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棘果酱的研制



全 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年 9 月第 30 卷第 9 期
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又称火把果、救军粮
等,属蔷薇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山地、丘陵灌
丛草地及河沟路旁,海拔 500 m~2 800 m,是我国储量
丰富、待开发的野生植物资源[1-2]。火棘花期 4月~5月,
果实 9月~12月成熟,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成熟的火
棘果,深红色,营养成分丰富 [3-4],并具重要的保健功能
和药理作用 [5-7]。 作为药食同源的野生植物,火棘果实
极具开发潜力,可提取火棘多糖、黄酮等生物活性成
分,制备火棘色素,加工果汁、果醋、果酒、果酱等产
品 [2,8-9]。 以鄂西野生火棘果为原料,研究火棘果酱的
加工工艺,旨在为野生火棘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火棘果实:采自恩施市龙洞河沿岸。
白砂糖(蔗糖)、柠檬酸、琼脂、抗坏血酸等均为食
品级。
FK-B 型多用植物粉碎机: 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
仪器厂; SPX-250B 型生化培养箱:上海比朗仪器有限
公司。
1.2 方法
1.2.1 火棘果实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10-11]
参考文献[10-11]方法,测定火棘鲜果的水分、脂
肪、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等成分含量。
1.2.2 工艺流程
1.2.2.1 火棘果酱的加工工艺流程
参考文献[12-13],确定火棘果酱的工艺流程为:
原料→预处理→冷冻→解冻与护色→打浆、去籽→配
料→煮浆、浓缩→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1.2.2.2 操作要点
预处理:对采摘的火棘果原料,剔除劣质果和杂
质,选择新鲜、成熟的火棘果,用清水洗净、滤干表面
水分。
冷冻: 由于加工时间后延, 采用冷冻保鲜原料。
将预处理好的果实,采用保鲜袋小包装,置冰柜速冻
保存。
解冻与护色:加工时,按需要量解冻火棘果,同时
进行护色处理(0.1 %的抗坏血酸浸泡解冻),以防解冻
和打浆过程中发生褐变。
打浆与去籽:两级破碎打浆。 先用浆渣自动分离
磨浆机将果实加水打碎(火棘果∶水=1∶1,g:mL),再将浆
田成,易汪雪,罗祖友 *
(湖北民族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火棘果酱的研制
作者简介:田成(1974—),男(土家),实验师,学士,在读硕士,从事食
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 通讯作者:罗祖友(1963-),女(苗族),副教授,博士。
摘 要:以火棘果为原料进行火棘果酱的研制。结果表明,火棘果经 0.1 %抗坏血酸护色、打浆等工序制成具良好感
官品质的火棘果酱,适宜的工艺配方为:一定量的火棘果浆,添加 60 %蔗糖、0.7 %柠檬酸和 0.9 %琼脂。
关键词:火棘;果酱;护色;工艺配方
STUDY ON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YRACANTHA FORTUNEANA JAM
TIAN Cheng, YI Wang-xue, LUO Zu-you*
( 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bei Institute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445000, Hubei, China)
Abstract: To study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pyracantha fortuneana ja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the
fruits of pyracantha fortunean were treated by colour-keeping with 0.1% VC, pulping, and other operations, the
pyracantha fortuneana jam with nice sensory quality was prepared, and the optimum technical formula of the
jam was selected as follows: 60 % sugar, 0.7 % citric acid and 0.9 % agar as the amount of pyracantha
fortuneana pulp was quantified.
Key words: pyracantha fortuneana; jam; colour-keeping; technical formula
食品开发
111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 年 9 月第 30 卷第 9 期
表 1 火棘果实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
Table 1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pyracantha fortuneana
渣混合并用多功能植物粉碎机进一步破碎,最后研磨
过不锈钢筛(孔径 1.5 mm)以除去火棘果中的籽。 火棘
籽,不易破碎,富含涩味物质,去籽可除去主要的涩味
来源。 保存果浆,备用。
配料:将蔗糖、柠檬酸、琼脂等分别溶化、过滤,配
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备用。
煮浆、浓缩:对去籽的果浆煮制、浓缩,分次加入
糖液,待浓缩至固型物达到 60 %时,依次加入柠檬酸、
琼脂,搅拌均匀,继续浓缩至酱体可顺勺不连续掉下为
终点。
装罐、密封:待酱体冷却至 85 ℃左右时,迅速装
入已灭菌好的空罐玻璃瓶内, 留顶隙 1 cm~2 cm,趁
热封盖。
杀菌、冷却:封盖后立即投入沸水中杀菌 10 min。
然后分段冷却至罐温 35℃~40℃。
1.2.3 火棘果酱中微生物的检测
对成品果酱进行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14]。
1.2.4 果酱的感官评价
参照我国 “果酱通用技术条件 ”(SB/T 10196—
1993)进行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火棘果实基本营养成分的含量
火棘果实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果实鲜重
的质量分数)如表 1 所示,与文献[3-5]报道基本一致。
因火棘果原料产地、采摘成熟度等差异,可能导致原料
基本成分的含量差异,直接影响果酱加工制作中的配
料比例和最终的产品质量。
2.2 火棘果酱工艺配方的确定
2.2.1 蔗糖及柠檬酸用量对果酱风味的影响
在火棘果浆和琼脂用量一定的条件下, 蔗糖、柠
檬酸添加量对火棘果酱风味的影响如表 2所示。
蔗糖用量 60 %, 添加 0.7 %柠檬酸, 果酱酸甜适
中,口感良好,风味突出。
2.2.2 琼脂添加量对果酱品质的影响
在其他原辅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琼脂添加量对
果酱感官品质的影响如表 3所示。
营养成分
Nutritional component
水分 Water
脂肪 Lipid
蛋白质 Protein
氨基酸总量
Total amino acid
含量/%
Content/%
74.96
0.31
1.05
0.79
营养成分
Nutritional component
果胶 Pectin
可溶性总糖
Total soluble sugar
总酸度 Total acidity
其它成分 Other components
含量/%
Content/%
0.10
13.75
0.82
(未测)
蔗糖/%
Sugar/%
50
60
70
柠檬酸/%
Citric acid/%
0.4
0.7
1.0
风味、口感
Flavor and taste
偏甜,风味较好,口感较好
酸甜适中,口感良好,风味突出
偏酸,风味较浓,口感较好
表 2 蔗糖及柠檬酸用量对果酱风味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the sugar and citric acid amounts on the jam
flavor
表 3 琼脂添加量对果酱感官品质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the agar amount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jam
琼脂添加量/%
Agar/%
1.5
0.9
0.3
果酱感官品质
The sensory quality of the jam
偏稠,果酱几乎不具流动性,似果冻凝固态,且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琼脂,下层为火棘果浆
黏稠度适中,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酱体均匀,不出现分层现象
偏稀,果酱流动性较大,类似果汁,且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水层,下层为火棘果浆
结果表明,琼脂添加量为 0.9 %时,果酱黏稠度适
中,果浆和琼脂能充分混匀融合,不出现分层现象,果
酱外观品质良好。
2.2.3 护色处理对果酱外观的影响
在解冻和打浆过程中, 用 0.1 %的抗坏血酸对火
棘果实进行浸泡护色,同时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 观
察表明,护色后的火棘果颜色接近火棘果原有的颜色,
呈暗红色、有光泽;未加护色的对照果实则发生明显褐
变,果实表面暗淡、褐黄色、无光泽。 相应由护色处理
的果实制作的果酱外观颜色表现暗红色;未护色果实
制作的果酱外观呈灰色、 褐色。 说明火棘果的加工过
程中有必要进行护色处理。
2.2.4 适宜工艺配方的确定
综合以上各处理的结果, 对火棘果实以 0.1 %
抗坏血酸护色,火棘果浆量一定时,添加 60 %蔗糖、
0.9 %琼脂和0.7%柠檬酸, 作为本试验研制果酱的适
宜工艺配方。
2.3 产品质量
2.3.1 产品感官质量
按本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配方制作的火棘果酱,
食品开发
112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年 9 月第 30 卷第 9 期
具有较好的感官质量。
色泽:酱体整体呈现暗红色,色泽均匀。
组织形态:酱体黏稠度适当,具一定的流动性,无
果块,不分泌汁液,产品放置半月未出现分层现象,无
糖的结晶。
滋味及气味:口感细腻爽滑,酸甜可口,风味独
特,具有火棘原果的香气和味道。
杂质:无外来杂质,火棘籽少量。
2.3.2 微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100个/g; 大肠杆菌:≤30 个/100 g;
致病菌:不得检出。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研制的火棘果酱: 对火棘果实以 0.1 %抗
坏血酸护色, 火棘果浆量一定时, 添加 60 %蔗糖、
0.9 %琼脂和 0.7 %柠檬酸,为适宜的工艺配方。 产品
口感细腻爽滑,酸甜可口,风味独特,酱体黏稠适当,色
泽暗红,不分层。
果酱的品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本试验所用原
料火棘果,在当地采摘时间偏早(12 月上旬),成熟度
不够,对果酱配料、风味等有一定影响。 选择适当成熟
度的优质原料, 更好的工艺配方需进一步探讨。 从保
健食品出发,工艺配方中的蔗糖配料,可考虑以其它低
热量甜味剂替代或部分替代。
本研究制作火棘果酱的工艺流程中,采用了冷冻
与解冻工序,主要针对原料采摘和与果酱生产时期不
一致的情况, 旨在为果酱生产保鲜储备原料。 最适合
的冷冻或其它保鲜火棘果实的条件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芳,巢强,王磊 .火棘的开发利用价值[J].河北林业科技,2006
(2):51,57
[2] 朱新鹏.火棘的加工利用[J].中国林副特产,2000(4):25-26
[3] 袁瑾,李风起,钟惠明.野生植物刺尖和火棘果实的营养成分[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2,11(2):63-64
[4] 蔡金腾.火棘果实营养成分的研究[J].贵州农学院学报,1994,13
(1):49-54
[5] 柴立,郑亚玉,谢宝忠.火棘果实营养成分及保健作用的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8,10(1):39
[6] 杨锋,段玉峰,周芳.火棘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1):2126-2130
[7] 续洁琨,姚新生,郑洁静,等.火棘果实提取物对拘束应激负荷引
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2007,38(12):1849-1853
[8] 梁淑芳,马绒利,马柏林.火棘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微乳薄层
色谱分离鉴定[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18(3) :60-62
[9] 黄永春,杨锋,段玉峰 .火棘水溶性多糖 PP—A3 理化性质研究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8):75-79
[10] 吴谋成.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43-95
[11] 黄晓钰,刘邻渭.食品化学综合实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
社,2002:106-164
[12] 张海亮.苹果酱加工方法[J].吉林农业,2007(10):37-37
[13] 丁宇霞,赵宝华,张云,等.青梅果酱工艺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
2007,23(10):73-75
[14] 黄秀梨 .微生物学实验指导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14-116
收稿日期:2008-07-29
胡小军,江敏,蔡春菊,李小銮
(广东高校新材料工程技术开发中心 湛江师范学院化学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胡萝卜木瓜南瓜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摘 要:以胡萝卜、木瓜、南瓜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单因素试验设计及感官评定研究胡萝卜、木瓜、南瓜复合果
蔬饮料的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胡萝卜木瓜南瓜体积比为10∶30∶20,白糖 12%,柠檬酸 0.26%,琼脂 0.1%。
关键词:胡萝卜;木瓜;南瓜;复合饮料
STUDY ON THE FORMULA OF HEALTH DRINK WITH CARROT,PAPAYA AND PUMPKIN
HU Xiao-jun, JIANG Min, CAI Chun-ju, LI Xiao-luan
(Development Center for New Materials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n Universities of Guangdong Chemistry Science
基金项目:湛江师范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立项资助
作者简介:胡小军(1977—),男(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功能成分的制备与应用及食品的保藏与加工。
≤≤≤≤≤≤≤≤≤≤≤≤≤≤≤≤≤≤≤≤≤≤≤≤≤≤≤≤≤≤≤≤≤≤≤≤≤≤≤≤≤≤≤≤≤≤≤≤
食品开发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