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黎药-角花胡颓子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06-23; 修订日期:2011-12-02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 30716)
作者简介:魏 娜(1980-),女(汉族),黑龙江人,现任海南医学院药学院讲师,
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南药与黎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
黎药 -角花胡颓子的生药学研究
魏 娜,李佩佩,王 勇
(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
摘要:目的 建立黎药角花胡颓子茎叶的生药鉴定方法。方法 采用生药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对角花胡颓子进行
生药学研究。结果 角化胡颓子叶粉末鳞毛众多,由数十个细胞连接而成,辐射状排列成圆盘状;叶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形,垂周
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 5 ~6个;网纹导管众多,偶见螺纹导管;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
层色谱图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分离度良好。结论 该实验为角花胡颓子的鉴定、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
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角花胡颓子;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5. 059
中图分类号:R282. 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5-1180-01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Stem and Leaf of 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
WEI Na,LI Pei-pei,WANG Yong
(School of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Haikou,5711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of the stem and leaf of 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Meth-
ods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and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y methods were employed for the pharmacognos-
tic study of Elaeagnus gonyanthes.Results The leaf of Elaeagnus gonyanthes was characterized by numerous paleas,abnormal leaf epi-
dermal cells,an anomocytic type of stomata with 5 -6 subsidiary cells,more reticulate vessels and less spiral vessels,crystal fibers with
calcium oxalate crystals in parenchyma cells around fiber bundle. The spots of oleanolic acid and ursolic acid were separated well in the
sample by the thin - layer chromatogram. Conclusion The results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formul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as well as further exploitation of 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
Key words: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in - layer chromatography
角花胡颓子 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
物,别名羊母奶子、吊中子藤,假甜酸,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
云南省区、海南等地;以根、叶、果入药,是海南黎族地区常用药之
一[1],也是著名黎药荔花鼻窦炎片的主药。据《中国植物志》中记
载,角花胡颓子具有止咳平喘、祛风通络、行气止痛、消肿解毒等作
用,主要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河
豚中毒、跌打肿痛等[2]。目前对该植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未见关于该
植物生药学研究报道,本文就角花胡颓子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
色谱鉴别等进行了生药学方面的初步研究,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
定及荔花鼻窦炎片的二次开发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 1 材料 角花胡颓子茎叶 2008 -09采自海南省万宁市,经海南医
学院药用植物学教研室曾念开博士鉴定为胡颓子科胡颓子属植物角
花胡颓子的 Elaeagnus gonyanthes Benth.的干燥茎叶。标本存放于海
南医学院药学院。齐墩果酸对照品(批号 110709 - 200505)、熊果酸
对照品(117042 -200516)批号: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
试剂均为分析纯。
1. 2 仪器 XSP - 8CA 生物显微镜(上海尚光显微镜有限公司),
AL104电子天平(梅特勒 -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呈圆柱形,略弯曲,少分枝,直径 0. 3 ~ 4
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皱缩,有纵皱纹。上端常有细小的茎痕。质
坚实,断面皮部红褐色,木部棕黄色。叶稍微皱缩,展平后呈椭圆形
或卵状椭圆形,长 4 ~13 cm,宽 2 ~5. 5 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圆形,
有时楔形,边缘微波状而反卷,上表面黄绿色,有光泽,下表面灰白
色,被白色鳞粃,散生点状褐色鳞斑;叶柄长 4 ~ 10 mm。厚革质,根
茎、枝叶气微,味辛、微涩。叶以多、色绿者为佳,根茎以条粗、质坚硬
者为佳。
2. 2 显微鉴别
2. 2. 1 茎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层棕褐色木栓细胞,偶见鳞毛。栓内
层较窄。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木射线多弯曲,宽 1 ~2列细胞;
导管较多,直径约75 ~100 μm,常单个散在或两个相聚。髓部由众多
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较多。见图 1。
1.木栓层;2.栓内层;3.导管;4.木质部;
5.木射线;6.草酸钙砂晶;7.髓部
图1 角花胡颓子茎横切面详图(10 ×10)
2. 2. 2 叶粉末 灰绿色。鳞毛众多,黄棕色或无色,多单个散在、完
整,直径约为 1 100 μm,由数十个细胞连接而成,辐射状排列成圆盘
状,每个细胞呈披针形,上部分离且呈不规则弯曲,下部大部分相互
连接。叶表皮细胞成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弯曲,直径 75 ~115 μm。
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 5 ~6个。网纹导管众多,偶见螺纹导管。纤
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见图 2。
2. 3 薄层色谱鉴别 取本品粉末 2 g,加 70%乙醇 20 ml回流提取 1
h,滤过,滤液蒸干至无醇味,加 5 ml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液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对照品,分别加入甲醇制
成每 1ml含齐墩果酸、熊果酸 0. 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
种溶液各 10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环己烷 -三氯甲烷 -乙酸乙酯 -冰醋酸(20∶ 5∶ 8∶ 0.
1)为展开剂,并用碘适量点于各点样点上进行预处理 30 min 后展
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 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
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
·0811·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5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5
斑点。见图 3。
1.螺纹导管 2.网纹导管 3.草酸钙方晶
4.鳞毛5.不定式气孔6.叶表皮细胞
图2 角花胡颓子叶粉末图
1,2,3 供试品 4.齐墩果酸 5.熊果酸 6.齐墩果酸熊果酸混合对照品
图3 薄层色谱图
3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角花胡颓子茎叶从药材性状、茎横切面、叶粉末
显微特征具有形态学规律,对其生药鉴定有实际意义。如茎横切面
木栓层的破碎鳞毛、薄壁细胞中的草酸钙砂晶、叶粉末中的鳞毛,不
定式气孔、晶纤维等,这些特征均可作为角花胡颓子茎叶鉴定的依
据。薄层色谱实验中,角花胡颓子茎叶乙酸乙酯部位齐墩果酸和熊
果酸含量较高,薄层色谱图中显色清晰。HPLC测定齐墩果酸和熊果
酸含量均在 0. 02 mg/g以上[3],且药理实验表明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具有抗炎活性,可能为其治疗急慢性鼻炎的有效成分[4],这些结果为
角花胡颓子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明生.黎药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8.
[2] 方文培,张泽荣.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二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
版社,1983:10.
[3] 张俊清,陈文芝,蒋德锡,等. RP -HPLC法测定角花胡颓子中齐墩果酸
与熊果酸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7):1305.
[4] 魏 娜,谭银丰,刘明生,等.黎药 -角花胡颓子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实验
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6):677.
收稿日期:2011-05-08; 修订日期:2011-12-27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基金(No. 10JDG050)
作者简介:汤 建(1977-),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现任江苏大学药学院讲师,
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活性天然产物分离鉴定及结构修饰研究工作.
尾叶香茶菜各部位中 kamebakaurin含量测定
汤 建1,陈 微2,刘书芳2,马瑞丽1,徐秀泉1
(1.江苏大学药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2.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目的 研究尾叶香茶菜中 kamebakaurin的提取工艺及其在各部位的含量。方法 采用 HPLC法,以 kamebakaurin为指标,
考察不同溶剂的提取效率和各部位中的含量。结果 尾叶香茶菜以 70%丙酮为溶剂,超声 40 min的提取条件效率较优;根、茎、
叶中 kamebakaurin的含量分别为:0. 03,0. 16和 5. 83 mg/g。结论 工艺简便,提取效率高,可用于尾叶香茶菜中的 kamebakaurin
提取。
关键词:尾叶香茶菜; 二萜; Kamebakaurin; 反相高效液相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5. 060
中图分类号:R284. 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5-1181-02
尾叶香茶菜 Rabdosia excisa (Maxim.)Hara为唇形科香茶菜属
植物,又名龟叶草、狗日草、野苏子,性凉味甘,主产于小兴安岭、长白
山区、千山山脉等各地山区。民间用于治疗胃炎、膀胱胀痛、癌症、感
冒发热、关节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等[1]。尾叶香茶菜的主要化学
成分为二萜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成分、挥发油等[2 ~5]。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贝壳杉烯型二萜化合物,目前从尾叶香茶菜中共
分离鉴定了 17种二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 kamebakaurin 因其显著
的抗肿瘤[3]和抗炎免疫方面[6,7]的活性而备受关注。关于二萜类成
分的提取,报道的方法较多,包括乙醚浸提、甲醇或乙醇浸提和回流
提取、70%丙酮浸提法等常用手段[8]。文献[9]对比了水、乙醇、正丁
醇、石油醚、醋酸乙酯和苯 6种溶剂浸提溪黄草总二萜成分的效果。
本文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kamebakaurin的提取条件,同
时考察尾叶香茶菜根、茎、叶中该化合物的含量,为确定该药材中 ka-
mebakaurin的最佳提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验中采用超声辅助
提取法以提高提取效率。
1 仪器与试剂
LC -20A高效液相色谱仪;QE -5A五两装高速中药粉碎机;ZF
-300超声波清洗机;Sartorius电子天平;PCS 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
度计;kamebakaurin对照品由本实验室自制,经面积归一化法检查;
甲醇为色谱纯,双纯水,其它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药材采自吉林长白山区,经本院欧阳臻教授鉴定为尾叶香茶菜
Rabdosia excisa (Maxim.)Hara。
2 方法与结果
参照文献[10],选用 40%,60%,70%,80%乙醇超声提取 kame-
bakaurin,同时参照文献[8]考察甲醇,醋酸乙酯,70%丙酮超声提取
kamebakaurin的效果。
2. 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浓度为 33. 0 mg/ml对照品溶液,以 95%乙
醇为空白溶媒,在 200 ~ 700 nm范围内扫描,235 nm处有最高吸收
峰,测定其吸光度 A(A =0. 753),并确定测试波长为 235 nm。见图 1。
图1 kamebakaurin紫外扫描图
2. 2 色谱条件 Phenomenex -C18柱(4. 6 mm ×250 mm,5 μm);柱温:
25℃;流动相:甲醇 -水(梯度洗脱,20∶ 80 -50∶ 50 -100∶ 0);流速:
0. 8 ml /min;检测波长:235 nm。其 HPLC图见图 2。
2. 3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干燥的 kamebakaurin 10. 02 mg 置于 50 ml
·1811·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 23 NO. 5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5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