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壮药风车子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全 文 :min(2)(198 nm,221 nm,260 nm,277 nm) ,说明二者并非同一物
质;图 2 中保留时间为 48. 967 min处出现了图 1 中此位置没有的
吸收峰,结合紫外光谱图,确定了这一物质在炒制品中消失了。
仔细分析图 3 ~ 4,结合紫外光谱分析,可以看出,在图 3 保
留时间为 16. 671 min,19. 732 min 出现了两个新物质的吸收峰;
在图 3 中,保留时间为 13. 37 0 min,23. 108 min,36. 801 min处的
峰面积明显小于图 4 中此位置对应的吸收峰面积;而图 3 中,保
留时间为 1. 044 min,26. 781 min处的峰面积明显大于图 4 中此
位置对应的吸收峰面积;同时在图 3 中保留时间为 43. 506 min
处的吸收峰在图 4 中未见出现,分析其紫外吸收数据确定其与图
1 中保留时间为 44. 039 min处的吸收峰对应的是同一物质。
3. 2 结果讨论 从上述图谱分析可得,决明子经炮制后其内部化
学组分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在炒决明子醇提取液中出现两
种新的成分(tR = 20. 004 min,tR = 44. 039 min) ,消失了一种成分
(tR = 48. 967 min) ,有一种成分(tR = 16. 748 min)的含量较生品
明显下降了 1. 9 倍,而也有一种成分(tR = 27. 072min)的含量较
生品提高了 1. 2 倍;在炒决明子水提液中,产生了 3 种新的成分
(tR = 16. 671 min,tR = 19. 732 min,tR = 43. 506 min) ,同时有 3 种
成分(tR = 13. 370 min,tR = 23. 108 min,tR = 36. 801 min)的含量
明显下降,分别为 2. 5 倍、1. 4 倍、3. 9 倍;两种成分的含量明显升
高(tR = 1. 044 min,tR = 26. 781 min) ,分别为 6. 3 倍和 8. 5 倍。
现代研究表明,决明子生品质地坚硬,捣碎困难,影响煎出效
果,尤其是未捣碎者煎出效果极差,而炒制品质地酥脆,易于捣
碎,煎出效果好,实验表明炒后水浸出物量增加,水煎液中微量元
素的溶出量也增加;决明子性寒,有缓泻作用,脾虚肠寒者不宜,
炒后能减缓其寒凉之性,素体虚寒者也可用之,这种炒后药性的
缓和正是由于有致泻作用的蒽醌类物质被大量破坏(>
59%)[9,10],致使此类物质在炒制品中含量下降,并有可能生成新
的物质,这与我们上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相符,炒制品中有部分
物质含量减少,并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有物质含量增加,这么显
著的成分变化,必然导致其性质的改变,这也是决明子炮制前后
药性变化的原因,是其变化的物质基础。但具体到哪种物质含量
减少了,减少了多少,新生成的物质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深
入研究。本实验的另一个收获,是在炒决明子中提取到一种物
质,此物质炒制品中含量较大,极性偏小,即目标化合物,此化合
物在炒决明子醇提液和水提液中都能稳定存在,并通过反复实验
证实了其确实是在炒制过程中新产生的成分,已对其进行了质谱
分析,具体结构仍在研究中。
深入开展此项研究将为我们揭示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意义
提供物质保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药炮制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提
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毛淑杰.中药炮制机理初探[J].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
2003,5(5) :59.
[2] 王孝涛,曹 晖.中药炮制制毒增效论[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
(3) :146.
[3] 余晓东,高新跃,窦立信,等.中药炮制对药性的影响[J].时珍国医
国药,2004,15(1) :64.
[4] 徐孝臣,孙夫东.中药炮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J]. 山东医药工业,
2001,20(2) :22.
[5] 许金凤.中药炮制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15(5) :443.
[6] 任若芳. 中药的毒性及炮制原理[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
(1) :89.
[7] 寿洲芳.炮制对中药成分影响的研究概况[J].中草药,2002,33(6):4.
[8] 陈海玲,饶春恺.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抗菌作用的影响[J].中国
药业,2001,10(4) :7.
[9] 余建清,雷嘉川,马俊玲,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
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0,6:35.
[10] 刘训红,储 益.决明子炮制前后蒽醌含量的变化[J].基层中药杂
志,2000,14(6) :32.
收稿日期:2009-10-29; 修订日期:2010-06-09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应用基础研究项目(No. 0731056) ;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专项
作者简介:邓 刚(1982-) ,男(汉族) ,湖南浏阳人,现任广西中医学院助
教,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提取分离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简介:蒋才武(1966-) ,男(汉族) ,广西全州人,现任广西中医
学院教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壮)药有效成分研究工作.
壮药风车子化学成分的研究(I)
邓 刚1,蒋才武1,2* ,黄健军1,李炳超3
(1.广西中医学院·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2.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广西 柳州 545001;
3.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30051)
摘要:目的 研究风车子叶石油醚和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 - 20 柱层析、重
结晶法对风车子叶醋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光谱数据(IR、1H -
NMR、13C - NMR)和文献对照对分离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5 个化合物,分别为:β -谷甾醇(β - si-
tosterol,I)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Ⅱ) ,熊果酸(Ursolic acid,Ⅲ) ,β -胡萝卜苷(β - Carotene,Ⅳ) ,槲皮素(Quercetin,
V)。结论 化合物 I、II、III、IV、V均为首次从壮药风车子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风车子; 熊果酸; 壮药; 化学成分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0. 10. 043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0)10-2518-02
使君子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风车子属是该 科中比较大的属之一,我国有 6 属约 13 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区,主产于广西、云南及海南岛。风车子别名水番桃,清凉树;拉
丁名 Combretum alfredii hance,是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生于海
拔 200 ~ 800 m的河边、谷底。风车子属植物的根、茎、叶、花和种
子均可以作为药用部位。风车子根:甘、淡、微苦、平,清热利胆,
用于黄疸;风车子叶:甘、淡、微苦、平,健胃、驱虫,用于蛔虫病、鞭
虫病[1,2]。壮药风车子常被壮族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小孩驱虫。
目前其化学成分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对它的叶进行化学成
·8152·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年第 21 卷第 10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0 VOL. 21 NO. 10
分研究,以填补该方面研究的空白。
本实验从风车子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部位共分离得到 5 个
化合物。经理化性质鉴定、光谱分析及与文献光谱数据对比,分
别为 β - 谷甾醇(β - sitosterol,I)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Ⅱ) ,熊果酸(Ursolic acid,Ⅲ) ,β -胡萝卜苷(β - Carotene,Ⅳ) ,
槲皮素(Quercetin,V)。
1 仪器与试剂
UV Agilent8453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仪,NEXUS470 型红外
分光光度仪,Varian Inova - 500 型核磁共振仪,XT4 - 100A(控温
型)显微熔点测定仪。
风车子采自广西忻城县,经广西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刘
寿养副教授鉴定为使君子科,风车子属植物风车子的干燥叶,标
本存于广西中医学院中药研究所。
2 方法与结果
2. 1 提取与分离 将风车子叶 10 kg 粉碎,用 10 倍药材量的
75%乙醇热回流提取,减压回收溶剂,得到其粗提物浸膏;依次用
石油醚、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减压回收得到相应的浸膏。再利
用硅胶柱层析法、Sephadex LH - 20 柱层析、重结晶法对石油醚部
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化合物 I ~ V。
2. 2 结构鉴定
2. 2. 1 化合物 I 白色针晶,m. p:140 ~ 142℃,难溶于水、甲醇
和乙醚,易溶于苯和氯仿。Liebermann - Burchard 反应阳性及氯
仿 -浓硫酸反应阳性。与已知对照品 β -谷甾醇共薄层,经 3 种
不同的展开系统展开(张晓媛. 河北香菊化学成分的研究:河北
医科大学论文集,2007) ,其 Rf 值和对照品一致。与对照品混合
测定熔点不下降。因此鉴定化合物 I为 β -谷甾醇。
2. 2. 2 化合物 II 白色粉末,易溶于氯仿,不溶于水,可溶于甲
醇、乙醇、乙醚、丙酮。Libermann - Burchard反应呈阳性。IRγKBrMAX
(cm -1) :2 942,1 459,1 386,1 696,1 182,1 030。1H - NMR
(500 MHz,CDCl3)δ:5. 27 (1H,m,H -12) ,3. 25(1H,t,H -
3) ,2. 22 (1H,dd,H -18) ,1. 54(3H,s,Me - 27) ,0. 79(3H,
s,Me - 23) ,0. 87(3H,s,Me - 24) ,0. 95(3H,s,Me - 25)0. 97
(3H,s,Me - 26) ,1. 01(3H,s,Me - 29) ,1. 10(3H,s,Me -
30)。
将此化合物与齐墩果酸标品共薄层[3]Rf 值及显色情况与齐
墩果酸完全一致。光谱数据与文献[3]报道的齐墩果酸的光谱
数据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Ⅱ为齐墩果酸。
2. 2. 3 化合物Ⅲ 白色粉末,易溶于吡啶,溶于甲醇、乙醇,略溶
于丙酮,微溶于苯和氯仿、乙醚不溶于水和石油醚。Libermann -
Burchard反应呈阳性。IRγKBrMAX KBr(cm
-1) :2 926,2 870,1 457,
1 386,1 693,1 275,1 030。1H - NMR (500MHz,CDCl3)δ:5. 31
(1H,s,H -12) ,3. 24(1H,t,H -3) ,2. 83 (3H,d,H -18) ,
0. 92(3H,d,H -30) ,0. 95(3H,d,H -29) ,0. 79 (3H,s) ,1.
01(3H,s) ,1. 15 (3H,s) ,1. 27 (3H,s) ,1. 30(3H,s)。
将此化合物与熊果酸的标准品共薄层,经 3 种不同的展开系
统展开[3],其 Rf 值和对照品一致。光谱数据与文献[4]报道的
熊果酸的光谱数据基本一致。故鉴定化合物 III为熊果酸。
2. 2. 4 化合物Ⅳ 白色粉末,mp:291 ~ 292 ℃,Liebermann -
Burchard反应阳性;氯仿 -浓硫酸反应阳性;Molish 反应:阳性。
与已知对照品 β -胡萝卜苷共薄层,用 3 种溶剂系统为展开剂进
行展开[5]:其 Rf 值和对照品 β -胡萝卜苷一致,与对照品混合测
定熔点不下降,故鉴定化合物 IV为 β -胡萝卜苷。
2. 2. 5 化合物 V 黄色粉末,mp:313 ~ 314℃,盐酸 -镁粉反应
呈阳性。IRγKBrMAX(cm
-1) :3 285,1 666,1 604,1 502,1 457,1
067,1 200。1H - NMR(500 MHz,DMSO)δ:12. 5,10. 79,9. 60,
9. 38,9. 32(eachH,S,5 × OH) ,6. 18(1H,d,J = 2. 0 Hz,H -
6) ,6. 41(1H,S,J = 2. 0 Hz,H -8) ,6. 87(1H,d,J = 8. 0 Hz,
H -5) ,7. 55(1H,dd,J = 2. 0,8. 0 Hz,H - 6) ,7. 68(1H,d,
J = 2. 0 Hz,H -2)。13C - NMR (125 MHz,CDCl3)δ:93. 8(C -
8) ,98. 6(C - 6) ,103. 4(C - 10) ,115. 5(C - 2) ,116. 0(C -
5) ,120. 4(C - 6) ,122. 4(C - 1) ,136. 1(C - 3) ,145. 5(C -
3) ,147. 2(C - 2) ,148. 1(C - 4) ,156. 6(C - 9) ,161. 1(C -
5) ,164. 3(C - 7) ,176. 3(C - 4)。
以上论文谱数据均与文献报道[6,7]槲皮素的光谱数据一致,
故鉴定化合物 V为槲皮素。
3 讨论
本论文对华风车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硅胶柱
色谱、Sephadex LH - 20、重结晶等多种手段,共分离得到 5 个化
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波谱数据分析等手段,鉴定了其结构。
文献[8]报道风车子属植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本文结果对
阐明华风车子的化学成分和进一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具有
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惠源,张志英.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816.
[2] 蒋才武,李耀华,刘寿养. 水番桃化学成分的气 -质联用研究[J].
广西中草药,2004,27(3) :51.
[3] 孙文基,谢世昌. 天然药物成分定量分析[M].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2003:325.
[4] 商士斌,陈于澎. 岩生越橘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1992,17(4) :230.
[5] 孟彦彬,高 巍,赵联伟. 牛膝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 承德医学院
学报,2006,23 (4) :418.
[6] 于德泉,杨峻山.分析化学手册,第 7 分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
版社,1999:449.
[7] 周伯庭,李新中,徐平声.华紫珠化学成分研究[J]. 广东药学院学
报,2005,21(6) :695.
[8] Pettit George R Singh,Sheo Bux,Schmidt Jean M,et al. Antineoplastic
agents. 131. Isolation,structure,syntheisi,and antimitotic properties of
combretastatins B - 3 and B - 4 from Combretum caffrum.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J]. 1998,51(3) :517.
·9152·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0 VOL . 21 NO. 1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年第 21 卷第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