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甘肃农业 2008年第 12期(总 269期)
GansuNongye
红根草Salvia prionitis Hance是唇形科鼠尾草属一年
生草本植物,别名红根子、红地胆、根下红、关公须、落地红,以全
草入药。夏秋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味甘涩,散风热,利咽喉。
用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肠炎腹泻、腹痛、痢疾,具有
调理胃肠,促进水分代谢的功能,同时对治疗胃肠泄泻、细菌性
痢疾疗效好,简便易行,可就地取材,便于收集利用。根据有关资
料表明,本品通过药理、毒理试验表明,红根草无毒副作用,可治
疗痢疾病。
近年来,随着养猪事业的不断发展,仔猪痢疾严重困扰着养
猪业的发展,笔者在生产实践中,用本品治疗仔猪痢疾效果显
著。
一、病例选择
仔猪黄白痢常发生在1月~2月龄,有时生产不久的乳猪
也拉稀严重,粪便为黄褐色或灰白色等水样或稠状,有的带有酸
臭味,尾部沾有粪便,严重者脱水而死亡。
二、治疗
体重4公斤的小猪,用红根草干草60g或鲜草100g,加水
约500ml,煎取两次混合约150ml液,加入10g口服补液盐饮服
或灌肠,也可把红根草加工成粉末适当掺入饲料中自食,1d2
次,一般3d后可治愈。未断奶乳猪灌服药液,一次约80ml,同时
给乳猪加大剂量喂服红根草,连续2d~3d病状消失。
三、效果观察
病例治疗10d~36d龄小猪42头,其中,用红根草治疗29
头,治愈23头,治愈率79.3%,死亡2头,病状未消4头,红根草
配合抗菌药物治疗病状较严重仔猪13头,治愈10头,治愈率
76.9%,死亡3头。未断奶乳猪两窝18头,其中5d龄10头,7d
龄8头,共发现7头拉稀,病仔猪两天灌服红根草煎液4次后拉
稀痊愈。为了防制其它仔猪拉稀,母猪用红根草粉150g,掺入少
量饲料中让其自食,连续饲喂 4d,每天 1 次,再未发现病状仔
猪。
四、治疗体会
仔猪拉稀病因复杂,治疗时辩诊病因,按症施治。病猪拉稀
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根据症状判断,对症下药,治疗效果显著。
经治疗的病情观察,单纯服用红根草治疗,临床症状消失为痊
愈,配合其他药物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为好转,症状不见好转
或死亡者为无效。 (责任编辑 张顺全)
红根草治疗仔猪痢疾效果观察
杨映祥①,安 耕①,马德伟②
(①古浪县草原工作站;②古浪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甘肃 古浪 733100)
级财政预算,并根据防疫需要,确保经费到位,用于购买疫苗、器
械和防疫设施。一是延伸防疫设备到村防疫室,使每一个防疫员
使用合格的疫苗冷藏包,每一个村防疫室有一台冷藏设备,彻底
杜绝使用无效疫苗的现象发生,提高免疫质量。二是县畜牧部门
每年要有计划地对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
能、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让他们掌握疫苗保
存、使用剂量、注射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疫情的发展动态,不断提
高防疫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性,逐步打造一支
高素质的动物防疫队伍,提高动物防疫的科技含量,确保防疫工
作科学规范。三是实现防疫费由收向减转变,在地方政府加大财
政投入的基础上,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强
制免疫不收费,对猪瘟、新城疫等动物疫病免疫少收费,最大限
度地减少养殖户承担的防疫费用,调动养殖户开展防疫工作的
积极性。
㈢加大法规宣传,强化防疫责任 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的
重要性工作,在宣传上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要加强对农
村养殖者的科技普及力度,改变传统养殖的陋习,并通过村规民
约的形式约定家禽实行笼养,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教育、约束,逐
步形成养殖户支持防疫、配合防疫、主动防疫的局面。建立动物
防疫责任制,尤其对重大疫病的防疫,在行政领导上,县与乡、乡
与村要级级签订责任书,以提高领导对防疫工作的支持和重视;
在技术质量上,县兽医主管部门与乡镇兽医站、乡镇兽医站与村
级防疫员要层层签订质量保证书,形成级级抓落实,人人抓防疫
的良好氛围,推动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㈣实行以检促防,提高监督能力 动物防疫工作是运用动
物疫病的免疫、监测、检疫、隔离、扑杀销毁、消毒等综合性技术
措施,预防、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
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完善监督体系,切实抓好
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运输检疫,加大对动物免疫证、免疫标识
的收缴监管力度,对没有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的畜禽不予出具
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畜禽不准销售、屠宰和进入流通环
节,以防止疫病的传播和扩散,同时加大对逃避检疫行为的打击
力度,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法制意识,从而使养殖户由被动防疫变
为主动防疫,达到以检促防,防检结合的目的,促进全县动物防
疫工作顺利开展。
(责任编辑 张顺全)
畜禽饲养与防治
!!!!!!!!!!!!!!!!!!!!!!!!!!!!!!!!!!!!!!!!!!!!
81
DOI:10.15979/j.cnki.cn62-1104/f.2008.1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