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356
凉粉草功能活性成分
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林丽华,黄莉鑫,谢建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47)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简介:林丽华(1992-) ,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安全,E-mail:708999620@ qq.com。
* 通讯作者:谢建华(1982-) ,男,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功能食品化学与营养,E-mail:jhxie@ ncu.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602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重大项目(20152ACB21004)。
摘 要:凉粉草又名仙人草、仙人冻、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具有多年食用和药用历史。近年,
国内外学者对凉粉草功能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广泛研究。凉粉草以多糖、黄酮、萜类和酚类等活性成分为主,具
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病毒、抗缺氧等生物活性。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凉粉草功能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
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为合理开发与利用凉粉草这一宝贵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凉粉草,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Review on 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sona chinensis
LIN Li-hua,HUANG Li-xin,XIE Jian-hu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47,China)
Abstract:Mesona chinensis also named Hsian - tsao,Herb Jelly and Mesona chinensis benth,is an annual
herbaceous plant from Lamiaceae family. In China,it has been used as an medical and edible plant resource for
many years.In recent years,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d done extensive studies o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sona chinensis. Mesona chinensis mainly contains polysaccharides,flavonoids,
terpenoids,and polyphenols and it has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antidiabetics,antilipidemic,
antihypertension,antiviral and anti- hypoxic. In this paper,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sona chinensi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xpanding the application of Mesona chinensis.
Key words:Mesona chinensis;active ingredients;biological activities
中图分类号:TS202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6)20-0356-04
doi:10. 13386 / j. issn1002 - 0306. 2016. 20. 063
凉粉草(Mesona chinesis)又名仙草、仙人草、仙人
冻、薪草,系唇形科仙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1],全世界
有 8~10 种凉粉草属植物,中国目前有 2 种,分为凉
粉草和小花凉粉草(《中国植物志》)。凉粉草主要分
布在印度、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我国以福建省
和广东省的栽培面积最大,广泛分布于江西、广东、
福建、广西、云南等地[2]。作为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凉
粉草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潜在医疗保健作用,主治
中暑、热毒、糖尿病、烧烫伤、黄疸、痢疾、关节肌肉疼
痛、肾脏病等[3]。凉粉草主要含有多糖、黄酮、萜类、
酚类、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等[4]。国内凉粉草资源丰
富,价格低廉,有广阔的产品开发利用前景[2]。本文
就凉粉草功能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综
述,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凉粉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功能活性成分
作为药食同源植物资源,凉粉草含有丰富营养
成分,含 17 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黄酮
类、酚类、色素和矿物质元素等[5]。
1.1 多糖
多糖是凉粉草中重要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
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6]。不同
提取方法对凉粉草多糖结构及活性均有一定影响。
目前,凉粉草多糖的提取方法有纤维素酶提取法、传
统水煮法、热水碱提法,也有在碱提基础上,采用高
温高压、微波辅助、超声辅助提取,提取率 18.93% ~
43.84%[7]。
凉粉草多糖成分较复杂,为杂聚糖。超高效液
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得凉粉草多糖由葡萄糖
357
(26.5%)、甘露糖(7.4%)、木糖(10.6%)、鼠李糖
(5.7%)、半乳糖(16.4%)、核糖(4.2%)、葡萄糖醛酸
(0.9%)和半乳糖醛酸(28.4%)8 种单糖组成[8]。
Feng等[9]用离子交换树脂凝胶柱分离得到中性糖和
酸性糖两种均一性组分,中性糖占 0.5%,酸性糖占
90%。通过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测得中性糖的相对分
子量为 5272 u,酸性糖的相对分子量为 6566 u。红
外光谱表明,中性糖结构中只有 β 糖苷键,而酸性糖
结构中既有 β 糖苷键,也有 α 糖苷键。两者单糖组
成都含有半乳糖、葡萄糖、木糖、鼠李糖、甘露糖和阿
拉伯糖,中性糖不含糖醛酸而酸性糖含有大量糖醛
酸。糖醛酸含量高赋予中性糖在水溶液中分子具有
更扩展构象、更高流体力学体积,流变学实验显示在
剪切速率 0.1~100 s -1内酸性糖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
稀流变学性质,而中性糖为牛顿流体,且相应浓度的
表观粘度,中性糖都远小于酸性糖,说明酸性糖增稠
性更佳。
凉粉草同一品种不同部位(根、茎、叶)的多糖含
量有较大差异,以叶中多糖含量较高,其次分别为根、
茎。不同的品种(直立性与匍匐型)及不同产地凉粉
草多糖含量、特性黏度、质构等均有一定差异[10]。
1.2 黄酮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带有酚羟基,显酸性[11],具有
抗癌、抗溃疡、抗氧化、抗病毒、抗炎等多种生物活
性,其癌症预防、舒心降压、镇痛等药理作用已应用
于多种药物研究中[12]。凉粉草黄酮含量丰富,占
5.47% ~6.21%,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可作抗
炎、抗菌、抗病毒和健胃消食类药物的主要成分[13]。
凉粉草黄酮对羟自由基和 1,1-二苯基-2-苦苯肼
(DPPH·)均有较强清除能力[14]。从凉粉草中分离出
高山黄芩素和山奈酚两个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
抗缺氧活性[1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凉粉草中
槲皮素含量为 0.1813 mg /g,为凉粉草黄酮类物质主
要成分,具有祛痰、止咳、平喘作用[16]。
1.3 萜类
凉粉草含有熊果酸、齐墩果酸等多种萜类化合
物。萜类是一类重要天然产物,主要以游离或与糖
结合成苷形式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炎、抗
菌、抗 HIV及护肝等药理活性[12]。凉粉草茎、叶均富
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熊果酸为 3.911~3.915 mg /g之
间,熊果酸含量是齐墩果酸含量的 2.5~2.8 倍,两者
能抑菌、消炎,对 CCl4 引起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显著
保护作用[17-18]。
1.4 酚类
酚类化合物主要由酚酸、类黄酮和单宁等三类
物质构成,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19-20]。
凉粉草水溶性成分多为酚酸类化合物,HPLC 指纹图
谱显示凉粉草药材中含有咖啡酸、异槲皮苷、紫云英
苷、迷迭香酸苷和迷迭香酸[21]。咖啡酸具有抗菌、抗
病毒和凝血等功效,凉粉草中以咖啡酸含量最高,乙
醇萃取得凉粉草咖啡酸含量为 0.03%[22]。
1.5 挥发性成分
植物挥发性成分是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
的次生代谢产物,分子量在 100 ~300 之间,种类繁
多,包括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酸类、菇烯类、芳
香类、含氮化合物以及有机硫化合物等,浓度低,具
有重要的药理作用[23]。凉粉草含有挥发性香气成
分。Feng 等[24]通过 GC-MS 和电子鼻相结合方法,
得到凉粉草胶和大米淀粉混合胶的挥发性化合物,
含有酮类(莰酮、2-丁酮)、醛类(乙醛、3-甲基-正丁
醛、壬醛及苯甲醛)、吡咯、哌嗪、呋喃及柠檬烯等草
本香气成分。经计算机谱库与自建香料谱库检索分
析,鉴定出凉粉草中含有石竹烯(52.57%)、丁香酚
(6.98%)、苯乙醛(3.74%)以及氧化石竹烯、甲位石
竹烯、2,3-丁二酮等 59 种挥发性成分[25]。加强对凉
粉草香气成分研究,有助于开发更多人们喜爱的凉
粉草产品。
1.6 有机酸
有机酸指含一个或几个羧基基团,含碳氢氧元
素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脂肪酸和芳香酸,低分子量有
机酸种类居多,如甲酸、乙酸、丙酸、丁酸、苹果酸、柠
檬酸、酒石酸和水杨酸等。苯甲酸广泛分布于自然
界植物中,能抑菌、防腐,普遍应用于食品防腐、药品
和美白化妆品中[26]。板蓝根中苯甲酸具有较强抗内
毒素活性。碱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检测出凉粉草
含有苯甲酸,含量 0.078~0.138 g /kg,因产地而异,打
粉存放 2 年后苯甲酸含量均显著下降[27-28]。
1.7 其他化学成分
凉粉草色素呈咖啡色,为纯天然色素,富含黄
酮、花青素等诸多生物活性成分,对热、光、氧化剂
(H2O2)、还原剂(Na2SO3)均有较强耐受能力,食盐、
蔗糖和苯甲酸钠对凉粉草色素无影响,而柠檬酸加
入使其颜色变深[29]。
植物体内无机元素含量一般较低,但与人体健
康有密切联系,某些微量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导致
疾病发生[30]。凉粉草根、枝和叶中 K、Mg、Ca、Na、Mn
含量丰富,含量均大于 50.000 μg /g[31]。
凉粉草含有氨基酸,因产地而异,以福建漳州含
量最高,富含谷氨酸。各种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
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含量较高,胱氨酸含量
最少[5]。
2 生物活性
2.1 抗氧化
凉粉草多糖、豆甾醇、β-谷甾醇、齐墩果酸、熊果
酸、多酚粗提液等具有良好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性
优于生育酚和 BHT[32]。凉粉草黄酮对超氧阴离子和
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54.85%和 96.95%[33]。凉
粉草多糖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对 DNA 氧化损伤
有较好保护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外源性抗氧化剂[34]。
2.2 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
凉粉草水、醇提取物均能使肾上腺素引起的高
血糖和外源性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得到降低,说
明凉粉草可能具有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促进糖原
合成、抑制糖异生等作用。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
小鼠对凉粉草耐受量大,表明其具有毒性小、服用安
全等特点[35]。
358
凉粉草、刺玫果、北芪和茉莉花研制而成的凉粉
草降脂茶可显著降低实验家兔血清胆固醇(TC)和三
酰甘油(TG)含量,对正常血脂未见影响,这对预防
和治疗高血脂冠心病有重大意义[36]。
凉粉草水提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有良好治疗
效果,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口服 6 周凉粉草水提物后,
其肝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血压、血浆和肝的丙二醛
水平降低[37]。将凉粉草作为药用资源,研制出一种
新的天然降血糖、降血脂、降压药物,具有良好的开
发应用前景。
2.3 抗菌
凉粉草中的熊果酸、槲皮素和色素等能抑制病
原微生物繁殖,具有抑菌作用[38]。凉粉草煎液不仅
使禽体抗病力提高,还能全面调理禽体的各项生理
机能,禽体日增重、料肉比、死亡率均有显著改善[39],
表明凉粉草在鸭养殖中替代抗生素,具有一定发展
潜力。
2.4 抗缺氧
缺氧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摄氧出现障
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
化的病理过程,缺氧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
等[40]。凉粉草中咖啡酸、咖啡酸乙酯、豆甾醇、山奈
酚、熊果酸、高山黄芩素、2-十六烷基-十八烷酸和烯
丙酸 8 个单体化合物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克隆
化细胞株有较好的抗缺氧活性[15]。
2.5 其他
凉粉草薄荷醇、薄荷酮和丁香烯具有清凉、消炎
作用[41]。水、乙醇、乙酸乙酯提取凉粉草活性成分具
有细胞抗癌活性,其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
具有较好保护作用,能促进小鼠体液和特异性细胞
免疫功能,对 HepG2 细胞酒精性损伤有一定保护
作用[42-45]。
3 展望
国内凉粉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有助于凉粉草
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进程。但目前在食品方面,凉
粉草集中于凉茶饮料生产,少量用于药品生产,一些
新研制产品尚在实验阶段。凉粉草活性成分提取工
艺已有大量研究,各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更多地停
留在体外实验阶段,在机体内吸收、分布及作用机制
有待深入研究。各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
性的基础,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不断提高和化学
手段不断深入,首先,应拓宽凉粉草研究范围,使其
根、茎、叶、花、果等不同部位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得
以阐明;其次,深入研究各活性成分的生物活性作用
机制,深入研究细胞水平上各活性成分调控和识别
机制,从而充分证明生物活性与其物质基础之间的
关系。因此,今后在高效提取凉粉草活性成分基础
上,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挖掘其潜在药效,使其
更好应用于社会生产,为人类的营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CHUSAK C,THILAVECH T,ADISAKWATTANA S.
Consumption of Mesona chinensis attenuates postprandial glucose
and improves antioxidant status induced bya high carbohydrate
meal in overweight subjec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2014,42(2) :315-336.
[2]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等 .仙草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
趋势[J].福建农业学报,2015,30(7) :718-725.
[3]蒋璇靓,段起,詹岳霖,等 .仙草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J].包装与食品机械,2014,32(2) :58-63.
[4]吴丽萍,王勇 .仙草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海峡药学,
2009,21(10) :88-90.
[5]苏海兰,黄颖桢,陈菁瑛 .不同来源仙草的氨基酸比较分
析[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1,30(5) :66-69.
[6]黄颖桢,陈菁瑛,赵云青,等 .仙草最佳采收期研究[J].福
建农业学报,2013,28(9) :888-891.
[7]王海华 .凉粉草成分功效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
药房,2014,25(27) :2584-2587.
[8]张维冰,王智聪,张凌怡,等 .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仙草多糖组成及其含量[J].分析测试
学报,2013,32(2) :143-149.
[9]FEN T,GU Z B,JIN Z Y,et al.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om Mesona Blumes gum[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08,71(2) :159-169.
[10]刘富来,冯翠兰 .高温高压碱液提取仙草多糖研究[J].广
东农业科学,2008,10:80-82.
[11]周俭,蒋爱民,栗俊广,等 .仙草提取物对牛肉盐溶蛋白
凝胶过程化学作用力的影响[J].食品与机械,2013,29(4) :
50-53.
[12]林丽莎,张珅,詹岳霖,等 .仙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3,3(6) :448-452.
[13]张瑞霞,谢敏 .凉粉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北
方药学,2012,9(8) :37-38.
[14]朱良,尹怀霞 .超声强化提取仙草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研究[J].饲料工业,2010,31(19) :20-22.
[15]秦立红,郭晓宇,范明,等 .凉粉草中抗缺氧化学成分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23(10) :633-636.
[16]冯国金,冯翠兰,董华强,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仙草
全草中槲皮素含量[J].广东农业科学,2009,6:168-169.
[17]冷桂华 .RP-HPLC 测定烧仙草不同部位中的齐墩果酸
和熊果酸[J].光谱实验室,2011,28(4) :2111-2114
[18]SHYU M H,KAO T C,YEN G C. Hsian - tsao(Mesona
procumbens Heml.)prevents against rat liver fibrosis induced by
CCl4 via inhibi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ctivation[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46(12) :3707-3713.
[19]王军 .正交实验法优化松花粉中酚类化合物超声提取工
艺[J].西部中医药,2012,25(8) :36-37.
[20]PéRINO S,PIERSON J T,RUIZ K.,et al.Laboratory to pilot
scale:Microwaveextraction for polyphenols lettuce[J]. Food
Chemistry,2016,204:108-114.
[21]韦智灵,林朝展,祝晨蔯 .南药“凉粉草”药材水溶性成
分 HPLC 指纹图谱鉴别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
27(1) :86-90.
[22]冯涛,吴云奇 .凉粉草总多酚的提取及其咖啡酸的检测
[J].食品工业,2009,30(3) :70-73.
[23]曹慧 .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植物激素类化合物的
359
QSPR 研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09:1-5.
[24]FENG T,ZHUANG H,YE R,et al.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Mesona Blumes gum /rice extrudates via GC- MS
and electronic nose[J].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2011,
160(1) :964-973.
[25]韦杰,郑二丽,蔡贤坤,等 .水溶性仙草提取物制备及其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 GC-MS分析[J].食品科技,2014,39(5) :
190-192.
[26]PEI L Z,CAI Z Y,XIE Y K,et al.Electrochemical behaviors
of benzoic acid at polyaniline /CuGeO3 nanowir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J].Measurement,2014,53:62-70.
[27]郑玲,余巍,赵永锋,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凉粉草中
天然有机酸一苯甲酸[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3,5:206-213.
[28]王海华,覃丽萍 .不同凉粉草中天然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J].中国药师,2014,17(9) :1493-1495.
[29]彭梦侠,陈梓云 .仙人草棕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2) :175-179.
[30]周蓓,黎晓敏 .中草药无机元素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
2013,1:12-15.
[31]周伟明,陈柳生,王如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谱法测定凉粉草不同部位中 22 种无机元素的含量[J].食品
科学,2015,36(24) :168-171.
[32]YANG H,LONG W X,GUANG G S,et al. Physical,
antioxidant and 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 of blend films based on
hsian- tsao gum(HG)and casein(CAS) [J]. Carbohydrate
Polymers,2015,134:222-229.
[33]张雪,孙雨娇,乔圆,等 .仙人草中总黄酮体外抗氧化研
究[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4,35(1) :26-28.
[34]杨敏 .仙草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
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10,1-5.
[35]刘莹,徐向进,陈明珠,等 .仙草的降糖作用与急性毒性
实验[J].福州总医院学报,2005,12(4) :266-267.
[36]李大岩,卢刚,王丹丹,等 .仙草降脂茶对实验家兔血清
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S1) :
9-10.
[37]YEH C T,HUANG W H,YEN G C.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Hsian - tsao andits active compound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
2009,20(11) :866-875.
[38]刘富来,冯翠兰 .仙草对禽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J].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8,33(6) :17-18.
[39]刘富来,冯翠兰 .仙草在鸭生产中替代抗生素的研究
[J]. 中兽医学杂志,2009,2:7-10.
[40]白辰光,刘晓红 .组织工程化成年心肌细胞的构建[J].中
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20) :3127-3132.
[41]陈飞龙,邢学锋,汤庆发 .超临界 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
馏法提取凉粉草挥发油及其 GC-MS 分析[J].中药材,2012,
35(8) :1270-1273.
[42]WIDYANINGSIH T D.Cytotoxic effect of water,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extract of black cincau(Mesona Palustris BL)against
HeLa cell culture[J].Apcbee Procedia,2012,2:110-114.
[43]YANG M,XU Z P,XU C J,et al.Renal protective activity of
hsian - tsao extracts in diabetic rats[J] .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8,21(3) :222-227.
[44]黄祥彬,陈光艳 .仙人草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J].河南中医,2014,34(10) :1898-1899.
[45]罗燕梅,黄立红,黄妙惠,等 .仙草多糖对 HepG2 细胞酒
精性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科技,2015,40(9) :
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檾
176-179.
(上接第 352 页)
[17]毛文君,管华诗,李八方 .几种海洋生物体内硒含量的测
定[J].海洋湖沼通报,1995(4) :28-32.
[18]AOAC(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sis[M].Arlington:1995.
[19]江伟绚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
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9-11.
[20]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食品成分
表(全国代表值)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21]李德涛 .军曹鱼营养价值评价及其内脏鱼油的提取和酶
解蛋白制备[D].广州:广东海洋大学,2010.
[22]杨华,娄永江 .养殖大黄鱼营养成分及组织结构分析
[J]. 中国食品学报,2013,13(6) :240-245.
[23]戴梓茹,钟秋平,林美芳,等 .金鲳鱼营养成分分析与评
价[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 :347-349.
[24]李来好,叶鸽,郝淑贤,等 .2 种养殖模式罗非鱼肉品质的
比较[J].南方水产科学,2013,9(5) :1-5.
[25]朱飞 .草鸡蛋和洋鸡蛋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比较[J].现
代商贸工业,2013(2) :191-194.
[26]唐峰 .鲢鱼内脏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D].无锡:江南大
学,2008.
[27]易翠平,钟春梅 .鳡鱼的脂肪含量测定及脂肪酸成分分
析[J].食品科学,2013,34(14) :255-259.
[28]李刘冬,陈毕生,冯娟,等 .军曹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
价[J].热带海洋学报,2002,21(1) :76-80.
[29]繆凌鸿,刘波,何杰,等 .吉富罗非鱼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及品质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5) :635-640.
[30]肖调义,刘建波,陈清华 .脆肉皖肌肉营养特性分析[J].
淡水渔业,2004,34(3) :28-32.
[31]GB 2733-2005 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S].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05.
[32]NY 5073-2006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
量[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06.
权威·核心·领先·实用·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