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正交试验法优选白鲜皮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李军山1,2,张肖建1*,高 晗1,郝 磊1,李雪利1,李振江1
(1.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051430;
2.河北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050200)
摘 要:目的:优选白鲜皮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梣酮转移率及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
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4个参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提取次数是白
鲜皮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加水量、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结论:白鲜皮配方颗粒的最
佳提取工艺为浸泡1h,第1、2次加水量分别为8倍、6倍,两次提取时间均为1.5h。
关键词:白鲜皮;配方颗粒;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6)16-0056-03
DOI:10.11954/ytctyy.201616021
收稿日期:2016-03-04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2013ZX07);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14272504D)
作者简介:李军山(1965-),男,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配方颗粒与质量标准。
通讯作者:张肖建(1986-),女,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药物工艺及质量标准。E-mail:youxiang_zxj@
163.com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 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作用[1],临床
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黄疸尿赤的治疗[2]。配方颗粒因具有质量稳定、使用方便、
更易储存等优点而备受广大患者欢迎。
白鲜皮含有黄柏酮、梣酮、白鲜碱和黄柏酮等成分[3-4]。
本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梣酮转移率及干浸膏得率作为
主要考察指标,优选出白鲜皮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为白鲜
表2 挥发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及实验结果
序号 A B C D 挥发油含量(%)
1 1 1 1 1 0.41
2 1 2 2 2 0.45
3 1 3 3 3 0.58
4 2 1 2 3 0.67
5 2 2 3 1 0.85
6 2 3 1 2 0.72
7 3 1 3 2 0.61
8 3 2 1 3 0.58
9 3 3 2 1 0.52
K1 0.480 0.563 0.570 0.593
K2 0.747 0.627 0.547 0.593
K3 0.570 0.607 0.680 0.610
极差 0.267 0.064 0.133 0.017
表3 挥发油含量方差分析
因素 偏差平方和 自由度 F比 F临界值 显著性
A 0.110 2 110.000 19.000 *
B 0.007 2 7.000 19.000
C 0.030 2 30.000 19.000 *
误差 0.00 2
2.3 验证试验
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A2B1C3 进行3次重复实验,测得
挥发油含量分别为0.81%、0.79%、0.88%,可认为验证试
验结果较为满意,因此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3。
3 讨论
中药组方成分较为复杂,仅以单一的方式提取是不完
善的,应从多种因素出发进行分析提取。针对妇安宁组方
中不同的药材采取了不同的提取方式,对薄荷单独提取挥
发油,并为确保挥发油的稳定对其进行了环糊精包合。对
于其他药材,以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实
验结果表明,本提取工艺重现性好,稳定性高,并能保证有
效成分的提取率。但目前仅为实验室结果,在实际的生产
和应用中还有待验证,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因
素的影响而做出合理调整,使提取工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李强.β-环糊精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药业,
2011,20(18):79-80.
[2] 郭淑艳,白宇,王锐,等.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研究及粉体学性质考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8):
1994-1995.
[3] 李文民,马春娟.正交试验优选当归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
[J].人参研究,2009,21(4):28-30.
(编辑:尹晨茹)
—65—
皮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
UltiMate 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带二极管阵
列检测器);CPA225D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股份公
司,德国);Unitary C185μm 100A(4.6mm×150mm)色谱
柱。
1.2 试剂
梣酮对照品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
111700-200602。甲醇为色谱纯试剂(Fisher Scientific),水
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白鲜皮药材经原河北省
药品检验所孙宝惠老师鉴定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
2 方法与结果
2.1 试验设计
选择加水量、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作为考察
因素,以梣酮含量及干浸膏得率为主要考察指标,按照
L9(34)表进行正交试验。考察因素与水平见表1,实验安排
与结果见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水平
A加水量
(倍)
B浸泡时间
(min)
C煎煮时间
(h)
D煎煮次数
(次)
1 6(6,6) 0(0,0) 1(60,60) 1
2 8(6,6) 30(0,0) 1.5(60,60) 2
3 10(6,6) 60(0,0) 2(60,60) 3
注:括号中所述加水量和煎煮时间分别为第2次、第3次的加水量和煎
煮时间。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编号
因素
A加水量 B浸泡时间 C煎煮时间 D煎煮次数
评价指标
干浸膏得率(%) 梣酮转移率(%)
1 1 1 1 1 5.42 18.73
2 1 2 2 2 8.46 22.53
3 1 3 3 3 9.43 21.58
4 2 1 2 3 9.92 21.65
5 2 2 3 1 7.87 18.68
6 2 3 1 2 8.90 22.55
7 3 1 3 2 9.52 20.95
8 3 2 1 3 10.83 23.10
9 3 3 2 1 8.04 20.58
K1 7.77 8.29 8.38 7.11
K2 8.90 9.05 8.80 8.96
K3 9.46 8.79 8.90 10.06
R 1.69 0.766 0.557 2.95
K1 20.95 20.44 21.46 19.33
K2 20.96 21.44 21.59 22.00
K3 21.54 21.57 20.40 22.11
R 0.6 1.13 1.18 2.78
2.2 干浸膏得率测定
取白鲜皮提取液,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50mL,置于干
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蒸干后,于105℃下干燥3h,置
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迅速称重,按照下式计算干浸膏得
率。其中 W1为蒸发皿恒重与干膏重之和,W2 为蒸发皿恒
重,M为药材质量,V1为样品溶液总体积,V2为药液体积。
干浸膏得率(%)=
(W1-W2)×V1
V2×M ×
100%
2.3 梣酮转移率测定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60∶
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6nm[5-6]。理论塔板数按梣酮峰
计算应不低于3 000。
精密称取梣酮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60μg
的溶液,制得对照品溶液。
取本品粉末约3g,精密称定,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
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1h,放冷,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制得供试品
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
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含量,根据产品得率和原药材梣酮
含量计算梣酮转移率。对照品及样品色谱见图1、图2。
梣酮转移率(%)=
产品得率×产品梣酮含量
原药材梣酮含量 ×100%
图1 梣酮对照品HPLC色谱
—75—
图2 供试品溶液HPLC色谱
2.4 正交试验结果
对各种数据的极差分析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由此
可见,提取次数对梣酮转移率有显著影响,各个因素对干浸
膏得率均无显著影响,且最优工艺均为A3B2C2D3。考虑到
大生产过程中提取罐的传热性能、操作方便、节省成本等方
面的因素,将第1次提取加水量调整至8倍,以增加药材组
织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并将第2次提取时间由1h调整为
1.5h,即第1次加入8倍量水,浸泡1h,提取1.5h,第2次加
入6倍量水,煎煮1.5h。
表3 方差分析
离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F值 P值 显著性
因素A 4.46 2 1.00 >0.05 无
因素B 0.91 2 0.204 >0.05 无
干浸膏得率 因素C 0.507 2 0.114 >0.05 无
误差D 13.34 2 13.34 >0.05 无
误差 4.46 2
因素A 0.696 2 1.0 >0.05 无
因素B 2.274 2 3.267 >0.05 无
梣酮转移率 因素C 2.533 2 3.639 >0.05 无
因素D 14.921 2 21.438 >0.05 有
误差 0.70 2
2.5 验证实验
分别称取500g白鲜皮饮片,按照优选工艺条件进行3
次验证实验,结果见表4。从实验结果可知,正交试验最优
工艺的放大实验与最优工艺结果相近,干浸膏得率相差
0.27%,梣酮转移率相差0.76%。
表4 验证试验结果
试验次数 干浸膏得率(%) 梣酮转移率(%)
1 8.97 22.61
2 8.99 21.86
3 9.04 22.65
平均 9.00 22.37
正交试验最优工艺 9.01 22.35
3 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既保持了中药煎剂的传统制法,又采用
了现代化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技术,保留了中药材原有
的药效,同时具有储运、调配、服用方便、高效、用量小等众
多优点,更容易被国内及国际市场所接受,有利于加速我国
中药的标准化与国际化。
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的方法,根据白鲜皮的果实
特性,预实验中,加水量分别选用了4、6、8、10、12、14倍量,
煎煮时间则选用了0.5、1.0、1.5、2、3h。正交试验结果的方
差分析和极差分析结合大生产过程中提取罐传递热、节省
成本等方面的因素,确定了白鲜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第1
次加入8倍量水,浸泡1h,煎煮2h,第2次加入6倍量水,煎
煮1.5h,合并两次滤液。
本试验经过放大实验验证,提取结果合理、稳定,提高
了产品得率和含量,为白鲜皮配方颗粒的标准化、规范化生
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0:102-103.
[2] 付永霞.白鲜皮的抑菌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
(6):238-239.
[3] 杜程芳,杨欣欣,屠鹏飞.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
药杂志,2005,30(21):163-166.
[4] 李翔,汤华钊,苟小军,等.白鲜皮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
材,2008,31(12):1816-1819.
[5] 李倩,贾凌云,孙启时.HPLC法同时测定白鲜皮中γ-崖椒碱
和白鲜碱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27(7):570-
573.
[6] 杨晓娟,刘艳芳,鲍忠,等.RP-HPLC同时测定白鲜皮中3种
活性成分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2):187-190.
[7] 刘晖晖,谭沛,张辉,等.正交试验法优选淫羊藿配方颗粒的
提取工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6):
2239-2243.
(编辑:尹晨茹)
Orthogonal Test Optimization of Dictamni Cortex Dispensing Granules Extract Technology
Li Junshan1,2,Zhang Xiaojian1,Gao Han1,Hao Lei 1,Li Xueli 1,Li Zhenjiang1
(1.Shineway Pharmaceutical Group Ltd.,Shijiazhuang 051430,China;
2.TCM Formula Granul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Hebei,Shijiazhuang 050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Dictamni cortex dispensing granules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
Methods:the transport rate of Dictamni cortex dispensing granules as the index,the extraction times,extracting time,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water added as factors of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Results:the extraction key factors as:extraction times、water
added volume、soak times and extracting tims.Conclusion:the best extraction Dictamni cortex dispensing granules process for water
added volume is 8times、6times,Soak for 1hours and twice extracting time are 1.5hours.
Keywords:Dictamni Cortex;Dispensing Granules;Extraction Technology;Orthogonal Test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