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熏倒牛药材的毒性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12-10-25; 修订日期:2013-04-02
基金项目:甘肃省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No. 2012 - 1 - 57)
作者简介:景 明( 1963-) ,男( 汉族) ,甘肃定西人,现任甘肃中医学院教
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藏药产品开发研究工作.
藏药熏倒牛药材的毒性研究
景 明1,2,王晶晶1,李 炀1,宋 雷1,刘倍均1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对熏倒牛药材小鼠灌胃的急性毒性、家兔皮肤毒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寇氏法原则设计实验,将熏倒
牛药材的提取物小鼠灌胃后观察其急性毒性,并按规定计算半数致死量( LD50 ) 和 95%可信限。将熏倒牛药材的提取物
涂抹家兔完整皮肤、破损皮肤,观察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的皮肤毒性。结果 熏倒牛药材提取物对小鼠灌胃的 LD50为
34. 0 g /kg,95%可信限为 30. 83 ~ 37. 5 g /kg;熏倒牛药材提取物对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均无明显的毒性。结论 对熏
倒牛药材的毒性研究可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熏倒牛; 急性毒性; 皮肤毒性; 半数致死量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3. 07. 101
中图分类号:R291. 408; R285.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3) 07-1764-01
藏药熏倒牛为蔷薇纲牦牛儿亚纲熏倒牛科植物 B. iebersteini-
acea的干燥地上部分,藏名译音为明见赛保,民间又称为狼尾巴、
臭花椒。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四川(若尔盖)等地区[1]。
具有消炎止痛、清热解毒、清血热、祛风毒的作用,用于治疗各种
炎症、结合症、丹毒、咽喉肿痛、胃痛、全身水肿、中风、虫蛇咬伤
等[2]。藏医民间常用熏倒牛治疗妇科炎症。目前对熏倒牛药理
作用的研究虽已有报道[3],但对熏倒牛药材急性毒性(LD50)及
皮肤毒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熏倒牛的皮肤毒性进行
研究,同时测定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LD50) ,为熏倒牛的临床
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
昆明种小鼠 72 只,(20 ± 2)g,雌雄各半,由甘肃中医学院实
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YXK(甘)2011 - 0001;家兔 10 只,
(2 ± 0. 2)kg,雌性,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合格证号:SYXK
(甘)2011 - 0003。
2 方法与结果
2. 1 熏倒牛药材提取物的制备 取熏倒牛药材粉末(过 3 号
筛) ,先用 70%乙醇回流提取 2 次,每次 1. 5 h,合并乙醇液,滤
过,回收乙醇后备用;药渣挥尽乙醇,加水煎煮 1 次,1 h,水提液
与醇提液合并,浓缩至 2g生药 /1ml。
2. 2 半数致死量测定[4] 预实验 3 组,每组 6 只小鼠,灌胃熏倒
牛药材提取物(灌胃前禁食不禁水 14 h) ,摸索出 100%致死量为
50 mg /kg,0%致死量为 23. 2 mg /kg。正式实验以 1. 2 为公比,在
50 mg /kg和 23. 2 mg /kg 之间设定染毒剂量 5 组,每组 10 只小
鼠。灌胃熏倒牛药材提取物后,连续观察记录动物死亡数及表
现,计算 LD50 及 95%可信限。结果见表 1。
表 1 小鼠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
组别
给药剂量 /
mg·kg -1
剂量
对数
死亡数
死亡率
p
存活率
q
p × q
1 23. 20 4. 364 0 0 0 0
2 28. 37 4. 448 3 0. 3 0. 7 0. 21
3 34. 00 4. 532 5 0. 5 0. 5 0. 25
4 41. 31 4. 615 7 0. 7 0. 3 0. 21
5 50. 00 4. 699 10 1 0 0
n = 10
小鼠死亡表现为四肢抽搐,颤动。存活小鼠给药后 48 h 恢
复正常。由表 1 可见,用寇氏法计算出熏倒牛药材对小鼠急性毒
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 34. 0 mg /kg,95%可信限为 30. 8 ~ 37. 5
mg /kg。
2. 3 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5]
2. 3. 1 家兔皮肤的处理 取家兔 10 只,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及
破损皮肤组,每组 5 只。于给药前 24 h 将家兔脊柱两侧体毛剪
净,面积 100 cm2。破损皮肤组动物两侧剪毛区用 400 号细砂纸
擦伤,使皮肤出现密集出血点为度。实验采用同体左右侧对比。
2. 3. 2 单次给药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 家兔左侧剪毛区涂熏倒
牛药材提取物 0. 5 ml,右侧剪毛区涂同体积蒸馏水作对照。用一
层油纸及两层纱布和胶布固定。每只兔分笼饲养,涂药 24 h 后
用温的蒸馏水洗去药物,观察并记录 1,24,48,72 h 涂药部位有
无红斑和水肿现象,按皮肤刺激反应评分标准评分,进行刺激性
强度评价。结果见表 2。
表 2 单次给药皮肤刺激性
组别 给药剂量 /ml 皮肤刺激性反应 皮肤刺激性强度
完整皮肤组 熏倒牛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蒸馏水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破损皮肤组 熏倒牛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蒸馏水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n = 5
2. 3. 3 多次给药对兔家皮肤的刺激性 家兔左侧剪毛区涂熏倒
牛药材提取物 0. 5 ml(生药 1 g /kg) ,右侧剪毛区涂同体积蒸馏水
作对照。用一层油纸及两层纱布和胶布固定。连续给药 7 d,每
天 1 次,7 d后用温的蒸馏水洗去药物,依法进行刺激性强度评
价。结果见表 3。
表 3 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
组别 给药剂量 /ml 皮肤刺激性反应 皮肤刺激性强度
完整皮肤组 熏倒牛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蒸馏水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破损皮肤组 熏倒牛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蒸馏水 0. 5 无红斑、无水肿 无刺激性
n = 5
由表 2 ~ 3 的结果可以看出,家兔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
蒸馏水组均无红斑(0 级)、无水肿(0 级) ,无刺激性(强度低于
0. 5 分) ,故认定为无刺激性反应。
3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熏倒牛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为34. 0
·4671·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年第 24 卷第 7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3 VOL. 24 NO. 7
mg /kg,95%可信限为 30. 8 ~ 37. 5 mg /kg。根据化合物经口急性
毒性分级标准,属于 1 级,无毒 LD50﹥ 15. 00 mg /kg。表明浸膏口
服安全可靠,为熏倒牛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一卷) [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4:415.
[2] 杨永昌.藏药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263.
[3] 唐荣江,闵照华,党合群.藏药熏倒牛的实验药理研究[J]. 西北药
学杂志,1988,3(3) :8.
[4] 徐叔云,卞如濂. 药理实验方法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GB15193. 03 - 2003 急性毒性实验[S].
2004.
名家名流
收稿日期:2012-11-15; 修订日期:2013-03-25
基金项目: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项目( No. 2011-2-17)
作者简介:李勇华( 1976-) ,男( 汉族) ,湖南湘潭人,现任重庆三峡医药高
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临
床工作.
冉雪峰治疗肺系病的方药规律
李勇华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404020)
摘要:目的 挖掘冉雪峰治疗肺系病的方药运用规律。方法 在收集到的冉雪峰 50 个肺系病处方用药中分析,按使用频
率排序各药物及两两组合的药对,分析归纳经验处方。结果 50 方包含的全部中药为 69 味,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为甘草、
厚朴、杏仁、紫菀、瓜蒌、浙贝、款冬花、黄芩、竹茹、桑白皮、牡蛎、半夏、百部等。使用频率最高的药对为厚朴 +杏仁组合,
其余依次为厚朴 +紫菀,厚朴 +瓜蒌,杏仁 +紫菀,紫菀 +瓜蒌等。将使用频率超过 30%的 13 味中药组合成为朴杏紫蒌
贝汤,主治痰热蕴肺的肺系病。结论 冉雪峰治疗肺系病的方药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视为其临床经验。
关键词:冉雪峰; 名老中医; 肺系病; 临床经验
DOI标识:doi: 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3. 07. 102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 2013) 07-1765-02
著名中医冉雪峰(1879 ~ 1963) ,字剑虹,别号恨生,重庆市
巫山县大溪乡人。先生自中年起,钻研医学,悬壶济世,以复兴祖
国医学为己任,终至学验俱丰,成为一代中医宗师。抗战年代,先
生寓居于万县乡间董家岩,埋头著述,因而留下大量医著。解放
后,先生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所著《冉注伤寒论》和《冉雪峰医案》
为其代表作。先生去世以后,其子冉先德与冉小峰将先生的著作
整理编辑出版为《冉雪峰医著全集》。
冉先生一生行医于汉口、万县、重庆和北京,临床数十年,医
名显赫,可惜其医案记录在那个颠沛流离的年代散失了。如今能
搜索到的就《冉雪峰医案》和《冉雪峰医著全集》中先生在重庆行
医期间留下短短数月的门诊简记。粗阅先生所治肺系病症的方
药,感觉某些药物明显使用频繁,为探索其具体规律,特整理总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2004 年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冉雪峰医著全集·
临证》[1]中所记录的冉雪峰医案及门诊简记。
1. 2 纳入标准 所有以肺系病症证候为主的临床医案和门诊简
记,病例后均必须附有明确的治疗中药组成。
1. 3 排除标准 排除其他系统病症及有肺系症状但非为主者。
1. 4 方药选择 逐篇阅读,人工选择。由于冉先生每篇均未提到
明确的方名,故只提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组成。有二诊以上记
录者,每诊的药物组成均作为一条独立的记录纳入。
1. 5 药名规范 对文献中同一味中药不同名称者及中药的分类,
依照 2002 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药学》[2]予以规范。
1. 6 统计分析 将数据梳理后计算机 Microsoft Excel 2007 软件
录入,建立冉雪峰治疗肺系病方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收录结果 共收录肺系病症 45 例,处方 50 条,涉及中药共
69 味,全部逐条录入软件统计分析。
2. 2 使用中药的分布 结果显示所使用 50 方包含的全部中药为
69 味,其中使用频次超过 5 次者仅 30 味。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为
甘草(94%)、厚朴(94%)、杏仁(78%)、紫菀(76%)、瓜蒌
(74%)、浙贝(64%)、款冬花(50%)、黄芩(48%)、竹茹(42%)、
桑白皮(40%)、牡蛎(38%)、半夏(32%)、百部(30%)等。使用
频率高的药物主要为化湿行气的厚朴及止咳平喘药、清化热痰
药,这与所统计病例主要为肺系病痰热蕴肺证是相符的。见
表 1。
2. 3 主要药对 所有 2 组合药物在 50 个方中使用频次达到或超
过 5 次的有 147 组。在这 147 组中,选取每味药与其他使用频次
相比较低的药物组合,选其使用频率最高的 5 组列表,不足 5 组
者则全部列出。可以发现,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厚朴 +杏仁组合,
达到 78%。其余依次为厚朴 +紫菀(74%) ,厚朴 +瓜蒌(70%) ,
杏仁 +紫菀(66%) ,紫菀 +瓜蒌(66%) ,厚朴 +浙贝(56%) ,杏
仁 +浙贝(54%) ,杏仁 +黄芩(46%) ,厚朴 +黄芩(46%) ,紫菀
+黄芩(46%) ,杏仁 +款冬花(42%) ,紫菀 +款冬花(42%) ,紫
菀 +浙贝(40%) ,瓜蒌 +款冬花(38%)等,主要为行气清热化痰
止咳平喘的药对。见表 2。
·567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3 VOL. 24 NO. 7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年第 24 卷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