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毛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全 文 :基金项目: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807040),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No. 2009hzs1J015.)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贺春萍, 女, 1974年生, 硕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研究。 Tel: 0898-23306905, E-mail: hechunppp@163.com。
收稿日期: 2009-08-27 修回日期: 2009-12-16
第 31 卷 第 2 期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Vol.31 No.2
2010 年 2 月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Feb.2010
红毛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贺春萍 1,3,4, 吴伟怀 1,3,4, 余贤美 1,3,4, 郑肖兰 1,3,4, 李 锐 1,3,4, 涂 胜 2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儋州 571737
2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3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 海南儋州 571737
4海南省热带农业有害生物检测监控重点实验室, 海南儋州 571737
摘要 对红毛丹炭疽病病菌进行分离, 鉴定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 研
究培养基、 温度、 湿度、 pH 值、 光照、 营养对红毛丹炭疽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菌菌丝在
PDA、 CA 和 CZ 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10~35℃下均能生长, 适宜生长温度为 25~28 ℃, 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为 28℃; 病原菌在 pH3~11 都能生长, pH5~8 生长较好, 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最佳 pH 值为 7; 分生孢子在饱和
湿度中萌发快, 相对湿度低于 99%时不能萌发; 光照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病原菌的致死温度为:
55 ℃, 10 min; PDA 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糖对病原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鼠李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
糖、 甘露糖和木糖最好; PDA 培养基中添加 2%的不同的无机氮源对病原菌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红毛丹; 炭疽菌; 生物学特性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0.02.017
中图分类号 S432.4
红毛丹(Nephelium lappaceum)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 是著名的热带水果, 分布于亚洲热带及中美洲地
区。 该果形似荔枝, 味酸甜恰如高级葡萄, 芳香可口, 风味极佳[1-2]。 红毛丹除作为水果食用外, 还可制
作饮料、 罐头, 果皮、 叶、 根和树皮可用作中药, 其果树是园林绿化和经济效益两相兼顾的优良树种 [3,4]。
该果树栽培区域性强, 在中国种植面积很少, 目前国内的集中种植的区域为海南的保亭、 陵水、 三亚及
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5]。 海南保亭自治县是中国唯一可以大面积种植红毛丹的区域[6]。
红毛丹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 藻斑病、 叶枯病、 霜霉病、 白粉病、 黑果病等[7]。 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da.)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 此菌能引起叶斑、 果腐、 炭疽, 嫩梢或枝条回枯等症状, 严重危害多
种瓜果蔬菜、 苗木果树等, 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对该属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
目前, 国内外对植物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报道[8-12]较多, 但对红毛丹炭疽病菌的研究报道较少, 刘秀娟[13]
报道我国在广东湛江地区发现红毛丹有炭疽菌侵染, 1992~1994 年在泰国红毛丹果实采后病害中发现炭疽
病的致病菌为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lides[14], 2002 年在斯里卡红毛丹果实采后病害中也发现炭疽病菌
(C. gloeosporilides)[15]的危害, 但都未对炭疽病菌展开系统的研究。 为此, 笔者从红毛丹上分离出胶孢炭疽
病菌(G. gloeosporilides),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 以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在海南保亭新星农场采集到红毛丹炭疽病叶片,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
1.2 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马铃薯 200 g, 琼脂粉 18 g, 葡萄糖 15 g, 定容至 1 000 mL; 燕麦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1 卷
培养基 (OA): 称取燕麦 50 g, 加水煮沸 20 min, 四层纱布过滤, 加入琼脂粉 18 g, 定容至 1 000 mL; 胡
萝卜培养基(CA): 胡萝卜 200 g, 琼脂粉 18 g, 葡萄糖 15 g, 定容至 1 000 mL; 玉米粉培养基(CMA): 称
取玉米粉 200 g, 加水煮沸 20min, 四层纱布过滤, 加入琼脂粉 18 g, 定容至 1 000 mL; 查氏(Czapek)培养
基: NaNO3 3 g, K2HPO4 1 g, KCl 0.5 g, MgSO4·7H2O 0.5 g, FeSO4 0.01 g, 蔗糖 30 g, 定容至 1 000 mL;
水琼脂培养基: 琼脂粉 18 g, 定容至 1 000 mL。
1.3 病原菌的鉴定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 将采集的病叶先用洗洁精清洗叶片, 自来水冲洗干净,
切取病健交界处 4 mm × 4 mm的叶片及枝干小块, 放入 75%酒精消毒 15~30 s, 然后将其转入 0.1%升汞消
毒 30 s, 用无菌水清洗 3 遍后, 用灭菌滤纸吸干组织块, 植入倒好的 PDA 培养基平板上。 28 ℃恒温下培
养, 2 d 后及时挑取菌种进行纯化, 经单孢分离后保存在 PDA 培养基试管斜面上。 7 d 后镜检观察菌丝、
孢子的形态, 并进行病原菌鉴定。
用菌丝块或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健康的红毛丹叶片, 28℃保湿培养, 观察发病情况并再分离病原菌。
1.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1.4.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将灭菌打孔器(直径7 mm)打取菌落边缘, 分别将菌饼接种于 PDA、 CA、
OA、 CMA、 Czapek 和水琼脂平板中央, 且菌丝面朝下(下同), 放置在 28 ℃生化培养箱中培养。 5 d 后用
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每处理 4 次重复(下同)。 用 SAS法进行方差分析(下同)。
1.4.2 温度对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的影响 将菌饼接至 PDA培养基中央, 分别在 5、 10、 20、 25、 28、 35、
40℃的恒温条件下培养 5 d, 观察菌丝生长情况, 每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的大小。
将 PDA 平板上培养 7 d 产生的分生孢子用无菌水洗下, 配制成低倍镜下每视野 20~30 个孢子的悬浮
液, 滴于载玻片上, 分别置于 5~40 ℃的 7 种温度下保湿培养, 6、 14 和 24 h 取出, 观察孢子萌发情况,
计算孢子萌发率。 每次镜检 100个孢子, 重复 3次(下同)。
1.4.3 不同 pH值对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的影响 用 1 mol/L NaOH和 1 mol/L HCl溶液调节灭菌的 PDA培
养基, 制成 pH值分别为 3、 4、 5、 6、 7、 8、 9、 10、 11共 9种 PDA培养基, 倒平皿后, 将菌饼移至平板
中央, 在 28℃恒温下培养, 用十字交叉法每天测量菌落直径的大小, 连续测量 5 d。 求其平均菌落直径。
用 1 mol/L HCl和 1 mol/L NaOH 配制 pH值分别为 3、 4、 5、 6、 7、 8、 9、 10、 11 的 9 种缓冲液, 配
制孢子悬浮液, 滴于载玻片上, 28℃黑暗条件下保湿培养 6、 14 和 24 h后, 镜检并统计孢子萌发率。
1.4.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设置连续光照、 12 h 明暗交替、 完全黑暗 3 种光照条件, 用 PDA 培养
基, 接菌后 28℃培养, 培养至第 5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4.5 不同外源糖的 PDA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PDA 培养基是以ω(葡萄糖)=0.02 作为碳源。 分别
以相同含纯碳量的蔗糖、 麦芽糖、 乳糖、 果糖、 半乳糖、 可溶性淀粉、 山梨糖、 甘露糖、 鼠李糖、 木糖
取代基础培养基 PDA 中的葡萄糖, 配制成相同含碳量不同碳源的培养基, 经高压灭菌后接种, 以不加碳
源作为对照, 每处理重复 4 次。 28℃培养, 培养至第 5天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
1.4.6 不同外源氮的 PDA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16] 分别加入与 2%的氨基乙酸纯含氮量相同的苯丙
氨酸、 胱氨酸、 甘氨酸、 胰-蛋白胨、 酵母浸膏、 硝酸钠、 硫酸铵、 氯化铵 8 种氮源制成添加不同外源氮
的 PDA培养基, 以不加氮源作为对照, 每处理 4 次重复。 接菌后 28℃培养, 培养至第 5 天用十字交叉法
测量菌落直径。
1.4.7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17] 在干燥器内用甘油和水配制成 RH50%~100%的 11 种湿度, 将孢子悬
浮液滴于载玻片上, 迅速风干后, 分别置于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96%、 97%、 98%、 99%和 100%等 15 个不同湿度的干燥器内, 28℃恒温培养 10 h 后, 镜检并统
计孢子萌发率。
1.4.8 致死温度测定 在 PDA 培养基上活化培养 5 d 的病原菌, 加无菌水用灭菌三角玻璃棒刮取菌丝
254
2期
体, 然后用灭菌双层拭镜纸过滤, 配成菌丝及分生孢子悬浮液。 取灭菌具塞玻璃试管, 分别置于 40、 45、
50、 55、 60、 65 ℃恒温水浴锅中, 当试管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 加入 2 mL 孢子悬浮液, 水浴 10 min,
一支试管在室温中放置作为对照, 每处理重复 3 次。 然后各取 0.2 mL 经过处理的病原菌悬浮液涂在 PDA
培养基上, 28℃培养。 48 h后观察有无菌落出现。
1.5 统计分析
采用 SAS8.02数据分析软件进行 Duncan氏新复极差法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原菌鉴定
2.1.1 病原菌的形态 在 PDA 培养基上菌落圆形, 边缘整齐, 气生菌丝浓密, 初为白色, 后转为灰白
色, 背面暗褐色, 培养后期分生孢子团桔红色。 分生孢子梗无色, 分生孢子无色, 单孢, 正直, 长椭
圆形或棒形, 两端钝圆, 内含颗粒状物, 细胞中央含油球, 大小为13.07~17.15 μm×4.11~6.21 μm。 病叶
上分生孢子盘圆形或卵圆形, 隆起, 浅褐色, 盘内密生分生孢子梗, 梗上长有分生孢子(图 1)。 不同菌株
的菌丝生长速度、 分生孢子大小和产孢量有差异, 根据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鉴定该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
(Colletotrichunm gleosporiodes(Penz.)Sacc.), 属半知菌亚门, 腔孢纲, 黑盘孢目[18-20]。
2.1.2 致病性的测定 根据柯赫氏法则, 将室
内接种的新鲜叶片置于 28℃下保湿培养, 3 d
后接种部位出现明显黑褐色病斑, 病斑早期
周围有黄色晕圈; 空白对照的叶片不发病(图
2)。 从发病植株上可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
重新分离得到的病原菌的培养性状、 分生孢
子形态和大小, 均与当初接种的病原相同。
证实Colletotrichunm gleosporiodes (Penz.)Sacc.
为致病菌。
2.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2.2.1 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从表 1 可
见, 除水琼脂培养基外, 炭疽病菌在其余 5
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其中在 PDA、 CA 和
CZ 上长势较好, 气生菌丝丰富, 产孢较多;
OA 次之, 在 CMA 上生长较差, 菌落生长速

A. 菌落 B. 分生孢子(40×) C. 分生孢子盘
图 1 炭疽菌菌落及分生孢子
贺春萍等: 红毛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A. 叶片发病症状 B. 炭疽菌接种后症状
图 2 炭疽病症状及分离菌接种后症状
炭疽菌 CK
    






 !#$%&’ ( ) ***
+,-’ (. / *
0123’ 4 ) ***
5637  ) ***
89:3;’ <  *
=#$  > 
?@AB*CDEFGHIJKB**CDELMNKB***CDE
LFOPQRSTUVWDPXVP
255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1 卷
度慢, 气生菌丝较少。
2.2.2 温度对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的影响 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 10~35 ℃, 其中最适生长范围为
25~28℃, 最适温度为 28℃(培养 5 d 菌落直径达 6.64 cm), 其次为 25℃(菌落直径为 5.93 cm), 在 10℃和
20 ℃条件下培养 5 d 菌落直径分别为 5.18 cm 和 5.40 cm, 35 ℃时菌丝生长势较差(培养 5 d 菌落直径为
4.24 cm), 温度 5℃或 40℃时菌丝停止生长, 接种块变褐色, 菌块上未见有菌丝萌发(表 2)。 该菌产生分
生孢子的温度范围是 10~35℃; 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 10~35℃, 最适萌发温度为 25~28 ℃, 28℃条
件 24 h后萌发率达 83.7%。
2.2.3 不同 pH 值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
病原菌在 pH3~11 的 PDA 培养基上均能生长(见
图 3), 在pH4~9 范围内生长较好, 最适生长 pH
值为 7, 培养 4 d 平均生长速率为 5.31 cm。 分生
孢子在 pH4~10 范围内都能产孢, 至 14 h 分生孢
子都能萌发, 在 pH 值为 7 时 24 h 萌发率最高,
为 52.7%, 最适萌发 pH值为 7。
2.2.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病原菌在持
续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略优于黑暗和半光半暗
的培养条件 (图 4)。 光照条件中培养 5 d 菌落平
均直径为 4.89 cm, 但与完全黑暗和半光半暗条件
下的菌落直径差异不显著。
2.2.5 不同外源糖的 PD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
响 加入不同的外源糖培养基上的长势基本上比
在PDA的菌株长势要好(图 5)。 其中, 在外加鼠李
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 甘露糖和木糖 6 种
外加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在含山梨糖的培
养基上生长最差 , 培养 5 d 菌落平均直径只有
5.20 cm, 低于对照 PDA培养基上的平均菌落直径
5.94 cm。 说明除山梨糖外, 外源糖对病菌的生长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2.2.6 不同外源氮的 PDA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
响 病菌在加入不同外源氮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图 6), 除加入苯丙氨酸 PDA 培养基上菌落的生长速度受到抑制外, 其余氮源的加入对病菌的生长都有
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体上, 无机氮源对病菌的生长作用优于有机氮源, 在硝酸钠、 硫酸铵和氯化铵的
PDA培养基上病菌的生长最好, 培养 5 d菌落平均直径达 7.50 cm以上。
2.2.7 湿度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该菌分生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环境条件, 在相对湿度为 50%~99%的条
    999
 

               
        
          
             
      !  !    !
      !     !  !
            
        
图 3 pH 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6
5
4
3
2
1
0平





/c
m
pH值
3 4 5 6 7 8 9 10 11
图 4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完全黑暗 半光半暗 持续光照
光照条件






/c
m 5.0
4.9
4.8
4.7
4.6
图 5 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碳源: 1. 鼠李糖; 2. 可溶性淀粉; 3. 木糖; 4. 麦芽糖; 5. 乳糖;
6. 山梨糖; 7. 甘露糖; 8. 果糖; 9. 半乳糖; 10. 蔗糖; 11. CK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00
6.00
4.00
2.00
0.00
碳源






/c
m
256
2期 贺春萍等: 红毛丹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图 6 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氮源: 1. 胰-蛋白胨; 2. 苯丙氨酸; 3. 硝酸纳; 4. 酵母浸膏;
5. 甘氨酸; 6. 硫酸铵; 7. 氯化铵; 8. 胱氨酸; 9. CK




/c
m
9.00
6.00
3.00
0.00
氮源
件下均不能萌发, 在饱和湿度 100%中的萌发率达
41%。
2.2.8 致死温度测定 病原菌悬浮液经 50 ℃水浴
处理 10 min, 有部分菌丝可继续生长, 55 ℃下处
理10 min 后菌丝完全停止生长, 说明病原菌的致死
温度为 55℃, 10 min。
3 讨论
炭疽菌属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 分
布广泛, 尤其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危害严重, 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汪爱娥[21]对辣椒、 苹果、 白菜
和板栗炭疽菌, 以及 Estrada等[8]对芒果炭疽菌的研究表明, 各炭疽菌菌株一般均能在 10~35℃下生长, 最
适温度范围为 25~28 ℃, 与本试验的结果相一致。 红毛丹炭疽菌 28 ℃条件下 24 h 孢子萌发率达 83.7%。
Estrada 等[8]报道芒果炭疽菌孢子 28 ℃条件下 6 h 萌发率可达 100%, 在 95%相对湿度 30 h 后孢子萌发率
为 4%~8%; 杜宜新等 [22]报道番木瓜炭疽菌 95%相对湿度下萌发率为 1%~3%, 100%相对湿度时, 萌发
率为 45%~55%。 而红毛丹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湿度低于 99%时不能萌发, 饱和湿度有利于孢子的萌发,
萌发率为 41%。 从不同温度对分生孢子萌发的研究结果可看出, 此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 这与红毛丹
生长的环境相吻合, 根据田间的调查结果表明, 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炭疽病发生较重。
红毛丹炭疽病菌对酸碱度的适应能力强, 在 pH3~1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 在中性至偏酸性条件下利于
菌丝生长, 最适生长及萌发的 pH 值为 7。 在供试的 10 种碳源中, 除山梨糖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外,
其余 9 种碳源对菌丝体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中在外加鼠李糖、 果糖、 半乳糖、 麦芽糖、 甘露
糖和木糖 6 种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供试的 8 种氮源中, 除加入苯丙氨酸使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受到
抑制外, 其余 7 种氮源的加入对病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且无机氮源对病菌的生长作用优于有
机氮源, 与黄思良等[23]报道的一致。 而汪爱娥等[21报道硝酸钠和硫酸铵对辣椒、 苹果、 白菜和板栗上的炭
疽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这表明不同寄主上的炭疽菌菌株对氮源的利用表现有差异。 据报道[9,24], 光照
条件对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都有显著影响。 但本研究结果表明, 光照条件对红毛丹炭疽菌菌丝生长
的影响不显著, 3 种培养条件下菌丝生长差异不显著, 与汪爱娥等 [21]对不同寄主的炭疽菌研究结果一致。
本试验初步研究了红毛丹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为深入研究其流行规律奠定了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阮 龙. 美味水果红毛丹[J]. 生命世界, 1991(1): 16.
[2] 陈志红. 红毛丹[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1982(5): 75-76.
[3] 李秀章. 热带珍果-红毛丹[J]. 中国果菜, 1999(1): 28.
[4] 王 科. 热带水果红毛丹[J]. 热带农业科技, 1993(1): 47-48.
[5] 魏守兴, 陈业渊, 谢子四. 红毛丹高产及无公害生产技术[J]. 中国南方果树, 2005, 34(5): 39-42.
[6] 梁巨涛, 李 慧. 果后 “红毛丹” 在海南保亭形成规模经济[J]. 中国市场, 2002(1): 115.
[7] 杨连珍, 曹建华. 红毛丹研究综述[J]. 热带农业科学, 2005, 25(1): 48-53.
[8] Estrada A B, Dodd J C, Jeffries P. Effect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conidial germination and apperssorium development of two
Philippine isolates of the mango anthracnose pathoge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J]. Plant Pathology, 2000, 49: 608-618.
[9] 谢丙炎, 欧阳本友. 辣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微生物学通报, 1992, 19(6): 321-324.
[10] 刘爱媛. 大白菜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湖南农学院学报[J]. 1992, 13(增刊): 171-176.
[11] 王 芳, 曾华英, 杨福祥, 等. 芦荟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17(2): 24-26.
[12] 吴芳芳, 檀根甲, 何德友, 等. 苹果采后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 菌物系统, 2002, 21(3): 440-443.
[13] 刘秀娟. 中国热带、 亚热带地区炭疽菌主要寄主植物名录[J]. 热带作物学报, 1987, 8(2): 123-134.
[14] Farungsang U, Sangchote S, Farungsang N, et al. Rambutan Postharvest Diseases in Thailand: Development of Postharvest Handling
Technology for Tropical Tree Fruits[J]. In: ACIAR Proceedings. Bangkok, Thailand, 1994, 58: 51-59.
257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1 卷
责任编辑: 沈德发
[15] D Sivakumar, R S Wilson Wijeratnam, R L C Wijesundera, et al. Control of postharvest diseases of rambutan using cinnamaldehyde[J].
Crop Protection, 2002, 21: 847-852.
[16] 蒲金基, 张 欣, 谢艺贤, 等. 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J]. 果树学报, 2006, 23(4): 576-580.
[17] Estnrada A B, Dodd J C, Jeffries P. Effect of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on conidial germination and apperssorium development of two
philippine isolates of the mango anthracnose pathegen colletotrichum gloeosparioidec[J]. Plant Pathology, 2000, 49: 608-618.
[18] 许志刚. 普通植物病理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18-119.
[19]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454.
[20] 张中义, 泠怀琼, 张志铭, 等. 植物病原真菌学[M]. 成都: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 395.
[21] 汪爱蛾. 不同寄主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辣椒抗性机制的研究[D]. 安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5: 6.
[22] 杜宜新, 冯 岩, 张启林, 等. 番木瓜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19(2): 4-7.
[23] 黄思良, 廖 明, 岑贞陆, 等. 八角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中国森林病虫, 2006, 25(1): 1-4.
[24] 曾大兴, 戚佩坤, 姜子德, 等. 胶孢炭疽菌的种内遗传多样性研究[J]. 菌物系统, 2003, 22(1): 50-55.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ic Fungus
Causing Anthracnose Infecting Rambutan
He Chunping1,3,4, Wu Weihuai1,3,4, Yu Xianmei1,3,4, Zheng Xiaolan1,3,4, Li Rui1,3,4, Tu Sheng2
1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Institute, CATAS, Danzhou, Hainan 571737;
2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t Protection, Hainan University, Danzhou, Hainan 571737;
3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Key Laboratory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Invasive Alien Pests, Danzhou, Hainan 571737;
4 Hainan Key Laboratory for Detection and Control for Tropical Agricultural Pests, Danzhou,
Hainan 571737, China.
Abstract A fungus causing rambutan anthracnose was collected and identif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pathogenic fungus was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This pathogen was cultured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edium, temperatures, pH values, light, carbon sources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its mycelial
growth and conidial germination. The mycelia of the pathogenic fungus grew better on the mediums PDA,
CA and CZ, and could grow at the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0°C to 35°C, best at 25°C-28°C; conidia
germinated best at 28°C. The pathogenic fungus grew at the pH values 3-11, and best at pH5~8, with pH7
being the best for the mycelial growth and conidial germination. Conidia germinated very fast at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100%, but failed to do at the relative humidity of below 99%. Light obviously improved the
growth of the pathogenic fungus. The lethal temperature for this fungus was 55°C for 10 minutes. The fungus
grew obviously well when cultured on the PDA added with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the best being Rhamnose,
Fructose, Galactose, Maltose, Mannitol and Xylose, and with 2% different inorganic nitrogen sources.
Key words rambutan;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