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农业科学 l如 4, 27 ( 3 ) : 89 一 9 1
欣妇币a A沙如枷叨 S丽加
. 研 究 通 讯
陇 S Ga 陀 h N Ot G S .
艾球抱囊线虫 ( G ot 加de ar
ar et m is ia 。 ) 在我国的发现初报
A N e w R。汉〕dr o f t h e C记n u s G l o b o de ar (G . a r t e) ” 行必e) F or m eB ij in g , 〔肠i n a
作者于 19 8 1一 19 85 年从 北 京市 郊 艾 草
(月“ ` m is ia pr . )根 上发现采集到一种球抱囊线虫
群体 , 经研究鉴定为艾球抱囊线虫 ( G lob 口de ar
ar et m is ia e)
。 雌成虫白色 , 卵圆形 至 球形 , 有突出
的颈而无突出的了阴门锥 , 体长 41 6 . 06 # m , 宽
32 .8 4 1更m
, 口 针长 23 . 6 8# m ;端头至中食道球瓣
的距离为 7 3户;m 头架骨化程度较轻 , 头区有环
纹两个 , 第二个环纹比第一个略宽 ; 阴门膜孔圆
形 , 直径 15# m 左右 ; 阴门裂长 5尸m 左右。 抱囊浅
褐至 暗褐色 ,更近球形 ,长 4 1 5# m , 宽 3 77 . 6 5# m ,颈
长 85 2 4户m ; 阴 门膜 孔 环 形 为 环 膜 孔 型 , 长
2 7
.
2知 m , 宽 2 4 . 98# m , 肛 门 至 阴 门距 离 为
3 3
.
5 1科m ; G r a n k t匕值 (肛门至阴门膜孔近缘距离 /
阴门膜孔长 )为 1 . 25 ;会阴区内由角皮膜隆起而形
成的纹及沟近平行或交错成 “ 之 ” 字形 。
雄虫蠕虫形 , 长 11时 . 9 8户m , 宽 28 . 99拜 m :
口针粗壮 , 长 26 . 25召 ;m 头 端至 中食道球瓣距
离 9 2 . 55拼m , 交合刺长 2 6 . 62召m , 引带长 7 . 17拜m ;
头区与体躯之间有一明显溢缩 , 头架发达 , 极度
硬 化 ; 唇 区有 4 一 5 个环纹 , 唇盘卵圆形至圆
形 , 有 1对小的侧唇 ; 食道腺与肠在腹面及侧面
重叠 , 半月体约 2 个环纹长 , 在排泄孔前 2一 4
个环纹处 ; 侧区有 4条非网状的侧腺 , 约占体宽
的 l4/ ; 单精巢向前直伸 , 约占体长的 50 % ; 泄
殖腔位于尾尖 , 尾尖近 圆形 。 二龄幼虫针状 ,长
4 76
.
4 61逮m
, 宽 2 0 . 13召m ; 口针长 2 3 , 3赵 m ; 唇 区
近半圆形 , 与体躯之间有一明显溢缩 ; 唇盘椭圆
形 , 头架骨化程度较强 ; 食道腺呈 耳锤状与肠
在腹侧重叠 , 半月体明显 , 长约 2 个环纹 , 位于
排泄孔前 , 排泄孔距头端约 10 # ;m 体表有明
显的环纹 , 在体中部的环纹距约为 1群;m 侧区
有 4 条非网状的侧线 , 约占体宽 的 1/ 3 , 尾短而
尖细 , 长 47 . 24 召m ; 透明尾长度与 口针长相近 ,
为 2 5 . 36 户m 。
将上述形态学观察及测量结果与已报道的球
抱囊线虫属 的各个种相 比 , 此球抱囊线虫与
E r o s h e n k o K a sa e h e n k o (x 9 72 ) 描述的寄生于苦
艾 ( A rt e m 站ia ur b r lP es ) 上 的艾球抱囊线虫 ( G .
ar et m ils ae ) 相符 , 因此将国内首次发现于北 京市
郊艾草上 的球抱囊线虫鉴定为艾球抱囊线虫
一 G ot ob de ar ar le o is iae 。 此不仅为该种在我国
之新纪述 , 而且为球抱囊线虫属在中国之新纪
录 , 而此属在异皮科 ( eH ter o de ir da e) 中 ,甚至在
检疫性植物线虫中均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 。
陈品三 郑经武 马承铸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北 京 l侧X四4)
油菜与荻蓝属间杂交育种研究
A S tu d y o
n nI te r g en cen
H y b ir d血 it o n Be tw e n Br a 昭ica n op u s L
an d asI its 动 ids o l“ u F o .rt
我国甘蓝型油菜品种遗传成分贫乏 , 单 、 双低
(低芥酸 、 低硫代葡萄糖昔 ) 油菜的遗传基因更为
单一 , 以致抗性较差 , 产量较低 。 油菜菌核病
[& le r 口 rin ia 、 e le r o r io r u 。 ( L i b
.
) d e B a明 是高产
的障碍 , 目前世界上 尚未找到抗源材料 。 过去
国内外学者企图通过远缘杂交培育抗病高产品
种 , 由于主要在芸苔属内种间进行 , 结果不甚理
想 。 近来国内少数学者进行属间杂交 , 国外有人
中 国 农 业 科 学 27卷
利用生物技术做属间杂交试验 , 主要在油用植物
之间进行 , 均未获得抗病高产优质品种和抗源材
料。 笔者 自 19 70 年起进行油菜与葬菜【〔神 .se la
b u sr a 一尸哪 to r is ( L . ) M e d ic a l 及落蓝 ( sI a t is
in d ig ot ic a F o rt
.
) 属间远缘杂交 , 19 83 年后获得成
功 , 现有 F , 一 F S 杂交材料 ( 品系 ) 。 目前 , 中草
药正在渗人生活之中 , 但未见其与作物杂交的研
究报道 。 十字花科落蓝属的中国蓓蓝 (俗名板蓝
根 ) ,具有清热 、 解毒 、 辟疫 、 杀虫等多种功效 , 抗
病力强 , 农艺性状好 , 种子品质优良。 我们首次
发现其齐酸、 硫昔含量均低 , 是一种难得的抗病
优质资源 , 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
我们现有油菜与落蓝杂交的 F l一 F : 杂交材
料 , 具有明显的蓓蓝性状 , 如叶片很象藕蓝叶 , 叶
脉粗大呈 白色 , 叶全缘而无裂片 (母本有裂片 3
对 , 落蓝叶无裂片) 。 杂种根系发达 , 具有落蓝根
的特征 , 苗期测定 , 油菜 (母本 )根系干重 占全株
干重的 1 . 03 % , 秘蓝 占 20 . 28 % , 杂种占 14 . 56 % 。
属间杂种的细胞学及分子学 ( R F LP 技术 ) 鉴定正
在进行中 。
本属间杂种的抗病性能 , 经 19 93 年用草酸法
进行抗菌核病鉴定 , 其抗菌核病力很强 。 同年 5
月油菜收获前在 田间调查属间杂种 10 个区 4 50
株 , 菌核病感病率为 O, 而抗 (耐 )菌核病较强的对
照品种菌核病率为 10 % , 病指为 6 。 同时杂种的
生长优势也很强 , 初步测产增产 15 % 以上 。
关于植物属 间远缘杂交 , 过去认为不 易成
功 , 甚至不可能。 我们改用新的杂交方法后 , 每
年都获得不少杂种 。 关于杂种后代变异分离规
律 , 过去认为在 F : 大量分离 。 我们初步观察 , 本
属间杂种在 F : 没有分离现象 , 到 F S才出现中间
型和超亲本特征 。 如此看来 , 关于植物属间远缘
杂交的理论及方法问题 , 很值得进一步研究 。
赵合句 黄永菊 王玉叶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武汉 43() 肠2 )
白菜型油菜多雌蕊雄性不育材料的
发现及其育种潜势
hT
e 众sco v eyr o f M ul itP le R islt s CM S i n 劲叹 , ,ica 〔功” P es l r is L
a n d stI oP etn it
a il yt fo r Bm团 in g
油菜花的雌蕊一般只有一个 , 但在甘蓝型 ( .B
。即 u s ) 、 白菜 型 ( B . e , 尸 se r r is ) 和芥菜 型 ( B .
uj n ce a) 油菜中均有过多雌蕊 (复果 )油菜的报
道 。 我们在白菜型油菜雄性不育材料中发现多雌
蕊雄性不育株 。 测交 、 回交育成 单株复果率在
50% 以上的雄性不育材料 29 M A。 该不育材料花
器官变异较大 , 花蕾肥大 、 呈扁球形 ; 花瓣数 一般
4 一 5 片 ;每朵花雌蕊数以 2 一 3 个居多 , 呈一字形
排列 , 主雌蕊发育往往领先 , 刚开花时长度为 .7 2
士 .0 4 m m ,两边两个副蕊分别为 5 . 4 土 .0 4 和 .5 6
土 .0 6
~ 泪 {蕊多短小 , 长度仅为雌蕊的 1/ 3 左右 ;花药呈箭形 、 披针形 、 鞋形等 , 白色无花粉 , 盛
花后在高温条件下花丝略伸长 、 部分花药转黄白
色 ;雌蕊育性正常 , 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均可正
常结实 , 形成 2 一 3个角果并列的复果油菜 ; 可能
由于营养物质的供需矛盾 , 副角果粒较少 , 但复
果总粒数仍可达 50 一 60 粒 。
29 M A 终花前部分花药有微量花粉 。 人工剥
蕾自交 、 兄妹株杂交 , 其亲和指数均低于 1 . 0 ,具 自
交不亲和性 。 用正常可育 (单雌蕊 )油菜品种 ( 自
交系 )与 29 M A 测交、 回交 , 能保持雄性不育的组
合占 8 . 9% ,恢复可育的组合占 1 . 1% , 表明 29 M A
属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测交后代中雄性不育的
组合均可再现多雌蕊性状 ,株率为 巧 . 5% 一 61 . 0% ,
恢复可育的组合中多雌蕊株率为 0 。 表明多雌蕊
性状能伴随着雄性不育遗传 。 回交后代多雌蕊株
率降低 , BC , 为 24 .7 % 一 35 .0 % , BC : 为 .3 9% 一
.15 9%
。 白菜型无花瓣品系与 29 M A 杂交、 回
交 , 后代可出现多雌蕊 、 无花瓣雄性不育株 。
表明常规育种方法也有可能把这些性状综合在一
起 。
29 M A 在育种 上具较大潜力和利用价值 。 广