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药用大黄根茎中皮层维管束的结构和形成过程的研究



全 文 :第 9卷 第 3 期
1 2 9 9年 9月 J
.
A G N护馥赞苦气 T FM c Vol. g N o. e SP. 1 2 9 9
· 中医研 究 ·
药用大黄根茎中皮层
维管束的结构和形成过程的研究
王定海 朱 玲 胡小明 丙小全 兰州医学院药学系
关键词 药用大黄 ;根茎 ;皮层维管末 ;发育
药用大黄 ( Rhe u mof fia u nte )干燥根与根茎是一种重要
的中药材 。 我省各地区均有栽培 。 其根茎除了在髓部具有
周木型的异常维管束外 , 在皮层还 分布有周韧型的皮层维
管束 。 本文主要描述了药用大黄根茎 中皮层维管束的发生
和发育规律 。
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于 1 98 8 年分三次采 自栽培在兰州医学院药
圃的药用大黄栽培植株 。 分别 用 F A A 固定 , 石蜡法制片 ,
连续横切和纵切 片 , 厚度 1。一 1 3拜m , 用番红 、 亮绿双 重染
色 。 另外 ,还参做 了徒手切片 。
观察结果
1
. 皮层维管束的结构及其在根茎中的分布 药
用大黄根茎的早期结构类似于一般的双子叶植物 , 由周皮 、
皮层和维管栓三部分组成 ,其中 , 维管栓中央有 发达的髓 。
在三年生的根茎横切面上 . 可见到皮层内分布有 1一 2
圈环状排列的周韧型维管束 。 它们位于周皮内的皮层薄壁
组织中 ,在皮层中与周皮之 间若是单环排列通常相隔 10 一
13 层薄壁细胞 , 若是双环排列相隔十数层甚至几十层薄壁
细胞 。根据石蜡纵横制片以及临时徒手制片的分析 , 可知皮
层维管束在皮层 内的分布方向是一定的 , 往往与根茎 的长
轴平行 . 亦有与长轴呈一定角度斜向分布的 。 这样 , 在直径
为 2 . c4 m 的根茎横切面上 , 双环排列的皮层维管束数 目可
达 36 个 , 随着器官 的增大 , 单环排列的皮层维管束在 4 厘
米以上的根茎横切面上数 目多达 64 个 , 甚至更多 。 总之 , 药
用大黄根茎中分布如此多 的皮层维管束是罕见的 , 而且它
们与周皮之 间的距离是相 当恒定的 , 尤其定双环排列的外
轮和单环排 列的皮层维管束与根茎的外表面始终呈平行分
布 。
药用大黄皮层维管束的直径很大 , 切向直径约 6 44 卜m ,
径向直径约 1 . 08 m m 。 成熟的皮层维管束为周韧型 ,其形成
层明显成环 , 由 4一8 层类方形或类多角形的形成层细胞组
成 。 它的外侧具有韧皮部的分化 , 多由形状 、大小不一的薄
壁细胞组成 , 组织排列松散 , 具胞间隙 , 韧皮部内侧近形成
层处不分布粘液腔 。 形成层 内侧为木质部 , 射线分化不 明
显 , 导管常单个散在或 2一 3个成束分布 , 导管多聚集在维
管束中心 。
2
. 皮层维管束的形成过程 当根茎的直径达到
1一c3 m 时 , 大约在与髓维管束发育的同时 , 在皮层薄壁组
织以及韧皮部和射线薄壁组织里产生额外形成层 , 进而形
成多个环状排列的周韧维管束 。 此过程先在根茎韧皮部以
外一定 区段的薄壁组织里发生 , 逐渐向顶端发展 ,从而使根
茎呈下小上大的圆栓形 。
根据 上述发育过程的连续横切片观察发现 , 在根茎的
正常次 生结构产 生时 ,维管栓外围的皮层中距离次生韧皮
部较近位置的皮层薄壁组织细胞进行了多次不定向的细胞
分 裂 , 其衍生细胞在 2 . I c m 直径的根茎横 切面上 , 象拼 板
玩 具一样 ,拼成 “ 窗 ” 形 、 “ 金字塔 ” 形 、 “ 鱼 ” 形 、 以及 “ 日 ” 字
形 、 “ T ”字形等各种图形 。 这些 细胞与原来的细胞相 比 , 体
积 明显变小 , 而且细胞形状多呈三角形 , 它们就是皮层维管
束额外形成层的前身细胞 。这些衍生细胞进 一步分裂 、 相互
靠拢使其区域扩大成束状 。 在距离不定向分裂开始发生处
相 隔 1 c8 m 的根茎横切面 上 ,衍 生细胞束状 区的外围细胞
开始发生平周分裂 ,形成 2一 4 层切向扁平细胞 , 在皮层薄
壁组织中构成一个个单独的形成层小环 。 当额外形成层环
即将形成时 , 束状区中心衍生细胞开始发生不定向分裂形
成部分木质部细胞 。
皮 层维管束的额外形成层的活动方式与维管形成层类
似 ,但 不明显地分为束内和束间两部分 。皮层维管束的额外
形成层 向外衍生的细胞分化为筛管 、 伴胞和韧皮薄壁细胞 ,
其中 , 筛管和伴胞聚集成群 , 由韧皮薄壁细胞隔开 。 额外形
成层向 内衍生 2一 3 层不规则排列的近三角形薄壁细胞 , 以
后 同衍生细胞束状 区的中心细 胞形成的木薄壁细胞共同分
化出导管和木纤维 。 在此过 程中木质部的导管和纤维先开
始分化 。 通常分化出的导管是单个散在或者是 2一 4 个大小
不等的导管聚集成群 , 它们由一些木薄壁细胞所包围 ,分散
在木纤维中 。
如上所述 , 皮层维管束的数目可达 64 个甚至更多 。 这
些皮层维管束一部分起源于皮层薄壁组织的成熟细胞里 ,
而另一部分则起源于另一节的次生维管束两韧皮部束的外
缘 、筛管和伴胞群之 间的一些次生韧皮细胞和射线细胞 。 它
们可进行 多次 不定向分裂形成 早期的皮层 维管束穿过一
个节间向外插 入单 环排列的皮层维管束中 , 亦可保留在皮
·
2 1
·
王定海等 。 药用大黄
层中构成另外一环皮层维管束 。
由于器官的不断增大 ,位于最外部的皮层维管束逐渐
向周皮靠近 呈凹形融合 。 结果随着皮层外侧新周皮的产 生
而脱落 。于是 ,新的皮层维管束又由以上两种部位的薄壁细
胞重复发生 , 直至皮层和韧皮部束外缘薄壁匆她不再产生
新的皮束额外形成层衍生细胞为止 。 周皮与韧皮部之间的
多层薄壁细胞来源于韧皮部外侧相当于 中栓鞘部位的细
胞 。另外 ,较老的皮层维管束木质部和形成层则随着离心移
动有不同程度的栓化 . 而且木质部薄壁细胞可产生木 间木
栓 (栓化斑 点 ) 。 ·
讨论
根据以上连续横切片的观察可知 , 药用大黄的皮层维
管束起 源于两种不同的组织部位一即一部分皮层维管束起
源于中栓周围的皮层薄壁细胞 , 而另一部分起源于韧皮部
以外的不同位置的薄壁细胞 。总之 , 它们额外形成层的原始
细胞都由成熟的细胞片断经过脱分化恢复分生能力而进行
了一系列分裂活动后衍化形成的 。 此种形成过程与 J os ih
( 1 , 3 7) 的报道一致 , 即次生 (额外 ) 形成层总是起掉干薄壁
细胞并与原形成层的外部是隔开的 lj[ 。 另外 aB l f ou r ( 1 9 5 8)
也有更明确的报道 ,她认为 , 在茎周围的分生组织是由皮层
细胞演化的 。 这种分生组织和茎 中央分生组织两者都是由
恢复分生能力的基本组织衍生细胞形 成的 , 它们不与顶端
分生组织连 续 ,也不是 由剩余分生组织构成的 :2[ 。 另一部
分皮层维管束起源于两个次生韧皮部束的外缘 、筛管和伴
胞群之间的一些 次生韧皮组织和射线细胞 , 其衍生细胞片
断与维管形成层靠得较近 。 aB lf o u r ( 1 9 6 5 ) 在 e h e n o p o d i u m
m ur a le 的茎中曾观察到类似的现象 a[] 。但她认为 , 束外形
成层 (即皮层维管束的额外形成层 )是由维管形成层扩展到
韧库部外侧形成的 。我们认为 ,韧皮部外侧产生的额外形成
层与皮层 中产生的类似 ,都不是维管形成的延续 。 其理 由
是 :根据我们的观察 , 额外形成层的发生不是从维管形成层
的边缘开始的 ,而是从韧皮部外侧 的中央开始的 , 与维管形
成层并无关系 。 维管形成层是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
之间保留的原形成层转化而来的 , 而皮层维管束的额外形
成层是 由次生韧皮部以 外的薄壁细胞经脱分化后重新形成
的 。 于是 , 药用大黄皮层维管束的额外形成层闭起源于皮
层薄壁细胞 。 起源于次生韧皮部外侧 的韧皮细胞和射线组
织 ,但它们的形成都与原形成层无关 。
参考文献
[ l〕 . Jo 3h i A C A皿 r Jo u r oB t 1 9 3 7 乡2 4 : 3一 9
[ 2 ]
.
B a lf o u r E P h y t o m o r p阮 l鲍 y 2 9 5 5 吞2 3 ( 5 ) 2 2 4 一 2 3 3
[ 3」. 氏 l f o u r E P h y t o m o r p h ol 叩 y 20 65 , 1 5 ( 2 ) : 11一 1 2 2
〔4〕. 伊稍著 (李正 理译 ) · 种子植物解剖 学 , 科学 出版社 , 北京 · 1 9 8 2 `2 04
万。
止泻汤治疗小儿腹泻 50 例
赵明德 雷玉珍 庆阳地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病 , 多发病 。 特别是感染性腹
泻 , 好发于夏 、 秋季 ,具有发病急 , 腹泻重 , 易致水电解质平
衡失调 , 多伴全身机能障碍 ,是我国 小儿四病防治重点之
一 。 我科自 1 9 81 一 1 9 8 6 年以来试用加减止泻汤治疗本病取
得了一定疗效 , 兹总结如下 :
一般资料
5 0 0 例患儿 ,其中男 2 5 4 例 , 女 2 1 6 例 。 六个月以下 1 3 1
例 , l 岁以下 2 6 8 例 , l 至 3 岁 20 1 例 , 急性者 3 7 7 例 , 慢性
者 31 例 ,迁 延性 92 例 ,属于轻型 3 71 例 . 重型 12 9 例 。 主要
体征方 面除均有腹泻外 , 脱水者 3 05 例 ,其中轻度 101 例 ,
中度 75 例 , 重度 12 9 例 ; 有恶心呕吐者 1 76 例 , 厌食者 156
例 ,发热者 1 9 3 例 , 腹胀者 2 21 例 , 合并肠外感染者 167 例 。
全部病例均作大便镜检 , 仅有粘液 、残渣 、脂肪滴或少许白
细胞 ,可排除菌痢 , 出血性小肠炎等 。
1
. 药物组成 渡香 3一 5 克 大腹皮 6一 9 克 抉
等 ,一 15 克 白术 6一 9 克 荻 术 4一 6克 厚朴 4一 6
克 半夏 4一 6 克 大黄 1 . 5一 4 克 黄连 3一 6 克 黄
柏 6一 9克 禹余粮 6一 9克 甘草 3一 6克 赤石脂 6一
9克
2
. 用法与用量 每剂煎汤 1 0 一 15 o m l , 每 日服 3一
4 次 , 每次 30 一 40 ml ,三天为一疗程 , 可连服 2一 3 疗程 。
加减 : ①早期有发热 、 恶心 、 呕吐者去禹余粮 、赤 石脂 。
②恢复期 : 不发热 、 恶心呕吐 、腹胀等中毒症状 、 仅大便次数
较多者去黄连 、黄柏 。
3
. 注意事项
3
.
1
. 如有水电解质 , 酸碱失衡者 , 辅以 液体疗法 〔包括
口服 、补液盐 ) 。
3 .2 有肠外感染者给 予适当的抗菌素等配合治疗 。
3
.
3
. 治疗期间不必禁食 。
4
. 治疗效果 治愈 3 56 例 , 占 71 . 2% 。 显效 80 例 ,
占 16 % 。 有效 3 6 例 ,占 7 . 2% 。 无效 28 例 , 占 5 . 6% 。
1一 3 日内大便次数及外观正 常者 1 24 例 , 4一 5 日 2 71
例 , 6一 7 日 41 例 , 服完三个疗程其他症状减轻 , 但大便次
数及外观未正常者 36 例 ,无效者 28 例 。 全部服药患 儿未发
现任何不 良反应 。
该方解表和中 ,理气化浊 ,兼清热解毒 ,攻积导滞 , 补脾
祛湿 ,敛肠止泻 。 且清中有补 ,泻 中有涩 , 苦涩甘结合 , 清不
致于过寒 , 补涩不至于过 甚 ,既无清热而寒变之虑 , 又无补
涩而留邪之嫌 ,但从药物组成来看 , 偏于寒凉 、通导 ,总以热
泻 、 食泻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