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特征



全 文 :靳松,陈泽斌,李育川,等.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特征 [J].福建农业学报,2016,31 (10):1104-1108.
JIN S,CHEN Z-B,LI Y-C,et al.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J].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6,31 (10):1104-1108.
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特征
靳 松1,2,陈泽斌1*,李育川1,夏体渊1,任 禛1,莫丽玲1,华金珠1
(1.昆明学院农学院,云南 昆明 650214;2.云南省高校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14)
收稿日期:2016-05-21初稿;2016-07-03修改稿
作者简介:靳松 (1984-),男,硕士,研究方向:植物内生微生物 (E-mail:ibmjs@163.com)
*通讯作者:陈泽斌 (198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内生微生物(E-mail:zbchenkmu@163.com)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015Y393);昆明学院科学研究项目 (XJZD1605);昆明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
(XJD16082);昆明学院人才引进项目 (YJL14005)
摘 要:采用菌落表征性状统计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石蝉草根、茎、叶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群落组
成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从各组织器官中分离出内生细菌383株,通过菌落表征性状,以类平均连锁聚类
法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0的水平上可聚为19个亚群。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亚群隶属于8属13种;
其数量表现为叶>根>茎,多样性表现为茎>叶>根,其中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
Stenotrophomonas为石蝉草内生细菌的优势属。
关键词: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16SrRNA
中图分类号:Q 939.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84 (2016)10-1104-05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
JIN Song1,2,CHEN Ze-bin1*,LI Yu-chuan1,XIA Ti-yuan1,REN Zhen1,MO Li-ling1,HUA Jin-zhu1
(1.Agriculture College,Kunming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214,China;2.Key Laboratory of Special
Bilogic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Kunming,Yunnan 650214,China)
Abstract: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colony characteristics and 16SrRNA gene sequencing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n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community composition,and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n the roots,
stems and leaves of 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A total of 383endophytic bacteria were isolated and clustered according
to their colony characteristics.After the average linkage clustering,the groups were divided into 19subgroups at the
Euclidean distance of 0level.The subgroups were phylogeneticaly classified into 8genera and 13species based on their
partial 16SrDNA sequences.The quantities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n the tissues were in order of leaves>roots>stems;
and,the diversity of the bacteria,stems>leaves>roots.The predominant endophytic bacteria in P.dindygulensis Miq
were found to belong to the genera of Sphingomonas and Stenotrophomonas.
Key words: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endophytic bacteria;diversity;16SrRNA
  植物内生菌是指定殖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
又不引发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一类微生
物[1]。在与宿主植物协同共生的过程中,部分植物
内生菌具有固氮、解磷、分泌生长素等能力,可促
进植物生长[2];部分植物内生菌能有效抑制植物病
原菌活性,具有生防作用[3];植物内生菌可产生与
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包括萜类、芳香
类等化合物,这些物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
菌、降糖等[4]。
在农业和医药领域,药用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开
发利用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1993年Stierle等首
次从红豆杉韧皮部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紫杉霉
Taxomyces anreanae可以产生紫杉醇或其他紫杉
烷类化合物,该类物质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突出疗
效,从此掀起了开发内生菌及活性物质的热潮[1]。
周佳宇等[2]从茅苍术叶片分离的内生细菌,34株
具有溶解磷的作用,43株能够将色氨酸转化为生
长素。王娜[5]研究发现,乌头内生细菌群落结构与
宿主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碱有密切相关性。梁子宁
等[6]从药用植物鸦胆子中分离得到1株抑菌谱广、
福建农业学报31(10):1104~1108,2016 http://www.fjnyxb.cn
Fuj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9303/j.issn.1008-0384.2016.10.019
活性较高的内生细菌,为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利
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总之,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研究
将会在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发挥巨大潜力和价值。
石蝉草Peperomia dindygulensis Miq.系胡
椒科草胡椒属植物,在我国南方各省区有较多分
布。《中华本草》、《云南中草药选》等对其均有记
载,其味辛、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利
水消肿的功效,对肺癌、肝癌、胃癌等有治疗作
用[7]。目前,石蝉草的研究多集中于化学成分、药
理作用等方面,而忽视了植物内生菌在中药材形成
中所发挥的作用。朱文君等[8]对石蝉草乙醇提取物
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得到聚酮类化合物11个,其
中2个为新的化合物;陈立[7]研究发现石蝉草的乙
醇提取物中氯仿部位对肿瘤细胞株抑制作用最强,
分离得到的3个断联木脂素对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
抑制作用。尚未见石蝉草内生细菌的相关研究和报
道。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石蝉草根、
茎、叶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旨在了解石蝉草
内生细菌的数量分布、群落组成和遗传多样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采集
石蝉草于2015年10月上旬采自云南省文山州
马关县,根、茎、叶分别取自5株生长健壮的石蝉草植
株。不同部位样品从植株分离后立即装入无菌采样
袋中,低温保鲜,于48h内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
1.2 培养基
参照方中达[9]方法配制培养基,其中内生细菌分
离和培养采用NA培养基,液体培养采用LB培养基。
1.3 内生细菌的分离
将材料用自来水洗净,移入超净工作台内,无
菌滤纸吸干样品表面水分,分别称取石蝉草根、
茎、叶各1g,用75%酒精浸没1min,转入2%次
氯酸钠5min,无菌水漂洗5次,并不断摇动。取
最后1次漂洗无菌水涂布于NA平板作为对照,以
此检验表面消毒是否彻底。将已消毒材料置于无菌
研钵中加2mL无菌水研磨至匀浆,梯度稀释10~
103倍,各取100μL涂布于 NA平板,重复3次,
在28℃黑暗环境中培养2~3d。
1.4 内生细菌的菌落调查、纯化和保存
选择菌落密度 (30~300个·皿-1)适宜的
NA平板统计菌落总数,计算各部位样品每克鲜重
所含活菌数,用cfu·g-1 FW 表示。参照陈泽斌
等[10]方法对菌落形态进行初步归类,得出表型特
征数值分类聚类图。根据聚类图挑选各亚群单菌落
划线纯化,纯菌落转接入NA试管斜面保存。
1.5 内生细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
将纯化菌株接入 LB 液体培养基中,恒温
28℃、100r·min-1振荡培养2d,8 000r·min-1
离心取沉淀物,用细菌基因组 DNA 提取试剂盒
(TAKARA)提取菌株总 DNA。采用通用引物
F27/R1492[11]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
产物送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
将测得的16SrDNA 全序列在 GenBank中进行
BLAST同源性搜索,获得已知分类地位同源性相
近的菌株序列,参照Felsenstein J[12]方法,对各菌
株的系统发育地位进行分析。
图1 内生细菌表征性状聚类分析树状图
Fig.1  Dendrogram of endophytic bacteria based on
clustered characteristics
注:Clu为表观群;Sub为亚群;No.为内生细菌菌株编号。
2 结果与分析
2.1 内生细菌的分离
石蝉草各部位表面消毒后最后1次漂洗无菌水
涂布于NA平板,在28℃环境中培养3d未见菌落
生长,说明此方法消毒彻底。菌落计数结果表明,
各组织分离出的内生细菌数量差异明显,其中叶部
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为 (2.16±0.11)×104
cfu·g-1FW,其次为根部,平均内生细菌数量为
(6.36±1.29)×103cfu·g-1 FW,茎部内生细菌数
量最少,仅为(3.93±0.24)×103cfu·g-1FW。
2.2 内生细菌表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从石蝉草各组织分离出的
383株内生细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欧氏距离为
2.77时,可聚分为5个表观群:SA、SB、SC、
5011第10期 靳 松等: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特征
SD、SE,分别在分离总数中所占比例依次为
87.21%、6.01%、0.26%、3.92%、2.61% (表
1),其中表观群SA 菌株最多;在欧氏距离为0
时,可聚分为19个亚群 (图1、表1)。
表1 亚群菌落形态特征
Table 1 Colonial morphology of sub-clusters
亚群 菌株 菌落形态
分离株数
根 茎 叶
所占比
例/%
SA-1 Y1 点状、湿、黄色、有光泽、表面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 2  20  244  69.45
SA-2 Y3 圆形、直径2~3mm、湿、乳白、有光泽、表面凸起、边缘整齐、半透明 0  6  4  2.61
SA-3 G4 圆形、直径2~3mm、湿、乳白、有光泽、表面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 3  0  0  0.78
SA-4 J8 圆形、直径1~2mm、湿、白色、有光泽、表面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 0  4  0  1.04
SA-5 G7 圆形、直径1~2mm、湿、乳黄、有光泽、表面凸起、边缘整齐、透明 51  0  0  13.32
SB-1 Y4 形状不规则、长7~8mm、黏稠、乳白、无光泽、中间凸起、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0  0  3  0.78
SB-2 J5 形状不规则、长6~8mm、湿、乳白、无光泽、中间凸起、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0  7  0  1.83
SB-3 G3 形状不规则、长7~8mm、黏稠、白色、无光泽、中间凸起、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10  0  0  2.61
SB-4 Y5 形状不规则、长6~7mm、干、白色、无光泽、表面凸起褶皱、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0  0  1  0.26
SB-5 J7 形状不规则、长5~7mm、干、乳白、无光泽、表面凸起褶皱、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0  1  0  0.26
SB-6 G6 形状不规则、长5~6mm、干、乳白、无光泽、中间凸起、边缘不整齐、不透明 1  0  0  0.26
SC-1 Y8 形状不规则、长3~4mm、湿、乳白、有光泽、表面凸起褶皱、边缘不整齐、半透明 0  0  1  0.26
SD-1 Y6 圆形、直径4~5mm、黏稠、乳白、无光泽、表面内凹、边缘整齐、不透明 0  0  1  0.26
SD-2 Y9 圆形、直径4~5mm、湿、乳白、有光泽、中间凸起、边缘整齐、半透明 0  0  4  1.04
SD-3 J4 圆形、直径5~6mm、黏稠、乳白、有光泽、中间凸起、边缘整齐、半透明 0  6  0  1.57
SD-4 G5 圆形、直径4~5mm、湿、白色、有光泽、中间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 1  0  0  0.26
SD-5 J9 圆形、直径3~4mm、湿、乳白、有光泽、表面内凹、边缘整齐、半透明 0  1  0  0.26
SD-6 Y7 圆形、直径5~6mm、干、乳白、无光泽、表面扁皱、边缘整齐、半透明 0  1  1  0.52
SE-1 G1 水渍状、长25mm、湿、乳白、无光泽、表面凹凸不平、边缘不整齐、半透明 8  1  1  2.61
2.3 内生细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
根据表征性状数值分类聚类图结果,选择19
株代表菌株的16SrDNA进行测序,获得基因序列
提交GenBank数据库,收录号分别为 KU160369
-KU160387。通过BLAST程序进行相似性比对,
与已知分类地位菌株16Sr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
97%,大部分相似性达99%以上,19株代表菌株
分属于8属13种,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图2)。
其中石蝉草根、茎、叶内生细菌种类分别为6种、
9 种、8 种 (表 2)。 寡 养 单 胞 菌 属
Stenotrophomonas、绿芽孢杆菌属Viridibacillus
为根部特有;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葡萄
球菌属 Staphylococcus为茎部特有;根瘤菌属
Rhizobium 为 茎、 叶 部 共 有; 芽 孢 杆 菌 属
Bacillus、赖氨酸芽孢杆菌属Lysinibacillus、鞘氨
醇单胞菌Sphingomonas为根、茎、叶部共有。
各类群在石蝉草所分离内生细菌中所占比例最
高且大于10%的2种类群为:Sphingomonas aeria
所占比例69.45%,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所占比例13.32% (表2)。由此推断,石蝉草内生
细 菌 的 优 势 菌 群 为 Sphingomonas aeria 和
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表2 石蝉草内生细菌的种类组成
Table 2 Species of endophyt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P.
dindygulensis Miq
菌株 相近的属、种 登录号
序列相
似性/%
G6J7Y5 Bacillus subtilis  KT957306.1  100
Y8  Bacillus licheniformis  KM289130.1  100
Y7  Bacillus altitudinis  KT758448.1  100
Y6  Bacillus pumilus  KT003271.1  100
J5  Bacillus anthracis  AB190217.1  98
G1G3Y4 Bacillus cereus  KC692201.1 99~100
J8  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  JX293294.1  97
G4  Viridibacillus arenosi  JF899298.1  100
G5J4Y9 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KP334988.1  99
J9  Paenibacillus sp  KF011612.1  99
G7  Stenotrophomonas rhizophila KM096602.1  100
Y3  Rhizobiumsp  KR067598.1  100
Y1  Sphingomonas aeria  KJ572399.1  99
6011 福建农业学报 第31卷
图2 内生细菌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Fig.2 Phylogenetic tree of endophytic bacteria based on
16S r DNA gene sequences
3 讨论与结论
从石蝉草根、茎、叶中共分离出内生细菌383
株,通过表型特征数值分类,在欧氏距离为0时,
聚类为19个亚群。运用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法对19个亚群代表菌株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
明19株内生细菌分属于8个属13个种,内生细菌
多样性较丰富,3个部位材料中内生细菌的种类和
数量均有差异。从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看,聚类情
况存在一定差异,表明某些菌株具有不同表型特
征,或特征甄别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石蝉草内生细菌的优势菌群为鞘氨醇单胞菌
Sphingomonas aeria 和嗜根寡养单胞菌Stenotro-
phomonas rhizophila,其中Sphingomonas aeria菌在
所分离菌株中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9.45%。据报
道,鞘氨醇单胞菌具有固氮酶活性,解磷能力较
强,可分泌IAA,能促进植物生长[13-14];有很强
的逆境生长潜能,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除虫菊
酯等3类农药具有不同的降解效能[15-16],下一步
可人工栽培石蝉草,探索喷施该菌株发酵液对其生
长的影响。
已有研究证实,内生菌的分布特征和群落结构
不仅受宿主植物基因型的影响,还受外界环境因子
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植物,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
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尽相同,存在复杂的多样
性[17-18]。目前对于内生细菌的分布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内生菌多从土壤进入植物体,随蒸腾作用
逐渐扩散至地上部分,在植株体内的分布通常上部
组织少于下部组织,越往植株顶部,内生菌越
少[19];一种则认为,环境中的微生物一般会沿着
植物的气孔、水孔及伤口等破损处进入植物选择合
适的营养和生态位定殖,造成地下部位内生菌的种
类少于地上部位[20]。本研究发现石蝉草可培养内
生细菌数量表现为叶部最多,茎部最少;多样性表
现为茎部最多,根部最少。综合两种观点,作者认
为石蝉草内生细菌主要从根部和叶部进入植物体,
因叶两面被短柔毛,叶面孔隙增多,表面积增大,
微生物更易在此聚集进入植物体,从而导致内生细
菌数量叶部高于根部,茎部多样性最为丰富可能与
内生菌在植物体内的扩散有关。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微生物研究方法,且选用的
培养基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得到纯
培养并鉴定的微生物种类只占环境中微生物的
0.1%~10.0%,90%以上的微生物迄今仍处于存
活 但 不 可 人 工 培 养 的 状 态, 称 未 培 养
(Uncultured)微生物[21]。下一步可采用非培养的
方法,对石蝉草内生细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学周,赵智灵,李绍宾,等.西洋参内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
性 [J].微生物学报,2015,55 (3):330-340.
[2]周佳宇,贾 永,王宏伟,等.茅苍术叶片可培养内生细菌多样
性及其促生潜力 [J].生态学报,2013,33 (4):1106-1117.
[3]杜晓宁,徐惠娟,黄盼盼,等.宁夏枸杞内生细菌的多样性及
其抑菌 活 性 研 究 [J].微 生 物 学 通 报,2015,42 (9):
1779-1787.
[4]朱妍妍,艾嫦,张嘉,等.具有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次生
代谢产物 [J].化学进展,2011,23 (4):704-730.
[5]王娜.乌头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宿主生物碱合成关系研究
[D].杨凌:陕西师范大学,2014.
[6]梁子宁,赖开平,朱华,等.药用植物鸦胆子内生细菌分离及
其抑菌 活 性 研 究 [J].南 方 农 业 学 报,2014,45 (3):
389-394.
[7]陈立.石蝉草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D].北京:中国
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
[8]朱文君,林梦感,杨国红,等.石蝉草中两个新的聚酮类化合
物 [J].中草药,2011,42 (3):420-423.
[9]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47.
[10]陈泽斌,夏振远,雷丽萍,等.烟草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分离及
多样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9):1347-1354.
7011第10期 靳 松等:石蝉草内生细菌多样性及其特征
[11]DEVEREUX R,HINES M E,STAHL D A.S cycling: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communities of sulfate-reducing
bacteria by 16SrRNA sequence comparisons [J].Microb
Ecol,1996,32 (3):283-292.
[12]FELSENSTEIN J.Confidence limits on phylogenies:An
approach using the bootstrap [J].Evolution,1985,39:
783-791.
[13]王志刚,胡云龙,徐伟慧,等.鞘氨醇单胞菌菌株CL01的分
离鉴定及其对连作西瓜的促生效应 [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23 (10):1360-1367.
[14]傅晓方,韩红江,郝勇锋,等.玉米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及
对小麦幼苗的促生效应 [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 (1):
66-71.
[15]台喜生,冯佳丽,李梅,等.鞘氨醇单胞菌在生物降解方面的
研究进展 [J].湖南农业科学,2011,(7):21-25.
[16]欧阳主才,王奕恒,李小妮,等.鞘氨醇单胞菌株XJ对农药
的降解效能[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2):47-49.
[17]ANDREOTE F D,ROCHA U N,ARAJO W L.Effect of
bacterial inoculation plant genotype and develop mental stage
on root-associated and endophytic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2010,97 (4):389-399.
[18]LEO V O,JAN D E.Effects of plant genotype and growth
stage on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associated with
potato(Solanum tuberosum L.) [J].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2008,64 (2):183-296.
[19]ROSENBLUETH M,MARTNEZ R E.Bacterial endophyt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hosts [J]. Molecular Plant-
Microbel Interactions,2006,19 (8):827-837.
[20]HOLLIS J P.Bacteria in the healthy potato tissue [J].
Phytopathology,1951,(41):197-209.
[21]AMMANN R R,LUDWIG W,SCHLEIFER K H.Phylogenetic
identification and in situ detection of individual microbial cels
without cultivation [J].Microbiol Rev.1995,59 (1):
143-169.
(责任编辑:黄爱萍)
8011 福建农业学报 第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