 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