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浅析仲景对赤小豆的配伍运用



全 文 :第 27卷 第 5期
2008 年 10月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ANHUI TCM COLLEGE Vo l.27 No.5Oc t.2008
浅析仲景对赤小豆的配伍运用
颜 兵 ,刘 龙 ,岳小强 ,王丽娜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医系 ,上海 200433)
摘要:通过分析赤小豆在《伤寒杂病论》中的不同配伍及主治病证 ,结合历代对赤小豆的认识 ,
认为其在保护胃气 、清利湿热 、消痈解毒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值得重视 。同时 ,通过分析仲景对
赤小豆的不同应用 ,还有助于了解其方药的配伍思路。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方剂配伍;赤小豆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8)05-0007-03
  赤小豆又名红豆 、红小豆 、野赤豆 ,为豆科植物
赤豆 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 的种子[ 1] ,全国各
地普遍栽培 ,既是一种常用食品 ,也是一味很普通的
中药 。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 ,赤小豆很早就作为药
物应用 ,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赤小豆 ,主下水 ,
排痈肿脓血。”《伤寒杂病论》中 ,仲景更是在多个方
剂中用到赤小豆 ,如《伤寒论》太阳病篇和《金匮要
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用于涌吐的瓜蒂散 ,治
疗阳明湿热发黄兼风寒束表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
治疗狐惑酿脓和湿热便血的赤小豆当归散。在这些
方剂中 ,赤小豆君臣佐使地位不同 ,主治作用也大相
径庭 ,既体现了仲景机圆法活的辨治思维 ,又体现了
其精于方 、炼于药的方药运用艺术 。
1 性趋下而保胃气
众所周知 ,药物的四气五味与其作用密切相关 ,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2006J009A)
作者简介:颜兵(1985-),男 , 本科学员
通讯作者:王丽娜 , Tel:021-25070892 , rena1995@sohu.com
赤小豆味甘 、酸 、平 ,性善下行 ,如《药性赋》云:“赤小
豆味甘 、酸 、平 ,性善下行” , 《本草求真 ·赤小豆》亦
曰:“赤小豆 , ……其性下行入阴 。”《本经逢原 ·诸
豆》曰:“赤小豆 ,即赤豆之小而色黯者 ,俗名猪肝赤 ,
其性下行通利小肠 。”酸平之赤小豆与苦寒之瓜蒂配
伍 ,正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酸苦涌泄”
之旨 ,用于涌吐停聚上焦胸膈之宿食痰涎 。但细究
之 ,赤小豆性善下行 ,似又有悖向上涌吐之用 ,那仲
景到底为何在瓜蒂散中选用药性趋下的赤小豆呢?
观瓜蒂散由瓜蒂 、赤小豆 、香豉 3味药物组成 , 《神农
本草经》认为瓜蒂“主大水 ,身面四肢浮肿 ,下水……
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 ,皆吐下之” ,其性寒
味苦 ,催吐之性颇峻 ,而赤小豆味甘性平 ,所谓“甘以
缓之” ,则可缓瓜蒂之峻 。而且赤小豆作用趋势向
下 ,又能顺承胃气下行之特性 ,避免涌吐过度而伤及
胃气 ,且赤小豆作为一种豆类食品 ,本身就有养胃气
的作用 。但即便如是 ,仲景还是谆谆告诫使用本方
时“不吐者 ,少少加 ,得快吐乃止” ,而“诸亡血虚家 ,
不可与瓜蒂散” 。再从方中配伍香豉来看 , 《本草纲
结合临床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了二旦 、六神汤。
3 结语
二旦 、六神汤源自《汤液经法》 ,是用来疗“外感
天行”之专方 ,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云:
“《神农本草经》明药性也 ,未尝有配合之方 。《灵
枢》 、《素问》明造化阴阳之理 ,原其得病之由 ,除鸡矢
醴 、半夏秫米汤等方外无方。《难经》八十一章 ,阐明
《内经》之旨 ,以补《内经》所未言 ,亦无方 。至汉张仲
景得商伊圣《汤液经》 ,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二
书 ,专取伊圣之方 ,而立三百九十七法 ,法以方而行 ,
方以法而定 ,开千百年之法眼 ,不可专谓为方。”从
《法要》可知 ,商伊尹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
撰《汤液经法》一书 ,而张仲景依《汤液经法》而成《伤
寒杂病论》 ,可见伊尹与张仲景是一脉相承的 , 《汤液
经法》为源 , 《伤寒杂病论》为流 ,它们之间是继承与
发展的关系 ,但惜《汤液经法》未能流传于后人 ,就连
《法要》也未能将原本传于后人 ,实为医学之不幸 ,但
《法要》之手抄本却得以保存 ,使后人有幸能窥二旦 、
六神汤之原貌 ,而明张仲景疗伤寒病方药之来源 ,亦
为医学之幸事。
参考文献:
[ 1] 丛春雨.敦煌中医药全书[ M ]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
社 , 1994:116.
(收稿日期:2008-01-06)
7
目》言其“下气 ,调中 。治伤寒温毒发斑 ,呕逆” ,更进
一步佐证了仲景赤小豆配伍瓜蒂的深意 。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 ,呕吐是一个强烈的神
经反射过程 ,剧烈呕吐不仅可以使人呼吸不利导致
昏厥 ,而且呕吐物中含有大量消化液 ,会引起无机盐
离子的丢失 ,使人体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在这个问
题上 ,中医学认为“吐下之后 ,定无完气” ,因此 ,往往
强调在催吐的同时应尽量保护人体的“正气” 。在瓜
蒂散中 ,仲景以苦寒性峻之瓜蒂配伍赤小豆 、香豉两
味具有调中护胃功能的食物类药物 ,既可以缓瓜蒂
之峻 ,更使整个方剂升中有降 、邪正兼顾 ,体现了其
时时顾护胃气的重要思想 ,值得学习和借鉴。
2 善利水而去湿邪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仲景针对阳明病湿热发黄
证所设的一张有效方剂 , 《伤寒论》第 262条:“伤寒
瘀热在里 ,身必黄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在《金
匮要略》仲景明确指出:“诸病黄家 ,由湿得之” ,说明
湿邪是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黄疸病的治疗
上应重视祛除湿邪 ,即仲景所谓:“诸病黄家 ,但利其
小便;假令脉浮 ,当以汗解之”(《金匮要略 ·黄疸病
脉并治》),提出发汗 、利小便两种基本的祛湿方法 。
后世医家对此亦有深刻的认识 ,如柯韵伯曰:“无汗 、
小便不利是发黄之原” ,主张发汗 、利小便来治疗黄
疸;张介宾在《景岳全书 ·论治》亦曰:“阳黄证多以
脾湿不流 ,郁热所致 ,必须清火邪 ,利小便 ,火清则溺
自清 ,溺清则黄自退 。”主张清热 、利小便 。因此 ,针
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湿热内蕴 ,熏蒸肝胆 ,兼风寒
束表的病机 ,用麻黄 、杏仁 、生姜祛除在表之风寒 ,兼
以开宣肺气 ,起到“提壶揭盖”的作用 ,使得“上焦得
通” ,符合《内经》“开鬼门”和《金匮要略》“以汗解之”
的治疗法则 ,同时加连轺 、生梓白皮等清在里之热 。
但对于湿热发黄 ,治疗上最重要的着眼点还在于祛
除“湿”邪 ,“湿热相合 ,如油如面” ,独清热则湿难除 ,
而祛湿则能使“湿去热自孤”。因此 ,赤小豆在本方
中便主要发挥其利水祛湿之功 ,导湿热下出 , “给湿
邪以出路” 。而且 ,赤小豆在祛湿同时兼有清热的作
用 ,如《药性赋》云:“赤小豆……能清热利湿 、行血消
肿 、通利小便 ,令湿热从小便出” 。由此可见 ,在麻黄
连轺赤小豆汤证中 ,正是由于赤小豆善利水而清湿
热 ,与诸药合用 ,才使得湿热得消 ,发黄得除。
其实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以“下水”作为赤
小豆的主治作用 ,后世的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亦充分
认识到了这一点 ,如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赤小豆》
曰:“小豆性逐津液 ,久服令人枯燥矣。”李时珍《本草
纲目 ·赤小豆》言:“赤小豆……行津液 ,利小便。”历
代医家也充分利用赤小豆的清热利水作用创制了许
多有效的方剂 ,如《张氏医通》中治水气通身浮肿 、烦
躁喘渴 、小便不利的疏凿饮子;《丹溪心法》中治热
淋 、血淋 ,以一味赤小豆合葱调服等。现代临床常用
赤小豆为主加味治疗各种与水液代谢有关的疾病 ,
如肝硬化腹水 、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其中单以麻黄连
轺赤小豆汤的原方组成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已取得大量的临床有效报道[ 2] 。另外 ,赤小豆作为
一种常见的食品 ,现代有人利用其清热利水的作用
长期服用来减肥 ,并且认为长期服用赤小豆对于患
有心脏病和肾脏病的人有益处。
3 消痈肿而解疮毒
赤小豆当归散是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唯一将
赤小豆列于方名之首的方剂 ,可见其在此方中具有
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方在《金匮要略·百合狐
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中用于治疗狐惑酿脓 ,在《金
匮要略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又用
于治疗湿热便血 。考两方主治的共同点 ,在于都有
湿热蕴结 、结聚成毒的病机 ,只是一者热毒蕴于上而
酿脓 ,一者热毒结于下而便血。《素问 ·至真要大论
篇第七十四》言:“诸痛痒疮 ,皆属于心 。”赤小豆色赤
而入心经 ,能清火热而疗疮毒。《本草纲目 ·赤小
豆》曰:“赤小豆小而色赤 ,心之谷也 , ……能入阴分 ,
治有形之病 。”《本草汇言》亦曰:“(赤小豆)凡一切气
血雍逆不通 ,作痛胀肿结 ,有形之疾 ,咸需用之。”《医
学衷中参西录》更谓:“赤豆疏血分之结。”伍用当归则
更能引药入血 ,清血分之湿热毒结 。同时 ,其清热利
湿之效还可以杜绝湿热之源 ,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后世医家利用赤小豆来消痈肿而解疮毒的案例
也是枚不胜数 ,如《太平圣惠方》中的赤小豆散 , 《疡
科捷径》中的赤豆薏苡汤以及在《肘后备急方》 、《小
品方》 、《千金方》中均有大量运用赤小豆消痈解毒的
记载。然值得注意的是 ,在赤小豆当归散中 ,赤小豆
的用法稍有不同 ,仲景在方中注明赤小豆需“浸令芽
出 ,曝干” 。对于这种用法 ,历代医家基本上均认为
这样做可以“发越蕴积之毒” 。现代药理学证实 ,经
过发芽的赤小豆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比单
用种子要高 ,有研究表明 SOD在子叶中比在胚芽中
的高出 27倍之多[ 3] ,而 SOD 是参与抗炎过程的重
要酶类之一 。由此可见 ,张仲景在本方中对于赤小
豆炮制方法还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
综上所述 ,虽然赤小豆作为一味常用中药 ,但通
过仲景精思巧妙的配伍 ,将其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学习仲景对赤小豆的灵活运用 ,不仅有助于更
好地掌握其药效 ,而且通过比较其在不同方剂中的
8
第 27卷 第 5期
2008 年 10月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ANHUI TCM COLLEGE Vo l.27 No.5Oc t.2008
论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创新
陈 文 ,凤良元1 ,鄢顺琴1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江西 抚州 344000)
摘要: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评价制方优劣的根本标准是临床疗效。传统方剂配伍
理论和方法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有其局限性和不足 。现代医学 、药学理论和方法的引入与渗透 ,为方
剂配伍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对立统一配伍法 、系统论配伍法 、辨病理药理组方配
伍法 、复方组分配伍法将是新的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方剂;方剂学;配伍
中图分类号:R28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8)05-0009-03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也是辨证论
治的重要环节。方剂作为连接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实
践的桥梁 ,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 。研
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 ,揭示方剂配伍规律是中
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研究方剂的配
伍规律 ,创造和发展新的配伍理论 、方法和模式 ,是
方剂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传统方剂配伍理论与方法
方剂配伍理论和方法始于《黄帝内经》 ,经过汉 、
唐 、宋 、元 、明 、清等时期的发展 ,形成了较为系统的
理论和方法。
1.1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 针对证候主要因素和次
要因素 、主要发病环节和次要发病环节 ,按照君 、臣 、
佐 、使的原则选药配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
七十四》曰:“方制君臣 ,何谓也? 岐伯曰:主病之谓
君 ,佐君之谓臣 ,应臣之谓使。”《神农本草经·卷三》
曰:“药有君 、臣 、佐 、使 ,以相宣摄合和宜 ,用一君 ,二
臣 ,三佐 ,五使 ,又可一君 ,三臣 ,九佐 、使也。”宋·成
无己在《注解伤寒论》中 ,以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来阐
释仲景方剂。自此而始 ,历代医家在实践中自觉应
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指导处方用药 ,并用于新方创
作者简介:陈文(1968-),男 , 医学硕士 , 讲师
1 安徽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学院
制中。君臣佐使理论是中医方剂的主要配伍理论 ,
是方剂构成的基本框架 。
1.2 药性配伍理论 根据治则治法的要求 ,以药性
理论为依据 ,选择适当药物配伍的方法 ,主要包括:
①气味组合配伍:依据药物四气五味的配伍原则 ,以
药物气味配伍制方后去调整人体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之偏 ,这种配伍理论即气味配伍 。如叶天士在《临证
指南医案·卷六·疟》中说:“圣帝论病 ,本乎四气 ,
其论药方 ,推气味 ,理必苦降辛通 。”他认为:辛有散 、
开通 、逐 、补等效用;甘有补 、渗 、温 、通 、熄风等效用;
酸能敛精 、泄热;苦泄降 、坚阴 、通阳 、清热;咸润下 、
泄降。且在五味中复合配伍 ,曲尽其临床变化 。②
七情配伍:七情配伍是中药配伍的基本形式 ,《神农
本草经 ·序例》说:“有单行者 ,有相须者 ,有相使
者……当用相须相使者良 ,勿用相恶相反者。” ③五
脏苦欲补泻配伍:《黄帝内经》确立了以五味相伍 ,针
对五脏苦欲 、六淫太过不及为治法的理论。“肝苦
急 ,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 ,急食酸以收之……肝
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心欲软 ,急
食咸以耎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素问·藏气法时
论篇第二十二》)④药象配伍:“药象”理论 ,参照人
体 、天地(五方 、四时 、六气等)的法象 ,用取类比象的
方法 ,将药物气味薄厚 、质地轻重 、形色特征 、功能主
治等阴阳 、五行属性形象深刻地阐述出来 ,对于处
配伍 ,还可以了解仲景灵活的辨证技巧和高超的方
药运用技术。
参考文献:
[ 1] 郭兰忠.现代实用中药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 , 2001:79.
[ 2] 邱明义 , 李小惠 ,石拓 , 等.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血清对
肥大细胞脱颗粒 、组胺生成的影响[ J] .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3 , 19(5):3-4.
[ 3]檀志芬 ,葛超.赤小豆芽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条件
研究[ 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 2003 , 21(5):84-87.
(收稿日期:2008-04-09)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