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闪式提取法研究苗药冠盖藤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



全 文 :煎煮,由于缓冲溶液缓冲能力强于附子,进而使药液
pH值偏向各缓冲溶液的 pH 值,并直接影响双酯型
生物碱的含量。此外,从 3 种生物碱不被检测到的
顺序来看,乌头碱在 pH 值为 8. 05 的水液中煎煮后
便检测不到,而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在 pH 值为
6. 86 和 9. 18 的缓冲溶液中检测不到,可初步说明 3
种生物碱中最容易发生水解或转化的是乌头碱,其
次是中乌头碱,最稳定的是次乌头碱。
4. 3 生半夏、法半夏与附子配伍,结果差异较大,
前者能够抑制 3 种生物碱的转化而使其含量较单煎
液高,而后者则检测不到;同样浙贝母、川贝母与附
子配伍后结果差异也较大,这提示“半蒌贝蔹及攻
乌”中相反药对不能同用不是绝对,用药时需区分
生品和炮制品及产地的差异,以避免临床中毒事件
的发生;而附子与白蔹配伍后 3 种生物碱含量较单
煎液低,笔者通过电喷雾质谱法考察其药液中生物
碱成分,发现其中的单酯型生物碱含量与其他药对
相比较高,这初步说明白蔹与附子配伍后能够促进
3 种双酯型生物碱转化为单酯型。本实验以原药材
为研究目标,通过考察毒性成分的含量变化及其影
响因素,为研究“十八反”之附子与“半蒌贝蔹及”的
配伍禁忌提供科学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 一部 . 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77-178.
[2]祁明馥 . 关于乌头附子炮制机理的另一解释[J]. 中药
材,1986,7(6) :3.
[3]赵纳,候大斌,刘向鸿 . 不同炮制方法对附子中乌头总
碱和双酯型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 中药材,2011,34
(1) :39-42.
[4]沈红,朱玲英,姚楠,等 . 甘草附子配伍对乌头碱、新乌
头碱、次乌头碱大鼠药动学的影响[J]. 中药材,2011,
34(6) :937-942.
[5]高昌琨 . 浅谈中药“十八反”[J]. 中医药研究,2000,16
(1) :6.
[6]唐绪刚,黄文权 . 中药“十八反”研究进展[J]. 中国中
医急症,2007,16(6) :730-731.
[7]翁小刚,聂淑琴,黄璐琦 . HPLC 测“半蒌贝蔹芨攻乌”
中乌头与其它诸药合煎前后次乌头碱的含量变化[J].
中国药学杂志,2004,39(1) :57-59.
[8]刘文龙,宋凤瑞,刘志强,等 . 川乌与半夏、瓜蒌、贝母、
白蔹、白芨配伍禁忌的化学研究[J]. 化学学报,2010,
68(9) :889-896.
[9]王勇,刘志强,宋凤瑞,等 . 附子配伍原则的电喷雾质谱
研究[J]. 药学学报,2003,38(6) :451-454.
收稿日期:2011-06-13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0075) ;湖南中医药大学科研启动基金(48010101-37)
作者简介:袁燕(1987-)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药化学方面的研究;Tel:0731-88458562,E-mail:yuan87yan@ 126. com。
* 通讯作者:刘向前,Tel:0731-88458240,E-mail:lxq0001cn@ 163. com。
闪式提取法研究苗药冠盖藤不同部位脂溶性成分
袁 燕1,刘向前1* ,刘祖贞2,邹亲朋3,刘恒言1,戴 玲1
(1.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2. 湖南中医学会,湖南 长沙 410008;3. 中南大学制药工
程系,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 目的:研究冠盖藤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冠盖藤不同部位中的脂溶
性成分,采用 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冠盖藤茎中脂溶性成分 37 个、叶中 14 个,分别占
总峰面积的 90. 63%和 81. 61%。结论:首次采用 GC-MS对冠盖藤不同药用部位闪式提取法提取的脂溶性化学成
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苗药冠盖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冠盖藤;脂溶性成分;闪式提取;GC-MS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1)12-1894-04
Study on Fat- Solubl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Miao Ethnomedicine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by the Herbal Blitzkrieg Extractor
YUAN Yan1,LIU Xiang-qian1,LIU Zu-zhen2,ZOU Qin-peng3,LIU Heng-yan1,DAI Ling1
(1. School of Pharmac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208,China;2. Hunan Associ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 410008,China;3. Department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3,China)
·498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DOI:10.13863/j.issn1001-4454.2011.12.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fat-solubl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Methods:The fat-soluble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were extracted by Herbal Blitzkrieg Extractor (HBE) ,and its constituents were
analyzed by GC-MS. Results:37 compounds from the stems,14 compounds from the leave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The ratios of
identification of total compounds were 90. 63% and 81. 61%,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is result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ex-
ploiting resources of Miao ethnomedicine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Key words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 f. et Thoms;Fat-soluble components;Herbal Blitzkrieg Extractor;GC-MS
冠盖藤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 f. et Thoms
为虎耳草科冠盖藤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
地。生于溪边、山谷林下,常沿山岩和其他植物上
升。全株入药,味辛、微苦,性温〔1〕。具有祛风除
湿、散瘀止痛、舒筋活络、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
风湿麻木、跌打损伤、骨伤、肾虚腰痛、外伤出血、多
发性脓肿、多年烂疮,为苗族常用药材〔2,3〕。闪式提
取法是近 20 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物理组织破碎
提取技术〔4〕,在中草药研究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广阔
的发展潜力。虽然冠盖藤有广泛使用,但迄今为止
其成分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对冠盖藤进行化
学成分研究,通过闪式提取法提取冠盖藤各部位中的
脂溶性成分,运用 GC-MS 对其进行化学组分和含量
的比较分析,为开发利用苗药冠盖藤提供实验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 QP2010 型 GC-MS联用仪(日本岛津,
配有 Nist 107 标准质谱图库) ;JHBE-20A 闪式提取
器(北京金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RE-201D 旋转蒸
发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FZ102 中草
药粉碎机(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 2 材料 冠盖藤于 2010 年 8 月采自湖南沅陵,
经湖南中医药大学刘向前教授鉴定为虎耳草科冠盖
藤属植物冠盖藤 Pileostegia viburnoides Hook. f. et
Thoms的全株。标本保存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药
新药研究与开发实验室,标本号为 100812。主要试
剂均为市售分析纯:95%乙醇,湖南汇虹试剂有限公
司;环己烷,天津市天利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样品的制备 将冠盖藤茎、叶自然阴干,粉碎
(保证药材粉末直径小于闪式提取器刀头内径) ,称
取 50 g装入提取罐中,加 500 mL 98%乙醇浸泡 1 h
后,在 4-5 档提取 60 s,滤过,回收溶剂得浸膏;除叶
绿素后加水制成混悬液后用环己烷萃取,蒸去溶剂
环己烷,制得样品。
2. 2 气相色谱条件 选用 DB-5 石英毛细管柱(30
m ×0. 25 mm ×0. 25 μm) ;程序升温条件:初始温度
150 ℃,保持 3 min,然后以5 ℃ /min 的速度升至
300 ℃,并保持 5 min;气化室温度为250 ℃;载气为
氦气(99. 99%) ,体积流量 1. 0 mL /min;柱前压为
111. 4 kPa;进样量为 1. 0 μL;分流比为 50∶ 1。
2. 3 质谱条件 电离方式为 EI,电子能量为 70
eV,离子源温度250 ℃,接口温度280 ℃,检测定量
为 0. 75 kV,质量扫描范围m/z:50 ~ 550,分辨率为
2 500;配备 Nist 107 标准质谱图库检索。
3 结果与分析
3. 1 闪式提取 本实验充分发挥闪式提取器快
速、常温条件下对冠盖藤茎和叶脂溶性成分破坏性
小、提取效率高的特点,得到棕绿色液体提取物。
3. 2 冠盖藤不同部位闪式提取物脂溶性成分组分
及含量比较 对总离子流图中的各峰经质谱扫描后
得到质谱图,根据 Nist 107 标准质谱图库和查阅有
关文献〔5-7〕,以 90%的相似度为基础对脂溶性成分
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冠盖藤茎挥发物中分离
得到 89 个峰,鉴定出其中 37 个化合物,占挥发成分
总量的 90. 63%;从冠盖藤叶挥发物质中分离得到
81 个峰,鉴定出其中 14 个化合物,占挥发成分总量
的 81. 61%。按“2. 2”项下的 GC-MS 条件对提取的
冠盖藤各部位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各自的总
离子流图(图 1、2)。用气相色谱数据处理系统,以
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冠盖藤茎、叶脂溶性成分各
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 1。
图 1 冠盖藤茎闪式提取法所得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图 2 冠盖藤叶闪式提取法所得挥发油总离子流图
·598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表 1 冠盖藤茎、叶挥发油部分成分 GC-MS分析结果
序号 保留时间/min 化合物名称
相对含量 /%
茎 叶
1 7. 461 4-Ethyloctane 4-乙基辛烷 0. 17 -
2 7. 644 3,4,5-Trimethylheptane 3,4,5-三甲基庚烷 0. 19 -
3 12. 628 4,5-diethyl-Octane 4,5-二乙基辛烷 0. 44 -
4 13. 379 5,6-Dimethyldecane 5,6-二甲基癸烷 1. 37 -
5 13. 999 2,3-Dimethylheptane 2,3-二甲基癸烷 0. 48 -
6 14. 134 5,6-Dimethyldecane 5,6-二甲基癸烷 0. 49 -
7 14. 679 2,4-Dimethylundecane 2,4-二甲基十一烷 0. 12 -
8 14. 939 2,6-Dimethyldecane 2,6-二甲基癸烷 0. 49 -
9 17. 086 2,3-dimethyl-decahydro-Naphthalene 2,3-二甲基十氢萘 - 0. 71
10 28. 048 3,4-dihydro-8-hydroxy-3-methyl- Isocoumarin 3,4-二氢-8-羟基-3-甲基异香豆素 2. 21 -
11 29. 208 Caryophyllene oxide 氧化石竹烯 0. 10 -
12 29. 752 Heptadecane 十七烷 0. 13 -
13 32. 702 Octadecane 十八烷 0. 43 -
14 33. 111 Tetradecanal 十四碳醛 0. 84 -
15 34. 330 Tetradecoic acid 十四烷酸 0. 76 1. 14
16 35. 325 Heneicosane 二十一烷 0. 26 0. 37
17 35. 492 Docosane 二十二烷 0. 35 -
18 36. 250 3,7,11,15-Tetramethyl-2-hexadecen-1-ol 植醇 1. 03 2. 10
19 36. 384 6,10,14-trimethyl-2-Pentadecanone 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 0. 28 1. 66
20 36. 827 Diisobut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 1. 65 -
21 36. 991 Pentadecanoic acid 十五烷酸 1. 12 2. 65
22 38. 015 Diisobut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丁基酯 1. 04 0. 28
23 38. 526 Hexadecanoic acid,methyl ester 棕榈酸甲酯 0. 11 -
24 38. 975 9-Hexadecenoic acid 9-十六烯酸 1. 80 -
25 39. 241 Dibutyl phthalate 酞酸二丁酯 3. 27 -
26 39. 840 Hexadecanoic acid 棕榈酸 20. 19 35. 52
27 40. 228 Ethyl hexadecanoate 棕榈酸乙酯 1. 10 0. 86
28 41. 170 (Z,Z)-9,12-Octadecadien-1-ol 亚麻醇 0. 41 -
29 41. 630 7-Isopropyl-1,1,4a-trimethyl-1,2,3,4,4a,9,10,10a-octahydrophenanthrene7-异丙基-1,1,4a-三甲基-1,2,3,4,4a,9,10,10a-八氢菲 0. 17 -
30 41. 923 Heptadecanoic acid 十七烷酸 1. 47 -
31 42. 706 Methyl oleate 油酸甲酯 - 0. 95
32 42. 940 trans-Phytol 叶绿醇 0. 36 2. 00
33 43. 836 (Z,Z)-9,12-Octadecadienoicacid (Z,Z)-9,12-十八碳二烯酸 22. 30 5. 11
34 44. 007 (E)-9-Octadecenoic acid 油酸 18. 15 12. 13
35 44. 387 Stearic acid 硬脂酸 5. 32 -
36 44. 877 2,6,10,14,18-Pentamethyl-2,6,10,14,18-eicosapentaene2,6,10,14,18-五甲基-2,6,10,14,18-二十碳五烯 - 16. 13
37 47. 181 Pentacosane 二十五烷 0. 11 -
38 48. 103 4,8,12,16-Tetramethylheptadecan-4-olide 4,8,12,16-四甲基-十七碳-4-交酯 0. 59 -
39 48. 533 Eicosanoic acid 花生酸 0. 47 -
40 48. 997 Diisooctyl adipate 己酸二异辛酯 0. 73 -
41 49. 852 1,2-Epoxynonadecane 1,2-环氧十九烷 0. 13 -
·6981·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
4 讨论
4. 1 闪式提取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具有快速、安
全、不需加热的优势〔8〕,适合于热敏性成分的提取。
如水蒸气蒸馏法,加热时间长,提取温度高,易使对
热不稳定的脂溶性成分发生变化,而用闪式提取进
行萃取,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而且得到的成分更全
面。
4. 2 冠盖藤茎和叶的闪式提取物脂溶性化合物组
成及相对百分含量有明显的差别(见表 1)。茎中以
(Z,Z)-9,12-十八碳二烯酸(22. 30%)含量最高,化
合物类型主要为脂肪酸(71. 58%)、酯(8. 49%)、烷
烃(5. 33%)、香豆素类(2. 21%)、甾醇类(1. 80%)
以及少量氧化石竹烯、醛、酮、烯烃等化合物;叶中以
棕榈酸(35. 52%)含量最高,化合物类型主要为脂
肪酸(56. 55%)、多不饱和烯烃(16. 13%)、甾醇类
(4. 10%)、酯 (2. 09%)、酮 (1. 66%)、烷 烃
(1. 08%)。近年发现脂肪酸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
氧化活性[9],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苗族民间使用冠盖
藤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苗药冠
盖藤的活性成分和其相关药理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物
质基础。
参 考 文 献
[1]中国药材公司 .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M]. 北京:科学出
版社,1994:485.
[2]蔡光先,周德生,吴泽君,等 . 湖南药物志[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360-3361.
[3]金建东 . 三藤药散在骨伤科的应用[J]. 中国民间疗
法,2001,9(7) :41.
[4]刘延泽 . 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及闪式提取器的创制与
实践[J].中国天然药物,2007,5(6) :401-407.
[5]丛浦珠 .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7.
[6]李丽丽,刘向前,高敬铭,等 . 中、日、韩当归中挥发油成
分研究和总香豆素含量测定[J]. 中国药师,2009,12
(10) :1344-1347.
[7]刘向前,邹亲朋,高敬铭,等 . 3 种湖南产菊科植物挥发
油成分的 GC-MS 研究[J]. 西北药学杂志,2010,25
(3) :179-180.
[8]吴冬梅 . 闪式提取器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实
验方剂学杂志,2006,12(7) :34.
[9]王爱武,魏巍,袁久荣,等 . 猫爪草脂肪酸成分的“血清
药化学”研究[C]. 武汉:2005 年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
然药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
学术研讨会,2005:137.
收稿日期:2011-07-13
基金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09106001008M01)
作者简介:秦华珍(1964-) ,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基础理论与中药药效研究;Tel:13807816597,E-mail:qinhuazhen@ 126. com。
小草蔻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质谱联用分析
秦华珍,刘 磊,王晓倩,刘 颖,余腾飞
(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 目的:分析小草蔻的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质谱联用法(GC-MS)对
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 58 种成分,鉴定了其中 42 种成分,并确定了相对百分含量。结论:该研究为小
草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小草蔻;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
中图分类号:R284. 1 /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11)12-1897-03
Analysis on the Compositions of Volatile Oil of Alpinia henryi with GC-MS Method
QIN Hua-zhen,LIU Lei,WANG Xiao-qian,LIU Ying,YU Teng-fei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 of Alpinia henryi. Methods:The volatile oil was extracted by steam
distillation method,used gaseous phase-mass spectrum combination method (GC-MS)to analyze the components of volatile oil. Re-
sults:58 kinds of components were isolated,among them 42 were identified and determined the relative content. Conclus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Alpinia henryi.
Key words Alpinia henryi K. Schum.;Volatile oil;Chemical constituents;GC-MS
·7981·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第 34 卷第 12 期 2011 年 1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