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制何首乌与其伪品鬼灯檠的光谱鉴别



全 文 :4讨论
从实验结果看 , 48 次 比较试验中 , 共煎
剂的抑菌作用强于冲调剂的 17 次 , 冲调剂强
于共煎剂的共 7 次 , 二者作用强度相等的 24
次 , 因此可以认为冲调剂基本上保持了传统
中药饮片共煎的汤剂的抑菌活性 ,对于某些
方剂而言 ,传统的共煎汤剂作用略强 。
本实验仅从体外抑菌试验方面对传统汤
剂 与中药颗粒冲调剂的药效作用进行 比较 ,
有关其他药效作用 的比较则有待 进一步研
究 。
(收稿 日期 : 1 9 9 7 年 1 2 月 )
制何首乌与其伪品鬼灯巢的光谱鉴别
山东 中医 药大学 ( 2 5 0 0 1 4 ) 张照荣 周凤琴 战 旗 李全 文
提要 对制何首乌及其伪品进行了 IR 光谱及 u v 导数光谱的测定 。 结果表明 ,二者的 lR 和
U v 吸收光谱完全不同 ,不可混用 ;根据其光谱特征可将两者快速 、 准确地予以攀别 。
关键词 制何首乌 鬼灯樊 光谱鉴别
何首乌为寥科植物何首乌 P o ly g on u m
m ul t价or u m T hu nb . 的干燥块根 ,制何首乌
是何首乌加黑豆汁拌匀 ,经加工炮制而成 ,具
补肝肾 、 益精血 、 乌须发 、 强筋骨等功效 lj[ 。 制
何首乌伪品 以往少见 , 现有发 现 , 经鉴定 , 系
由虎耳草科植物鬼灯巢 R 口d ge sr ia ae s cu l ifo -
1 0 B at al
. 的根茎 伪制 而成 , 药材 名 “ 索 骨
丹 ” ,具消炎解毒 、 收敛止血等功效图 ,与制何
首乌为来源和功效完全不同的 2 种中药 。 为
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在对其进行性
状 、 显微和 T L C 研究的 同时 , 又对其进行了
光谱鉴别 。
1 实验材料 、仪器与药品
1
.
1 材料 制何首乌样 品 I 由山东省药材
公司提供 ,样品 l 购 自济南建联药店 ,经鉴定
均 为寥科植 物何首乌 尸 。 ly go , u m m lu t价。 -
ur m T h u n b
. 的干燥块根炮制而成 。 伪何首乌
由安微毫州药材市场购进 ,经鉴定 ,为虎耳草
科植物鬼灯巢 R o d g e r s i a 。 e s c u l ifo zi 。 B a t a l
.
的根茎经伪制而成 。
1
.
2 仪器与药 品 红外光谱用 美 国 W at t
公司 a一 4 0 0 0 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紫外光
谱用 日本岛津 U 一 2 0 0 0 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
定 。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
2 方法与结果

2 4
·
2
.
1 红外光谱的测定 将制何首乌样品 I ,
I 与其伪品鬼灯集分别粉碎后全部通过 10
目筛 ,于 60 ℃ ’国温干燥至恒重 ,嗅化钾压片 ,
分别测定其红外吸收光谱 。 结果见表 1 、 图 1 。
制何首乌样品 I , l 的红外吸收光谱完全相
同 ,而其伪品鬼灯擎的红外吸收光谱 , 不论是
在指纹区还是特征区 ,各峰的吸收峰值 、 峰形
及 吸收频率强度与制何首乌均有 较大 的差
异 。 尤其在 1 6 50 一 6 5 0 c m 一`之间各峰的差异
更为显著 。 制何首乌在 1 6 2 4 . oc m 一 `有一中强
峰 , 鬼 灯巢 在 16 10 . sc m 一 ` 为极强 尖 峰 ; 在
1 5 1 0
·
0 ~ 1 1 5 0
.
o e m 一 `之间 , 制何首乌吸收较
弱 , 而鬼灯巢在 1 31 9 . cZ m 一` 处有一强尖峰 ;
制何首乌与鬼灯巢虽然在 1 0 3 5 . c7 m 一 `处各
有一宽峰 , 但两峰的峰形和吸收强度差别较
大 ,前者为强峰 , 后者为 中强峰 ;此外 , 在 <
9 0 c0 m 一 `处 , 前者无 吸 收 , 后者有多个吸 收
峰 。
表 1 制何首乌与其 伪品的红 外光谱吸 收峰 值
( e m 一 1 )
二一二一血应直皇一二二二二二二亘西〔
3` 2` · 6 2 9 2 3 ·一一 ” }: 1奥{1 6 2 4 . 0 ( m ) 1 5 1 6 . 0( w ) 1 4 4 8 . 12 34 . 4
1 15 7
,
2
10 3 6 7
(
5 . 宽 ) 7 8 3 . 1
中 成 药
制何首乌与其
的 IR吸收光谱
表 3制何首乌与其伪品的二阶导数光谱特征峰
(n m )
制何首乌
ID叨图伪
1
.制何首乌
2
.鬼灯樊
石油醚
提取物
0,J,Jǎ吕000SQé,éOnJ乙,é尸舀巴Jl毖」26385,JCJg八j
氯仿
提取物
认】 J侧刀 ,《目口
喇” . 、 . 自门二记 n, 朴
2
.
2 紫外导数光谱的测定 取制何首乌样
品 I , l 与其伪品鬼灯巢粉末各 0 . 59 , 分别
用石油醚 ( 3 0一 6 0 ℃ ) 、 氯仿 、 甲醇各 l o m l , 密
塞 ,振摇数次 ,超声处理 20 m in 。 滤过 ,将氯仿
提取液稀释 1倍 , 甲醇提取液稀释 5 倍 ,取上
述各提取液分别以石油醚 、 氯仿 、 甲醇溶剂为
空白对照 , 在波长 2 0 ~ 5 0 0 n m 范 围内分别
测定其零阶和二阶导数光谱 。 结果分别见表
2
、 图 2 和表 3 、 图 3 。 制何首乌样品 I , l 的零
阶和二阶导数光谱完全相同 , 其石油醚和氯
仿提取物在 40 0 ~ s o o n m 的可见光 区均有较
强吸收 , 甲醇提取物有弱吸收 ;而鬼灯擎在可
见光区无吸收 。在紫外光 区 ,制何首乌的石油
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的零阶导数光谱均有
多个吸收峰 ,而鬼灯擎吸收较少 ;二者的 甲醇
提取物在紫外光 区虽吸收峰数相同 , 但峰形
和峰位差别较大 , 制何首乌在 2 90 一 3 4 On m
为一 宽峰 , 而 鬼灯擎的 吸 收峰在 2 7 .6 5 士
Z n m
。 制何首乌与鬼灯巢的二 阶导数光谱差
别更为明显 , 不论是石油醚提取物 。氯仿提取
物还是 甲醇提取物 ,制何首乌与鬼灯巢的二
阶导 数光谱在 2 0 一 S OOn m 范 围 内均无 重
叠 , 且信号尖锐 ,分辨率高 , 能将二者完全分
开 。
表 2 制何首乌与其伪品的零阶导数光谱特征峰
( n m )
甲醇
提取物
+ 4 7 5
.
5 4 4 2
.
5 4 1 4
.
5
3 14 5 2 6 9
.
5 2 3 9
.
5
一 4 56 . 0 4 2 9 . 0 4 0 5 . 0
2 8 8
.
5 2 5 6
.
5 2 2 5
.
0
+ 4 8 8
.
5 4 4 9
.
5 (一 ) 3 9 3 . 5
3 2 2
.
0 2 7 6
.
0 2 4 0
.
0
一 4 63 . 5 4 37 . 5 2 9 0 . 5
2 6 1
.
0 2 50
.
1
+ 4 8 2
.
5 3 5 9
.
0 3 1 3
.
0 ( 一 )
2 3 8
.
5
一 3 2 9 . 5 2 90 . 0 3 1 9 5
鬼灯巢
3 3 9
.
5 30 0 5 2 5 3
.
5
5 2 3 5 0
5 2 59
.
0
0 2 4 5
.
5
5 2 4 0
.
5
2 7 7
.
0
气一二
马 n
勺、

毛’气之又吐 “
图 2 制何首与
其 伪 品 的 U V
零阶导数光谱图
1
. 制何首乌
2
. 鬼灯巢
A
. 石油醚提取物
B
. 氯仿提取物
C
. 甲醇提取物

)
人偏 一 ` -~脚飞刁 -
}2

, . B
l从二 , 、 、 _
一了俨丫丫 一
_ l 口 . e八二 ,八一
1「一万习人 /
}
; 岁
图 3 制何首乌
与其伪品的 U V
二阶导数光谱
1
. 制何首乌
2
. 鬼灯集
A
. 石油醚提取物
B 氯仿提取物
C
. 甲醇提取物
:二
鬼灯粟
4 5 1
.
5
2 5 0
.
5
制何首乌
4 2 9
.
5
2 2 4
.
0 (强 ) 2 7 8
.
5 2 3 3
.
5 ( s h ) 2 2 7
.
5
4 4 0
.
4 (宽 ) 2 8 9 . 0
2 6 6
.
0 2 4 1
.
5
5 2 4 0
.
5 (强 )
4 3 2
.
5
(弱 ,宽 2
9 3
.
5
(强宽 )
2 8 2
.
2 7 6
.
3 讨论
3
.
1 制何首乌与其伪品鬼灯巢为来源和功
效完全不 同的 2 种中药 , 因所含化学成分不
同 , 所以具有完全不 同的红外和紫外吸收光
不mC厅卜叮丙引入
1 9 9 8 年第 2 0 卷第 6 期
谱 ,后者纯属伪品 ,不能混充制何首乌入药 。
3
,
2 制何首乌样品 工 , l 的红外及紫外吸收
光谱均完全相同 ,说明此法重现性好 。但紫外
吸收光谱在测定过程中 , 提取所用溶剂与空
白对照必须为同一批号 , 否则对测定结果有
干扰 。
3
.
3 由于炮制后的药材在外观 、 颜色和气 味
等方面 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 因此用常规方法
进行鉴别较之生药更难 ,而用光谱法进行鉴
别具有快速 、 简便 、 准确 、重复性好等优点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 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 ,一部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 5 , 1 50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等 . 中药志 ( I ) , 人 民卫
生出版社 , 1 9 5 1 , 4 7 8
(收稿 日期 : 1 9 9 7 年 1 1 月 )
中药婴粟壳古代应用与炮制理论的研究
淄博市沂源县药品检验所 ( 2 5 6 1 0 0) 徐敏友
淄博市沂源县医院 张 森 淄博市沂源县中医院 孙启美
婴粟壳即婴粟科植物婴粟 P aP a ve r 5 0阴m lfe r -
“ m L . 的果壳 。 成熟果壳与未成熟果壳在生物碱含
量上有差异 , 故要求以成熟果实的果壳入药 l[] 。 本品
属 麻醉药品 , 使用不当易成瘾和引起中枢性呕吐 、抽
搐等 , 毒副作用较大 , 临床上必须严格管理 。 ’对古代
的炮制与应用进行研究 , 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
1 历代炮 制方法
1
.
1 净制与切制 净制主要是除去非药用部分 、分
离出药用部位 , 即去掉柱头 (文献所谓顶 、 盖 、 尊 ) ,基
部短柄 (所谓蒂 、 枝梗 ) ,假隔膜 (所谓瓣 、 筋膜 ) , 及分
离出种子 (所谓去核 ) 。 种子即婴粟米 ,气味甘平 ,单
独入药 , 治反胃 、 腹痛 、 泻痢 、 脱肛 ,与壳功用不同 。 切
制的目的主要是保证调剂准确 , 便于进一步炮制 。方
法是切或捣碎 。 古文献所谓擎破 、 捣碎 、 细研 、截碎 、
切成丝 、 到成片子等 。
1
.
2 炮制方法沿革 在古代 ,婴粟壳的炮制方法有
10 余种 。 炮制所用辅料有蜜 、 醋 、 酒 、 姜 、盐豉 、 怡糖
等 。 宋代的炮制方法有制炭 、 姜制 、 蜜制 、 醋炒或清
炒 . 金元时期新增方法有 3种 , 即醋蜜炒 , 记载于《活
幼心书 ;) “ 清潜浸三 日 , 又酒浸七 日 ,炒干 ” ,载于《脉
因 证治户」 ; “ 用盐豉一两 ,沸汤浸一时许 , 浸婴粟壳
一宿 ,炒 ” , 载于《御药院方户〕 。 明代新增炮制方法是
白场制 (即怡糖制 ) 、 醋煮 、 蜜酒炒熟 , 还有半生半炙
入药的要求 。 清代无创新方法 、 临床应用以醋炒和蜜
炒为主 。
2 古代应用理论与炮 制理论的研究
古代医家对婴粟壳的应用及炮制已有较全面的
认识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景岳全书 》曰 : “ 醋拌炒
·
2 6
·
用 , 甚固大肠 , 久痢滑泻必用 , 须加甘补同煎… … 湿
热下痢乃非所宜 ’心〕 。 明确指出醋婴粟壳的临床适应
证与禁忌证 ,并指出临床应用 “ 须加甘补 ” ,这可能是
醋蜜制 、 蜜制 、 怡糖制等炮制方法的理论基础 。 婴粟
壳味酸性涩 ,功在收敛 , 加甘补则产生补益作用 , 在
抉助正气方面有协同效果 。 《本草求真 》强调 “若嗽痢
初起 , 寒热未净 , 用此以为收涩 ,致令邪留不解 , 则杀
人如剑 ’心〕 。 《中药大辞典 》引《本草经疏 》曰 : “ 肺家火
热盛与风寒外邪未散者 ,误用则咳愈增而难治 ” , “ 肠
胃积滞尚多 , 湿热方炽 , 命 门火盛 , 湿热下流成遗精
者 , 误用则邪气无从而泄 ” ,从而 “变证百出而淹延不
起矣 ” 。 告诫后人婴粟壳有恋邪之弊 , 误用会引起变
证使病情复杂 。 《本经逢原 》认为 “ 蜜制止嗽 ,醋制止
痢 ” , 提示蜜制婴粟壳止嗽作用强 , 醋制婴粟壳止痢
效果好 。 《本草便读 》有 “ 其性或言温或言寒 , 究竟酸
涩属阴 , 当以微寒为是 ,故每蜜炙用之 ” 的论述 , 阐明
蜜制有制其寒性的作用 。 《本草备要 》 “ 凡使壳 , 洗去
蒂及筋膜 , 醋炒或蜜炒 , 性紧涩 , 不制多令人吐逆 ”的
论述 , 则阐明炮制能减轻毒副作用 。 此外 , 姜制和盐
豉制 , 目的是为了增强祛痰作用闹 。 古代的上述经验
和认识 , 无疑对现代应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 中国药典 , 一部 ,
1 99 5 , 3 2 6
2 元 · 朱丹溪 . 脉因证治 ,科技卫生出版社 , 19 59 , 56
3 元 · 许国祯 . 御药院方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2 , 7 1
4 明 · 张介宾 . 景岳全书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7 9 , 5 9
5 清 · 黄官绣 . 本草求真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97 9 , 5 9
6 明 · 张元素 . 医学启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 78 , 98
(收稿 日期 : 1 9 9 7 年 1 1 月 )
中 成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