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藏砂生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全 文 :第 31 卷第 1 期
2012 年 2 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 31 No. 1
Feb. 2012
* 收稿日期:2012 —02 —24
作者简介:罗怀斌(1966 —) ,男,四川宣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工作。
西藏砂生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罗怀斌
(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摘 要:通过对雅鲁藏布江中游谢通门县卡嘎镇、乃东县多颇章和朗县朗镇三个区域砂生槐群落的调
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砂生槐天然种群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区,常形成单优群落,结构单一,砂生槐为群落
中的优势种,在流动或半固定的风沙地上成均匀分布,种群密度大,结构相对稳定,退化程度小;在砾质
沙地风沙坡地上成集群分布,种群密度小,种群稳定性较差,退化程度明显。
关键词:西藏;砂生槐;分布格局
中图分类号:S 718.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075(2012)01 —0054 —03
Analysis on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Population in Tibet
LUO Huaibin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Institute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14,Hunan,China)
Abstyact:Sophora moorcroftiana community wa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three regions,that is.,Kaga town
of Xietongmen county,Duopozhang town of Naidong county and Lang town of Lang county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natural population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which dis-
tributed over arid desert area usually forming the single-dominant community,and its structure was also single,
and the Sophora moorcroftiana was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community;Sophora moorcroftiana which distributed
evenly over floating or semi-fixed windy and sandy land,and its population density was large,and its structure
was relatively stable,and its degradation degree was also small;Sophora moorcroftiana which distributed over
gravelly sandy land and windy & sandy slope land was a cluster distribution,and its population density was
small,and its population stability was relatively worse,as well as,its degeneration degree was apparent.
Key words:Tibet;Sophora moorcroftiana;distribution pattern
西藏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又称“西藏狼
牙刺”、“刺柴”,豆科槐属,是西藏特有种,属多年生灌
木,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是
西藏荒漠化防治和防沙固沙的先锋树种[1],嫩枝叶和
干叶可作为牲畜饲料,植株还可作为燃料。在自然条
件下,西藏砂生槐种子发芽率低,为 10%左右,制约了
砂生槐的繁殖。调查研究表明,西藏砂生槐种群在不
断衰败,自然资源在不断减少。因此,研究砂生槐种群
结构与分布格局,对于定量分析种群结构及群落的动
态变化,探索种群衰败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
西藏砂生槐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种群生境、生长状况、分
布格局以及种群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进行调查
分析。
1 研究地点概况
研究区地处西藏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卡嘎镇、山
南地区乃东县多颇章和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属于雅鲁
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研究区海拔 3 100 ~ 4 100 m,
该区域空气稀薄、日照强烈、气候多变、夏季凉爽、冬季
严寒,属高原地域性气候,降水量 400 ~ 600 mm,年平
·45·
DOI:10.16166/j.cnki.cn43-1095.2012.01.013
2012 年第 1 期 罗怀斌:西藏砂生槐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第 31 卷
均气温 5. 8 ~ 8. 2 ℃。地带性植被主要为菊叶香藜
(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固沙草(Orinus thorol-
dii)、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藏沙蒿(Artemisia
weiibyi)、假镰刀叶虫实(Corispermum pseudofalcatum)
等组成的灌丛。
2 研究方法
2. 1 调查方法
在研究区选取典型砂生槐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在每种生态系统类型中设置 3 个 20 m × 30 m的样地,
实测样地内灌木地径、高度、冠幅、郁闭度等;草本按对
角线法设置样方(2 m × 2 m) ,调查样方内草本的种
类、株数(或丛数)、高度、盖度等;采集土壤样品进行
实验室常规分析。
2. 2 数据处理
根据样地调查数据,利用 Excel 和 SPSS11. 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空
间分布指数法计算砂生槐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2]。
3 结果与分析
3. 1 生长状况
研究区均属于高原地域性气候,气候条件基本相
同;对三个研究地点的立地条件以及种群生长进行调
查,结果见表 1。
表 1 西藏砂生槐研究区立地条件与种群特征
地点
立地条件
林地
特征 土质
土壤
pH值
卡嘎镇 砾质沙地交错带 冲积沙土 8. 17
多颇章 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 风沙土 8. 40
朗镇 砾质坡地 砾质沙土 8. 05
立地条件
土壤
全盐量 /% 全 N量 /% 全 P量 /% 有机质 /%
0. 034 2 0. 027 4 0. 016 1 0. 234 3
0. 040 4 0. 021 7 0. 014 3 0. 330 4
0. 053 2 0. 042 5 0. 015 8 0. 367 9
种群
平均高度 /cm 平均幅度 /cm 平均密度 /(株丛 /hm2)
89. 3 195. 4 36. 0
125. 6 267. 8 44. 8
153. 8 289. 5 31. 0
从表 1 可以看出,由于 3 个调查地的立地条件不
同,种群的生长存在差异。卡嘎镇种群的平均高、幅度
相对较小,而多颇章种群的密度明显高于卡嘎镇和朗
镇的,但平均高度和幅度介于两者之间。种群内的主
要伴生种为菊叶香藜(Chenopodium foetidum Schrad.)、
固沙草(Orinus thoroldii)、白草(Pennisetum flaccidum)、
藏沙蒿(Artemisia weiibyi)、假镰刀叶虫实(Corispermum
pseudofalcatum)。
砂生槐为典型的深根系树种。据实地调查,主根
穿透力极强,平均深入地下 3. 0 m,而且在一定年龄范
围内,根系呈逐年加深趋势。侧根在主根距地表 0. 7
~ 1. 5 m 出现,水平生长明显,根幅大,水平控制固沙
面积达 414 m2,形成稳定的固沙层。根部土壤的共同
特点是细沙粉沙在根部周围聚积紧密,距地表 30 ~
45 cm砂质土潮湿,含水量高;而 45 cm 以下土壤干
燥,分层明显。砂生槐生命力极强,其地上部分表面干
枯、龟裂、变色,而地下主根仍能正常分蘖生长。砂生
槐在沙漠化环境下,主根、侧根发达粗壮,并最大程度
地向土壤下层和水平方向伸展,以充分吸收土壤底层
的水分营养,稳定植株。
研究区西藏砂生槐多呈丛状生长,以单体丛生组
合成群体簇生。丛生的西藏砂生槐每丛枝条数最少 8
根,最多的达 32 根;每簇枝条数量最少 58 根,最多有
218 根。在面积为 100 m2 的标准地上,平均生长着 76
丛 24 簇,盖度达 30 %。由于庞大多枝的地上植株紧
贴地面生长,阻挡了地表砂粒被水、风的侵蚀流失。流
沙在植株根茎部形成丘状聚沙体,并逐渐硬化、固定流
沙,给其它植物的侵入、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2 种群分布格局
种群分布格局是植物种群生物学特征对环境条件
长期适应和选择的结果[3]。西藏砂生槐广泛分布于雅
鲁藏布江中游山坡、河漫滩砂质地、石质干山坡。研究
西藏砂生槐种群的分布格局,对于确定种群特征以及
种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砂生槐自
身的特点,根据样地调查数据,采用空间分布指数法分
别计算三个研究点西藏砂生槐种群的空间分布指数,
结果见表 2。
从表 2 可以看出,卡嘎镇区砂生槐约呈随机分布,
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靠近雅鲁藏布江,土壤湿度较大,
成熟的砂生槐种子脱落后次年即可萌发,以种子繁殖
为主,种群约呈随机分布。
·55·
2012 年第 1 期 中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第 31 卷
表 2 西藏砂生槐种群分布格局
地点 平均数 方差 空间分布指数 分布格局
卡嘎镇 36. 0 36. 5 1. 01 约随机分布
多颇章 44. 8 179. 3 4. 00 集群分布
朗镇 31. 0 19. 7 0. 64 均匀分布
注:空间分布指数 =方差 /平均数;空间分布指数 = 1 为
随机分布型、< 1 为均匀分布型、> 1 为集群分布型。
多颇章区砂生槐呈集群分布,成群、成簇、成块或
成斑点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距离、群内个体
密度等都不等。该区地处雅鲁藏布河江谷冲积扇,地
势凹凸不平,凸地上层流沙被风吹走,土壤表层干燥,
而凹地沉积了较多的流沙,有利于土壤保墒,也利于砂
生槐种子的传播和保藏,当土壤水分和温度在一定时
段达到有效偶合时,脱落在凹地的种子会大量萌发成
苗,从而使种群扩大,密度增加,形成集群分布。
朗镇区的砂生槐呈均匀分布。其原因主要是该区
位于坡地,地势较高,流沙较少,土壤干燥,土壤质地为
砾质沙土,植株不受或轻微受到沙埋,地面环境不利于
砂生槐种子的保藏和土壤水分的保持,当土壤温度和
水分达到有效偶合时,只有母株附近脱落的种子才能
萌发成苗。
4 结论
研究区西藏砂生槐天然种群分布在干旱荒漠地
区,常形成单优群落,结构单一,砂生槐为群落中的优
势种。在砾质沙地交错带常呈随机分布,在半固定沙
丘、流动沙丘区常呈集群分布,而在砾质坡地上分布较
均匀。由于西藏砂生槐种皮坚硬、透水性差、发芽率
低,这一特性限制了天然种群的扩大和更新;虫害和人
畜活动等导致其天然种群不断衰减。因此,建议采取
封育、人工抚育等措施保护砂生槐资源,充分发挥砂生
槐防沙固沙的作用,防治荒漠化,促进西藏生态环境的
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志明.西藏日喀则固沙植物引种的比较研究[J]. 中国沙漠,
1996,16(3) :326 - 330.
[2]Greig - Smith p. Quantitative Plant Ecology[M].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54 - 104.
[3]Gitting R. Canonnical analysis,a review with application in ecology
[M]. Berlin:Sprinter Verlag,
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
1985.
(上接第 48 页)
参考文献:
[1]李崇贵,赵宪文,李春干,等. 森林蓄积量遥感估测理论与实现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3 - 48.
[2]W Roberts,S Tesfamichael,M Gebreslasie,et al. Forest structural as-
sessment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ies:an overview of the cur-
rent state of the art[J]. Southern Hemisphere Forestry Journal,2007,
69(3) :183 - 203.
[3] Ingram JC,Dawson TP and Whittaker RJ. Mapping tropical forest
structure in south-eastern Madagascar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artifi-
cial neural network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5
(94) :491 - 507.
[4]Maselli F,Chirici G,Bottai L,et al. Estimation of Mediterranean forest
attributes by the application of k-NN procedures to multitemporal
Landsat ETM + imag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005,26(17) :3781 - 3796.
[5]Wolter P,P. Townsend,and B. Sturtevant. Estimation of forest struc-
tural parameters using 5 and 10 meter SPOT - 5 satellite data[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9,113:2019 - 2036.
[6]Song,C. Estimating tree crown size with spatial information of high
resolution optical remotely sensed image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7,28(15) :3305 - 3322.
[7]林辉,孙华,熊育久,等. 林业遥感[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 64 - 69.
[8]袁志发,周静芋. 多元统计分析[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38 - 145.
[9]王惠文.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及其应用[M]. 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1999:200 - 220.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