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北京农业 2013 年 9 月下旬刊50
林业科学
龙爪子槐又名盘槐,蟋槐,是用国槐做砧木,龙爪槐做接
穗嫁接而成。其树冠呈伞形,枝条柔软下垂,形态优美,在园
林绿化中较为广泛栽植。但其嫁接管理不善则会造成偏冠、新
接树头易折断等现象,现将其嫁接技术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1 砧木的选取
龙爪槐的嫁接砧木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3 a以上,生长健
壮、粗细均匀的实生国槐植株作砧木,如果是大量嫁接,可成
批培育砧木。春天,选择胸径3.0 cm以上的苗木留2.0 m左右定
干(高度依需而定。近年来矮干龙爪槐造型颇受欢迎,高度在
1.2~1.5 m范围内,),当新枝长到10.0 cm左右时,选留6~8
个不同方位分布均匀的健壮枝条,其余的从基部抹除。第2年3
月底,4月初按株行距1.5×2 m进行带土移栽,移栽后浇水,待
接。
2 接穗的采集处理
2.1 接穗的选择 采集前首先要选择适宜嫁接的接穗,多选择
树体优美,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龙爪槐作为采种母株,采取粗
细均匀,发育成熟,平滑的1 a生外围枝条。
2.2 枝条的采集 枝条的采集也可结合母树的冬季修剪进行。
一般每年的2月为最佳枝条采集期,此时枝条营养充足,芽苞明
显,嫁接易于成活。过早采集,枝条营养不足,易发霉或长出
不定芽,不利于储存管理。过晚采集,枝条树液开始流动,嫁
接不易成活。采集接穗枝条一定要注意选择芽苞饱满,少分枝
或无分枝的枝条,枝条以0.4~0.6 cm粗细为宜。采集完成后,
即短截成15.0 cm左右,分规格捆成小捆埋在地下,长条贮藏。
3 嫁接
3.1 嫁接的时间 嫁接时间是影响嫁接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嫁接的起始时间各不相同。一般以
树液流动作为嫁接时间开始的依据。具体做法是剥开砧木树
皮,如果韧皮部和木质部分离即可嫁接。
3.2 嫁接方法 生产上多用劈接法:首先锯去砧木枝头,再用
利刀把锯口削平,不留毛茬,然后将接穗,削成锐角较小的菱
形,保证前端尖而不软,随后立即进行嫁接,速度要快,防止
接口被风干,从砧木枝条边缘2.0 cm处劈开2.0~3.0 cm的接口,
削面长且平滑,只有接穗和砧木接口有较大接触面积,才能利
于愈合,将菱形的接穗插入,形成层要对齐,便于二者的输导
组织相连,水分和养分相互沟通;砧木的横截面及二者接口间
的塑料条包扎严紧,能起到稳固接茬,增温保湿作用,这是嫁
接成活的关键所在;接穗套塑料袋,防止接穗水分流失,使接
穗保持新绿不被风干。
4 接后管理
接后10 d左右接芽开始生长活动,要加强管理工作。
4.1 灌水 嫁接后立即灌足第1次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
度,适时补水。
4.2 抹芽除萌与解除绑带 嫁接后,会在砧木接口附近不断长
出许多新芽,要及时抹去,否则会吸取母体养份,影响接穗成
活。这段时间要做到随出芽,随抹除,直到接穗长大。接穗成
活,每个叶芽分生出4-5个叶片后,解除塑料绑带,以免其勒入
枝条。
4.3 夹板定枝与适时修剪 春季多风,新接枝条易折,为避免
危害,要在解绑后及时在接口处固定上夹板。同时还要适时进
行修剪,以免新枝生长量过大而增加接口负担引起折伤。
4.4 病虫害防治 物理、化学、生物多措并使,综合防治,效
果更好。
4.4.1 病害 白粉病,修剪病枝,发病初期喷洒0.2~0.3度石硫
合剂,每次1 500kg/hm2,半月1次,坚持喷洒2~3次。
黄化病,缺硫、缺铁、缺氮或土壤板结积水都会导致黄
化,查寻根源,对症防治,缺铁较常见,一般用0.50%硫酸亚铁
+0.05%柠檬酸水溶液或2.00%硫酸亚铁+0.20%柠檬酸+3.00%尿
素+0.02%赤霉酸水溶液+新高脂膜8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
4.4.2 虫害 国槐尺蛾,是国槐、龙爪槐的主要食叶害虫,成
虫多在傍晚、夜间羽化和产卵,,有趋光性,利用其生活习
性,在虫害发生期可农药喷施,化蛹期可人工挖蛹,或树下埋
置毒土。
蚜虫,春季萌芽后出现蚜虫,用10.00%吡虫啉2 000~3 000
倍液喷施效果很好。
蚧壳虫,可以用农药“蚧虱灵”或者“阿维菌素”等喷雾
防治。
龙爪槐嫁接及注意事项
康燚德
(宁夏西吉县田坪林场, 宁夏固原 756299)
摘 要 龙爪槐是国槐的芽变品种,落叶乔木、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树冠如伞,上部蟠曲如龙,形态优美,叶、花供观赏,
是优良的园林树种,现代城市绿化中较为广泛利用,但其嫁接不到位,易偏冠或易折断。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应从砧木的选取、接
穗的选择、枝条的采集处理、嫁接时间,嫁接后的抹芽、解绑、接点固定及病虫防治等多方面技术保证,才能嫁接成功。
关键词 龙爪槐; 嫁接; 砧木; 接穗; 选择; 采集; 劈接; 抹芽; 解绑; 夹板定枝; 修剪; 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 792 文献标志码 B
作者简介:康燚德(1976 -)林业工程师,从事育苗指导及林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