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傣药葫芦茶的栽培技术



全 文 :2。
表 2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编号 取样量m /g
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 m /mg
添加绿原酸的量
m /mg
测得量
m /mg
回收率
(% )
平均值
(% )
R SD
(% )
1 1. 512 8 0. 137 8 0. 135 6 0. 271 0 98. 23
2 1. 513 2 0. 137 9 0. 135 6 0. 271 5 98. 53
3 1. 506 2 0. 137 2 0. 135 6 0. 269 1 97. 27 97. 69 0. 68
4 1. 511 3 0. 137 7 0. 135 6 0. 269 2 96. 98
5 1. 501 9 0. 136 9 0. 135 6 0. 269 0 97. 42
   n= 5
2. 9 空白实验及样品含量测定 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作 ,同
法制得缺菊花的阴性对照液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 10μl测定。结
果表明: 阴性样品在绿原酸出峰处无干扰峰。流动相、溶剂也无干
扰。 见图 1。
取 3批杞菊地黄胶囊内容物 3 g,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操
作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 10μl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绿原酸的
含量。 结果见表 3。
3 讨论
3. 1  取绿原酸对照品溶液 ,用岛津 UV- 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计 ,在波长 200~ 400 nm范围内扫描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327
nm,故选该波长为测定波长。
3. 2  在实验时对流动相乙腈 -0. 4%磷酸的比例 ( 13∶ 87)及 ( 10
∶ 90)分别作了比较 ,结果以乙腈 -0. 4%磷酸 ( 10∶ 90)分离效果
好。
3. 3  在实验时对流动相的流速分别采用 0. 7 ml /min, 1. 0 ml /
min进行比较 ,结果以 0. 7 ml /min分离效果好。
3. 4  对供试品采用不同提取时间进行比较 ,超声处理 30 min
后 ,样品的峰面积不再增大。
时间 t /min
* 绿原酸 绿原酸对照品 ( A) 杞菊地黄胶囊 ( B) 阴性对照 ( C)
图 1  HPLC图谱
表 3 杞菊地黄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
批号 绿原酸含量 C /μg· g- 1 R SD(% )
030102 90. 970 3 0. 38
030206 91. 119 2 0. 93
040206 91. 805 1 0. 33
   n= 3
3. 5  该法结果准确可靠 ,操作简便 ,可用于杞菊地黄胶囊的质
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 ,第 4
册 [S ] . WS-B-0743-91. 78.
收稿日期: 2004-04-19; 修订日期: 2004-07-15
资源开发
傣药葫芦茶的栽培技术
管燕红 , 马 洁 , 张丽霞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植所云南分所 ,云南 景洪  666100)
关键词: 葫芦茶 ; 生长习性 ; 繁殖 ; 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4) 09-0564-01
  葫芦茶 Tadehagi triquetrum ( L. ) Ohashi.又名田刀柄 、咸鱼
草、丹火马 (傣语 ) ,为蝶形花科植物 ,亚灌木状草本或半灌木 ,高
达 1 m。花期 7月 ,果期 8~ 10月。以全株入药 ,味微苦、涩、性凉。
有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的功效 [1 ]。 主要用于预防中暑、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肾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小儿
疳积、妊娠呕吐、菠萝中毒、小儿硬皮病。傣医还用于治疗水肿病 ,
黄疸病 ,脱宫 ,产后气血两虚引起的体弱多病、面色苍白等症 [2 ]。
民间用本品腌制咸鱼、肉类 ,可防蝇蛆。全草含无羁萜 ( friedelin)、
表无羁萜醇 ( epifriedlano )和豆甾醇 ( stigmastero l) ,叶中含鞣质
( tannin) 7. 1% ~ 8. 6% ,二氧化硅 0. 5% ~ 2. 32% ,氧化钾 1. 3%~ 3. 0% [3 ]。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省区。
1 生长习性
葫芦茶生于低山、平坝路边灌丛中。喜气候温暖条件 ,多生长
于向阳山坡处 ,不耐寒 ,怕涝。 对土壤要求不严 ,砂质壤土和粘壤
土均可栽培。
2 栽培技术
2. 1 整地与施肥 选砂质壤土和粘壤土、向阳地块 ,施腐熟牛羊
猪粪 2 000 kg /ha2 ,磷酸二铵、尿素 500 kg /ha2 ,撒匀后翻耕耙细 ,
作 1. 3 m宽的高畦或平畦。
2. 2 种苗繁殖 可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2. 2. 1 种子繁殖 可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 直播者 ,播种期 3月
中、下旬至 4月初。 条播按 30~ 40 cm开浅或点播按 30 cm左右
开穴 ,覆土 1 cm,播后浇水 ,至出苗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种量
100~ 150 kg /ha2 ,播后 20 d左右出苗。出苗率因种子活力和管理
条件而异 ,约 70% ~ 90%左右 ,当出现 2~ 3片真叶时 ,开始按株
距 6~ 10 cm间苗 ,苗高 15 cm左右时按 15~ 20 cm株距定苗。育
苗者 ,育苗地可撒播或条播 ,播后可在畦上盖草并浇水保湿。
2. 2. 2 扦插繁殖 在备好的地上 ,按 5 cm× 10 cm株行距扦插 , 1~ 2节为一段 ,在 2~ 3月或 9~ 10月进行扦插 , 7 d后生根发芽 ,
插后浇水 ,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3 田间管理
3. 1 苗期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 ,适时松土除草 ,保持土表疏松 ,无
杂草。
3. 2 追肥浇水 苗期可追施稀畜粪便 ,生长盛期施氮磷钾复合肥
2~ 3次 ,约 7~ 12 kg /次。 每次采后都需追肥 1次。 雨季注意排
水 ,以免涝死。
4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 ,鲜用或晒干供用。
参考文献:
[ 1] 谢宗万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856-856.
[2 ] 林艳芳 ,依 专 ,赵应红 .中国傣医药彩色图谱 [M ].昆明:云南民族
出版社 , 2003: 641-641.
[3 ]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 ) [M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 2305-2305.
·564·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第 15卷第 9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4 VOL. 15 NO.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