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1 榕树须药效活性部位成分的 GC-MS分析结果
序号 化合物名称 相对百分含量 /%
1 叔辛醇 3-octanol 0.93
2 3, 5-二甲基庚烷 heptane;3, 5-dimethyl- 0.95
3 2, 4-二甲基庚烷 heptane;2, 4-dimethyl- 1.77
4 3, 3, 5-三甲基庚烷 heptane;3, 3, 5-trimethyl- 0.56
5 十一烷 Undecane 2.13
6 十二烷 dodecane 0.47
7 十三烷 tridecane 1.86
8 2, 8-二甲基十一烷 undecane;2, 8-dimethyl- 0.87
9 十四烷 tetradecane 0.68
10 十五烷 pentadecane 0.77
11 月桂酸 lauricacid 1.19
12 十六烷 hexadecane 0.81
13 十七烷 heptadecane 1.04
14 柏木醇 cedrol 0.34
15 肉豆蔻醛 tetradecanal 0.64
16 十四酸 myristicacid 1.71
17 十八烷 octadecane 0.70
18
2, 6, 10, 14-四甲基十六烷 hexadecane;2, 6,
10, 14-tetramethyl 0.97
19 棕榈醛 hexadecanal 0.31
20 十五烷酸 pentadecanoicacid 2.78
21 十六烯-9碳酸 9-hexadecenoicacid 1.39
22 十九烷 nonadecane 0.94
23 十六酸 hexadecanoicacid 14.64
24
3, 5-双(1, 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丙酸
benzenepropanoicacid;3, 5-bis-(1, 1-dimethyl-
ethyl)-4-Hydroxy
0.30
25 二十烷 eicosane 0.47
26
15-甲基-11-十 六 碳 烯 酸 11-hexadecenoic
acid;15-methyl- 1.22
27 十七酸 heptadecanoicacid 2.04
28 二十三烷 tricosane 0.74
29 二十酸 eicosanoicacid 3.54
30 二十一酸 heneicosanoicacid 1.87
31 二十二酸 behenicacid 8.81
32 二十四酸 lignocericacid 3.74
33 1-十九烯 1-nonadecene 1.50
34 二十六酸 hexacosanoicacid 2.44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 》编委会.中华本草 [ M]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495-497.
[ 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 [ M] .广西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90:91.
[ 3] 钟正贤 ,陈晓军 , 陈学芬 , 等.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筛选研究
(Ⅱ)[ J].中医药学报 , 2006, 34(3):11-13.
[ 4] 钟正贤 ,李开双 , 李翠红 , 等.抗血栓药材水提物的筛选研究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11):2117-2119.
[ 5] 钟正贤 ,陈晓军 , 周桂芬 , 等.抗血栓药材有效部位的筛选研
究(Ⅲ)[ J].中医药导报 , 2007, 13(4):13-15.
[ 6] ChiangYM, KuoYH.Newperoxytriterpenesfromtheaerial
rootsofFicusmicrocarpa[J].JNatProd, 2001, 64(4):436-
439.
[ 7] ChiangYM, KuoYH.Taraxastane-typetriterpenesfromthe
aerialrootsofFicusmicrocarpa[ J].JNatProd, 2000, 63(7):
898-901.
[ 8] KuoYH, ChiangYM.Sixnewursane-andoleanane-typetriter-
penesfromtheaerialrootsofFicusmicrocarpa[ J] .ChemPharm
Bul, 2000, 48(5):593-596.
[ 9] ChiangYi-Ming, KuoYueh-Hsiung.Noveltriterpenoidsfromthe
aerialrootsofFicusmicrocarpa[ J] .JOrgChem, 2002, 67
(22):7656-7661.
[ 10] ChiangYM, SuJK, LiuYH, etal.Newcyclopropyl-triterpe-
noidsfromtheaerialrootsofFicusmicrocarpa[ J] .ChemPharm
Bul, 2001, 49(5):581-583.
[ 11] ChiangYM, KuoYH.Newperoxytriterpenesfromtheaerial
rootsofFicusmicrocarpa[ J] .JNatProd, 2001, 64(4):436-
439.
[ 12] ChiangYM, ChangJY, KuoCC, etal.Cytotoxictriterpenes
fromtheaerialrootsofFicusmicrocarpa[ J] .Phytochemistry,
2005, 66(4):495-501.
[ 13] OuyangM-A, KuoY-H.Water-solubleconstituentsfromaerial
rootsofFicusmicrocarpa[ J].JAsianNatProdRes, 2006, 8
(7):625-630.
微波辐射 /HPLC测定农吉利中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含量
樊轻亚 1, 3 , 范华均 1* , 黄晓文 1 , 黄 勇2 , 张煜帆 1
(1.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2.广州多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80;3.信阳职
业技术学院药学与检验系 ,河南 信阳 464000)
收稿日期:2008-12-19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73060)
作者简介:樊轻亚(1979-),女 ,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范华均 ,男 ,博士 ,教授 ,从事药物提取分离及分析。 E-mail:junhuafan@126.com
关键词:农吉利;牡荆素;异牡荆素;微波辐射;HPLC
326
2010年 2月
第 32卷 第 2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February2010
Vol.32 No.2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2-0326-04
农吉利(CrotalariasessilifloraL)系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
草 , 俗名佛指甲 ,其味甘 、淡 、平 , 滋阴益肾 , 清热解毒 , 抗癌。
主治痢疾 、疮疖 、耳鸣耳聋 、头晕目眩等以及多种癌症的治
疗 [ 1] , 其中含有生物碱 、黄酮类化合物等有效成分。黄酮类
化合物具有抗菌 、消炎 、抗突变 、降压 、镇静等作用 , 在抗氧
化 、抗癌 、保护心脑血管 、抑制脂肪氧化酶方面也有显著的作
用。 HunSungYoo等从农吉利中分离得到 2′, 4′, 5, 7-四羟基
异黄酮 、2′, 4′, 7-三羟基异黄酮 、4′, 7-二羟基黄酮 、异牡荆素
(Isovitexin)四种黄酮类成分 [ 3];Abdul等从农吉利中提取研
究了牡荆素(Vitexin),荭草素(Orientin)和异荭草素(Isoori-
entin)三种黄酮类化合物 , 并证明了它们具有抗氧化活
性 [ 4] 。牡荆素 、异牡荆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中天然有效活性成
分 ,研究结果表明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均具有明显的降压 、抗
感染和抗痉挛的活性 [ 2] 。微波辅助提取近年来广泛应用于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 采用微波辐射可使药材细胞破壁 , 有
利于有效成分的提取 [ 5] 。本文采用微波辐射农吉利药材再
溶剂提取农吉利中的黄酮化合物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
中的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含量 , 建立微波辐射 -溶剂提取 /
HPLC测定牡荆素和异牡荆素含量的提取分析方法 , 应用于
不同产地农吉利黄酮提取液的测定 , 以了解农吉利中牡荆素
和异牡荆素的含量的分布 , 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提供基
础。
图 1 牡荆素(a)和异牡荆素(b)的化学结构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LC-10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 LC-Solution色谱工作
站);UV-1101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
司);HH-6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宏华仪器厂);pHS-25数显
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52CS-1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牡荆素标准品 、异牡荆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甲醇(色谱纯 , Merk公司);其他试剂(分析纯 , 广州化
学试剂厂)。
混合标准品溶液:准确称取牡荆素标准品 2.5 mg、异牡
荆素标准品 1.0 mg用甲醇定容至 10 mL量瓶中 , 配成混合
标准贮备液 , 置于冰箱内保存。
1.2 实验方法
1.2.1 微波辅助—溶剂提取
农吉利药材(来源于广州市清平药材市场和广西玉林药
材市场)经粉碎后 ,储备于干燥器中 , 备用。
精密称取农吉利药材 5.0 g于培养皿中 , 加入 20.0 mL
蒸馏水 , 搅拌均匀 ,铺平 ,浸泡放置 15 min后 , 再放入微波炉
中以 420 W功率微波辐射 2.0 min,然后将药材转入 250 mL
的烧瓶中 , 加入 100mL甲醇 , 以 70 ℃水浴回流提取 2.0 h,
提取两次 , 过滤 ,合并滤液。
1.2.2 HPLC测定条件
将上述处理过的农吉利提取液通过 0.45 μm滤膜 , 在
LC-10液相色谱仪上按下述条件进行测定。色谱柱:Ultima-
teTMC
18
(5 μm, 4.6 mm×250 mm,美国 WelchMaterialsInc.公
司);流动相:甲醇(A)-0.5%冰乙酸(B);采用梯度洗脱程
序:0 ~ 10 min, VA/VB:25/75 ~ 30/70, 10 ~ 45 min, VA/VB:
30/70 ~ 35/65, 45 ~ 50 min, VA/VB:35/65 ~ 100/0;检测波长
270nm;柱温:30 ℃;流速:1.0mL/min;进样量:10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溶剂回流提取条件的优化
2.1.1 溶剂的选择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为黄酮苷类化合物 , 黄酮苷类化合物
一般可用丙酮 、醋酸乙酯 、乙醇 、甲醇 、水或某些极性较大的
混合溶剂进行提取 , 用水提取时杂质较多 , 故本实验分别以
甲醇 、乙醇 、醋酸乙酯 、丙酮作为提取溶剂 , 试验了不同溶剂
对农吉利中牡荆素和异牡荆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2。
图 2 不同溶剂对得率的影响
由图 2可知 ,以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 提取率最高 , 其次是
乙醇 , 醋酸乙酯提取得率最低 , 表明使用极性溶剂对牡荆素
的提取更有利 ,故选择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327
2010年 2月
第 32卷 第 2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February2010
Vol.32 No.2
2.1.2 固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按实验方法 , 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后分别加入甲醇 50、 75、
100、 125、150 mL,考察了药材与提取溶剂的固液比对牡荆素
和异牡荆素提取得率的影响 ,结果见图 3。
图 3 不同固液比对得率的影响
由图 3可知 , 随着固液比的增加 ,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
提取得率也随着增加 , 当固液比为 1 ∶20时 , 提取得率的增
加趋于平稳 , 本文选择固液比 1∶20。
2.1.3 微波辐射提取条件的正交实验优化
本文以牡荆素和异牡荆素为提取目标物 , 采用正交试验
L9(34)对提取温度 、提取时间 、微波辐射功率 、辐射时间等因
素进行了试验。正交试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分别见表 1和表
2。
表 1 L9(34)正交试验设计表
水平 提取温度A/℃
提取时间
B/h
微波辐射功率
C/W
辐射时间
D/min
1 60 1 420 1
2 70 2 560 2
3 80 3 700 3
表 2 正交实验结果
No 因素A B C D
得率 /(mg/g)
牡荆素 异牡荆素
1 1 1 1 1 0.103 0.0412
2 1 2 2 2 0.123 0.0503
3 1 3 3 3 0.082 0.0345
4 2 1 2 3 0.128 0.0513
5 2 2 3 1 0.132 0.0548
6 2 3 1 2 0.164 0.0663
7 3 1 3 2 0.063 0.0252
8 3 2 1 3 0.095 0.0382
9 3 3 2 1 0.075 0.0305
VK1 0.103 0.098 0.121 0.103
VK2 0.141 0.117 0.109 0.117
VK3 0.078 0.107 0.092 0.102
VR 0.063 0.019 0.029 0.015
IK1 0.042 0.039 0.049 0.042
IK2 0.057 0.048 0.044 0.047
IK3 0.031 0.044 0.038 0.041
IR 0.026 0.009 0.011 0.006
根据极差分析和正交实验效应曲线分析 ,对牡荆素和异
牡荆素提取得率影响程度依次是:提取温度 >微波辐射功率
>提取时间 >辐射时间 ,其提取的优化条件为 A2B2C1D2 ,即
提取优化条件为提取温度 70 ℃, 提取时间 2.0 h, 微波辐射
功率 420 W,微波辐射时间 2 min。
2.2 HPLC分析条件
2.2.1 HPLC色谱条件的选择
本文以甲醇为参比溶液 ,用牡荆素标准溶液和异牡荆素
标准溶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扫描 , 发现牡荆素和异牡
荆素均在 270 nm处有最大吸收 , 故选择 HPLC检测波长为
270nm。
以甲醇(A)-0.5%乙酸(B)作为流动相 , 试验了不同的
洗脱程序对色谱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梯度洗脱程序:
0 ~ 10min, VA/VB:25/75 ~ 30/70, 10 ~ 45 min, VA/VB:30/70
~ 35/65, 45 ~ 50 min, VA/VB:35/65 ~ 100/0;可使牡荆素和
异牡荆素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其保留时间牡荆素为 22.630
min,异牡荆素为 23.775 min, 且峰形好 、稳定(见图 4), 可满
足分析要求。
图 4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混合标准溶液(a)和
农吉利提取液(b)HPLC色谱图
2.2.2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分别取混合标准溶液 , 配制成系列标准溶液 , 分别进样
10 μL,按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以色谱峰面积(A)和浓度(C)
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结果见表 3。
表 3 标准曲线 、线性范围和检测限
化合物 标准曲线 γ 线性范围/(mg/L)
检测限
/(mg/L)
牡荆素 A=29 503 608C-66 945 0.999 2 0.5~ 300 0.10
异牡荆素 A=28 716 000C-8 612 0.999 5 0.2~ 120 0.04
2.2.3 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
分别称取农吉利药材 6份 , 按实验方法分别进行提取 、
处理和测定 , 并分别于 0、4、 8、12、 24 h测量其稳定性 ,每次进
样 10μL。测量得到重复测定的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精密度和
328
2010年 2月
第 32卷 第 2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February2010
Vol.32 No.2
稳定性的 RSD分别为 2.57%、2.12%和 1.15%、1.86%, 提
取液在 24h内稳定。
2.2.4 加标回收实验
按照选择的实验优化条件 ,分别称取一定量的药材加入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标准溶液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 , 结果见表
4。
表 4 加标回收实验结果
牡荆素
加入量
/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
异牡荆素
加入量
/mg
测得量
/mg
回收率
/%
0.200 0.207 104 0.080 0 0.077 0 96.3
0.200 0.198 99.0 0.080 0 0.076 1 95.1
0.200 0.193 96.5 0.080 0 0.079 0 98.8
0.200 0.205 103 0.080 0 0.077 0 96.3
0.200 0.194 97.0 0.080 0 0.075 1 93.9
由表 4可知 ,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加标回收率在 96.5%
~ 104%、 93.9% ~ 98.8%之间 , 其 RSD为 3.44%、 1.89%,结
果较令人满意。
3 提取分析应用
按照实验方法采用微波辐射分别处理河北 、广西和湖北
3个产地农吉利药材 , 然后再进行回流提取 ,用 HPLC法测定
提取液中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含量 ,并采用直接溶剂提取进
行对比 , 其结果见表 5。
由表 5可知 , 三个产地的含量不同 , 以广西药材含量最
高 , 其次为湖北和河北 , 表明农吉利中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
含量与其生长气候及地理环境有关;经微波辐射处理后 , 再
在相同的提取条件下溶剂提取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提取得
率明显高于直接溶剂提取法 , 表明微波辐射处理药材后 , 更
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提取 , 这可能是微波辐射引起药材
细胞破壁的结果 [ 6] , 且方法简单 、方便 、实用。
表 5 牡荆素和异牡荆素的提取分析结果(n=3)
产地 提取方法
牡荆素
得率
/(mg/g)
RSD
/%
异牡荆素
得率
/(mg/g)
RSD
/%
河北省 微波法 0.187 2.13 0.070 6 1.58
回流法 0.143 1.76 0.056 4 2.05
广西 微波法 0.227 1.86 0.089 3 1.78
回流法 0.164 1.53 0.067 5 1.98
湖北 微波法 0.198 1.45 0.079 7 2.02
回流法 0.159 1.92 0.061 2 1.34
参考文献:
[ 1] 山东省农吉利治癌协作组.农吉利生物碱的抗瘤实验和毒性实
验 [ M].农吉利治癌研究资料 , 1972, (2):17.
[ 2] PrabhakarMC, BanoH, KumarI, etal.Pharmacologicalinvesti-
gationsonvitexin[ J] .PlantaMedica, 1981, 43(4):396-403.
[ 3] HunSungYoo, JiSukLee, ChulYoungKim, Jinwoongkim.Fla-
vonoidsofCrotalariasesiliflora[ J].ArchPharmRes, 2004, 27
(5):544-546.
[ 4] AbdulMun IM, OsamuNegishi, TetsuoOzawa.AntioxidativeCom-
poundsfromCrotalariasessiflora[ J].BiosciBiotechnolBiochem,
2003, 67(2):410-414.
[ 5] 范华均 ,肖小华 ,刘玉竹 ,等.微波辐射溶剂回流法提取石蒜中
石蒜碱 、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 [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2006, 45(3):46-49, 53.
[ 6] PareJRJ, BelangerJMR, StafordSS.Microwaveextractionfor
NaphthainMentha[ J] .TrendsAnalChem, 1994, 13(4):176-
184.
川明参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刘 静 , 李 宏 , 郭 平 , 陈胡兰 , 张 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收稿日期:2008-11-06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4A16)
作者简介:刘 静(1985-),女 ,硕士研究生 ,从事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化研究。 E-mail:liujing713@yahoo.cn
*通讯作者:张 梅 , Tel:13882126775E-mail:zhangmei63@yahoo.com.cn
关键词:川明参;质量标准;显微鉴别;TLC
中图分类号:R9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2-0329-03
川明参 ChuanminshenviolaceumShehetShan为伞形科川
明参属植物 , 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其干燥根为四川常用
中药材 , 具有润肺化痰 、和胃 、生津 、解毒等功效 , 主治肺热咳
嗽 、热病伤阴 ,为滋阴要药 , 是四川道地药材 [ 1] 。对川明参药
材的质量控制仅《四川省中药材标准 》 1987年版有简单的外
观性状描述 , 2005年版中国药典尚未收载。 本课题组在对
川明参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 确定了川明参祛痰止
咳 , 滋阴强体药效活性部位及药效成分基础上 [ 2, 3] , 对川明
329
2010年 2月
第 32卷 第 2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February2010
Vol.32 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