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五十二病方》中黄芪和白蔹的临床运用探讨



全 文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亦非常重视治未病 。孙思邈
在 《千金要方 》中言:“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 ,治未病
之病 ,医于无事之前 ,不迫于即逝之后 。”且又提出
“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
病 ”。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 ”、“欲病” 、
“已病”三个层次 ,他反复告诫人们要 “消未起之患 ,
治未病之疾 ,医之于无事这前 ”。所以 ,到了唐代中
医 “治未病”理论已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
在宋代 ,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一脉相承 ,受到了医
家的重视。如南宋王执中在 《针灸资生经 》中提及
刺泻风门 ,可令背不痈疽 。又明言脐灸有壮元气之
功效 ,能强壮身体 ,延年益寿。窦材在 《扁鹊心书·
住世之法 》中则将灸法列为各种养生保健法的首
位 ,指出薰灸关元于无病时可预防保健 ,在既病后可
防病传变。张杲 《医说 》中认为 “若要安 ,三里莫要
干 ”的原因 ,是 “三里者五脏六腑之沟渠也 ,常欲宣
即无风疾”,因此 ,灸足三里可预防中风。
元 、明时期的医家亦主张 “摄养于无疾之先” ,
多推崇艾灸治未病 ,提出了几种特殊的保健灸法 ,亦
是对《内经》“治未病 ”理论的延伸。如 《丹溪心法 》
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 ,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
盖疾成而后药者 ,徒劳而已 。是已病而后治 ,所以为
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 ,所以明养之理 。夫如是则思
患而预防之者 ,何患之有哉 ?”元代邹弦所续宋代陈
直的《寿亲养老新书 》中提及:按擦涌泉穴可 “终不
染痒 ,面色红腻 ,腰足轻快 ”。明代 , 对艾灸神阙防
病保健 ,延年益寿的运用十分广泛 ,在 《医学入门》、
《类经图翼》、《医学汇言 》中分别对灸此穴的时间 、
灸量及有关验案有具体描述。清代张璐 《张氏医
通 》提出:“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 、膏肓俞 、百劳等
穴 ,可预防哮喘冬季发病 ”更是发展了 “冬病夏治 ”
的防病复发思想 。保健灸由于其安全 、简便 、价廉 、
疗效确切 ,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 。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较之前人更
有深入 ,他在 《温热论》中指出 ,对于温热病控制其
发展变化的积极措施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并应
根据病人体质采取不同的原则及方药 ,以防传变。
这种辨体质 、防传变的用药方法 ,对后世具有重要意
义[ 4] 。其后的吴鞠通在 《温病条辨 》中不厌其烦地
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 ,与叶氏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
地”之意吻合 ,充实了治未病思想的内涵 。
总之 ,通过对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起源 、产生 、发
展和成熟过程的认识和分析可以看出 ,在中医学发
展史上 , 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 “未病先防 、既病防
变”预防医学思想 ,强调防患于未然 ,其理论是成熟
的 ,其运用是广泛的 。相信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社会健康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加 ,中医治未病理论必
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产生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 1]李俊德.中医 “治未病”的科学内涵和精髓 [ J] .世界中西
医结合杂志 , 2007, 2(3):125-126.
[ 2]冯文林 ,吴弥漫.《内经》 “治未病”治则的思想探源 [ J]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6, 12(12):886-887.
[ 3]金光亮.《内经》未病概念与 “治未病”理论探讨 [ J] .北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6, 29(12):804-806.
[ 4]蓝毓营.“治未病”源流述略 [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05,
39(9):11-12.
收稿日期:2008-03-01
(编辑 张大明)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7-0059-03 ·文献研究·
《五十二病方 》中黄芪和白蔹的临床运用探讨
徐爱华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25)
摘要 本文归纳了《五十二病方》中黄芪 、白蔹的运用情况。
书中运用白蔹有 4条 ,黄芪有 3条 , 都集中在疽病的治疗中 ,
并且两药多配合应用 ,提示早在秦汉之际 ,两药主要是用于外
科化脓性疾病。黄芪的运用还体现了中医外科治疗痈疡内治
三大法中托法 、补法的雏型阶段。对疽病的急重症, 多取白蔹
重用。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合应用 , 从现在来看:一
是反佐 ,二是温通气血。从药物组成上来推测:疽病系指阴
证 ,嗌疽、血疽为阳证。两药通过配伍 ,既可用于阳证 ,也可用
于阴证。书中对药物的主治 、配伍运用虽有一定的实践认识 ,
但无文字叙述 ,其为以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五十二病方》 黄芪 白蔹 疽病 马王堆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志码:B
  《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早期医书 ,书
中记载了约 247种药物的运用。探讨其用法 ,可窥视
·59·  中医研究 2008年 7月 第 21卷 第 7期 TCMRes.July2008Vol.21No.7  
二千年前中药运用的初始概况 ,了解其对中药学理论
形成的影响。本文选择现代常用的黄芪和白蔹来讨
论。
书中运用白蔹者有 4条 ,黄芪有 3条 ,它们都集
中在疽病的治疗中 ,并且白蔹与黄芪多配合应用 ,因
此合并讨论。
治疗嗌疽 , “益(嗌)睢(疽)者 ,白蔹三 ,罢合一 ,
并治 ,囗囗囗囗囗囗囗饮之。”(283行)“嗌 ”即咽喉 ,
嗌疽是发生于咽喉间的痈疮 ,本病发展迅速 ,每致咽
喉肿塞 ,吞咽 、呼吸均受影响 。 《灵枢·痈疽 》曰:“痈
发于嗌中 ,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 ,化为脓 ,脓不泻 ,塞咽
半日死。”因此用白蔹三份为主药 ,配伍罢合一份 ,内
服。以其清热解毒 ,泻火散结 。
治疗已溃的疽病 ,疽病即化脓性疾病。 “睢(疽)
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桂 、()、椒 、朱
(茱)臾(萸),凡七物。骨睢(疽)倍白签(蔹), [肉 ]
睢(疽)[倍 ]黄蓍(耆),肾睢(疽)倍芍药 ,其余各一。
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 (杯)酒中 ,日五六饮之。须
已囗 ”。(271-272行)《灵枢 ·痈疽 》篇曰:“热胜则
腐肉 ,肉腐则为脓 ,脓不泻则烂筋 ,筋烂则伤骨。”这里
骨疽系化脓性疾病 ,比较深重 ,穿膜着骨之证 。肉疽
为化脓性疾病肌肉腐败 ,正气虚弱 ,病久疮口难以愈
合之病。这里用白蔹与黄芪相伍 ,配合芍药及温热之
品:姜 、桂 、椒 、茱萸 、酒来治疗。白蔹 , 《神农本草经 》
曰:“味苦平 ,主痈肿疽创 ,散结气 ,止痛 ,除热 。”现认
为其味辛苦 ,性微寒 ,有清热解毒 ,泻火散结 ,生肌止
痛之功效。这里倍加白蔹 ,取其泻火解毒 ,生肌止痛 ,
治疗骨疽之重症。上述治疗嗌疽 ,以白蔹为主 ,也可
佐证书中用白蔹来治疗痈疽之重症。黄芪 , 《神农本
草经 》曰:“味甘微温 ,主痈疽久败创 ,排脓止痛……补
虚。”现代认为:黄芪 ,味甘性微温 ,具有托疮生肌之功
能。常用于气血不足 ,疮疡内陷 ,久溃不敛者 ,能温养
脾胃而生肌 ,补益元气而托疮 ,一般称为疮痈要药。
书中加倍黄芪的用量治疗肉疽 ,取其益气生肌 ,托疮
排脓 ,以促使脓去 ,新肉生 ,疮口愈合。
治疗未溃疽病。 “睢(疽),以白蔹 、黄(耆)、芍
药 、甘草四物者(煮),囗 、()、蜀焦(椒)、树(茱)臾
(萸)四物而当一物 ,其一骨囗囗囗三囗囗以酒一
(杯)囗囗囗囗筋者 翟翟囗囗之其囗囗囗囗囗。日四
饮。一欲溃 ,止。”(276行)这里以白蔹 、黄芪 、芍药 、
甘草四味药为主;囗 、蜀椒 、茱萸四味药为辅 ,其量相
当于前四味药总量的四分之一;再配以洒。这里是以
寒温并施 ,治疗疽病。若其溃破 ,则停服。
治疗血疽初起。 “血睢(疽)始发 , ()()以热 ,
痛毋适 ,囗囗囗囗囗囗睢(疽)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
囗囗。 戴 (糁 )、黄 芩 、白 (蔹 ), 皆 居 三 日 ,
◆◆◆◆◆◆◆◆◆◆◆◆之 , 令汗出到足 , 已 。”
(289, 290, 291行)本条描述了血疽一开始发作 ,病情
就很凶险急迫 ,局部灼热 ,并有疼痛不适 ,热盛动血 ,
血络受伤 ,则脓中挟有瘀血 ,治疗则选用黄芪 ,托毒排
脓 ,生肌止痛。以黄芩之苦寒 ,清热泻火 ,解毒 。以白
蔹之苦微寒 ,清热解毒 ,消痈肿。而黄芩 ,白蔹入心
经 ,心主血脉 ,合而用之 ,能清泻血分之热毒 ,这也可
佐证上述的白蔹多用于急重症。
本条(即 289, 290, 291行)空缺较多 ,条尾有 “令
汗出到足 ,已”,可见还当有发汗药物。而条文中缺发
汗之品。因空缺 ,用法未详 。在 《五十二病方》中 ,现
仅见黄芪的有 3条 ,白蔹的有 4条 ,且都在疽病的治
疗一节中 ,并且白蔹多和黄芪配合应用 ,而只有此条
用法不明 。是内服? 还是外用?从 271, 272, 275, 276
行看 ,皆为内服。还有 283行治疗嗌疽中 ,白蔹也是
内服。再看《五十二病方 》中之汗法:有熬盐令黄 ,一
熨寒汗出 ,治疗痉病。 43行的内服 “汗出到足”;344
行的 “先饮美酒 ,令身温 ”等。而其中有 “汗出到足 ”,
“令身温”的是内服法。由此可推认本方也是内服。
现存的 《五十二病方 》,黄芪与白蔹集中在疽病
的治疗章节中。这可了解到早在秦汉之际 ,黄芪与白
蔹已经运用于外科的化脓性疾病 ,并且黄芪与白蔹多
相伍为用 。虽然书中未注明药物的性味 、功效 ,但从
《神农本草经 》及其它本草书籍来看 ,主要是取黄芪之
甘微温 ,入脾肺经 ,托疮生肌 ,补虚排脓之功效 ,它与
现在中医外科治疗疮疡之内治三大法中的托法 、补法
具有类似之处。说明早在二千年前 ,补法 、托法在外
科的临床实践中已具雏形。白蔹 ,辛苦微寒 ,辛能散
结排脓 ,寒可清热解毒;归心脾经 ,心主血脉 ,脾主肌
肉。邪热之毒 ,犯及肌腠 ,热盛至肉腐 ,肉腐则为脓。
故《五十二病方》对于化脓性疾病多取白蔹为主 ,以其
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 ,治疗肉腐之证 ,这说明当时对疽
病为邪毒所致已有一定的认识 ,并且白蔹的用量也较
大 ,如 “益(嗌)睢(疽)者 ,白蔹三 ,罢合一 ”;“骨睢
(疽)倍白签(蔹)”;“睢(疽),以白蔹 、黄蓍(耆)、芍
药 、甘草四物者(煮), ◆、()、蜀焦(椒)、树(茱)臾
(萸)四物而当一物 ”,而且白蔹多用于疽病的急重
症 ,如:嗌睢 、骨睢 、血睢。
在治疗疽病中 ,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合
应用 ,如 “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
(药)、桂 、()、椒 、朱 (茱)臾(萸)”;“睢(疽),以白
蔹 、黄蓍(耆)、芍药 、甘草四物者(煮), ◆、()、蜀焦
(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从现在来看 ,
这为寒温并用之例 ,一是反佐;二为温通气血 ,以散阴
·60·   中医研究 2008年 7月 第 21卷 第 7期 TCMRes.July2008Vol.21No.7  
寒凝滞之邪 ,有类似于阳和汤之意。因此从药物组成
上来推测 ,这里疽病系指阴证。嗌疽 、血疽为阳证。
黄芪与白蔹在化脓性疾病中通过配伍 ,既可用于阳
证 ,也可用于阴证 。
通过上述讨论 ,我们还可了解到 《五十二病方 》
对药物的性味 、功效 、配伍运用已有一定的实践认识 ,
可是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 ,故对其性味 、功效配伍原
则等尚未形成文字叙述 ,但它为以后中医药理论的形
成打下了基础。
收稿日期:2008-03-05
(编辑 张大明)
文章编号:1001-6910(2008)07-0061-02 ·文献研究·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注中 “阴气 ”概念的整理及评介
李中正 1 ,李 萍2
(1.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2.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摘要 梳理《太素》杨注中对 “阴气”概念的论述, 从一个角度
透视出中医基础理论自秦汉到隋唐 ,中医学的基础概念所变
现的微细变化 , 进而借鉴得失。本文认为 , 《太素》杨上善注对
《内经》“阴气”有自己的理解和阐发 , 新的理解影响了唐以后
以至如今;笔者认为 ,杨注将五脏气等同于阴气概念有误。
关键词:气 阴气 《黄帝内经太素》
中图分类号:R221.1  文献标志码:A
  研究阴气的概念和功能 ,对发展 “滋阴学派”和 “温病学
派”的学术思想 ,特别在深化热性疾病(兼括外感和内伤)病
变机制 ,指导临床用药 , 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阴气”之说见
之于《内经 》、《难经》、《伤寒论》等中医奠基之作 , 自唐宋之
后 ,渐次隐沦。究其原因 , 盖与盛行 “阳气”与 “阴精”相对并
称一统临床有关。 《黄帝内经太素》(后简称《太素》)乃现存
最古之《内经》注本,作者杨上善对《内经》作了精析与类编,见
解独到 ,可反映魏、晋唐之际的学术和医学发展水平, 且对后世
影响很大。梳理该书中对“阴气”概念的论述,可透视出自秦汉
到隋唐 ,中医基础概念所变现的微细变化,进而借鉴得失。
1 《太素》杨注中阴气的整理
为准确并客观的研究杨上善学术思想 , 现将《太素》杨
注中涉及 “阴气”概念的内容全部检出 , 梳理内涵 , 并列出具
有代表意义的原文。
1.1 阴气指代地气;阳气指代天气
如《气穴》:“地气 , 阴气也。” 《顺养》:“阳气失和 , 故令
阴气冒复三光。”
1.2 阴气指代自然界寒凉之气;阳气指代自然界温热之气
此涉及的篇章很多 ,有《阴阳和》 、《本输》、《四时脉诊》、
《经脉病解》,举一例 ,如《四时脉诊》:“秋之三月 , 阴气之始 ,
风高气切 , 故名为急。冬之三月 ,阴气严烈 , 乃是秋凉增长为
之也。”意即专指自然界气候而言 , 还不同于袭于人体的寒
邪 、水邪 、湿邪等概念。
1.3 阴气指代人体在下 、在内之气;阳气指代人体在外 、在
上之气
杨上善在诠释阴气概念时也认为阴气属于人体之气的
一部分 ,它分布在下 , 在内 , 运行向上 、向外。这方面的论述
《内经》较多。主要有——— 《虚实脉诊》:“定诊得尺脉虚者。
阴气不足。腰脚有病。故行步不正也。” 《十二邪》:“阳气主
昼在上 ,阴气主夜在下……阴气已起 ,则引阳而下 , 阴阳相引
上下 ,故数欠也。” 《本输》:“秋冬 , 阳气从皮外入至骨髓 , 阴
气出至皮外;春夏 , 阴气从皮外入至骨髓 , 阳气出至皮外。”同
时 ,还提出女性体内阴气多于阳气的论断 ,如 《量缪刺》:“疝
痛者 ,阴之病也。女子阴气不胜于阳 ,故有顷也。”
1.4 阴气指代人体五脏之气;阳气指代人体六腑之气
《太素》多次明确提出了五脏气为阴气 ,六腑为阳气 ,主
要有——— 《阴阳》:“六腑为阳气 ,五脏为阴气 。人年四十 ,五
脏阴气自半已衰 ,腠理始疏 , 荣华颓落 ,发鬓颁白 ,行立之起 ,
坐卧之居 , 日渐已衰也。” 《阴阳杂说》:“五脏之气 , 为阴气
也;六腑之气 , 为阳气也。人能不劳五脏之气 ,则五神各守其
脏 ,故曰神藏也。” 《人迎脉口诊》:“阴气主于五脏 , 在内;阳
气主于六腑 ,在外也。”《五节刺》:“脏之阴气在内 , 腑之阳气
在外。” 《量络刺》:“以其刺属脏虚经 , 阴气有脱 , 致使心闷
也。”同时径直提出 “积者五脏所生 ,聚者六腑所成 ”之论断 ,
如《色脉诊》:“积者阴气 , 聚者阳气;积者五脏所生 , 聚者六
腑所成;积者其始有常处 ,聚者发无根本 、无所留止也。”
1.5 阴气指代有形的精微物质;阳气指代无形之气
将汗 、精气 、精液 ,都解释为阴气 , 不见于《内经》。主要
有——— 《调阴阳》:“汗者 , 阴气也 , 故汗出即热去。 今热 , 汗
出而烦扰也。若静而不扰 ,则内热狂言。如此者 ,虽汗犹热。
汗如沐浴 , 汗不作珠 , 故曰如散也。” 《七邪》:“精气 , 阴气
也。” 《调阴阳》:“阴气衰者 , 可以补阴 , 更强入房泻其阴 , 故
阴气绝也。”
1.6 阴气指代阴邪 , 如寒气 、水;阳气指代阳邪 , 如火 、风 、热

将寒邪 、水邪说成阴气 ,显然不同于人体正气的部分 ,见
于《内经》, 杨注沿用之。如《经脉病解》:“火为阳气 , 水为阴
气 ,水在脏腑之间 , 故阳气少也。” 《邪传》:“阴气既盛 , 遂令
六腑阳经六输皆不得通 ,卫气不行 , 寒血凝泣 , 蕴裹不散 , 着
·61·  中医研究 2008年 7月 第 21卷 第 7期 TCMRes.July2008Vol.21N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