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2005,34(2):41-42.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肾茶熊果酸含量测定的研究
张 平1,胡坦莲2,罗关兴1,铁万祝1,兰世宽1
(1. 四川省凉山州 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四川 米易 617201;2.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2)
摘 要:本试验研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肾茶中熊果酸含量。样品经适当提取后点于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
环已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25﹕15﹕5﹕2)为展开剂,置于紫外光灯(波长 254nm)下定位;双波长反射
锯齿扫描,λS = 520nm,λR = 650nm。结果表明,经方法学考察,点样量在 0.5~2.5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
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 = 3658.34X-7857.07,r = 0.9998;平均回收率为 101.57%,RSD = 2.83%。
关键词:肾茶;熊果酸;薄层扫描法;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5)02-0041-02
Measurement of Ursolic Acid Content in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ZHANG Ping1, HU Tan-lian2, LUO Guan-xing1, TIE Wan-zhu1, LAN Shi-kuan1
(1.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Crops, Liangshan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 Miyi 617201, Sichuan China; 2.Pharmacential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32, Sichuan China)
Abstract: A TLC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content of ursolic acid in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method was as follows. After extraction, the
samples were dripped on silica gel GF254 TLC plate, using a mixture of the alkane-chloroform-
acetic acid B ester-methyl alcohol (25﹕15﹕5﹕2) as developer and locating the position under the
light of an UV lamp(254nm); double wavelength reflection sawtoothed scanning was performed λS
= 520nm, λR = 650n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is y = 3658.34 X-7857.07,
r = 0.9998 and linear range is 0.5~2.5μg. The average recovery rate is 101.57%, RSD = 2.83%.
Key words: 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 ursolic acid; TLC method; content measurement
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清热除湿,利尿消肿
等功效。肾茶原产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热带地区,我国四川攀西、广西、福建、海南、
云南和台湾等省(区)有引种栽培。肾茶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膀胱炎及泌尿系结石已有几百
年历史。该植物含有熊果酸[1]、胡萝卜甙、泽兰黄素、橙黄酮等,所含成分中除熊果酸、胡萝卜甙较
多外,均为微量成分。熊果酸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三萜类化合物,分子式C30H48O3, 分子量为
456.68。据报道[2],熊果酸具有安定、降温、降酶、镇静、抗炎、抗菌、抗糖尿病、抗溃疡、降低血糖
等多种效应,近年来发现它还具有抗致癌、抗促癌、诱导F9 畸胎瘤细胞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可明显增
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可能成为低毒高效的新型抗癌药物。熊果酸是肾茶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为了更
好地控制肾茶药材及相关产品的质量,作者用薄层扫描法[3]测定肾茶中熊果酸含量,并测定四川攀西
地区所产肾茶的熊果酸含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CS-930(日本岛津)型双波长扫描仪; 939-薄层制板器(重庆贝可得公司制作);微量进样器(上
收稿日期:2004-12-13
基金项目: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97B101D8100017)资助(子课题)
作者简介:张平(1971-),男,四川富顺人,农艺师,从事南药栽培研究与开发推广工作。
第 34 卷 ﹒42﹒
海注射器三厂);硅胶 GF254(青岛海洋化工厂);熊果酸标准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
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材料
四川攀西地区产肾茶干品(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提供)。
1.3 色谱系统
展开剂:以环已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25﹕15﹕5﹕2)为展开剂,80℃烘箱中烘 30min,置于
紫外光灯(波长 254nm)下定位;薄层板:硅胶GF254-0.5%,CMC-Na板,105℃活化 1h;色谱扫描参
数:反射式锯齿扫描,λS = 520nm,λR = 650nm。
1.4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确称取在 80℃干燥至恒重的熊果酸标准品,加无水乙醇制成 0.25mg/ml 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1.5 供试品溶液制备
准确称取肾茶细粉末 0.5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 50ml,85℃水浴加热提取 6h,将提取液
倒入一小烧杯内,另用少量乙醚洗涤提取器,与提取液合并,然后置于水浴中蒸干,残余物用无水乙
醇-氯仿(3﹕2)溶解并定容至 10ml 作为供试品溶液。
2 试验结果
2.1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确吸取熊果酸标准品溶液(0.25mg/ml)2、4、6、8、10μl,点于同一硅胶 GF254 薄层板
上,依法展开,80℃烘箱中烘 30min,置于紫外光灯(波长 254nm)下定位,扫描测定。以浓度为横
坐标,相应的吸收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熊果酸点样量在 0.5~2.5μg 范围内,浓度
与斑点的吸收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 y = 3658.34x-7857.07,r = 0.9998(y 为斑点面积积
分植,x 为点样量)。
2.2 稳定性试验
精确吸取标准品溶液 6μl,点于薄层板上,展开、显色、扫描测定,每隔 15min 测一次,共测 10
次。结果表明,在 2h 内基本稳定,2h 后含量下降。
2.3 精密度考察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相同量(6μl)的对照品溶液 7 个点,依法测定峰面积,并计算其相对标准差
为 2.30%.
2.4 加样回收试验 表 1 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熊果酸含量
(mg)
加入熊果酸量
(mg)
测得熊果酸量
(mg)
回收率
(%)
平均值
(%)
RSD
(%)
1.38 1.40 2.77 99.29
1.34 1.40 2.71 97.86
1.30 1.40 2.75 103.57 101.57 2.83
1.37 1.40 2.81 102.86
1.29 1.40 2.75 104.29
注:RSD 表示相对标准偏差,RSD≤5%表示试验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为可接受范围(表 2 同)。
精确称取熊果酸已知含量
的同一批内容物 5 份,分别加入
一定量熊果酸对照品,依次处理
测定,计算回收率(表 1),平
均回收率为 101.57%,RSD =
2.83%。
2.5 样品含量测定
精确吸取标准品溶液 4μ
l、8μl 和供试品溶液 4μl、8μ
l,交叉点于同一薄层板上,经
展开、显色后,用外标二点法测
定,分别测定了四川攀西地区产
的 5 批肾茶中熊果酸含量(表 2)。
表 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产品序号 样品性状 熊果酸含量(%) RSD(%)
020801 叶多茎少 0.131 2.8
020823 叶少茎多 0.162 3.6
020836 叶少茎多 0.224 3.8
021018 叶多茎少 0.161 3.2
021040 叶多茎少 0.127 2.6
平均 0.161 (下接第 45 页)
第 2 期 苏育才:芒萁多糖提取及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45﹒
2.4 多糖的抗菌活性
芒萁粗多糖、中性糖、酸性糖组分
对供试的 4 种细菌都有抑制作用,对革
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
用未见明显差异;对供试的 4 种真菌,
3 种糖组分对啤酒酵母与稻瘟病病原菌
有抑制作用,而对中华根霉及甘蔗黑穗
病病原菌却无抑制作用(表 2)。
3 结 论
通过对芒萁多糖 4 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确定了反复冻融结合超声波细胞破碎的综合法为芒萁多糖
提取的较佳方法,提取率为 5.2%。
芒萁可溶性多糖经 DEAE-52 柱层析分离后得到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各占 78%和 22%。
抗菌试验表明,芒萁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细菌及抗真菌活性。
致 谢:本文得到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陈晓清老师指导,在此谨表谢忱。
参考文献:
[1] 赵莉,等. 蕨类植物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4,27(6): 452-456.
[2] 肖美添,等. 紫菜多糖的提取及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31(5): 631-635.
[3] 徐秀兰. 生物化学实验与指导[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4] Dodgson K S, et al. Determination of Zster Sulplate[J]. Biohem., 1962,84: 106.
[5] Zheng Y I, et al. Screening for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in some marine algae from the Fujian Coast of China[J].
Oceanol Limnol., 2001,19(4): 326-331.
(上接第 42 页)
表 2 芒萁粗多糖、中性多糖与酸性多糖的抗菌作用
抑 菌 圈 (mm)
细 菌 真 菌 组分 含量(g/ml)
B.s F.o E.c P.v S.c R.c P.o U.s
粗多糖 0.330 7.0 6.0 6.3 7.5 5.5 0 7.0 0
中性多糖 0.025 2.3 3.4 5.2 5.5 3.8 0 3.6 0
酸性多糖 0.028 4.2 5.2 3.8 5.7 4.5 0 5.8 0
注:B.s 枯草芽孢杆菌;F.o 甘薯薯瘟病原菌;E.c 大肠杆菌;P.v 普通变形杆菌;S.c
啤酒酵母;R.c 中华根霉;P.o 稻瘟病菌;U.s 甘蔗黑穗病病原菌
3 讨 论
3.1 薄层条件的选择
曾试用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氯仿-甲醇-浓氨(4﹕1﹕0.5)、氯仿-甲醇(3﹕1)
等多种展开剂,但所得色谱均不理想。经筛选,以环已烷-氯仿-乙酸乙酯-甲醇(25﹕15﹕5﹕2)为展
开剂,上行展开后,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于 100~105℃加热数分钟至斑点清晰,再覆盖同样大小
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此法分离效果好,无干扰,熊果酸呈淡红色清晰斑点。
3.2 样品提取溶剂的选择
准确称取肾茶细粉 0.5g,分别用乙醚、甲醇、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制成供试品溶液,经薄层
展开、显色、测定后结果显示,乙醇提取物杂质多,薄层展开分离效果差;甲醇提取物虽能薄层展开,
但对应熊果酸斑点外扫描吸收有干扰;乙醚提取物薄层展开斑点少,分离效果佳,且无干扰,故选择
乙醚为提取溶剂。
3.3 展开剂挥尽时间的选择
层析板展开、取出后,展开剂是否挥尽,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为了使挥干溶剂规范化,作了
展开、取出后在 80℃烘箱中烘 15、30、40min 的比较。结果表明,在 80℃条件下,烘 30min 即可将展
开剂挥尽,并得到稳定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钟纪育,等. 肾茶的化学成分[J]. 云南植物研究, 1984,6(3): 344-345.
[2] 季宇彬,等. 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M]. 哈尔滨: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48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