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分株紫萁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



全 文 :第1期(总第68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1 (GSNO. 68)
2004年2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Feb. 2004
16
马玉心等:分株紫萁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
马玉心 1,赵 宏 2
(1.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157012;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生物系)
摘 要:论述了分株紫萁(薇菜)生物学特征及组织培养技术,愈伤组织形成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1/2N6+6-BA0.8+NAA1.0+VC1.8;1/2N6+2,4-D0.8+KT1.4+VC2.0);继代培养的培养基的配方为(6-BA0.1
+NAA2.0+ZT1.0+VC1.2);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1/2N6+IBA0.7+IAA0.6+0.2%活性碳);对进一步研究薇菜的
生殖发育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株紫萁;生物学特征;组织培养
分株紫萁又称薇菜( Osmunda cinnamomea var.
asiatica),紫萁科,紫萁属蕨类植物。在中国主要分布
于东北、华北等地。作为蔬菜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了,
现已进入了高档餐桌,其经济价值为一般蔬菜的4~5倍,
其鲜嫩味美,营养丰富,未展开的嫩叶尤为上品,近年来
国际需求量成倍增加,是向日本出口的大宗山野菜,成为
山区广大农民的一条致富之路。但由于大量采集致使野生
资源严重匮乏,不但满足不了市场供应,而且影响了生态
平衡,现在的薇菜已近濒危状态,为了保护野生资源并满
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有必要更深入地研究薇菜的生物学特
点及组织培养技术。
1 薇菜的研究历史
关于薇菜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很多,但大多数只是在
薇菜的成份分析、经济利用及孢子育苗和人工栽培等方面
的研究。如:何义发(2001)[1];黄书汉(2002)[2];薛
洁(2000)[3];何义发(1995)[4];胡建伟(2000)[5];
吴三桥(2000)[6];斑丽敏(1992)[7];张学义(2000)[8];
戴金凤(1999)[9]。关于薇菜的生物学特征及组织培养方
面的研究资料尚未见报道。
2 薇菜的开发前景及目前的现状
薇菜干是目前我国主要销售日本的名贵山野菜,该
产品食用时具有独特口感,圆滑感和野菜的清香味。该产
品营养价值高,每100g薇菜中含蛋白质3.1g,脂肪0.2g,
碳水化合物10g;纤维素3.8g;维生素B20.25mg;维生素C
6mg;胡萝卜素 l.97mg。每100g干品中含钾300mg;钙
190mg;镁293mg;磷111mg;铁12.5mg;锰8.1mg;锌6.2mg;
铜1.8mg。还含有大量的鞣酸、氨基酸等,而且具有抗病
毒、抗菌消炎、细胞修复、强身滋补、提高免疫的作用。
虽然薇菜的价值很大,但目前在开发利用方面仍然以采集
野生资源为主,由于薇菜生境狭窄,加上人们无节制的采
挖,目前薇菜资源已严重不足,根据几年来的调查发现薇
菜在林下、林缘的分布已相当稀少,以下是2000年7月以
参考文献
1 艾勇,赵佐敏,唐红. 草莓组织培养及产业化应用初步研
究]. 种子,2002(5):56~58.
2 段黄金,段新玲,赵书珍. 草莓茎段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
术的初步研究.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00(2):31~33.
3 郭春沉. 草莓花药培养快速繁殖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00(11):13.
4 苟桂珍. 草莓茎尖组织快繁技术方法简介. 甘肃农业科
技,1987(10):18~21.
5 洪燕萍. 草莓离体培养的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1990
(1):6~14.
6 柯善强. 植物激素对草莓叶片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武汉植
物学研究,1988(6):133~138.
7 潘瑞识,李玲. 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调节. 第二版. 广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64~165.
8 谭文澄,戴策刚. 观赏植物组织培养.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1:4~5.
9 张连忠,李文金,蔚承祥等. 四季草莓“赛娃”的组织培
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通讯,2002(1):55.
10 Bedaui M A, Alphonse M and Bondok A Z et al.
Propagation of some strawberry cultivars by means of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Egyption Journal of Horticulture. 1990(1):
9~16.
作者简介:崔广荣(1964-),男,安徽长丰人。硕
士研究生,讲师,现主要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生物技
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DOI:10.13268/j.cnki.fbsic.2004.01.007

2004年 马玉心等:分株紫萁的生物学特性及组织培养技术 第 1期
17
牡丹江林区为样地对薇菜的调查结果。
表1 牡丹江林区薇菜资源调查
群落名称 样方大小 密度 盖度 物候
1 落叶松林 10×10 1 sol 孢子散落
2 针阔混交林 10×10 4 sp 孢子散落
3 杂木林 10×10 2 sol 孢子散落
4 湿地 5×5 8 sp 孢子散落
5 草甸 5×5 7 sp 孢子散落
3 薇菜的生物学特点
3.1 薇菜的形态很特殊,其根状茎特别粗大,10~20cm
不等,斜生,营养叶大型,具长柄,羽状分裂,常有锈褐
色的绒毛,叶背面有簇毛,幼嫩时叶具苦味。孢子叶大型
具长柄,30~50cm,羽状分裂,密被褐色的孢于囊。
3.2 薇菜的生境
薇菜一般生于林缘湿地、山谷、落叶松甸子、塔头
草丛等地。
3.3 薇菜的发育规律
薇菜是一种多年生植物,孢子叶和营养叶分离,营
养叶在早春比孢子叶先萌发,其营养叶从萌动到展叶,速
度是非常快的,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孢子叶的萌动比营养
叶落后5~6天。孢子成熟非常快,未成熟的孢子为白色,
成熟的孢子为绿色,孢子成熟一般在5月中下旬,成熟的
孢子落地后萌发形成配子体,配子体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
从配子体的发生到幼孢子体的形成,大约需要3个月[11],而
且配子体的生活环境必须有水湿环境,在这么长时间内,
始终需要水湿环境,这就限制了它的分布范围,也是造成
其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始见幼孢子为7~8月,幼孢子体
在入冬前,形成10cm左右的营养叶,并形成短短的地下
茎,完成越冬。
表2 薇菜生长发育规律
时间 萌芽期 展叶期 孢子穗形成 孢子穗伸展 孢子穗成熟 配子体形成 幼孢子体形成
4月10日~4月15日 √
4月15日~5月1日 √ √
5月1日~5月10日 √
5月10日~5月25日 √
6月1日~8月25日 √
8月25日~10月 √
4 薇菜的组织培养技术
4.1 培养条件
表3 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培养基
编号 6-BA NAA ZT 2,4-D KT VC
蔗糖浓
度(%)
1 0.8 0.5 0 0 0 0 4
2 0.8 1.0 0 0 0 1.8 4
3 1.0 0 1.0 0 0 1.8 4
4 1.0 0 0.5 0 0 1.8 4
5 0 0 0 1.0 1.2 2.0 6
6 0 0 0 0.8 1.4 2.0 6
表4 诱导丛生芽及继代培养基
培养基
编号 6-BA NAA ZT 2,4-D KT VC
蔗糖浓
度(%)
7 0.5 1.5 0 0 0 1.0 3
8 0.1 2.0 1.0 0 0 1.2 3
9 0 0 0 0.2 0.5 1.0 3
10 0 0 0 0.4 1.0 1.2 3
表3和表4均为l/2N6培养基,加0.6%的琼脂,pH6.0。
4.2 生长与分化情况:取刚出土成拳状的叶片,在流水
中冲洗4~6次,在2%升汞水溶液中消毒6~7min。无菌水冲
洗4~5次,用2%VC无菌水溶液浸泡4~5min,再用无菌水
冲洗3~4次,取出吸干水份。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叶片节
成0.5cm2左右的小块,平放于培养基上,每瓶3块。接种
后,为防止褐化,在暗培养24h后即转接1次,以后每2~3
天转接一次。培养温度25~27℃,光照1500 lx、14~16h·d-1。
0天后,愈伤组织开始形成吞并逐渐膨大,20天后愈伤组
织大量形成。其中以2、5号培养基最好。将愈伤组织转接
到诱导培养基上,进行继代培养。一个半月后开始长出细
嫩的丛生芽,其中以8号培养基为好。半月后,将长到2cm2
的丛生芽切下转入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基为
1/2N6+IBA0.7+IAA0.6+0.2%活性碳。经过半个月左右的
培养后开始逐渐长根。经过炼苗,可进行移栽,成活率为
80%。
参考文献
1 何义发,罗世家. 薇菜人工孢子繁殖“三段式”育苗培蔸
技术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2001(2).
2 黄书汉. 薇菜栽培技术. 中国土特产,2000(5).
3 薛洁. 四种艰类植物无性繁殖及丰产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
特产,1995(4).
4 何义发,罗世槐. 薇菜孢子繁殖育苗试验初级. 中国林副
特产,1995(5).
5 胡伟建,唐健. 分株紫萁栽培技术. 吉林农业,2001(5).
6 吴三桥,周建军,李新生. 薇菜、蕺菜中氨基酸及其他营
养素含量的测定.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00,22(3).
7 斑丽敏.薇菜中氨基酸及无机元素含量的分析. 中国林副
特产,1992(3).
8 张学义,张静.薇菜加工各阶段的营养成份分析. 中国林副
特产,2000(4).
9 戴金凤,刘辉.紫萁的研究进展.中草药,1999,30(9).
10 尹怀约. 贯众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在生. 植物生
理学通讯,1989(4).
11 包文美. 东北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Ⅲ紫萁科,
198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