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东北对开蕨人工栽培技术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01-14
东北对开蕨人工栽培技术
李 彬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81)
   东北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是中国新记
录植物种,仅产于长白山南麓和西侧局部地区,并且
分布星散,如不加以保护,将有灭绝危险。属稀有
种。其分布区域气候温凉、潮湿,土壤为酸性暗棕色
森林土。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
生。本种的发现填补了对开蕨属在中国地理分布上
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其叶形奇特,颇为耐
寒,雪中亦绿叶葱葱,是珍贵的观赏植物。
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短,横卧或斜升。叶近
生;叶柄长10~20cm,粗2~3mm,棕禾杆色,连同
叶轴疏被鳞片,鳞片淡棕色,长8~11mm,宽约
1mm,线状披针形,全缘;叶片长15~45cm,宽3.5
~5cm,阔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基部略
变狭,深心形两侧圆耳状下垂,中肋明显,上面略下
凹,下面隆起,与叶柄同色,侧脉不明显,二回二叉,
从中肋向两侧平展,顶端有膨大的水囊,不达叶缘;
鲜叶稍呈肉质,干后薄纸质,光滑,下面淡黄绿色,疏
生淡棕色小鳞片。孢子囊群成对,通常仅分布于叶
片中部以上,叶片下部不育;囊群盖线形,膜质,淡棕
色,全缘,两端略弯向叶肉,并和相邻的一条靠合,成
对地相向开口,形如长梭状;孢子圆肾形 ,周壁具网
状褶皱,表面具小刺状纹饰。
2 对开蕨的繁殖
2.1 孢子繁殖
2.1.1 孢子的采集。把采集成熟的对开蕨叶片,放
在纸袋内,待孢子从囊中脱落后,取出叶片,孢子留
在其中,风干后即可待用。
2.1.2 培养基。用草炭土、腐殖土作基质,过筛后
留细土备用。
2.1.3 播种孢子。播种期可在秋季或早春。播前,
将准备好的草炭土、腐殖土培养容器放在浅水中充
分湿润后,用300mg/L的赤霉素对播种孢子处理
15min,以促进萌发。然后倒入盛水的喷壶中摇匀
后喷在培养基上,再盖好盖子,浸放在浅水中;第二
天将播好的容器移放在培养箱或室温中培养,温度
保持为25℃,湿度80%以上,光照每天4h以上。1
个月后孢子开始萌发(播种量1m2 需孢子1g),长出
幼小原丝体(丝状体),然后长成扁平心脏形或带状
配子体。在配子体的腹部长出颈卵器和球形的精子
器。此时要为受精过程创造条件,1天喷雾2次,连
续1周。精子借水游动出来与卵结合形成胚,1周
后发育成孢子体小植株。
2.1.4 幼苗的移栽。孢子体长出3~4片叶片后,第
一次移栽到用原混合土作床土的温床中进行培育,栽
植行距4cm,株距4cm。当幼苗叶柄明显伸长,根茎
向下生长,约在5月中下旬,移植到选好的栽培大田
里。栽后每天浇水1次,连浇7天,使土壤保持湿润,
并进行遮荫保护。当原叶体死亡后,假根伸到土中,
吸收水分和养分,逐渐形成蕨根和茎,进一步发育成
对开蕨。当幼蕨长到30cm高时就应及时采收。
2.2 分株繁殖
在野生情况下,对开蕨无性繁殖即营养体繁殖,用
根状茎分枝来实现。在栽培时将根状茎挖起,切成一
定长度的短段,经培植,促进隐芽萌发,长成对开蕨。
2.2.1 根状茎的采集。在秋季对开蕨叶枯后,或春
季萌发前,到有对开蕨分布的地区,采挖地下根状
茎,根状茎在地下水平生长,一般分布在10~30cm
的土层中,采挖时不要伤芽,根状茎尽量挖得长些。
采集回来的根状茎可假植在田间背风处或山洞等温
暖的地方,保温防冻。
2.2.2 根状茎的培养。山野挖回的根状茎较细瘦,
直接用于栽培产量低、质量差。需经一年的培育,使
根状茎长得粗壮,才能丰产。培育的作法是,选富含
腐殖质,土层深厚肥沃,光照条件好的土壤,施入腐
熟的农家肥料,随后深耕整地,将肥料与土壤充分混
合后,作宽1.5m,高20cm的畦,在畦上开宽20cm,
深10cm的沟,沟距40cm。将未萌发的根状茎切成
长6~8cm的短段,一条接一条摆在所开的沟内,然
后覆土。为防干燥,地面上覆盖一层树叶或茅草,土
36
第3期(总第124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3(GSNO.124)
2013年6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Jun.2013

DOI:10.13268/j.cnki.fbsic.2013.03.033
森林鼠害监测与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关淑云,范基文,张冬云
(黑河市爱辉区林业局森防站,黑龙江 黑河 164300)
摘 要:科学合理地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掌握鼠情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将森林
鼠害防治工作贯穿于营林生产全过程;坚持无公害防治的原则,合理使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以及对环境安全的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实现对森林害鼠的可持续控制。
关键词:森林鼠害;监测;防治
  黑河市爱辉区森林资源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
来,由于过量采伐,生态系统在日益破坏严重的同
时,新营造的纯林面积不断加大,加之经营和管理粗
放以及大量施用农药,林分各项因子受到破坏,森林
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人为猎杀造成了害鼠天敌种群
与数量的大幅度减少,森林鼠害泛滥成灾,使人工林
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2000年以来不完全统计,
爱辉区平均每年发生森林鼠害1.64万hm2,严重的
地块80%的幼林被害致死,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更主要的是延缓了成林周期。为此,搞好森林害
鼠的监测与综合防治迫在眉睫。
1 害鼠种类
黑河市爱辉区森林害鼠的种类主要有棕背平、
红背平、东方田鼠、大林姬鼠、花鼠和东方鼢鼠等,其
中棕背平和红背平数量较多,为优势鼠种。
2 鼠情监测
森林鼠情的监测要实行定点、定人、定期、定方
法的调查和监测,调查和监测的内容包括害鼠的种
类、种群数量、林木被害率、林木死亡率等技术指标。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立地条件、
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櫐
气象等因子的综合分
壤干旱适当浇水,并经常除草,以保证蕨菜充分发育
生长,经1年的培育,根状茎的粗度可达1~1.5cm,
重量可达下栽时的20倍。在秋末叶枯后,挖取部分
根状茎用于扩大栽培。也可将直立的根茎纵切为2
份栽培,但每段必须带根、带叶才易成活。
3 栽植
栽培对开蕨的土壤要求是偏酸性的土壤。可用
生长对开蕨的山坡土、草炭土、原土各1/3,或用阔
叶林下的腐叶土、泥炭土。栽培前先对栽培地秋耕,
施足基肥,每亩施鸡粪200kg,草木灰10kg,与上述
土混拦均匀后翻入,耙平地面。作成长10m,宽1m,
高20cm的畦。然后栽植,将培育的根状茎或临时
挖起的根状茎分切成5cm左右的段,用0.1%生根
粉浸10~15min后定植。可栽为行株距为12cm×
5cm,将根状茎斜向平摆于床面上,随摆随将根状茎
用手压实,在一个床面上摆完后覆盖混合土10cm,
覆盖土后,压实,并浇透水分。
用孢子繁殖育成的幼苗,在苗高10~15cm时
可带土定植,行距70~80cm,株距50~60cm,每窝
栽2~4株,覆土后立即压实,并浇透水。
4 田间管理
对开蕨耐寒性强,但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管理
中应注意保持空气及土壤湿润。生长初期须防止阳
光过强,多加荫蔽;休眠期则须放在光线充足处。喜
过滤性、间接或反射光,如光线不足,则植株徒长,显
得细瘦衰弱或软垂。
定植成活后,在生长期间要多次浇水,保持土壤
湿润。要追施1~2次肥,每亩施稀薄的人粪尿
1500kg,并结合中耕除草3次,使土壤疏松湿润。
如需要可在床边种植1行遮荫物。冬季要将干枯的
地上部分割除。
苗期可用0.3%尿素水液喷洒叶面,生长旺季
追旋氮磷钾复合肥。对开蕨的叶片一般可存活3年
左右,但过多老叶的存在对幼叶的伸展有抑制作用,
应适当剪除。
病害极少见,虫害有介壳虫等危害叶片,发现后
应及时人工刮除。
参 考 文 献
[1] 戴锡玲,李新国,吴世福.中国食用蕨类植物名录[J].
中国林副特产,2003(4):5-6.
[2] 崔桂友.中国的食用蕨类资源与开发利用[J].中国烹
饪研究,1998(1):21-28.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一册)
[M].北京:科学出版社,186.
46
第3期(总第124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3(GSNO.124)
2013年6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Jun.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