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试述《五十二病方》中黄芪 、白蔹的运用
★ 焦一鸣 王放 (江西省人民医院 南昌 330006)
摘要:归纳了《五十二病方》中黄芪 、白蔹的运用情况。书中运用白蔹的有 4 条 ,黄芪的有 3 条 , 都集中在疽病的治疗中 ,并且两
药多配合应用 , 说明了早在秦汉之际 ,两药主要是用于外科治疗痈疡内治三大法中托法 、补法的雏型阶段。 对疽病的急重症 ,
多取白蔹重用。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合应用 ,从现在来看:一是反佐;二是温通气血。从药物组成上来推测:疽病系
指阴证 , 嗌疽 、血疽为阳证。两药通过配伍 , 既可用于阳证 , 也可用于阴证。书中对药物的主治 、配伍运用虽有一定的实践认
识 , 但无文字叙述 ,为以后中医药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五十二病方;黄芪;白蔹;疽病
中图分类号:R 282.71 文献标识码:B
《五十二病方》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我国现存最
早的医书 ,书中记载了约 247种药物的运用[ 1] 。探
讨其用法 ,可窥视 2 000年前中药运用的原始概况 ,
了解其对中药学理论形成的影响。本文选择现常用
的黄芪和白蔹来讨论。书中运用白蔹的有 4条 ,黄
芪的有 3条 ,它们都集中在疽病的治疗中 ,并且白蔹
与黄芪多配合应用 ,因此合并讨论。
1 治疗嗌疽
“益(嗌)睢(疽)者 , 白蔹三 , 罢合一 , 并治
◆◆◆◆◆◆◆饮之283 。”“嗌”即咽喉 ,嗌疽是发生
于咽喉间的痈疮 ,本病发展迅速 ,每致咽喉肿塞 ,吞
咽 、呼吸均受影响 。《灵枢·痈疽》曰:“痈发于嗌中 ,
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 ,化为脓 ,脓不泻 ,塞咽半日死。”
因此用白蔹三份为主药 ,配伍罢合一份 ,内服。以其
清热解毒 ,泻火散结 ,治疗嗌疽 。
2 治疗已溃的疽病
“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药)、
桂 、 ( )、椒 、朱(茱)臾(萸),凡七物。骨睢(疽)倍
白莶(蔹), [肉] 睢(疽)[倍]黄蓍(耆),肾睢(疽)271
倍芍药 ,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最(撮)一入 (杯)
酒中 ,日五六饮之。须已272” 。疽病即化脓性疾病 ,
《灵枢·痈疽》篇曰:“热胜则腐肉 ,肉腐则为脓 ,脓不
泻则烂筋 ,筋烂则伤骨。”这里骨疽系化脓性疾病比
较深重 ,穿膜着骨之证;肉疽为化脓性疾病肌肉腐
败 ,正气虚弱 ,病久疮口难以愈合之病。这里用白蔹
与黄芪相伍 ,配合芍药及温热之品姜 、桂 、椒 、茱萸 、
酒来治疗 。白蔹 , 《神农本草经》曰:“味苦平 ,主痈肿
疽创 ,散结气 ,止痛 ,除热” 。现认为其味辛苦 ,性微
寒 ,有清热解毒 、泻火散结 、生肌止痛之功效。这里
倍加白蔹 ,取其泻火解毒 、生肌止痛 ,治疗骨疽之重
黄 ,但量不多 ,腹胀稍减 ,微痛已止。继进 3剂 ,每日
得大便 1次 ,腹胀渐除 ,口味仍差 ,已旬余未能进食 ,
系由腑气虽通于下 ,而尚不运于中。乃守上方减大
腹皮为 15 g 、陈皮为 30 g ,加山楂15 g 、六曲10 g 、谷
麦芽各 15 g ,更进 3剂而愈 。
本例医案中用枳壳增加了对胃肠平滑肌的收缩
功能 ,胃肠蠕动则气行 ,气行推动宿便运行 ,故大便
可得 。便通后继用枳壳调畅气机 ,配合健胃消食之
品 ,诸症自消 。
参考文献
[ 1] 金·李杲.雷公药赋论[ M] .黄斌等校注.北京:中国中医药出
版社 , 1996.46
[ 2]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M ] .王育杰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1999.1 712
[ 3] 明·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 M] .宋乃光编校.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 , 1995.491
[ 4] 张丰强.临床本草大全[ M] .北京:华夏出版社 , 2000.495
[ 5]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 [ M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7.107
[ 6] 单书健,陈子华.古今名医临症金鉴·妇科卷[ M] .北京:中国中
医药出版社 , 1999.251
[ 7] 王鱼门.万友生医论选[ M] .南昌:江西省卫生厅 , 1996.422
(收稿日期:2004-10-26)
·58·
JIANGXI JOURNAL OF TRADI 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药研究○
症 。上述治疗嗌疽 ,以白蔹为主 ,也可佐证书中用白
蔹来治疗痈疽之重症 。黄芪《神农本草经》曰:“味甘
微温 ,主痈疽久败创 ,排脓止痛……补虚。”现认为:
黄芪味甘性微温 ,具有托疮生肌之功能 。常用于气
血不足 ,疮疡内陷 ,久溃不敛者 ,能温养脾胃而生肌 ,
补益元气而托疮 ,一般称为疮痈要药。书中加倍黄
芪的用量治疗肉疽 ,取其益气生肌 ,托疮排脓 ,以促
使脓去 ,新肉生 ,疮口愈合 。
3 治疗未溃疽病
“睢(疽),以白蔹 、黄蓍(耆)、芍药 、甘草四物者
(煮), ◆、 ( )、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
一物 ,其一骨◆◆◆三◆◆以酒一 (杯)◆◆◆◆
筋者倏倏翟翟◆◆之其◆◆◆◆◆。日四饮。一欲
溃 ,止276 。”这里以白蔹 、黄芪 、芍药 、甘草 4 味药为
主;◆、 、蜀椒 、茱萸四味药为辅 ,其量相当于前四
味药总量的 1/4 ,再配以酒。这里是以寒温并施 ,治
疗疽病 。疽病一旦溃破 ,则停止服。
4 治疗血疽初起
“血睢(疽)始发 , 倏 ( )以热 ,痛毋适 ,
◆◆◆◆◆◆睢(疽)◆◆◆◆◆◆◆◆◆◆◆◆289
★戴 (糁)、黄 芩 、白 (蔹), 皆 居 三 日 ,
◆◆◆◆◆◆◆◆◆◆◆◆290 之 , 令 汗 出 到 足 ,
已291 。”本条描述了血疽一开始发作 ,病情就很凶险急
迫 ,局部灼热 ,并有疼痛不适 ,热盛动血 ,血络受伤 ,则
脓中挟有瘀血 ,治疗则选用黄芪 ,托毒排脓 ,生肌止
痛。以黄芩之苦寒 ,清热泻火 ,解毒。以白蔹之苦微
寒 ,清热解毒 ,消痈肿 。而黄芩 ,白蔹入心经 ,心主血
脉 ,合而用之 ,能清泻血分之热毒 ,这也可佐证上述的
白蔹多用于急重症。
本条(即 289 ,290 ,291行)空缺较多 ,条尾有“令
汗出到足 ,已” ,可见还当有发汗药物。而条文中缺
发汗之品。因空缺 ,用法也不详。在《五十二病方》
中 ,现仅见黄芪的有 3 条 ,白蔹的有 4 条 ,且都在疽
病的治疗一节中 ,并且白蔹多和黄芪配合应用 ,而只
有此条用法不明 。是内服 ? 还是外用? 从 271 、
272 、275 、276 行看 ,皆为之内服。还有 283行治疗
嗌疽中 ,白蔹也是内服 。再看《五十二病方》中之汗
法:有熬盐令黄 ,一熨寒汗出 ,治疗痉病 。43行的内
服“汗出到足” ;344行的“先饮美酒 ,令身温”等 。而
其中有“汗出到足” , “令身温”的是内服法。由此可
推认本方也是为之内服 。
5 讨论
现存的《五十二病方》 ,黄芪与白蔹集中在疽病
的治疗章节中。这可了解到早在秦汉之际 ,黄芪与
白蔹已经运用于外科的化脓性疾病 ,并且黄芪与白
蔹多相伍为用 。虽然书中未注明药物的性味 、功效 ,
但与《神农本草经》及其它本草书籍来看 ,主要是取
黄芪之甘微温 ,入脾肺经 ,托疮生肌 ,补虚排脓之功
效 ,它与现在中医外科治疗疮疡之内治三大法中的
托法 、补法具有类似之处。说明早在 2 000年前 ,补
法 、托法在外科的临床实践中已初具雏形。白蔹 ,辛
苦微寒 ,辛能散结排脓 ,寒可清热解毒;归心 、脾经 ,
心主血脉 ,脾主肌肉 。邪热之毒 ,犯及肌腠 ,热盛至
肉腐 ,肉腐则为脓。故《五十二病方》对于化脓性疾
病多取白蔹为主 ,以其清热解毒 ,凉血散结 ,治疗肉
腐之证 ,这说明当时对疽病为邪毒所致已有一定的
认识 ,并且白蔹的用量也较大 ,如“益(嗌)睢(疽)者 ,
白蔹三 ,罢合一” ;“骨睢(疽)倍白签(蔹)” ;“睢(疽),
以白蔹 、黄蓍(耆)、芍药 、甘草四物者(煮), ◆、
( )、蜀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 ,而且
白蔹多用于疽病的急重症 ,如:嗌睢 、骨睢 、血睢。
在治疗疽病中 ,黄芪与白蔹还多与温热之药配
合应用 ,如“睢(疽)病:冶白莶(蔹)、黄蓍(耆)、芍乐
(药)、桂 、 ( )、椒 、朱(茱)臾(萸)” ;“睢(疽),以白
蔹 、黄蓍(耆)、芍药 、甘草四物者(煮), ◆、 ( )、蜀
焦(椒)、树(茱)臾(萸)四物而当一物”。从现在来
看 ,这为寒温并用之例 ,一是反佐 ;二为温通气血 ,
以散阴寒凝滞之邪 ,有类似于阳和汤之意。因此从
药物组成上来推测 ,这里疽病系指阴证 。嗌疽 、血疽
为阳证 。黄芪与白蔹在化脓性疾病中通过配伍 ,既
可用于阳证 ,也可用于阴证。
通过上述讨论 ,我们还可了解到《五十二病方》
对药物的性味 、功效 、配伍运用已有一定的实践认
识 ,可是尚未上升到理性认识 ,故对其性味 、功效配
伍原则等尚未形成文字叙述 ,但它为以后中医药理
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 1] 陈湘萍.《五十二病方》研究概况[ J] .中医杂志 1987 , 28(5):61
(收稿日期:2004-12-27)
欢 迎 投 稿 ! 欢 迎 征 订 !
·59·
江西中医药 2005 年 3 月第 3 期总 36 卷第 267 期
○中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