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地锦草总黄酮口服结肠定位片体外释放度考察



全 文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1) ·21·
口服结肠定位给药系统(OCDDS)是指药物口
服后,药物在上消化道不释放,通过药物传递技术
将药物运送到人体回盲部后才开始崩解或降解其包
裹材料,释放出药物,从而使药物在结肠局部发挥
疗效或经结肠吸收发挥全身治疗作用。地锦草总黄
酮,是从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中
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总称,用于溃疡性结肠炎
(UC),其作用强于黄连素及某些抗菌素,且无毒
副作用[1~2],将其制备成结肠定位片可以直接将药物
送到病变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疗效,减
小药物剂量[3]。目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成药
已经不少,但存在药物病位定位性差,用药量大以
及生物利用度低等的缺点,因此结合中药的实际情
况,利用西药现有的制剂设计原理,将地锦草制成
pH控制和酶解控制的双向结肠定位片,从而保证良
好的定位释药效果;运用骨架控释技术,从而避免
结肠靶向制剂存在的排片或突释问题,为中药有效
组分结肠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槲皮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
号:850902);地锦草总黄酮提取物(规格:总黄
酮含量≥60%;槲皮素含量≥40%,购于西安天园生
物制剂厂);Eudragit S100(德国罗姆公司);乙基纤
维素(国家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乳糖(成都
市科龙化工试剂厂);95%乙醇(成都市科龙化工
赵明琴,尹蓉莉,白兰,李杰,吕懿萍,李东芬
[摘要] 目的:考察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片的体外释放度影响因素,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以槲皮素为
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锦草总黄酮口服结肠定位释放度,色谱柱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
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塔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结果:药物体外释
放受释放方法和释放介质的影响。3批样品释放度结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作为地
锦草口服结肠定位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依据。
[关键词] 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释放度;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R28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26X(2012)01-007-03
Study on the release of Humifusa fl avonoids colon-targeted tablets invitro /ZHAO Ming-qin, YIN Rong-li, BAI Lan, LI
Jie ,LV Yi-ping, LI Dong-fen//(Pharmacy College,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hengdu 61007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effecting the release rate of Humifusa fl avonoids colon-targeted tablets in vitro
and establish a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he release rate.Methods : Reference the China Pharmacopoeia method, with creeper
grass fl avonoids quercetin active ingredie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cumulative release by HPLC. The chromatographic column:
with octadecyl silane bonded silica as a fi ller;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of 360nm, the mobile phase:methanol-0.4% phosphoric
acid (50:50),the detection wavelength:360 nm,and the theoretical plate number quercetin peak should not be less than 2500.
Results:The drug release in vitro was infl uenced by the method and the release medium and the release rate of the three batches of
samples consisted with requirements of China pharmacopeia.Conclusion: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results are reliable.It can
be used for quality contro1.
[Key words] Humifusa fl avonoids;Colon-targeted tablets;Releasing rate;HPLC
地锦草总黄酮口服结肠定位片体外释放度考察
·炮制制剂·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
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0075
[作者简介] 赵明琴(1985-),女,汉族,云南大理人,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生产新技术和新剂型
Tel:15198277016 Email:kunming0871zmq@126.com
[通讯作者] 尹蓉莉(1952-),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
中药新技术、新剂型、新制剂研究
Email:yinronglili@163.com
[收稿日期] 2011-11-10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1)·22·
试剂厂);果胶(浙江衢州果胶有限公司);邻苯
二甲酸二乙酯(DEP,上海化学试剂公司);低取
代羟丙基纤维素(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硬脂
酸镁(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复合果胶酶(广东凯
旋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LC-2AT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N3000工作
站);TDP-I型单冲压片机 (上海中药机械厂);BY-
300A型小型包衣机(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UV-110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ZRS-8G智能溶试验仪(天津天
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BP211D型电子分析天平
(德国Sartorius)。
2 地锦草总黄酮结肠定位片的制备
将处方量的地锦草黄酮与多糖材料、崩解剂及
占主药50%的乳糖等分别过80目筛,按等量递增法
混合均匀,然后用70%的乙醇溶液制软材,过18目
筛制颗粒,40℃烘箱中干燥2 h,然后2号筛整粒,加
入0.8%硬脂酸镁混匀压片,即得片芯。
取肠溶衣S100与成膜剂(比例为6:4),将其分
散于适量95%的乙醇中,使包衣液浓度为5%,然后
加入固含物15%的增塑DEP,在超声条件下至完全溶
解。将片芯放入包衣锅内,喷雾速度保持在4.5 mL.
min-1 ,包衣温度40 ℃,包衣锅转速为280 r.min-1 ,
至包衣膜增重达到要求即可。
3 体外释放性能测定
3.1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3.1.1 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对照品溶液的制
备: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加80%甲醇制成每1
mL含20 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10片,去掉包衣后
研细,精密称取50 m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
80%甲醇50 mL,密塞,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5 h,
放冷,再称定重量,用8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0 mL,精密加入25%
盐酸7 mL,置85 ℃水浴中水解30 min,取出,迅速
冷却,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并加甲醇稀释至刻
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1.2 测定波长的选择 [4] 取适量槲皮素对照品溶
液,以甲醇为参比溶液,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VA),在200~600 nm
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槲皮素在360
nm处有最大吸收,选择360 nm为测定波长。
3.1.3 色谱条件的选择及色谱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
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
(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 nm。理论板数
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分别精密吸取对照
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
果见图1和图2。

图1 槲皮素对照品色谱图 图2 样品溶液色谱图
3.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将上述的对照品溶液2,4,
6,8,10,12,14,16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
定峰面积,以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槲皮素进样
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为:
Y=3635X-15.712,r=1,槲皮素在0.041~0.326 μg具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3.1.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按
“3.1.3”项下测定方法测定,重复进样五次。实验
结果RSD=0.15%,表明精密度良好。
3.1.6 重现性试验 取本品同一批样品按样品溶液的
制备方法操作,平行制备5份,按“3.1.3”项下测定
方法测定,各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实验
结果RSD=1.32%,表明样品溶液重现性良好。
3.1.7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 μL,按
“3.1.3”项下测定方法测定,每隔1 h进样一次。实
验结果RSD=1.12%,表明样品溶液在5 h内稳定性良
好。
3.1.8 回收率实验 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总黄酮
为0.06g.g-1,槲皮素为0.04g.g-1)约0.1g,共9份置容
量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槲皮素对照品溶液。各辅
料加入量=供试品中各成分含量*0.1*H(低水平组:
H=0.8,中水平组:H=1,高水平组:H=1.2),所
需对照品溶液量=加入量/各对照品溶液浓度;按上
述方法制备供试液,测定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
果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0.15%,RSD=0.32%。
3.2 释放曲线的绘制
取本品,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
录XC)释放度测定法第二法:桨法,以0.1 moL.
L-1HC1900 mL为释放介质,温度37±0.5 ℃,转速120
r.min-1,经2 h取溶液10 ml按照中国药典方法水解,
即得胃液溶出样品。随即将其转浸入pH6.8磷酸盐缓
冲液900 ml释放介质中,转速不变,继续依法操作,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1) ·23·
经4 h,取溶液水解后用0.45 μm滤膜过滤,取续滤
液,即得小肠液溶出样品。再随即将其转浸入pH7.4
磷酸盐缓冲液900 mL释放介质中,转速不变,继续
依法操作,在1,2h时分别取溶液10 mL,并即时在
溶出杯中补充pH 7.4磷酸盐缓冲液10 mL,所取溶液
水解后用0.45 μm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结肠液
溶出样品。取胃液、小肠液、结肠液溶出样品,按
照药典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槲皮素含量为指
标,考察包衣片的体外释放度。
3.3 影响体外释放度因素的考察
3.3.1 体外释放度试验方法对体外释放度的影响 采
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XD体外释放度
试验方法的桨法和转篮法作为释放度测定方法[4],转
速( 120 r.min-1),按“3.2”项下方法测定体外释放
度,结果见图3。
结果表明,桨法和转篮法测定对该结肠定位片
的体外释放曲线具有相似性,因此拟选用桨法进行
制剂体外释放度的测定。
3.3.2 转速对体外释放度的考察 转速分别设为1000
r.min-1、1200 r.min-1和1500 r.min-1条件下,按照
“3.2”项下方法,考察其释放曲线,比较在不同转
速下药品释放行为,结果见图4。
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对包衣片的释放有较大影
响。随着转速的增大,包衣片衣膜的吸水性和通透
性增加,长时间快速转动后可见到溶出介质变浑
浊,表明衣膜已破裂,释药量较大,拟选用转速为
1200 r.min-1。
图3 不同释放度测定方法对释放度的影响 图4 转速对释放度的影响
3.3.3 三批药品释放度考察 分别取3个批号本品各6
片,按照3.2的方法进行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结果见
图5,表明本品释放行为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
(二部)附录XC要求。
3.4 加酶模拟的体外释放试验
因为该结肠定位为pH酶解型,为了更好的模拟
药物的体外释放效果,除了上面的消化道模拟液的
体外释放试验,我们还采用了加酶模拟的体外释放
试验。因为实验中使用的多糖材料为果胶,因此在
结肠液中加入果胶酶,与不含多糖材料结肠靶向片
进行释放度比较试验。实验方法跟“3.2”项下的实
验方法一致,唯一不同点就是结肠液使用的是含果
胶酶0.01%(w.v-1)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结果见图
6。
结果表明:该结肠靶向片在加酶的结肠液中有
明显的突释现象,3 h后趋近于完全释放,表明该结
肠定位片能够达到结肠定位释放的目的。
图5 3批样品的体外累积释放度 图6 加酶与不加酶对体外累积释放度的影响
4 讨论
4.1 该结肠定位片为pH-结肠酶触发型结肠定位片,
其中pH包衣实现药物在pH较低的消化道上段不释放
药物,同时,通过制备可被结肠酶特异性降解的骨
架型片芯,即使在上消化道pH敏感衣层完全蚀解的
情况下,在通过包衣层缓慢渗入的水分作用下充分
凝胶化骨架载体材料,依然可以通过形成的凝胶层
控制药物不致过量释放;当制剂顺利到达结肠时,
存留的pH衣层在结肠较高的pH环境下迅速蚀解,而
由多糖类形成的凝胶层在结肠酶/菌群的作用下逐
渐降解而将药物释放出来,从而实现结肠靶向给药
治疗的目的。
4.2 为了更好地模拟药物体外释药规律,本论文采
用消化道模拟液的体外释放试验,加酶模拟的体外
释放试验等两种实验方法,也有文献报道采用大鼠
消化道内容物模拟的释放试验,这更为接近人体生
理环境,但对试验设备有较高的要求而未能采用该
法。
4.3 实验中该结肠定位片选用的酶浓度为0.01%(w.
v-1),这与大鼠结肠内容物含量为50g.L-1的模拟液中
释药性能相当,这一结果较好的符合相关的文献报
道。
(下转第32页)
中药与临床 Pharmac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2;3(1)·32·
1.1《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核心药物应用的继
承性
《伤寒杂病论》的24味核心药物在《普济方》
中均被应用,且排名第一的均为甘草。
1.2《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核心药物应用的发
展性
相对于《伤寒杂病论》核心药物应用的排序,
《普济方》的排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最突出的特
点是在《普济方》中甘草、人参、当归、白术等甘
温补虚药物的应用较仲景更为广泛,而对于仲景善
用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的应用有所减少。
2 《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方剂核心药对
配伍的应用情况
药对配伍是方剂配伍的最小基本单位,也是研
究经方的关键环节,掌握核心药对配伍规律对于临
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伤寒论》113方和《金匮要
略》265方中,药对使用次数5次以上的核心药对仅
有20对[1],利用古代方剂数据挖掘系统,在药对病证
应用项下,检索《普济方》对仲景核心药对配伍的
应用频次及排序情况见表2。
表2《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核心药对配伍的应用情况一览表
药对名称 《伤寒杂病论》 核心药对 《普济方》中《伤寒杂病论》 核心药对
应用频次 排序 应用频次 排序
甘草配伍桂枝 58 1 234 11
芍药配甘草 39 2 49 19
桂枝配芍药 32 3 102 14
甘草配人参 24 4 4588 1
半夏配生姜 19 5 530 8
甘草配附子 18 6 1355 5
半夏配人参 18 6 1260 6
干姜配人参 16 8 1459 4
桂枝配人参 15 9 61 17
桂枝配茯苓 15 9 71 16
茯苓配白术 14 11 1588 3
桂枝配麻黄 12 12 78 15
半夏配黄芩 12 12 347 10
桂枝配白术 11 14 60 18
麻黄配石膏 10 15 493 9
枳实配厚朴 8 16 145 13
柴胡配黄芩 7 17 697 7
白术配人参 6 18 2392 2
栀子配香豉 5 19 1 20
龙骨配牡蛎 5 20 200 12
2.1 《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核心药对配伍应用
的继承性
《伤寒杂病论》的20对核心药对配伍在《普济
方》中均被应用,且甘草配人参在《普济方》中仍
为应用频次较高的的配伍药对。
2.2 《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核心药对配伍应用
的发展性
相对于《伤寒杂病论》核心药对配伍应用的排
序,在《普济方》中的排序发生了变化,最突出的
特点是在《普济方》中甘草配人参、白术配人参、
茯苓配白术、干姜配人参等甘温补虚的药对配伍应
用较仲景更为广泛,而对于仲景善用的辛甘化阳的
甘草配伍桂枝、酸甘化阴的芍药配甘草、调和营卫
的桂枝配芍药的应用有所减少。
核心药物及药对配伍应用频次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方剂配伍的趋向性,通过核心药物及药对在《伤
寒杂病论》和《普济方》中应用情况的对比观察,
既发现了选药和药对配伍的传承性,也发现了随着
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病证
群体,《普济方》对《伤寒杂病论》中收载的核心药
物及药对配伍的应用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总之,
当出现方药病证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
其病因病机,选定核心药物及药对配伍,将有助于
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刘立杰,贾春华.基于数据库的张仲景方证理论体系统计分
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75.
(责任编辑:何瑶)
参考文献
[1] 安慧霞,李建治.地锦草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
19(22):2866.
[2] 张彩虹,钟浩明.地锦草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观察[J].海
峡药学,2007,19(10):1000.
[3] 张瑜,侯世祥.魔芋胶为载体的结肠定位给药系统体外释放
介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41(8):60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5:附录179.
(责任编辑: 胡慧玲)
(上接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