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薯醋的发酵工艺



全 文 :2016 年 6 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une. 2016
第 32 卷第 3 期 Journ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 32 No. 3
[文章编号]1673 - 2944(2016)03 - 0058 - 07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薯醋的发酵工艺
张 东1, 张志健1,2, 卫永华1,2, 耿敬章1
(1.陕西理工学院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2.陕西省黑色有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 汉中 723000)
[摘 要]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并用响应面法对豆薯醋醋
酸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豆薯醋醋酸发酵最佳工艺为:醋酸菌接种量 1. 25%,温度
30 ℃,初始酒度 6. 5,初始 pH 3. 5。在该条件下酸度可以达到 5. 23 g /100 mL,与模型预测值
5. 34 g /100 mL接近,所以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豆薯醋醋酸发酵的实际过程。
[关 键 词] 豆薯果醋; 醋酸发酵; 响应面分析
[中图分类号] TS264. 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5-12-24 修回日期:2016-04-14
基金项目:陕西理工学院校级人才启动项目(SLGQD13-13)
作者简介:张东(1990—) ,男,陕西省西安市人,陕西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 [通信作者]卫永
华(1983—) ,男,山西省浮山县人,陕西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加工。
豆薯(yam bean,jicama,学名:Pachyrrhyizus erosus Urban)是豆科(Leguminosae)豆薯属(Pachyrhizus
Rich. ex DC.)中能形成纺锤形或扁球形块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1-3]。豆薯块根肉质洁
白,富含淀粉、糖分和蛋白质、氨基酸、类黄酮和维生素 C 以及人体所必需的钙、铁、锌、铜、磷等多种元
素[4-6],脂肪含量低,且不含胆固醇[7],食用口感嫩脆、香甜多汁。另有报道,豆薯具有生津止渴、解酒
毒、降血压、降血脂等功效[8-9]。因此,豆薯被食品工作者列为健康食物。
豆薯产量很高(一般每公顷可产豆薯块根 40 ~ 50 t) ,在南方许多地区,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
栽种。但它不耐贮藏,易腐烂变质,且由于现阶段对其加工不多,致使每年成熟季节,豆薯堆积如山,腐
烂损失严重,使农民经济受损[10]。目前,豆薯主要作为水果或蔬菜被直接食用,也有以豆薯为原料制作
的相关产品,如豆薯果汁、豆薯果冻、豆薯脯等,但与豆薯相关的发酵产品还很少,本文拟采用豆薯为原
料,制作豆薯果醋。
1 材料与方法
1. 1 实验材料
豆薯和大米(汉中本地) ;ɑ-淀粉酶(生化试剂,≥3 700 U /g,北京奥博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糖化酶(100 000 U /g,无锡市雪梅酶制剂科技有限公司) ;酿酒酵母、醋酸菌 AS1. 41(北京市食品酿造研
究所菌种)。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实验仪器与设备
打浆机(九阳 JYL-C50T料理机) ;粉碎机(莱芙 800 克粉碎机) ;超净工作台(博迅 SW-CJ-1FD单人
单面垂直净化工作台) ;恒温培养箱(上海精宏 JHS-150 精密恒温恒湿箱) ;酒精计(天津宏大仪表厂) ;
MIK-pH170 手持酸度计(江苏盛奥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集热式磁力搅拌器 DF-101S(上海凌科实业
·85·
发展有限公司)。
1. 3 试验方法
豆薯醋发酵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图 1 豆薯醋的发酵工艺流程
1. 3. 1 操作要点
(1)为了满足酒精发酵糖度要求,豆薯打浆后与大米、水按 10 ∶ 3 ∶ 3 的质量比混合,用以对豆薯浆
液中的总糖含量进行调整。
(2)ɑ-淀粉酶的液化条件:ɑ-淀粉酶加入量为 1. 35%,pH 6,液化温度 95 ℃,液化时间 1. 5 h,液化后
的糖度在 6. 5%左右。
(3)糖化酶糖化条件:糖化酶加入量为 2. 5%,pH 4. 5,糖化温度 60 ℃,糖化时间 1. 5 h,得到糖化液
为酒精发酵的底物,糖度可以达到 14%左右。
(4)酒精发酵:将豆薯糖化液调整至 pH 4,接入 1. 25%的酵母菌(9. 55 × 106个 /mL) ,于 27 ℃下发
酵 7 d,可以得到酒度在 7 左右的酒精发酵液。将酒精发酵液经高温灭菌后冷却至常温,以酒精发酵液
为底物进行醋酸发酵。
1. 3. 2 醋酸培养基
每 100 mL水添加 1 g葡萄糖,1 g酵母浸粉,1 g CaCO3(100 ℃烘干加入) ,95%乙醇 2. 5 ~ 4 mL(灭
菌后 70 ℃无菌操作加入)[11]。
1. 3. 3 酸度测定
吸取 10. 0 mL试样置于 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吸取 20. 0 mL,置于 200 mL烧杯中,
加入 60 mL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c(NaOH)= 0. 050 mol /mL)至酸度计指示
8. 2,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另外再进行空白对照,重复 3 次平行试验[12]。
总酸含量计算公式:
X =
(V1 - V2)× c × 0. 060
V × 10 /100 × 100,
式中 X为试样中总酸的含量(以乙酸计) ,单位:g /100 mL;V1 为测定用试样稀释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
液的体积,单位:mL;V2 为试剂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mL;c 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
量浓度,单位:mol /L;V为试样体积,单位:mL。
1. 4 单因素试验
分别取 80 mL酒精发酵液,装入到 150 mL三角瓶中进行试验,以醋酸发酵液酸度为指标,选取发酵
温度、发酵 pH、初始酒度、醋酸菌接种量为考察指标,探讨单因素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1. 4. 1 温度对酸度的影响
在初始酒度为 6. 5,醋酸菌接种量为 1. 25%,pH 3. 5 的条件下,分别以 28、29、30、31 ℃的温度发酵,
研究不同温度对豆薯醋醋酸发酵的影响。
1. 4. 2 pH对酸度的影响
在温度 30 ℃,初始酒度 6. 5,醋酸菌接种量 1. 25%的条件下,分别在 pH为 2. 5、3. 5、4. 5、5. 5、6. 5、
7. 5 的条件下发酵,研究不同 pH对豆薯醋醋酸发酵的影响。
·95·
第 3 期 张东,张志健,卫永华,等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薯醋的发酵工艺
1. 4. 3 初始酒度对酸度的影响
在温度 30 ℃,初始酒度 6. 5,醋酸菌接种量 1. 25%,发酵 pH 为 3. 5 的条件下,分别以 4. 5、5. 5、
6. 5、7. 5 的不同酒度发酵,研究不同初始酒度对豆薯醋醋酸发酵的影响。
1. 4. 4 醋酸菌接种量对酸度的影响
在温度 30 ℃,初始酒度 6. 5,pH 3. 5 条件下,分别接入 0. 25%、0. 5%、1%、1. 25%、1. 5%、1. 75%的
醋酸菌进行发酵,研究不同醋酸菌接种量对豆薯醋醋酸发酵的影响。
1. 5 响应面设计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 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发酵液酸度为指标,设计醋酸
菌接种量(A)、发酵温度(B)、发酵初始酒度(C)、发酵 pH(D)4 因素 3 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所得的实
验结果通过 Design-Expert. 8. 06 软件进行分析,建立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的模型来进行最优工艺的预测,
并得到响应面分析图及相关数据,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因子编码及水平设计见表 1。
表 1 响应面分析法的因素与水平表
水平 接种量(A)/% 温度(B)/℃ 初始酒度(C)/% pH(D)
- 1 1 29 5. 5 2. 5
0 1. 25 30 6. 5 3. 5
1 1. 5 31 7. 5 4. 5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单因素实验结果
温度对醋酸发酵影响如图 2 所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醋酸菌活性增强,醋酸菌
新陈代谢旺盛,醋酸发酵液酸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大。但当发酵温度超过 29. 9 ℃后,随着温度继续升
高,酸度反而呈下降趋势。当发酵温度高于 29. 9 ℃时,高温抑制了醋酸菌体内酶的活力,导致目标产物
开始减少[13]。因此,为了便于计算,选取醋酸发酵最佳温度为 30 ℃。
pH对醋酸发酵影响如图 3 所示。当 pH 低于 3. 58 时,醋酸发酵液酸度随着 pH 升高而增大,在
3. 58达到酸度的最大值。其后随着 pH的增大,酸度反而减小。在低 pH范围内,pH的升高引起醋酸菌
活力的升高,醋酸菌快速代谢而引起酸度的增大;在 pH 高于 3. 58 时,由于高 pH 引起的大量醋酸菌活
力的退化,使醋酸菌大量死亡,从而使得酸度在 pH 3. 58 之后呈现减小的趋势。因此,为了便于计算,选
择最佳值为 pH 3. 5。
图 2 温度对酸度的影响 图 3 pH对酸度的影响
初始酒度对醋酸发酵影响如图 4 所示。理论上,初始酒度越大,产酸量应该越高。但是从图 4 可以
明显看出,当初始酒度低于 6. 5 时,发酵液酸度与酒度呈正相关;在 6. 5 之后,酸度随着初始酒度的升高
而缓慢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醋酸发酵过程中,酒精为醋酸菌代谢的营养物质即碳源,在一定
范围内酒精度的增大会为醋酸菌的大量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但是酒精度高于某一特定值后又会
对醋酸菌的发酵能力产生抑制作用,使得乙酸的生产出现降低直至最后的停滞。由此,本单因素试验应
·06·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2 卷
该选择 6. 5 为最佳的初始酒度。
醋酸菌接种量对醋酸发酵影响如图 5 所示。在醋酸菌的接种量为 1. 25%之前接种量越大,乙酸积
累越快,并且醋酸菌繁殖快速,但当接种量大于 1. 25%之后,随着接种量的增大,发酵液酸度反而降低。
在相对较低的接种量时,醋酸菌由于有足够的酒精底物进行发酵,所以酸度随醋酸菌接种量的增加而升
高;但是当接种量过高后,醋酸菌发酵底物———乙醇的相对不足就会抑制醋酸菌的发酵活力。同时,醋
酸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也会加速醋酸菌的衰老和自溶,造成乙酸氧化,最终使得发酵产物乙酸量
大幅减少,并且接种量越大乙酸减少越明显[14]。所以综合来看,醋酸菌接种量选择 1. 25%为宜。
图 4 初始酒度对酸度的影响 图 5 醋酸菌接种量对酸度的影响
2. 2 回归模型的建立分析
结合单因素试验结果,以醋酸发酵中的酸度为响应值,根据 Box-Ben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
设计了醋酸菌接种量(A)、发酵温度(B)、发酵初始酒度(C)、发酵 pH(D)4 因素 3 水平共 29 组试验,并
利用 Design-Expert. 8. 06 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设计方案及结果如表 2 所示,方差分析
结果如表 3 所示。
表 2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酸度(Y)/(g /100 mL) 试验号 A B C D
酸度(Y)
/(g /100 mL)
1 - 1 - 1 0 0 4. 06 16 0 1 1 0 4. 65
2 1 - 1 0 0 4. 31 17 - 1 0 - 1 0 3. 60
3 - 1 1 0 0 4. 26 18 1 0 - 1 0 3. 71
4 1 1 0 0 4. 80 19 - 1 0 1 0 4. 93
5 0 0 - 1 - 1 3. 05 20 1 0 1 0 4. 77
6 0 0 1 - 1 3. 62 21 0 - 1 0 - 1 3. 06
7 0 0 - 1 1 3. 54 22 0 1 0 - 1 3. 37
8 0 0 1 1 4. 65 23 0 - 1 0 1 4. 82
9 - 1 0 0 - 1 3. 14 24 0 1 0 1 5. 13
10 1 0 0 - 1 3. 36 25 0 0 0 0 5. 21
11 - 1 0 0 1 3. 37 26 0 0 0 0 5. 24
12 1 0 0 1 4. 69 27 0 0 0 0 5. 20
13 0 - 1 - 1 0 3. 48 28 0 0 0 0 5. 19
14 0 1 - 1 0 3. 86 29 0 0 0 0 5. 26
15 0 - 1 1 0 4. 93
利用 Design-Expert. 8. 06 分析软件建立发酵温度、发酵 pH、醋酸菌接种量和初始酒度对酸度(Y)的
回归方程:
Y = 5. 22 + 0. 19A + 0. 13B + 0. 54C + 0. 55D + 0. 073AB - 0. 068AC +
0. 28AD - 0. 14BC + 0. 14CD - 0. 54A2 - 0. 31B2 - 0. 55C2 - 0. 94D2。
从表 3 可以看出,该回归模型极显著(P≤0. 001) ,并且该模型的相关系数 R2 = 0. 923 0,说明有
·16·
第 3 期 张东,张志健,卫永华,等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薯醋的发酵工艺
92%以上的数据可以用该模型来反应响应值的变化,而且失拟项 F = 151. 35,P = 0. 03 < 0. 05,失拟项不
显著,说明该方程对试验的拟合较好,试验有较好的可信度[15]。因此可用该模型方程来很好地模拟实
际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回归模型一次项中 C、D极显著,A显著,B不显著,二次项中 AB、
AC、BC、BD、CD不显著,AD显著,方项 A2、C2、D2 极显著,B2 显著,说明不同条件在醋酸发酵中的相互关
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从 F值及 P 值均可以看出,影响醋酸发酵的主要效应顺序为:D > C > A > B,
即接种量 >酒度 > pH >温度。
表 3 响应面试验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显著性
模型 15. 47 14 1. 10 11. 99 0. 000 1 **
A 0. 43 1 0. 43 4. 70 0. 047 8 *
B 0. 20 1 0. 20 2. 12 0. 167 7
C 3. 45 1 3. 45 37. 40 0. 000 1 **
D 3. 63 1 3. 63 39. 40 0. 000 1 **
AB 0. 021 1 0. 021 0. 23 0. 640 2
AC 0. 018 1 0. 018 0. 20 0. 663 3
AD 0. 30 1 0. 30 3. 28 0. 031 5 *
BC 0. 073 1 0. 073 0. 79 0. 388 8
BD - 1. 776 × 10 -15 1 - 1. 776 × 10 -15 - 1. 928 × 10 -14 1. 000 0
CD 0. 073 1 0. 073 0. 79 0. 388 8
A2 1. 88 1 1. 88 20. 40 0. 000 5 **
B2 0. 61 1 0. 61 6. 64 0. 022 0 *
C2 1. 96 1 1. 96 21. 26 0. 000 4 **
D2 5. 71 1 5. 71 61. 99 0. 000 1 **
残差 1. 29 14 0. 092
失拟项 1. 29 10 0. 13 151. 35 0. 03
纯误差 3. 400 × 10 -3 4 8. 500 × 10 -4
总和 16. 76 28
R2 = 0. 923 0 R2Adj = 0. 846 1
注:**表示差异极显著(P≤0. 001) ;* 表示差异显著(0. 001 < P≤0. 05)。
2. 3 响应面分析
用 Design-Expert. 8. 06 分析软件对表 2 的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并绘制响应面图,其结果如图 6—图 8
所示。依据各因素对响应值所构成的三维空间的曲面图,可直观地反映出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情况。
曲线越陡峭,表明该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会越大,由等高线图可以直观地看出存在极值的条件应该在圆
心处[16]。
由图 6 可以直观地看出,pH和接种量的交互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在 pH 和接种量均较小的时候,
随着 pH和接种量的增大,醋酸发酵液的酸度呈现增大到一定范围内减小的趋势。
由图 7 可以直观地看出,初始酒度和 pH的交互作用不明显,但是总趋势为豆薯果醋的酸度随着初
始酒度和 pH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由图 8 可以直观地看出,温度和 pH的交互作用不明显,但是总趋势为豆薯果醋的酸度随着 pH 和
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2. 4 发酵工艺优化及验证试验
根据 Design-Expert. 8. 06 软件的分析结果,得到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为:醋酸菌的接种量为1. 25%,
温度 30. 1 ℃,初始酒度 6. 6,初始 pH 3. 6,在该条件下回归方程预测的酸度可以达到5. 34 g /100 mL。考
虑到实际条件及实验可操作性,将工艺修正为:最佳工艺为醋酸菌的接种量为1. 25%,温度 30 ℃,初始
酒度 6. 5,初始 pH 3. 5,在该条件下进行 3 次平行试验得到发酵液酸度为5. 23 g /100 mL,与模型最优工
艺的预测值非常接近,所以可以利用响应面法对醋酸发酵的过程进行分析和预测。
·26·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2 卷
图 6 接种量和 pH对酸度的影响 图 7 初始酒度和 pH对酸度的影响
图 8 pH和温度对酸度的影响
3 结 论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温度、pH、醋酸菌接种量、初始酒度与对豆薯醋的醋酸发酵的影响,在此基
础上以豆薯醋的酸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制作豆薯醋的最佳工艺参数:醋
酸菌的接种量为 1. 25%,温度 30 ℃,初始酒度 6. 5,初始 pH 3. 5。在该条件下得到发酵液酸度为
5. 23 g /100 mL,与模型的最优工艺预测值比较接近,由此说明可以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对豆薯果醋
的醋酸发酵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天友,刘黎明,钟蒸钓. 凉薯脯的加工技术[J].食品科学,1994,174(6) :71-72.
[2] 蒋陵秋,丁帮展,金文林.小豆开花结荚习性观察[J].江苏农业学报,1986,2(2) :41-44.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 41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212-213.
[4] 邓清,邓树林.绿色食品蔬菜———豆薯[J].江西农业科技,2003,7(5) :22.
[5] RAMOSDELAPENA A M,CATHERINE M G C. Renard. Advances and perspectives of Pachyrhizus spp. in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J].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2013(29) :44-45.
[6] FERNANDEZ M V,WARID W A,LOAIZA J M,et al. Developmental patterns of jicama(Pachyrhizus erosus (L)Urban)
plant an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roots grown in Sonora,Mexico[J].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1997(50) :
279-286.
[7] 任曦竹,王湘,刘君.凉薯果酒发酵条件研究[J].饮料工业,2011,14(6) :24-25.
[8] 张志健,刘珂,张东,等.豆薯淀粉的特性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4(8) :139-140.
[9] 杨文慧,赵兵,高昂,等.豆薯药学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 :20391-20392.
[10] 文西强,陈忠文.不同种植密度对豆薯块根产量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9(19) :45-46.
[11] 牛广财,朱丹,魏文毅.沙棘果醋发酵过程中醋酸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J].中国酿造,2012,31(8) :55-5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T 5009. 41—2003[S]. 北
京:中国标准化出版社,2004.
[13] 徐妍.果醋发酵工艺研究及营养成分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5.
[14] 张立强.酒精制醋连续发酵工艺的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
[15] 陈文娟,陈建福.响应面优化石橄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5,36(2) :89-95.
[16] 黄文青,高明,刘松,等.响应面法优化蒸制姜半夏的炮制工艺[J].中药材,2015,38(7) :1403-1407.
[责任编辑:李 莉]
·36·
第 3 期 张东,张志健,卫永华,等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薯醋的发酵工艺
Optimization of acetic fermentation for jicama vinegar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ZHANG Dong1, ZHANG Zhi-jian1,2, WEI Yong-hua1,2, GENG Jing-zhang1
(1. School of Bio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zhong 723000,China;
2. 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lack & Organic Foods,Hanzhong 723000,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s,acetic fermentation of jicama vinegar was opti-
mized using Box-Benhnken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optimal acetic fer-
mentation technology involves inoculation amount being kept at 1. 25%,and temperature being at 30 ℃,ini-
tial alcohol content being of 6. 5 and pH 3. 5. The acidity (5. 23 g /100 mL)of acetic fermentation broth under
optimal condition was close to predictive value (5. 34 g /100 mL) ,indicating that predictive values of simula-
tion equation have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Key words: jicama vinegar; acetic acid 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上接第 57 页)
Application of Gastrodia elata polysaccharide to the skin cream
ZAN Li-xia1,2, WANG Yu1, HU Lin-lin3, XU Hao1, ZHAO Hua1,
YANG Pei-jun1, JIANG Jing-long1, CHEN Chen1,2
(1. School of Bio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China;
2. Shaanxi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all Gastrodia Tuber and medical Dogwood,
Hanzhong 723000,China;
3. Xi’an Modern Chemistry Research Institute,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 was investigated about moisture absorption,moisture retention and anti-oxida-
tion of Rhizoma Gastrodiae polysaccharide. And the polysaccharide was applied to the skin cream. With hyalu-
ronic acid as a control,on the two kinds of humidity conditions,the balanced moisture content of polysaccha-
ride is up to 3. 69% and 9. 90% . In the range of test,the ability of 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and DPPH
scavenging had come up to 37. 58% and 46. 55% . The reducing capacity was better than the solution of
VC(5 μg /mL). So the polysaccharide from Gastrodia elata can be used in skin cream as an effect compo-
nent,and the cream can reach the physico-chemical requirement.
Key words: Gastrodia elata polysaccharide; cream; moisture absorption; moisture retention;
antioxidant
·46·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 3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